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春大棚种植黄瓜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收入高的栽培模式,非常适合河南地区环境。一般从12月至来年1月播种育苗,2月中旬定植,3月下旬开始收获,6~7月份结束。比小拱棚、露地种植的早上市2个月以上,此时蔬菜上市少,价格高,因此农民收益高。1适用品种这茬黄瓜苗期在冬季,结瓜期在春季,一直延续到炎夏。所用品种应具耐低温又耐高温,耐弱光又耐高湿,第一雌花着生节位低,主蔓连续结瓜且回头瓜多,前期产量高而集中等优点。适合这个茬口栽培黄瓜品种有博新13-7、博杰100、博美8-5、博美8-10等。2育苗1)播期。一般从12月中旬到来年1月都可播种,苗龄35~45天。2)营养方的制作。用优质堆肥4份,腐熟的大粪或鸡粪1份,好田园土5份,混合过筛,另外加50~100g雷多米尔或金雷多米尔。将畦土清出10cm深,铺一层炉灰,然后将经过筛的营养土掺  相似文献   

2.
春提前西葫芦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葫芦原产于中美洲,故称美洲南瓜,是北方主要蔬菜品种之一,露地只能在无霜期栽培。一般多进行育苗移栽,因根系易老化,受伤后再生能力差需进行护根处理。春早熟栽培2月初在日光温室播种育苗,3月初定植,5月初开始采收,丰富了早春的菜市场,又给生产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辛建国 《农机导购》2011,(12):55-56
<正>1小麦冻害的特征小麦遭受冻害的时期不同,其受冻部位及形态特点也有区别。小麦初冬冻害(11月中下旬至12月中旬),越冬期冻害(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早春冻害(2月下旬至3月中旬)及晚霜冻害(3月下旬4月中旬)在冻害症状的表现上存在着明显区别。1.1初冬冻害与越冬冻害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泰兴香荷芋属多子芋类。为晚熟品种,分蘖性强,子芋多,易与母芋分离。株高1.2m左右。叶片深绿色,叶柄绿色,微带紫色。每株结子芋8~9个,芋红色,芋芽也略带红色。一般在2月底至3月上中旬播种,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收获,子芋产可达1200kg/667m~2。母芋及子芋肉质粉质,有香味。为增加香荷芋的产量,总结出了香荷芋的栽培技术,共参考。  相似文献   

5.
1 小麦冻害的特征 小麦遭受冻害的时期不同,其受冻部位及形态特点也有区别.小麦初冬冻害(11月中下旬至12月中旬),越冬期冻害(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早春冻害(2月下旬至3月中旬)及晚霜冻害(3月下旬4月中旬)在冻害症状的表现上存在着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6.
苏粉11号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最新育成的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杂交一代新品种,是以TM-06-1为母本,以TM-06-14为父本育成的番茄一代杂种,主要特点具有丰产、稳产特性,口感风味好。高抗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枯萎病、花叶病毒病等病害。长江中下游地区设施栽培早春茬12月中下旬育苗,翌年2月下旬或3月上中旬定植;秋延后栽培7月上旬育苗,8月上中旬定植。注意叶霉病、灰霉病、疫病、蚜虫等病虫害。  相似文献   

7.
保护地春黄瓜早熟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现代科技地不断应用,春黄瓜早熟栽培技术得到不断提升。为确保春黄瓜早熟栽种效益,注意改进保护地春黄瓜早熟栽培技术,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就此,自选择合适栽种品种;培育抗旱抗性壮苗;根据具体情况定植;定植后的管理措施;根瓜、嫩瓜要适期早收等几方面,就栽种技术展开论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位于辽西地区的建平县,近几年草莓设施栽培发展迅猛,经过生产实践,研究出了草莓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栽植模式采取反季促早一年一大茬栽植模式。3月中旬引进脱毒母苗,在棚内假植繁育,5月上旬移栽露地扩繁,8月上旬压土促根,8月下旬进棚定植,12月上旬上市,6月份结束。2栽植品种主栽品种为研森99(日本品种,又称红颜),该品种根系发达、长势旺健、株形紧凑、果色艳红、香气浓郁、纯甜不酸、品质  相似文献   

9.
1.提高黄瓜抗逆性(1)亮择适宜品种嫁接换根应采用耐寒、抗旱、早熟、耐弱光的品种做接穗.用云南黑籽南瓜做砧木进行嫁接,可提高黄瓜植株的抗逆性并增加抗病能力,使生育期延长,不易衰老.(2)适期播种,培养壮苗冬春季的日光温室黄瓜,生长期可达210~240 d,播种过早,气温、地温偏高,易感炭疽病,病毒病等病害.播种过晚,则生育期变短,降低总产量,并且定植缓苗期处在严寒的冬季,对缓苗发根不利,一般苗龄45 d左右,定植坐瓜需35 d左右,两项共需80 d左右进入结果期.应以9月中、下旬播种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正>一、选地与整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且无积水的向阳地种植,育苗田一般要深耕25~30 cm,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料,整平耙细,做成高15~20 cm,宽100~150cm左右的苗床,待播种。二、繁殖方法1.种子繁殖于10月—11月选优良母株,采集个大、橙黄色充分成熟的果实,可连皮冬播,若进行春播,则宜除去种皮沙藏催芽。播种以后经常保持湿润,但幼苗期忌水涝。苗高10cm时适当间苗、除草、松土。一般第1年苗高30~40 cm,翌春移栽,二三年苗高约60~100cm时,即可出圃定植。  相似文献   

