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体验”的提出与《庄子》的传道逻辑问题源于这样一对矛盾:《庄子》中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同时又显露出极端的“反美学”的态度。比如他说: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薰鼻,困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生之害也。①他甚至主张:擢乱六律,铄绝竿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②这种“反美学”态度如何解释?我们虽然不满足于用所谓庄子追求“大美”、追求“自由”来笼统说明。因…  相似文献   

2.
郑笠 《江淮论坛》2008,(2):144-148
庄子崇尚虚静恬淡之美,高扬"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的境界.庄子"淡"的美学意蕴主要包含三个层面,一是朴素、恬静、基于个体生命的美;二是超然于物、超然于世、超然于有限时空的美;三是有无相生、虚实相济、以简驭繁之美.庄子崇"淡"的思想成为后世"平淡自然"审美趣尚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3.
庄子美学是对老子美学的继承和发展 ,老庄美学是建立在大道至美核心上的思想系统。庄子在老子之后又提出了天地之美 ,认为美存在于天地之中 ,即存在与大自然之中 ,而天地之美正体现了“道”的自然无为 ;同时 ,庄子又认为大美是无限广大、囊括宇宙 ,局限之美也可以说是美 ,但大美定是无限的 ;庄子又看到了美与丑相对转化的存在关系 ,美与丑没有绝对界限 ,丑中也可包含美 ;庄子又从对非功利的美的追求出发 ,提出了无为之美 ,认为人只要摆脱名利束缚 ,无欲无为 ,便可达到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庄子继承老子以"道"为美的学说,把"道"从物之外移入物之内,建构了他适性为美、全性为美的美学思想体系。在美本质论上,他主张"自适其适",认为美在生命体本性的张扬,实开生命美学之先河;反对"适他之适","役人之役",成为身外之物的奴隶和殉品,对于认识美是人性的对象化而非异化弥足珍贵;在美感论上,他提出"至乐无乐",对认识深度审美颇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与先秦诸子一样,庄子虽然没有专门地探讨美学问题,但在其著作《庄子》一书中却仍包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美学思想。现就其论美与论审美的思想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论美 美是什么?这个连柏拉图都感到棘手的美学难题,在庄子那里都有较系统的答案。庄子在他的哲学思想指导下,从审美主体、审美客体、美丑关系以及  相似文献   

6.
作为江西诗派的中坚,黄庭坚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据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以贬谪黔南为界,黄庭坚诗歌形式观由重视文学之"格律"变为遵奉音乐之"律吕",而其诗美理想亦相应的由"奇崛"之美突进为"老朴"之美。鉴于宋代尚未断绝的音乐文学传统,使得音乐与文学的关系仍十分密切,从音乐以及乐论的整体技术化、形式化的角度去探究黄庭坚形式观的演变及其美学意蕴,对于理解宋代美学、文学思想的变迁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即色论"的本质是不灭假色.在支遁看来"色不自色,虽色而空",缘来即来,缘去即灭,但另一方面"色复异空"、"非色灭空",色相又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因缘不曾散去,它们的存在就不是空寂."物物而不物于物"是支遁"新逍遥学说"最基本的原则,这一原则完全是以"即色论"思想为基础的"虽色而空",故"不物于物";"色复异空",故又需"物物"(以物为物).东晋孙绰云"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居官"、"处事"是官官、事事,也即"物物"的表现,"无官官之事"、"无事事之心"是不官于官、不事于事,也即"不物于物"的表现.支遁的"新逍遥学说"对当时士人的影响之大,由此不难得知.  相似文献   

8.
文学经典《庄子》一书具有丰富、多元的审美意蕴,其审美意蕴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自然界与社会中的功利性与实用性具体肯定而抽象否定;他以丑为美,审丑是为了审美;他推崇自然之美;但重视自然美、社会美和人性美的结合。创作主体、接受客体、文本及世界是《庄子》审美意蕴形成的主要原因。《庄子》审美意蕴的价值应一分为三:一是庄子创造出来的审美意蕴价值;二是《庄子》文本呈现出来的审美意蕴价值;三是读者接受视野中审美意蕴价值。三者异质同构,分别从不同方面共同建构了内涵丰富、审美价值多维的《庄子》文本。《庄子》用文学的、艺术的形式探讨形而上的哲学和美学问题,阐释"人如何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论审美否定     
传统美学行走一条以肯定逻辑为思维工具的精神道路,并巨获得居于主导地位的话语权力。近代西方表现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克罗齐对此予以强烈的思辨抗衡,寻找富有独创性“直觉理论”的精神话语,开始之于美之存在的否定性阐释的哲学努力并形成较完备的美学体系,以致影响到当代西方美学的重要人物之一阿多诺的一系列关于审美否定的思想内核。然而,令我们颇为惊异的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庄子,他的诗性哲学所内蕴的美学思想恰恰是以否定逻辑为先导的。庄周凭借富有想象力的哲学思辨和美学智慧赋予审美怀疑论美学汲取庄子美学的天人合一、主客不…  相似文献   

10.
庄子的“大美”思想是庄子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它曾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和美学思想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传统美学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学思想之一。对此,本文拟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庄子的“大美”与“道”的交融统一《庄子》既是哲学著作又是文学著作,它在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庄子的哲学又是美学,庄子的美学同他的哲学是浑然一体的,不可分离,两者交融统一。庄子的很多哲学命题,同时就是美学命题。这是庄子美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了解庄子“道”的学说是了解他的美学的关键所在。庄子对于“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