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 ,至今病死率仍较高。笔者对我院1987~ 1997年收治的 36 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分析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一般资料 :男 30 5例 ,女 5 5例 ;年龄8个月~ 78岁 ,平均 32 .8岁。致伤原因 :交通伤 2 5 5例 (70 .8% ) ,打击伤 42例(11.7% ) ,摔伤 37例 (10 .3 % ) ,坠落伤2 0例 (5 .6 % ) ,砍伤 6例 (1.7% )。损伤类型 :本组 36 0例中 ,闭合伤 32 0例 ,开放伤 40例 ,单纯硬膜外血肿 5 1例 ,硬膜外血肿伴硬膜下血肿及脑挫裂伤 30例 ,单纯硬膜下血肿 37例 ,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 43例 ,急性硬膜下积液 8例 ,原…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注压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8分)脑灌注压(CPP)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均行脑室穿刺进行颅内监护。按CPP值将病人分为三组:A组CPP>70mmHg,B组CPP60-70mmHg,C组CPP<60mmHg。比较各组死亡率及恢复良好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29例,死亡2例(6.9%),良好11例(37.9%);B组6例,死亡5例(31.3%),良好3例(18.8%);C组5例,死亡4例(80%)。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CPP应维持在70mmHg以上,以保证脑组织血液灌注,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分析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相关预后因素。GCS评分,瞳孔改变,CT及血压改变是判断其预后因素的重要指标,对合并急性硬膜下血肿PADBS患者手术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92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认为:重视并存症的治疗,及时建立了人工气道,积极处理合并症和防治并发症,积极诊治迟发性血肿或再出血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甲状腺素水平变化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03-2009-07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以入院初始甲状腺水平为分组依据,将入选对象分成低甲状腺素水平组(32例)及正常甲状腺素水平组(48例),比较两组病人GOS预后评分的差异。结果:入选对象中,低甲状腺素水平组病人平均GOS评分低于正常甲状腺水平组(t=-2.115,P=0.041〈0.05)。结论:甲状腺素水平变化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甲状腺素水平的患者可能具有更加不良的预后,提示重型颅脑损伤后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具有预测该类病人临床预后的潜能。  相似文献   

6.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采用鼻饲管置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作为治疗组。另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采用传统的延迟性胃肠内营养的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有关的营养指标、并发症、预后的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处理,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中晚期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鼻饲管置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老年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入院时间、GCS、颅内血肿、既发疾病、非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发伤等是影响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中枢性呼吸功能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通过对脑脊液酸碱气体分析,观察其分析结果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患者在伤后24小时内和经治疗3天后,#穿采集脑脊液进行pH值、PcsfO2、PCSfCO2、HCO3、SCSfO2的测定。结果:测定重型颅脑损伤后24,小时内pH值、PCSfO2、HCO3、Scsfo2降低和PcsfCO2高于正常值,表明脑组织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治疗3天后复查pH值、PcsfO2、HCO3和Scs-fO2上移,PcofCO2下降,则病情好转,相反则病情恶化。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pH值:Pcsfo2、HCO3、ScsfO2越低,其愈后越差。pH值低于7.209以下,本组死亡率75%。观察脑脊液酸碱气体分析对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同时积极有效地控制颅内压增高及纠正缺血缺氧、纠正酸中毒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重型脑外伤急性期血儿茶酚胺怀肺脏病理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报告48例重型脑外伤患者血儿茶酚胺(CA)测定结果及其中13例肺活检光、电镜观察所见,35例正常人血CA作对照组。结果表明:外伤组血CA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组病人伤后24小时内和第3天血CA均高于存活组(P<0.01)。肺脏病理改变主要为肺泡萎陷,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肺泡间隔及肺泡腔水肿,细胞浸润等。死亡组病变明显重于存活组,两组间尤以超微结构病理改变差别显著。结合文献讨论了重型脑外伤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与颅内压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明确高血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符合以下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9例:无糖尿病史,均施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无重要颅外合并伤,有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根据GOS,将79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较差组,分析两组间伤后血糖与颅内压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伤后血糖(包括入院及术后血糖)与颅内压呈正相关;预后良好组伤后血糖较预后较差组低,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与颅内压呈线性相关,并且高血糖能够作为早期预测颅内压及预后的简便指标。  相似文献   

11.
