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介绍了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管道对接环焊缝全自动超声波检测》标准的技术特点、主要内容,并对本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国外先进企业标准进行了较详细的对比分析。本标准在检测工艺方面与ASTM E1961-98相近。验收部分是从缺欠的位置、缺欠自身高度和长度来加以限制,较为合理,具有科学性,与EN25817-92和ISO5817-92标准相当,比API1104-99标准偏严,与西气东输工程射线检测企业标准也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2.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工期紧、质量要求高,如果采用<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SY/T 4109)规定的验收标准,在施工过程中焊接返修率将会较高,不仅增加了施工费用,而且进度也难保证.对于施工工期受限制的管道工程,国外多采用适于应用的焊接验收标准.为了保证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进度,并保证焊接接头质量,建议工程采用第21版ARP RP 1104附录A推荐的适于应用的评价方法来制定焊缝缺欠验收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了避免焊缝附近母材缺欠干扰焊缝超声波探伤,采用超声波、X射线以及金相分析等手段对缺陷的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类缺陷是钢板母材存在随机分布的微小夹杂物引起的,缺陷波是焊缝附近的母材缺欠干扰了焊缝超声波探伤造成的。指出,依据用户技术规格书和API SPEC 5L标准的要求进行超声波探伤时,应按照焊缝检测标准Φ1.6 mm竖孔执行探伤判定,其他区域按照技术规格书规定的钢板或管体探伤标准FBH 6 mm执行探伤判定。  相似文献   

4.
结合钢管焊缝实际超声检测工作,从检测前合同或技术协议中提供的信息、检测等级与验收等级和缺欠评定方法、检测表面要求、工件检测温度、探头折射角、母材的纵波检测及横向显示检测等方面分析比较了焊缝超声检测系列新标准GB/T 11345—2013,GB/T 29712—2013,GB/T29711—2013与原GB/T 11345—1989标准的不同点,通过对部分标准条文和标准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评析,以帮助标准使用人员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准确应用,更好地为钢焊缝超声检测服务。  相似文献   

5.
焊接作业是管道建设施工和运行维护中的重要环节,长期服役管道的焊接维修作业频繁,提高管道焊接作业技术水平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制定了焊接作业安全综合性标准API Std 1104,我国行业标准SY/T 4103—2006的修改就借鉴了API Std 1104—1999标准,因此有必要跟踪研究该标准的技术更新信息。API Std 1104—2013主要在焊接工艺评定、焊接接头试验、焊接工艺变更、管口焊接等方面进行了更新,修改了相邻焊道之间的允许时间间隔、焊缝余高允许值等指标参数,新增了缺陷清除和返修等内容。建议国内标准SY/T 4103—2006修订时纳入更新内容,提高我国管道焊接作业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胡剑 《焊管》2006,29(4):80-83
详细介绍了双面螺旋埋弧焊焊趾部位缺欠的超声检测工艺和方法,通过金相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分析了焊趾部位缺欠对焊缝力学性能的影响及焊趾部位缺欠产生的原因.为了我国油气输送管网建设的百年大计,提出应通过订货附加技术条件来弥补现行的焊趾部位缺欠超声波验收标准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不同国家对焊缝目视检测要求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标GB150、EN13445-4、EN13445-5、ASMEⅧ-1焊缝目视检测标准要求,简要阐述了不同标准体系的特点及各自的异同。对于不同标准体系的对比分析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压力容器焊缝目视检测要求。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在压力容器焊缝目视检测规定方面,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体系有一定差异,在系统性及可操作性上与国际同类先进标准相比尚有可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直缝埋弧焊管焊缝附近母材缺欠的无损检测及确认较为困难的原因。介绍了直缝埋弧焊管焊缝附近母材缺欠的危害及其主要类型(母材分层、母材夹杂(渣)、母材裂纹等)。就管线标准相关条款对该类缺欠判定的不一致性提出了异议,通过验证焊管焊缝附近母材缺欠无损检测和金相试验的结果,总结了此类缺欠定位、定性的方法,为焊管制造厂防范和应对焊缝附近母材缺欠提供了简单可行的处理途径。  相似文献   

