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20Cr2Ni4A钢经高温预淬处理获得的粗大奥氏体晶粒的晶界在再次加热后的遗传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奥氏体晶界遗传与奥氏体晶粒遗传在产生机理上是有所不同的;奥氏体晶界遗传是由于成分和夹杂物在晶界偏聚,而这种偏聚在随后的加热保温过程中仍大量保留下来并且阻碍晶粒穿越晶界长大或合并而形成的。研究表明,这种奥氏体晶界遗传受热变形的影响,热变形的程度越大,则晶界遗传现象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18Cr18Mn0.7N高氮奥氏体钢固溶处理后的退火孪晶界及低温脆断中的退火孪晶界断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高氮奥氏体钢固溶处理时形成大量退火孪晶,退火孪晶界上存在微米高度的台阶,同一退火孪晶界上的台阶可以合并和分解,取向也在不断变化。退火孪晶界断面上存在折线状台阶花样,折线的首、末两端均位于断面边缘即晶界上;每根折线由三根取向不同的直线段依次圆滑连接而成,每根直线段分别与一组形变迹线平行,而相邻直线段间成120°角;数根折线以晶界上的同一点为圆心,形成一组同心半圆形花样,断裂刻面上的这种折线状台阶可作为退火孪晶界断裂刻面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光学显微镜(蔡司),在室温下,通过配制不同成分、浓度浸蚀剂和化学浸蚀方法,对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原始奥氏体晶界显示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腐蚀性强、浓度高的浸蚀剂只能获得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金相显微组织,而采用体积比为4%的硝酸酒精溶液,对800~925 ℃固溶空冷后的18Ni马氏体时效钢试样进行化学浸蚀,能清晰地显示出18Ni马氏体时效钢试样原始奥氏体晶界,并可以进行准确的晶粒度级别数评定。  相似文献   

4.
利用光学显微镜(蔡司),在室温下,通过配制不同成分、浓度浸蚀剂和化学浸蚀方法,对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原始奥氏体晶界显示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腐蚀性强、浓度高的浸蚀剂只能获得18Ni马氏体时效钢的金相显微组织,而采用体积比为4%的硝酸酒精溶液,对800~925 ℃固溶空冷后的18Ni马氏体时效钢试样进行化学浸蚀,能清晰地显示出18Ni马氏体时效钢试样原始奥氏体晶界,并可以进行准确的晶粒度级别数评定。  相似文献   