11.
<正>一、选地与整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且无积水的向阳地种植,育苗田一般要深耕25~30 cm,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料,整平耙细,做成高15~20 cm,宽100~150cm左右的苗床,待播种。二、繁殖方法1.种子繁殖于10月—11月选优良母株,采集个大、橙黄色充分成熟的果实,可连皮冬播,若进行春播,则宜除去种皮沙藏催芽。播种以后经常保持湿润,但幼苗期忌水涝。苗高10cm时适当间苗、除草、松土。一般第1年苗高30~40 cm,翌春移栽,二三年苗高约60~100cm时,即可出圃定植。  相似文献   

12.
展会动态     
展会时间:2006年2月24~x7日 展会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 2006中国(上海)国际汽车用品、 汽车改装展览会 展会时间:2006年3月1~3日 展会地点:上海世贸商城 主办单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蒸宏煮 展会地点: 主办单位: 中国焊接博览会 2006年3月10~1  相似文献   

13.
东南沿海地区在早春选用4~5年生梨园间套种鲜食大豆,结果表明,3月下旬—4月初播种,地膜覆盖,密度3 600穴/667m~2,7月初采收鲜荚,鲜荚产量402kg/667m~2,增收明显。  相似文献   

14.
“惊蛰”节在公历3月上旬,这时气温逐渐升高,土地开始解冻,地气随之转暖,蛰伏冬眠于土中的各种昆虫也逐渐苏醒出来活动。位于黄河中游的山西省及华北地区,从南到北各地距离秋作物适宜播种期(山西南部在3月底4月初,北中部在4月中旬至4月下旬)已不远,这时必须抓紧时机进行春耕、整地,为播种秋作物作好准备。特别是山西省因水资源欠缺,灌溉条件差,水地少,旱地多,  相似文献   

15.
《橡塑机械时代》2011,(8):29-30
今年1~5月,国内聚氯乙烯(PVC)市场整体稳步上扬。电石法PVC出厂价由年初的750047900元(吨价,下同),涨至5月下旬的780048400元;乙烯法PVC出厂价也由年初的7800-8100元,一路攀高至5月下旬的8200~8600元。之后,PVC市场终结牛市,价格总体呈单边下跌走势,到6月底,电石法和乙烯法PVC价格双双回落至年初水平。纵观国内外形势,预计下半年PVC市场将先抑后扬,走出翘尾行情。  相似文献   

16.
<正>保护地的辣椒一般分秋冬茬、冬茬、冬春茬栽培,定植至苗期常会出现生长不良、萎蔫、黄叶、烂根、死棵等现象,严重影响着辣椒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及防治对策介绍如下:1主要原因1)定植前幼苗带菌。主要是苗床或种子消毒不彻底,土传或种传病害造成烂根或死棵现象。  相似文献   

17.
昔阳县某猪场2007年发生伪狂犬病,确诊后经采取以弱毒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猪场起病,传播迅速,2007年2月中旬呈零星死亡,3月初乳猪大原因是面积发病,持续2个月.  相似文献   

18.
夏季露地生产西葫芦,5月底6月初播种,7月下旬至8月上旬开始上市,平均产4 000kg/667m2以上,生产出的产品正值全国西葫芦上市淡季,深受京、津、冀及南方市场欢迎。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开展电工特种测试仪器的行业计量服务工作,机电部于1992年12月组织专家评审组,对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申请建立部级专业计量中心站进行了全面考核,评审合格,并于1993年3月下达机电科[1993]335号文,正式批准为机械电子工业部第十专业计量中心站。机械电子工业部第十专业计量中心站可开展的检定测试项目有: 1.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检定装置,可开展电阻率范围为10~(-4)Ωcm~10~3Ωcm,准确度等级为±3.0级以下四探针测试仪的检定。  相似文献   

20.
西葫芦是一种根系发达、生长期短、营养丰富、见效快的蔬菜,具有较耐贮运、产量高、适宜间作套种等优点,因此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现将早春西葫芦生产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育苗1.1品种选择一般采用早熟品种,如新早青一代、早抗嫩玉、玉美人、皮托4094等。1.2播种期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播种时间也有差异,播种时间要根据定植时间来确定,一般要求棚内表层土壤(10cm厚)温度稳定在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