乌司他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对入选的83例伤后6 h入院重型脑损伤(GCS<8分)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治疗组41例,每天20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30 m l微泵静注,2次/d。以42例同等伤情未用乌司他丁治疗病例为对照组,于治疗后24 h、72 h、7 d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ET含量。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血浆ET含量均较正常明显升高,治疗后24 h两组患者血浆ET水平均下降,于第3天,7天治疗组E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7天,治疗组血浆ET值接近正常(P>0.05)。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血浆内皮素的水平,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重型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前后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重型脑损伤的疗效及对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 5例经手术治疗后重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3 5例 )及常温对照组 (2 0例 ) ,亚低温组术后入NICU病房行亚低温治疗 ,动态观察免疫球蛋白水平 ,并与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进行比较。 6个月后进行GOS预后评估。结果 亚低温组患者GCS评分、GOS预后评估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 3天和第 6天 ,血清IgM ,IgG ,IgA和补体C3值均下降 ,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治疗后第 2周 ,亚低温组IgM ,IgG ,C3水平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亚低温疗法对重型脑损伤患者体液免疫功能有明显稳定和保护作用 ,并可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创伤后并发脑梗塞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4例颅脑创伤后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出院时按GOS评价:良好27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5例。结论正确认识颅脑创伤后脑梗塞的发生原因及时手术、术后正确地治疗,可有效的减少和减轻脑梗塞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纳洛酮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纳洛酮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 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组 (n =44例 )和对照组 (n=42例 ) ,观察治疗患者生命体征、GCS评分、意识觉醒恢复时间、呼衰纠正时间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纳洛酮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13 .6% ( 6/ 44 )和 2 3 .8% ( 10 / 42 ) ,两组之间GCS评分于用药第 5天出现明显差异 (P <0 .0 5 ) ,纳洛酮组觉醒时间及呼衰纠正时间明显缩短 ,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 (P <0 .0 5 )。结论 早期运用纳洛酮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 ,缩短呼衰纠正时间 ,明显提高患者的GCS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高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情特点与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以来收治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伤情特点、治疗特点、手术方式及预后等。结果恢复良好24例,轻度残疾16例,重度残疾3例,死亡3例。结论高原重型颅脑损伤有不同于平原地区的特点,高原缺氧是影响其救治与预后的关键。分秒必争的早期手术、充分有效的给氧与抗高原脑水肿治疗是影响康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外伤急诊超早期气管切开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急诊气管切开的时机。方法回顾分析我科8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其中39例行超早期急诊气管切开(时间≤2h);50例未行急诊超早期气管切开或延迟行气管切开(时间>2h)。比较两者的病死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39例超早期急诊气管切开者死亡9例,肺部感染6例;50例延迟气管切开者死亡24例,肺部感染21例。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估计近期不能清醒、呼吸道有梗阻、肺部痰多不易排出及合并多发伤者早期急诊气管切开,可减少肺部感染,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麝香注射液对脑外伤后头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2例脑外伤后头晕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给予复方麝香注射液,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疗程均为7~14 d。其他治疗两组相同。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P<0.05);住院天数与医疗费用,观察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头晕不仅疗效确切、安全,而且能明显缩短住院天数和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8.
非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林  王姗 《西南军医》2006,8(4):28-2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方法。方法积极有效地治疗原发病,制酸的同时兼顾保护胃粘膜、加强支持疗法,维持内环境稳定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结果30例(GCS3-8分)重型颅脑伤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存活21例,死亡9例。结论采用系统的非手术疗法可改善重型颅脑外伤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对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及其特征。方法 对 2 6例颅脑外伤后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偏瘫患儿行横断CT扫描。结果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好发于基底节内囊区 ,均位于豆状核、尾状核和内囊区 ,呈斑片腔隙性低密度影。结论 CT对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评估病变的程度及其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经验。方法对3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ARDS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部病人均采用早期机械通气+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22例存活,14例死亡,抢救成功率61.11%。结论决定重型颅脑损伤合并ARDS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机械通气。PEEP是治疗ARDS有效的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