9.
SY4056-93是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中第一部油气管道射线探伤标准,它包括探伤工艺和质量验收两方面内容,总结了我国30多年来油气管道探伤经验,参考了API-1104等国际油气管道探伤标准,并结合我国油气管道安全运行和施工装备的技术条件,可使质量评定达到恰如其分,体现标准在技术经济方面的价值。本文就验收中的缺陷评定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旅大油田开发工程中双层油气混输管道立管段外管材料为API5L X56级钢,而锚固件为ASTM A694F70级钢,二者强度级别相差较大,焊接困难。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对接焊接工艺试验研究。通过计算碳当量(Ceq),分析了钢材焊接性,选择了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设计了对接试件坡口形式,进行了焊接工艺试验与分析。根据API1104标准和旅大油田开发工程项目焊接检验规格书(SPC-S/G-SP-003)的要求,对试验研究所确定的焊接工艺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焊缝外观检查、超声波探伤和X射线探伤质量合格,拉伸试验、刻槽锤断试验、弯曲试验及低温冲击试验等各项性能指标良好。按照试验研究所确定的焊接工艺施工的旅大油田开发工程海底管道焊接接头质量合格,满足施工技术要求。依据API1104标准的规定,本次试验研究所确定的焊接工艺可以推广到X52-X70(F70)、X56-F70、X56-X70(F70)等不同强度级别海底管道的对接焊接工程。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中石化巴西GASENE管道项目中的美国CRC管道自动焊接工艺与设备的组成和性能特点,并通过性能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CRC管道全自动焊接工艺各种试验结果均能满足API 1104-1999和巴油N133管道焊接规范要求,焊接接头性能优良.同时,该焊接工艺具有焊接速度快、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以及焊接质量好等优点,其在巴西管道项目的应用对自动焊接工艺在国内的推广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为准确地评估基于应力设计管道环焊缝的缺陷尺寸,利用C#语言开发了管线钢管环焊缝宽板拉伸试验预制预测评估系统,基于国际上通用的焊缝缺陷评定规范API 1104,采用水平一(图表法)和水平二(失效评定图法)分别在不同的输入参量下对X80管线钢管进行了安全评定。结果表明,水平一(图表法)的评估结果更为保守,会低估管道的安全裕度;水平二(失效评定图法)的评估结果具有更好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在执行API SPEC 5L管线规范的过程中,当使用X射线数字检测方法对钢管焊缝进行无损检测时,检测标准应采用API SPEC 5L规范的引用标准ISO 10893-7,该标准未对双丝像质计的使用频次等工艺要求进行明确,因此还需要参考其引用标准ISO 17636-2的相关要求执行。为了使X射线数字检测方法的工艺文件编制及工艺执行更加严谨和完善,以ISO 10893-7—2019为主,将其与ISO 17636-2—2013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并对两者的主要差异进行了分析,以便为X射线数字检测的工艺执行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晓林 《焊管》2011,34(11):62-65
检验管线钢管焊接接头塑性性能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弯曲试验。简要介绍了X70管线钢管的力学性能、主要化学成分、弯曲试验条件以及API SPEC 5L中对弯曲试验合格试样的判定标准。从焊缝的夹渣及气孔、脆性断裂、焊趾开裂和裂纹源等方面分析了弯曲试验不合格的现象及产生原因。最后分别给出了降低夹渣及气孔、脆性断裂、焊趾开裂等缺陷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根据近几年中国石油管道工程建设的实践,借鉴国外有关标准规范的先进经验,站在中国石油管道建设行业的整体高度,从设计、施工、验收以及项目评估、项目管理、项目监理等方面,分析了管道建设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了加快建立中国石油管道建设行业统一企业标准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长输管道迅猛发展,管道与输电线路并行、交叉的问题日益突出。交流干扰腐蚀对管体、防腐层、阴极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造成威胁;而特高压输电线路普及应用,对管道设计和运行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提升我国管道腐蚀防护标准的技术水平,跟踪研究了国外管道腐蚀标准的制修订信息。以新版的欧洲标准EN 15280-2013为例,研究与我国标准的重要差异,该标准新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交流腐蚀从业人员资质评估标准,管道设计阶段评估交流腐蚀干扰影响程度,综合电压、电流、电流比值和土壤电阻率确定交流腐蚀判定准则,考虑高风险区域、管道运行历史和内检测数据确定交流腐蚀测试点等。最后,针对我国管道交流干扰腐蚀技术水平,提出了国家标准GB/T 50698-2011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API圆螺纹套管锥度公差和中径公差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PI圆螺纹的锥度和中径是两个重要的参数。从理论分析知, 锥度公差和中径公差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目前APISTD5B标准中对二者的公差规定未能显示出这种相关性, 因此出现中径公差合格而锥度公差却可能不合格, 以及锥度公差合格而中径公差却超出范围的情况, 这对螺纹公差控制及套管的使用性能带来不良影响。建议将锥度公差和中径公差的控制有效地结合起来, 即变为仅控制中径公差; 也可先确定锥度公差, 然后反推出中径公差的大小, 与紧密距折算的中径公差相比, 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国外标准规范(BSEN12186-ENGL2000)对天然气长输管道分输站的各项技术要求,对比国内、国外标准规范的关键技术要求,研究分输站压力控制系统的调压/安全设备的组合形式;各级压力设定值的设置方法:安全设备的配置原则,讨论了工作调节阀、监控调压阀及安全切断阀的主要功能以及PID控制器的设置方式。根据国外标准规范(BSEN12186-ENGL2000)对于各级调压、安全设备压力设定值的要求,为天然气长输管道分输站压力控制系统设计及安全生产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并对下游用户门站的位置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弢  帅健 《天然气工业》2006,26(11):130-132
基于风险的检测(RBI)是管道完整性管理思想在维修检测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实施RBI,可以达到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管道维修管理费用,保证管道完整性的目的。文章阐述了管道RBI的理论、方法,分析了API570、API RP 580、API pub 581三个API文件的主要特点及其在管道RBI规范体系中的地位。通过对中国石油标准SY/T6553-2003与API 570的比较,列出了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并分析了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就国内管道RBI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版的API 5C3—2008标准已经颁布实施,其附录中给出了新的套管挤毁强度计算公式。将其与API 5C3—1994标准中套管挤毁强度计算公式(旧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按新公式计算了油田常用套管的抗挤强度值。认为新公式建模更合理,计算结果更精确,且计算结果相对于旧公式的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140钢级以下的套管,当套管径厚比大于20时,新公式计算值大于旧公式值;当径厚比小于20时,新公式值小于旧公式值。对140钢级以上的套管,这一变化的径厚比的界限值为22。基于对套管抗挤强度值的新认识,给出了套管柱设计时油田常用套管的合理抗挤安全系数建议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