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分析弥漫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318例弥漫性甲状腺肿(超声检查证实)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每6个月对其行甲状腺超声检查。随访5年后98例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并发甲状腺结节。分析患者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病程、甲状腺体积、弥漫性甲状腺肿原因、甲状腺自身抗体、碘营养状况、吸烟、饮酒、饮茶、居住地、职业、家族史,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弥漫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结节与患者年龄[OR=4.493(95%CI:1.680~8.591)]、性别[OR=3.682(95%CI:1.234~9.653)]、病程[OR=2.851(95%CI:1.022~4.798)]和甲状腺自身抗体[OR=1.972(95%CI:1.237~3.096)]相关。结论女性、年龄大、病程长及甲状腺自身免疫为弥漫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张松涛  张钟丹 《职业与健康》2014,(15):2201-2204
目的分析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04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18例女性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的女性非ACS患者作为对照,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X。检验和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女性ACS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118例女性ACS患者,平均年龄(68.12±12.38)岁,其中60岁以上年龄段人数最多,占78.9%;ACS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构成、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平均月收入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绝经年龄≥50岁(OR=0.402,95%CI:0.240—0.673,P=0.003)是女性ACS发病的保护因素;高血压(OR=1.937,95%CI:1.314~2.856,P〈0.001)、糖尿病(OR=3.893,95%CI:2.319~6.535,P〈0.001)、早发冠心病家族史(OR=8.954,95%CI:1.783—45.128,P〈0.001)是女性AC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糖尿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女性ACS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女性雌激素可能是女性ACS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开展COPD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按年龄±3岁进行1:1配比的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对435例来源于2003年1月-2006年4月某市级医院的COPD患者及其对照者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802,95%CI:1.385--2.346)、药物过敏史(OR=4.346,95%CI:2.838~6.657)、吸烟(OR=2.857,95%CI:2.145~3.807)、吸烟年限〉10a(OR=2.719。95%CI:2.041~3.621)、日吸烟量〉10支(OR=2.250,95%CI:1.601~3.161)、开始吸烟年龄≤20岁(0R=1.909,95%CI:1.140。3.198)、吸烟指数大于300年支(OR=2.241,95%CI:1.645-3.054)和高血糖(OR=2.469,95%CI:1.772~3.441)为COPD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595,95%CI:1.124~2.264)、药物过敏史(OR=4.029,95%(CI:2.411~6.735)、吸烟(OR:2.635,95%CI:1.844~3.764)和高血糖(OR=2.390,95%CI:1.632-3.502)为COPD的危险因素。结论男性、药物过敏史、吸烟和高血糖为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为开展糖尿病的预防、治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病例为在深圳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及深圳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就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95例;对照为同期在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非糖尿病人群,共214例。对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数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调查人群中,糖尿病家族史(OR=6.507,95%CI:3.788~11.178)、高血脂(TG:OR=2.625,95%CI:1.295—5.323;LDL—C:OR=6.337,95%CI:3.379-11.884)、工作压力(OR=1.901,95%CI:1.263—2.863)、高血压(SBP:OR=I.055,95%CI:1.022~1.089)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OR=0.724,95%CI:0.599—0.875)、运动锻炼(OR=0.499,95%CI:0.268~0.930)是保护因素。对数线性模型分析发现,糖尿病各危险因素之间广泛存在一阶或二阶交互作用,其中.糖尿病家族史、年龄和运动锻炼三者分别与多个危险因素有明显的交互作用。结论2型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糖尿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措施,尤其对于具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以及中老年人群,更应控制各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国农村人群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今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高血压、农村、危险因素等为主题词或关键词,检索1998—2013年发表的有关中国农村人群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提取数据,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7篇文献符合条件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各危险因素的合并OR值及95%a分别为:年龄(OR=1.07,95%CI:1.06—1.08)、BMI(OR=1.36,95%CI=1,27~1.45)、高血压家族史(OR=1.79,95%CI=1.34—2.39)、吸烟(OR=1.20,95%CI=1.07~1.34)、饮酒(OR=1.20,95%CI=1.14—1.27)、嗜盐(OR:1.28,95%CI=1.17—1.41)、高脂肪摄入(OR=1.17,95%CI=1.05—1.31)、文化程度高(OR:0.78,95%CI=0.71~0.87)、经济收入高(OR=0.90,95%CI=0.86—0.94)、锻炼(OR=0.81.95%CI=0.69~0.94)、腰臀比(OR=1.51,95%CI=1.2—1.89)、性别(OR:1.28,95%Cl=1.15-1.42)。