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鸿德 《汽车杂志》2006,(1):154-157
为了迎合所谓“Y世代”消费者的口味,国际车厂投入大笔奖金进行市场调查并招揽年轻的设计师,推出一款又一款如Toyota Scion xA、xB、tC或是Honda Element等被认为能获得新一代汽车使用者青睐的车型。但实际销售成绩却不如预期,国际车厂摸清楚Y世代的口味了吗?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揭晓哪些汽车品牌最得到Y世代车主的认同![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汽车工业产销两旺的形势下,广大零部件企业在扩建厂房、增加产能,以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更把目光瞄准了海外市场。国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企业期望通过出口来开辟新的商场。在全球采购趋势下,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成了“香饽饽”。然而,“美味”的出品定单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依然需要一份努力才能获得。那么,中国零部件企业如何才能开拓海外市场,出口途径究竟有哪些?  相似文献   

3.
近年国内所见的韩国汽车越来越多,车厂也气势正盛,旗下数款车型成为市场大热,也在国外获奖的例子,形成一股不小的势力,韩国汽车的崛起,是因为质素上突飞猛进?还是韩制汽车贴近市场主流?抑或是价廉物美的原始因素?我们找来国内市场所能见的几乎所有的韩国汽车,凡14部一一评点,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个答案。集评分为主流房车篇、豪华房车对比篇、RV篇及其他附加内容,务求能够全面、公正地展现国内韩制汽车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汽车杂志》2007,(1):50-55
北京国际汽车展(2006年11月21~27日面向公众开放)成为国内外各车厂新车型亮相的舞台。作为2006年国内最重要也是最后的产品展示.各大车厂纷纷亮出新技术新车型.而作为首次在国内车展上亮相的新车,也预示着今后一年或几年中国市场车型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胡雄 《汽车与配件》2009,(33):16-18
不规范的企业不可能做大,而规范的企业却面临不平等的竞争条件,怎么才能突破中国汽车售后市场这个怪圈?汽车售后市场的有识之士们都在苦思冥想和积极探索。可是,国家和有关政府部门的管理现状不是短期内能够改变的,恶劣的市场竞争环境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善,如何突破呢?  相似文献   

6.
《中华汽摩配》2004,(1):32-32
一辆中国摩托车在越南市场上平均利润仅为50元左右,跟卖废铁差不多。这只是“中国制造”在海外市场恶性价格竞争的缩影。培育成熟的海外市场因对手降价杀人而两败俱伤。专家指出,海外市场价格战正成为继关税壁垒、技术壁垒后,制约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又一障碍。  相似文献   

7.
在目前国内汽车市场,全球知名的汽车生产厂家基本上都已进入中国,形成了全面竞争的市场格局。国内三大汽车集团分别与至少两个国际汽车巨头牵手建立了合资企业,广汽、长安、北汽也有了自己的合作伙伴,形成六大汽车集团的大的分布战略。而相关的汽车服务业状况如何呢?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里,深入了解其模式和现状吧。  相似文献   

8.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09,(46):16-17
海外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也看中了中国这个越来越大的汽车市场和其所形成的售后服务市场,在不少领域有其独特的优势,都想到中国市场来一显身手。然而实现这些美好想法的对接平台在哪里?  相似文献   

9.
许鸿德 《汽车杂志》2008,(1):158-163
随着少数族裔(包括女性、亚裔、非裔与西班牙裔)消费者在汽车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北美市场的汽车制造商对这群特别消费群的偏好越来越有兴趣,哪些品牌与车型最受亚裔,非裔与西班牙裔的欢迎?车厂又该如何让他们打开荷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2的三次方     
中级轿车市场是国内各大车厂展现实力的舞台,索纳塔友情自达6和蒙迪欧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销售态势,它们的各自的优劣在哪里?对比测试为你奉上。  相似文献   

11.
吴勇 《汽车情报》2005,(20):11-13
在今后几年内,伴随着我国汽车市场高速增长,汽车产能的急速扩张,国内汽车市场供过于求,如何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肯定会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而进军国际市场、扩大产品出口成为我国汽车企业寻求市场突破的一大出路。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轿车批量出口,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技术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同时汽车出口是检验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发达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徐倩 《轿车情报》2010,(1):21-21
BlueEFFICIENCY综合环保科技在海外市场推出已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引入中国?  相似文献   

13.
当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在2009年超过美国而位居全球第一,与中国汽车后市场发展相关的话题也由此成为热点并被不断拿来与美国做比较,比如: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容量何时赶上美国?国内汽车零部件的生产、物流、经销、售后服务等与美国有何异同?4S店是否仍会是未来后市场的主流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4.
阿春 《当代汽车》2007,(1):74-75
2006年12月1日,在北京市场没有安装OBD的车辆不准销售。强制政策让部分车辆退出市场。虽然政策的实施比较残酷,但是它的意义是很积极的。对于迅速扩大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OBD技术的引入,将起到一个关键性的平衡作用。但是OBD究竟是何方神仙,能对巨大的汽车市场造成这么大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姚励 《时代汽车》2014,(8):64-65
经过十几年发展,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在海外市场的开拓已经有所成就,但存中高端市场斩获不多。而中国自主品牌商用车的海外之路也正在走出自己的特色。7月,福田汽车肯尼亚工厂落成,该工厂KD总装线有1万米。之所以建这么长的总装线,是因为它设计为可以组装皮卡、轻卡、轻客、重卡等全系列福田汽车产品,计划初期生产奥铃、欧马可高端轻卡。独特的思路福田汽车走向海外有其独特的思路。一是前期市场调研投入大。年度预算审核会总是部门经理的"鬼门关",总经理总要在部门预算上砍一刀。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配件》2008,(10):42-43
“中国顶级汽车零部件企业”大型访谈正式启动 新年伊始,在海外企业扩大出口及加速本土化的双重挤压下,中国零配件企业何去何从?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竞争与抗击风险?如何熟悉国际贸易规律与规则,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  相似文献   

17.
"走出去"一直是中国"汽保人"的梦想。国内"汽保"厂商渴望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在国际市场也能占有一席之地。为方便国内厂商了解国际市场,找到进入国际市场最合适的"跳板",本刊特邀国内最大的汽车后市场展会组织者——北京通联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通联"),推出《海外"汽保"市场大扫描》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18.
不能不说,赛拉图欧风来得稍稍有些晚。虽然两厢车在国内市场上的接受程度日渐提高,但前已有福克斯、骐达等车型热门畅销,两厢马自达3和标致307亦来势汹汹,虽然在2004年塞拉图欧风首次推出之后,海外媒体都给予了不错的评价,但想在国内市场立足,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车厂特地安排了一部赛拉图欧风给我们做测试,希望我们能在日常的使用中更多地发现它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市场究竟有多大?日前,两大国际咨询机构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今年的轿车产量将超过德国,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  相似文献   

20.
《汽车杂志》2007,(8):244-245
眼下经销商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仅有丰田等日系经销商算是滋润有余,这并不出奇。丰田的利润超过大多数车厂,实力如此之强,自然在中国市场有所体现,而那些跟着丰田发展的经销商也渐入佳境。不过丰田的渠道建设还在进一步兴建之中,但市场就这么大,届时星如棋布的经销商还会有“肉”吃吗?可能丰田会给出很好的答案。就像卡罗拉的出现,并没有威胁到花冠,新老车并存的局面可以带来更多的生意。[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