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子注入棉花种子M_1代细胞学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N~+离子注入棉子后,其胚芽细胞和当代植株花粉母细胞的细胞学效应。初步结果显示:在4×10~(16)N~+/cm~2剂量以下,离子注入对胚芽细胞的分裂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处理后的胚芽组织的核异常细胞率、微核细胞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且与离子注入剂量呈正相关。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也出现多种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2.
离子注入对水稻呼吸作用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离子注入处理水稻干种子对萌发过程中的呼吸强度、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以及酯酶、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呼吸强度有增强趋势。细胞色素氧化酶对离子注入较为敏感,剂量越大酶的钝化效应越明显;在萌发52小时和72小时脂酶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均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
离子注入甜菜种子生物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表明:N^+注入甜菜种子后,在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分析中,发现酶的活性与离子注入的剂量有关,低剂量的离子注入有利于酶的活化。同时产生新的酶带,其生长量和生长势也有明显增加,尤以注入剂量4*10^16和60次脉冲处理为佳。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N~+离子注入棉花引起其M_2代植株IPO(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变化情况,并探讨了不同剂量与IPO变异的关系。结果表明:IPO变异体频率和酶带变异频率随不同剂量的变化而不同。IPO不同酶带的最有效诱变剂量也不同。4×10~(16)N~+/cm~2剂量M_1代的生理损伤效应不显著,M_2代IPO变异范围较大,为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5.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园盘电泳法酶对鄂光棉等四个陆地棉品种进行了过氧化物酶、酯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同功酶酶谱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酶谱存在明显差异,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反映了品种间生育特性的差异。特别是子叶苗的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功酶的表现,与生育特性关系密切,有助于鉴定和识别品种间生育特性的遗传背景及其基因表达状况。  相似文献   

6.
三种离子注入棉花种子的细胞学效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30keV六种剂量的氮、氢、氩三种离子注入四倍体陆地棉、二倍体中棉和草棉三个棉种的干种子,分析了M1胚根细胞的分裂指数以及核异常、微核和染色体畸变的类型及频率,比较了不同离子束细胞遗传效应的大小以及不同棉种对离子注入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三种离子注入 能明显地诱发根尖细胞核异常、微核和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7.
H^+离子束对大麦M1胚芽细胞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30keVH+离子注入束辐照大麦种子,结果初步在明:H+离子束辐照大麦显著地提高了M1胚芽细胞的分裂指数,促进了细胞分裂。H+离子注入不仅引起胚芽细胞的明显核畸变(双核、小核、微核等),还诱发染色体多种类型畸变(桥、落后、游离、断片等),表现出较高的有丝分裂畸变率与较宽的畸变谱。且在2×1016H+/cm2~6×1016H+/cm2范围内,注入剂量与畸变率呈正相关,但6×1016H+/cm2剂量后又呈下降趋势。为此,提出了H+离子注入在大麦诱变育种中可被采用的适宜剂量范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N~+离子注入棉子后M_1代植株第二真叶过氧化物酶同功酶酶谱的分析,探讨了酶谱变异与离子注入量及农艺性状损伤的关系。结果表明:N~+离子注入引起酶带数目和活性的明显变化,共出现12种类型的谱带,最多可见5条,最少为1条,并且在阴极显示一条3A弱带,此带在4×10~(16)N~+/cm~2注入量中出现的频率最高。1A和2A带消失的频率与离子注入量呈正相关。具有3A带植株的苗高,第一真叶宽,第一真叶叶面积,铃数和茎粗均显著的高于无3A带的植株。酶谱变化频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离子注入量和性状损伤程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离子注入对蕃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表明:N~+离子注入蕃茄种子后,在蕃茄下胚轴组织肠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中,发现酶的活性与离子注入的剂量有关。低剂量的离子注入有利于酶的活化,同时产生新的酶带,并表现出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0.
钠离子注入甜菜种子生物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Na^+注入甜菜种子后,在叶片过氧化物同功酶的分析中,发现酶的活与离子注入的剂量有关,低剂量的离子注入有利于酶的活化。同时产生新的酶带,其生长量和生长势也有明显增加,尤以注入剂量4*10^16和60次脉冲处理为佳。  相似文献   

11.
应用同功酶分析技术研究不同苜蓿品种的生态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者探索了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分析苜蓿酯酶同功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方法,确立了苜蓿种子幼芽酯酶同功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基本谱型。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分析法适于苜蓿种子幼芽材料的分析,尤以等电聚焦电泳法最为灵敏,在苜蓿品种鉴定上有一定潜力。结果还表明甘肃各地方品种间及与陕北苜蓿间的亲缘关系十分密切,与新疆大叶苜蓿关系较远,与加拿大润布勒苜蓿亲缘关系最远。苜蓿的抗寒、抗旱性,等生态学特性与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和酯酶同功酶的酶带活性正相关,而与酶带的数量无关。  相似文献   