结论高血压家族史、腰臀比、BMI、嗜盐、性别、吸烟、饮酒、高脂肪摄入、年龄为中国农村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锻炼、经济收入高则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宝山区271例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宝山区271例原发性肺癌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条件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筛选主要危险因素。结果近10a内室内装修(OR=2.212、95%CI 0.668~7.323)与原发性肺癌发生最为密切。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OR=1.958)、生活压力(OR=1.8)、经常下厨(OR=1.534)、家族史(OR=1.478)、吸烟(OR=1.461)为原发性肺癌的危险因素。经常吃蔬菜(OR=0.314)是保护因素。结论近10a内室内装修、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生活压力、经常下厨是原发性肺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赵淑芳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0):1372-1373
目的分析胃部疾病胃黏膜活检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328例胃病患者经胃镜检查并进行活检,主要观察:患者的性别、年龄、伴随疾病、与胃损伤或出血相关的药物、病变部位、大小、组织学类型、检查操作时间,确定出血部位与胃镜检查后出血危险因素的关系0结果单变量分析显示危险因素包括:病变部位(OR,2.86;95%CI:1.21~6.79,P=0.0240、止血因素(OR,4.29;95%CI:1.43~12.86,P=0.009)、与胃部损伤或出血相关的药物(OR,2.80;95%CI:1.14—6.90,P=0.039)。多变量回归分析发现,独立危险因素为:胃下部病变(OR,2.47;95%CI:1.02~5.96,P=0.044)、新手操作检查(OR,3.93;95%CI:1.29~11.9,P=0.016)和药物因素(OR,2.76;95%C1:1.09—6.98,P=0.032)。将患者术后出血者分为两组(病变边缘出血、中央出血),显示边缘出血发生率高于中央出血,尤其是新手操作(OR,16.00;95%CI:1.22—210.59,P=0.040)。结论新手操作、胃底病变、影响胃黏膜药物等是胃镜检查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溃疡边缘出血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农村高血压病人抑郁发生率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由专门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集中询问调查收集资料。结果206名高血压病人抑郁发生率为69.4%,男性抑郁发生率为54.4%,女性为81.0%,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程度轻度50.3%、中度42、7%、重度7.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与年龄(OR=1.050,95%CI=1.013~1.088)、性别(OR=3.575.95%CI=1.918-6.663)、婚姻状况(OR=1.679,95%CI=1.165~2.420)、文化程度(OR=0.639,95%CI=0.454~0.899)及人均月收入(OR=0.997,95%CI=0.995~0.999)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与性别(OR:2.742。95%CI=1.402~5.365)、婚姻状况(OR=1.800,95%CI=1.075~3.014)及月收入(OR=0.998,95%CI=0.996—1.000)有关。结论农村高血压病人抑郁发生率较高,女性、文化程度低、收入低及丧偶的高血压病人是抑郁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腹股沟疝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l:1配对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对201例0-6岁腹股沟疝患儿与对照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计算OR值及0R值的95%CI。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儿童便秘史(OR=3.520,95%CI:1.238。10.015)、啼哭不安史(OR:6.532.95%CI:2.651~16.091)、母亲孕前1个月和孕期前3个月腌制品摄入史(彻=2.529,95%CI:1.271.5.031)及贫血史(DR:6.809,95%CI:2.530~18.322)、儿童腹股沟疝家族史(OR=11.250,95%CI:4.766~26.553)与儿童腹股沟疝的发病存在显著联系。结论儿童便秘史、儿童啼哭不安史、腹股沟疝家族史、母亲孕前1个月和孕期前3个月贫血史及腌制品摄人史是儿童腹股沟疝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我国居民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利用2007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通过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了与睡眠质量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在50349名15~69岁居民中,32352人(64.3%)自报睡眠质量好,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陛(OR=I.576,95%CI:1.508~1.646)、年龄(OR=I.252,95%CI:1.232~1.272)、饮酒(OR=1.055.95%CI:1.005~1.107)和有午睡习惯(OR=I.308,95%CI:1.266~1.352)与睡眠质量差呈正相关,锻炼(OR=O.89995%CI:0.849~0.952)、睡眠时间长(OR=0.663,95%CI:0.652~0.673)和文化程度高(OR=0.941,95%CI:0.924~0.957)与睡眠质量差呈负相关。结论女性、老年人、饮酒和午睡习惯是导致睡眠质量差的危险因素,锻炼、睡眠时间长和高文化程度是睡眠质量的保护性因素。应在人群中开展睡眠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居民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天津市某社区50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病率及影响患病率的相关因素。