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章真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10):627-627
目的:观察通降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通降汤治疗,对照组用多潘立酮、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2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4%,对照组有效率66.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降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腑降逆、疏肝利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吗丁啉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通腑降逆、疏肝利胆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统计并对比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胆汁反流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腑降逆、疏肝利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不易复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38例用西药治疗、治疗组42例用疏理通降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停药后1年内胆汁反流性胃炎痊愈者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较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韩吉  章谙鸣 《新中医》2007,39(1):11-12
目的:观察补中通降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子补中通降方治疗,对照组30例子吗丁啉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9.41%、对照组为56.6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补中通降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胆汁反流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临床上常见有上腹部疼痛、痞胀、灼热感、咽苦、VI苦、纳呆、嗳气、心烦等症。笔者采用通降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7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疏肝降逆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与Hp关系。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疏肝降逆方口服,对照组予多潘立酮、雷贝拉唑口服,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Hp清除率亦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降逆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清胃降逆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清胃降逆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3 0例 ,设西药组 2 8例比较。结果显示 :清胃降逆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胆汁反流性胃炎关键在于幽门括约肌舒缩功能失调,而致胆汁反流于胃,治疗宜疏利、通、降、健、和为基本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辨证分型治疗,以恢复脾胃升降平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8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2例,采用中药通降合剂合并铝碳酸镁咀嚼片嚼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口服.对照组40例,采用铝碳酸镁咀嚼片嚼服,构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口服.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内镜下胆汁反流程度积分.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胆汁反流性胃炎(Bjle Regurgitational Gastriti,BRG)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以胃脘灼痛、饱胀、嗳气、恶心或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2004年10月-2007年10月,笔者采用和胃通降颗粒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94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介绍桂枝茯苓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由痰瘀阻肺、肺失宣降引起,桂枝茯苓丸可宣通气机、温通经脉、健脾祛痰、敛阴清热、活血化瘀治疗此病。并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2.
曹志群教授将脏腑理论、经络理论、奇经理论相融合,形成脏腑经络奇经理论,并提出"脏腑气血升降在经(气)-入络(血)-深入奇经(肾)"的辨证模式.他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演变过程为脾虚湿蕴-肠络瘀阻-奇经受损,病机特点是脾虚湿阻为本,络脉瘀阻、痰瘀互结为标.治以理脾化湿、化瘀通络,或兼以清化、调和、温通,自拟方"芪仙苡酱汤...  相似文献   

13.
叶天士《未刻本叶氏医案》养阴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工彧 《天津中医药》2004,21(6):488-490
《未刻本叶氏医案》养阴法别具特色,其中有润燥养阴法、行气益阴法、酸甘济阴法、益气存阴法、润肺养阴法、清胃培阴法、醒中清养法、柔肝敛阴法、滋阴养真法、固摄济阴法十法,叶天士养阴法立法全面,组方遣药别具特色,尤以原法原味,生鲜清灵见长,浑朴简约而生辉,其清新的思维在当今临床上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冯珂 《辽宁中医杂志》2012,(9):1741-1743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治疗湿温病的一大原则。湿邪为湿温病之主导。"通阳"即宣通阳气,用于湿阻气机,阳郁不伸之证。"不在温"指不是温补之法,而是温通之意。"利小便",非甘淡利湿,而是治疗目的。为使小便通利,需宣畅气机化湿,宣畅气机的过程中脏腑的气化功能得以恢复,脏腑功能得到强化。湿温病有病位、脏腑之别,治疗上通过宣降肺气、运代中州、宣上渗下、行气通腑,恢复肺、脾胃、大肠、膀胱气化功能,强化诸脏腑功能。  相似文献   

15.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医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归属中医学肺炎喘嗽范畴,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病理因素与热、毒、湿、痰、瘀、虚有关,且常兼夹为患。中医药对于小儿RMPP的治疗仍以内治法为主,治疗上或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或清热化痰,祛瘀通络;或清热利湿通络;或益气健脾为主,佐以祛痰通络。与中药穴位贴敷、拔罐疗法等外治法配合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参考文献31篇。  相似文献   

16.
从理论方面初步探讨了中医药对脑水肿的作用可能与以下3种假说有关:凉血通窍可利水;通腑泻浊可逐水;平肝熄风可行水。并具体阐述了可能的作用机制:凉血通窍可散瘀利水;通腑泻浊可使腑气通畅、气血得以敷布,以达到通窍达络、缓解脑水肿的目的;平肝熄风可达到熄火、顺气、和血、散血、止痉等多种功效,从而调和气血控制或缓解脑水肿。  相似文献   

17.
雷诺病中医辨证论治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雷诺病的辨证论治体会,认为可采用益气温经,散寒通脉;温补脾肾,散寒通脉;养心疏肝,理气活血;温阳益气,活血通络;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等方法论治雷诺病。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归属于中医学"湿瘟"范畴,其核心病机为外感湿浊疫毒之邪伏膜原,引动少阳相火,内外相合,木火刑金,湿(毒)火上冲,而成疫毒闭肺之证。治疗以"和"法贯穿始终,"护中气、护宗气、护阴液"固本,外疏内清,寒温并用为基本治则,以宣肺达邪、清热解毒、补气养阴、活血化瘀、化湿通络等多法杂糅,共奏厥功,截断病势以救危亡。  相似文献   

19.
阮师临证治咳,常备十一法,实证治有八法:(1)辛温散邪法,适于冬日风寒犯卫咳嗽者;(2)辛凉解表法,用于春日风热犯肺致咳者,临证对于风热咳嗽轻症,多用辛凉轻剂桑菊饮;(3)清热涤暑法,用于夏日暑温犯肺、肺络不通而咳者,常兼暑伤气津之症,选方清络饮;(4)润燥止咳法,适用于秋季外燥犯肺或内生燥热咳嗽,多兼见诸窍不利,或伴表证;(5)清化湿热法,适用于长夏湿温犯肺者,常兼见湿邪困表之证,常选用吴塘上焦宣痹汤;(6)清利少阳法,适用于邪犯少阳,三焦不利,饮逆犯肺者,此多伴见少阳证侯;(7)温化解表法,适用于外寒内饮或痰饮内伏,饮逆射肺而咳者;(8)解表通腑法,适用于风热壅盛,腑实内结,上下郁闭而咳者。虚证者,(1)培补卑监法,适用于久咳脾虚痰湿内盛者;(2)养阴润肺法,适用于久病咳嗽,气阴亏耗,失于清降者;(3)补肾摄纳法,方用冯氏全真一气汤,临证对于咳久作喘,肾虚失纳者,颇具功用。  相似文献   

20.
张智龙教授认为,脑的生理特点为"宜实宜满,宜清宜静",脑的病理特点为"髓海空虚,空则神浮,虚则邪害,浊邪害清,元神受损,神机失用".髓海空虚、痰瘀闭阻、神机失用是脑病的病机关键,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治疗应辨证论治,依据病情虚实之偏重,养精益髓补其虚,清浊开闭泻其实,或攻补兼施,补虚不碍邪,祛邪不伤正.脑病易虚易闭,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