12.
离子注入杨树和银杏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低能量的Nz+离子的不同剂量注入美洲黑杨的枝条冬芽和银杏胚部,引起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数量、种类和活性上的变化;酶谱的变化与注入剂量有关,但不显著;生理变异可通过无性繁殖遗传;突变致死剂量效应呈非指数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芸苔属的白菜,芥菜及萝卜属的不同萝卜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及酯酶同功酶进行了研究。白菜与萝卜,芥菜与萝卜不同属间的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及酯酶同功酶酶谱中有相似的酶带。但同一属内白菜与芥菜,或者同一属内不同萝卜品种间相似的酶带更多。供试验的七个萝卜品种的酯酶同功酶酶带有5—9条。试将所观察的萝卜不同品种的酯酶酶谱中的酶带,归纳为四种类型。根据所获得的同功酶酶谱,可以帮助进一步分析芸苔属及萝卜属的遗传多型性、亲缘关系及其品种地理群分布。  相似文献   

14.
低能离子注入对大豆酯酶同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 30KeV低能氮离子在 3× 10 15~ 3× 10 17N+ ·cm-2 剂量范围内对大豆进行了离子注入 ,并用电泳结合薄层扫描的方法对其酯酶同功酶的相对活性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其变化为升 降 升 降的振荡型变化趋势 .真空对照样品的电泳结果显示 ,酶活性随真空时间变化略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同功酶是生物体内结构和物理性质不同而执行功能相同的酶。同功酶电泳在作物的分类、鉴定及起源研究中有重要意义。在甘薯作物方面,Kokubu,T.等(1978)对日本国内甘薯品种,国外引进甘薯品种,甘薯属中近缘野生种的种间杂种等进行了酯酶同功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测定,比较了它们的差异。薛启汉等(1986)对甘薯与四倍体野生种海滨野牵牛的种间杂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功酶进行测定,观察了变异;1988年薛等又对23份甘薯属中不同倍性野生种和栽培种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酶谱分析。本文则以甘薯品种的辐射材料进行酯酶同功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等离子体浸没 ,N 的不同剂量注入豌豆种子 ,引起幼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酶带数量和活性迁移率均起变化 ;过氧化物酶的变化与注入剂量有关。 35min处理的两种酶的同工酶酶谱变化量大。M1种子萌发率下降  相似文献   

17.
氮离子注入水稻机理与效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回顾了氮离子注入水稻机理与效应的6个方面研究结果:1.氮离子注入水稻种胚,引起了种胚表层细胞和内部结构的变化。2.与不同剂量的叠氨化钠和γ射线处理相比,氮离子注入M1代生理损伤轻,M2代株高、抽穗期诱变效率高,但叶绿素缺失突变诱变效率低。3.不同基因型水稻氮离子注入,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存在着基因型间的差异。4.氮离子和叠氮化钠处理虽加剧了生理损伤,但提高了突变频率。5.成熟胚培养时,氮离子注入后出愈率虽略有下降,但改善了愈伤组织的质量,促进了愈伤组织生长,从而提高了分化率和得苗率。6.利用优质早籼903为亲本,氮离子注入后筛选到个别性状和综合性状改变的突变体,个别品系群体已稳定,不久就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8.
~(60)Co—γ射线辐射大麦种子后,对生长有抑制作用。根尖和花粉母细胞的细胞畸变率与剂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幼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出现明显的剂量效应,酯酶对辐射的敏感性远不如过氧化物酶。在育种中,γ射线辐射大麦干种子的最适辐照剂量为25—30krad。  相似文献   

19.
用30KeV氮离子以不同剂量注入蕃茄早熟品种“早霞”和晚熟品种“鲜峰”,结果其M_1代发芽率和存苗率均有所降低,且鲜峰品种的降低幅度大于早霞品种。氮离子幅照降低蕃茄的幼苗高度,但对叶片数和叶色影响较小。早霞品种经氮离子注入后,出现数量较多的早熟大果变异株,提高了平均单果重,从而增加了单株产量,这表明氮离子注入对早熟种蕃茄具有明显的促进早熟、增加产量的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4个同核异质系(珍汕97、D(汕)A、G(汕)A和W(汕)A)及其杂种一代的二核期花药的酯酶、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二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酯酶出现了11条酶带;过氧化物酶出现了9条酶带;细胞色素氧化酶度现了13条酶带。水稻花药酯酶、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酶谱和酶活性受亲本核质双方的影响。水稻花粉败育可能与酯酶同二酶E_8、E_9 E_(1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er_8、Per_9,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Cyt_5、Cyt_7、Cyt_9、Cyt_(10)的消失或活性降低有某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