方法于2011年10月~2012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某社区≥50岁、在天津市居住≥5年的居民共4 577人作为研究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生活方式、疾病史、疾病家族史等调查,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体格检查,以及空腹血糖、血脂等实验室检查。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诊断采用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以MS患者为病例组,非MS患者为对照组,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MS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研究结果显示,4 577名研究对象中,MS患者1 838人,MS患病率为40.16%。以MS患者为病例组,非MS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大(OR=1.102,95%CI:1.021~1.189)、月收入高(OR=1.091,95%CI:1.013~1.714)、高血压家族史(OR=1.788,95%CI:1.546~2.067)、糖尿病家族史(OR=1.810,95%CI:1.352~2.423)、腰臀比(WHR)高(OR=1.370,95%CI:1.287~1.460)、体重指数(BMI)大(OR=2.397,95%CI:2.198~2.614)和睡眠障碍(OR=1.274,95%CI:1.106~1.477)与较高的MS危险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大(OR=1.192,95%CI:1.096~1.298)、人均月收入高(OR=1.090,95%CI:1.005~1.182)、高血压家族史(OR=1.619,95%CI:1.382~1.895)、糖尿病家族史(OR=1.600,95%CI:1.165~2.199)、BMI大(OR=2.284,95%CI:2.089~2.497)、WHR高(OR=1.334,95%CI:1.246~1.428)、睡眠障碍(OR=1.183,95%CI:1.015~1.378)与较高的MS危险有关;而男性(OR=0.514,95%CI:0.450~0.587)与较低的MS危险有关。结论研究人群MS患病率为40.16%。性别、年龄、人均月收入、体重指数、高血压家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四川省西昌市汉族居民代谢综合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确诊的12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为病例组,按照年龄与性别频数匹配确定120例非代谢综合征者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果代谢综合征病例组中代谢异常组分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是血脂紊乱(98.3%)、高血压(92.5%)、超重或肥胖(90.0%)和高血糖(33.3%)。文化程度是代谢综合征的独立保护因素(OR=0.461,95%CI:0.234~0.908),而相关疾病家族史是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OR=3.287,95%CI:1.722~6.275)。结论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汉族人群代谢综合征最常见的组合类型是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文化程度与相关疾病家族史是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中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选择教师人群中符合高尿酸血症(HUA)诊断标准的病例(Ⅰ组)60例,既符合HUA诊断标准又符合代谢综合征(MS)的病例(Ⅱ组)60例,同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对其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体检人群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吸烟情况、饮酒情况、体力活动)、饮食习惯(采用食物频率法和7天膳食记录法)、家族史等情况,并进行体检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体质指数(BMI,OR=1.520,95%CI:1.295~1.783)、收缩压(SBP,OR=1.045,95%CI:1.016~1.074)、舒张压(DBP,OR=1.064,95%CI:1.020~1.111)、总胆固醇(TC,OR=4.198,95%CI:2.289~7.700)、甘油三酯(TG,OR=42.852,95%CI:11.245~163.302)、空腹血糖(FPG,OR=1.412,95%CI:1.281~1.60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OR=3.017,95%CI:1.706~5.338)、饮茶(OR=3.727,95%CI:1.750~7.938)、食海鲜(OR=2.266,95%CI:1.125~2.569)及血脂异常家族史(OR=1.248,95%CI:1.116~2.532)与HUA有关联。MS不仅与以上因素相关,而且还与饮啤酒(OR=1.314,95%CI:1.137~2.722)、食蔬菜(OR=6.571,95%CI:2.942~14.680)、食水果(OR=5.035,95%CI:2.319~10.930)及高血压病史(OR=1.183,95%CI:1.084~2.400)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及TG是HUA及MS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成分(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社区居民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CI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为健康教育策略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北京市某社区有档案记录的CI首发病人80例作为病例组,配对选取同期居住的非脑血管病居民80例作为对照组,调查既往病史、家族史、环境因素等流行病学方面的资料。采用SPSS15.0软件对CI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常运动(OR=0.39,95%CI:0.17—0.92,P=0.031)和高文化程度(OR=0.31,95%CI:0.14-0.69,P=0.004)为CI保护性因素;既往有高血压(OR=3.42,95%CI:1.40-8.31,P=0.007)、高血糖(OR=2.81,95%CI:1.22~6.50,P=0.016)病史为CI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市某社区居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既往有高血压和高血糖,高文化程度和经常运动为保护因素,应实行个性化健康教育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某社区医院门诊就诊患者及家属的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检出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2008年6月至9月,采用现况研究及偶遇抽样方法,对在北京市海淀区某社区卫生服务站,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Beck抑郁量表、Beck焦虑量表和Beck无望量表,对前来该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患者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在SPSS 13.0软件的支持下对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Х^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发放问卷31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91份,问卷有效率为90.0%.