5.
奥氏体化条件对半钢热变形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含1.77%C的半钢按1120℃×10min和1050℃×30min两种条件奥氏体化后进行了热变形试验。由于奥氏体化条件不同,奥氏体的碳浓度不同,残留的未溶碳化物量不同,导致热变形时动态再结晶、续动态再结晶及静态再结晶过程的差异。经1120℃×10min奥氏体化后,在1000℃以上热变形时,奥氏体以晶界弓凸形核长大方式动态再结晶。在950℃以下热变形时,奥氏体以“亚晶界独立生长成为大角度晶界”方式动态再结晶。经1120℃×10min奥氏体化,在950℃以下变形后等温保持时,由于碳化物强烈析出,静态再结晶过程不能进行,此时碳化物主要是在晶界网状析出或在晶内成片状析出。经1050℃×30min奥氏体化,热变形后发生静态再结晶,且由于碳化物的钉扎作用,可以实现静态再结晶细化晶粒。在此条件下热变形后可以获得细小弥散分布的碳化物。这样可以缩短球化退火时间或省去球化退火工序进行锻后直接淬火,取得优质高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7.
8.
钢的加热转变及组织遗传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子年 《上海金属》1993,15(2):57-62
本文研究了钢的组织遗传现象、遗传因子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氮强化高锰奥氏体钢热变形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在温度为1253~1423K,应变速率为0.1~10s-1的条件下对32Mn-7Cr-1Mo-0.3N奥氏体钢进行了热压缩变形试验,测定了其真应力-应变曲线,观察了变形后的组织.试验结果表明,流变应力和峰值应变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增大.真应变为0.6时,在1423K、应变速率在0.1~10s-1之间的试样均已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在1373K以下变形时,应变速率在0.1~10s-1之间,试样发生部分动态再结晶.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减小.32Mn-7Cr-1Mo-0.3N奥氏体钢的热变形激活能Q值为469.03kJ/mol,并获得热变形方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化学腐蚀的基本原理出发,利用控温控时水浴锅,采用热化学侵蚀法对不同热处理状态的稀土微合金钢原奥氏体实际晶粒的金相显示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影响奥氏体晶界显示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蒸馏水70 ml+2.5 g苦味酸适量+1滴二甲苯+1滴盐酸+1滴氢氟酸+少量海鸥牌洗头膏+极少量CuCl2的腐蚀方法显示奥氏体实际晶粒,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33Mn2V油井管用钢奥氏体晶界的显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控温控时水浴锅,采用热化学侵蚀法对不同热处理和热机械处理状态33Mn2V微合金非调质钢奥氏体实际晶粒的金相显示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自来水30mL和适量苦味酸并滴加少量盐酸的腐蚀方法可清晰显示33Mn2V微合金钢奥氏体实际晶粒。晶界显示难易程度与样品状态密切相关,晶界线的宽度与首次显示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四种有代表性的微合金钢在1200℃时奥氏体晶粒长大的规律,结果表明,20MnTi、35MnVNb、33Mn2VTi具有相似的抗晶粒粗化能力。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符合n小于1的复合幂函数图线模型;33Mn2VNbTi钢奥氏体晶粒随时间的延长迅速长大,说明同时添加V、Ti、Nb、N的微合金钢不具有抗晶粒粗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Reversible temper embrittlement has been frequently observed in many different low alloy steels serving at high temperature, e.g. order of 500 °C. This type of embrittlement can change the brittle transgranular fracture mode to intergranular decohesion with subsequent change in fracture stress and fracture toughness. The present paper deals with the influence of the prior austenite grain size and isothermal aging time on the degree of embrittlement of 2.25Cr-1Mo steel, which is very popular for its use in power generating and other petrochemical industries. In this research work, the specimens of 2.25Cr-1Mo steel were treated in three different austenitizing temperatures along with different isothermal embrittling time periods. Then the induced degree of embrittlement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fracture stress values at −196 °C and area fraction of intergranular failure. The outcome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s that the increase in austenite grain size and/or isothermal embrittling time severely weakens the grain boundary cohesive strength leading to brittle intergranular failures and thus to a greater degree of temper embrittlement.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降梯、升梯加热工艺对26Cr2Ni4MoV钢奥氏体自发再结晶消除组织遗传的影响。结果表明,奥氏体自发再结晶是消除组织遗传的有效方法之一;采用降梯、升梯加热均可使奥氏体晶粒由1级细化到7~8级。  相似文献   

16.
钛含量对20MnMoB钢奥氏体晶粒度及晶粒粗化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钛含量对20 Mn Mo B钢奥氏体晶粒度及奥氏体晶粒粗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钛( Tie)是决定20 Mn Mo B钢奥氏体晶粒度和晶粒粗化温度的主要参数。随( Tie)含量增加,试验用钢的奥氏体晶粒尺寸减小,晶粒粗化温度提高。当 Tie 超过0.037% 时,钢的奥氏体本质晶粒度可达7 级以上,晶粒粗化温度提高到1 00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利用萃取复型技术及焊接热模拟技术研究了Ti—V—Nb微合金钢及热影响区中的第二相粒子及其对HAZ区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微合金钢中存在大量弥散分布的细小粒子.这些粒子是Ti、Nb、V等元素的碳氮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在焊接热循环过程中.这些粒子能够显著地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焊接热循环峰值温度在1200C以下时,热影响区中的第二相粒子在热循环过程中仅发生轻微的溶解及长大,奥氏体晶粒长大程度很小,且奥氏体晶粒尺寸基本不随焊接热输入(t815)及热循环峰值温度(Tm)的变化而变化。Tm在1250C以上时,热影响区中的第二相粒子显著减少而尺寸显著增大,奥氏体晶粒尺寸随t815及Tm的增大而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热轧工艺对20MnMoB钢奥氏体晶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用钢的奥氏体晶粒粗化温度随压下率增大而降低,热轧温度对试验用钢的奥氏体晶粒粗化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运用OPM、TEM、X—Ray、静拉伸及三点弯曲疲劳等试验方法,研究了40MnMoV钢正火和正火+回大组织中残余奥氏体的数量、形态、分布、亚结构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该钢经900℃×0.5h奥氏体化后空冷,得到非典型上、下贝氏体和块状复合组织.各种组织中均存在残余奥氏体;这种奥氏体是条状分布,内部有位错亚结构。回火时,随着回火温度升高,残余奥氏体百分含量减少,钢的硬度、屈服强度和屈强比提高,延伸率下降,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dN值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