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36.8±13.1)岁,其中男性1074例,女性1717例.近1年内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检出率分别为2.8%(77/2791)和1.1%(30/2791).不同职业、有无负性生活事件、有无自杀家族史、有无精神疾病家族史、无望程度、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的调查对象在1年内自杀意念检出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2.512、53.287、103.922、20.640、77.337、135.918、70.303,P<0.05).不同职业、有无精神疾病家族史、无望程度、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的调查对象在1年内自杀未遂检出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7.954、6.257、29.838、21.352、10.014,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抑郁(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的OR值分别为2.38、5.55和16.21;95%CI分别为1.07~5.31、2.31~13.37和6.93~37.92)、有自杀家族史(OR=11.68,95%CI:5.03~27.10)、无望(轻度、中度和重度无望的OR值分别为3.65、4.25和5.02;95%CI分别为1.55~8.56、1.70~10.65和1.46~17.26)以及近期有负性生活事件(0R=2.25,95%CI为1.35~4.45)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无望(轻度、中度和重度无望的OR值分别为1.09、5.58和7.62;95%CI分别为0.36~3.34、2.03~15.30和1.50~38.72)、抑郁(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的OR值分别为1.08、0.27和3.02;95%CI分别为0.43~2.75、0.03~2.29和1.05~8.75)以及有精神病家族史(OR=3.00,95%CI为1.07~8.46)是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结论 无望及抑郁情绪增加自杀的危险;应加强社区人群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培养社区医生识别、评估和处理心理危机的技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族史及环境因素与先天畸形的关系及其交互作用,定量分析可干预因素的预防分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85例先天畸形作为病例组,选择等量的正常儿作为对照组。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及标本检测,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有意义的因素为:家族史、孕早期发热、孕早期营养差、负性事件刺激、巨细胞病毒感染,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3.47(1.70~7.06)、2.74(1.17~6.42)、3.07(1.68~5.74)、1.84(1.00~3.37)、3.04(1.61~5.78),先天畸形阳性家族史与上述四个因素之间存在正交互作用,交互作用的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分别为2.94、3.88、1.79、3.53;给定条件下可计算出全面控制可干预因素人群预防分值接近10%。结论先天畸形家族史和环境因素间存在正交互作用;采取高危策略可降低人群中先天畸形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南京市成年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预防代谢综合征提供依据。【方法】使用2018年南京市成人慢性病专题调查资料,分析南京市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使用决策树模型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果】南京市18岁及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的加权患病率为16.14%(95%CI:16.12%~16.16%),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调查对象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吸烟状况、饮酒状况、体重状况、文化程度、体力活动水平、糖尿病和高血压家族史是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的影响因素(P<0.05)。决策树模型分析显示体重状况是代谢综合征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年龄、性别、糖尿病家族史和吸烟状况。【结论】代谢综合征在南京市成年人群当中患病率较高,应特别关注超重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吸烟的男性中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滕州市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4-6月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4处乡镇8个自然村的802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社会人口学特征等17种变量调查与影响生活满意度有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孤独感、有病不能及时医治、健康自评差、家庭关系不和睦、婚姻状况差、经济状况差、有慢性病7种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幸福满意度的危险因素(P〈0.01),OR值分别为60.95(OR95%CI:41.18-90.20)、8.67(OR95%CI:6.72-11.19)、3.52(OR95%CI:2.58-3.84)、2.48(OR95%CI:1.61-3.82)、2.36(OR95%CI:1.60-3.50)、1.99(OR95%CI:1.52-2.62)、1.67(OR95%CI:1.14-2.42);文化程度低和无经济来源OR值分别为1.49(OR95%CI:0.93-2.39)和1.43(OR95%CI:0.99-2.08),两者虽进入主效应模型,但由于OR95%CI都包括1,即两者对生活满意度有影响趋势,但尚不明显。结论营造适合老年人生活的社会和家庭环境,确保物质生活和医疗保健的基本需求,是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