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硅胶H-CMC-Na薄层色谱板;展开剂选择苯—无水甲醇—吡啶(13:2:1);显色剂为碘蒸气。对麦白霉素、柱晶白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薄层色谱鉴定,方法灵敏、稳定、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硅胶H-CMC-Na薄层色谱板;展开剂选择苯—无水甲醇—吡啶(13:2:1);显色剂为碘蒸气。对麦白霉素、柱晶白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薄层色谱鉴定,方法灵敏、稳定、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鉴别7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方法:以硅胶G薄层板为载体,以甲苯-氯仿-二乙胺(50:40:7)为展开剂,以磷钼酸为显色剂的薄层色谱条件鉴别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红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素,麦白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7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结果:7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均能达到完全分离;结论:为基层药检室提供了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采用本文提供的实验条件及相对Rf值可鉴别药品假劣,很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薄层色谱法鉴别11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薄层色谱别方法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麦白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吉他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于化学结构很相似,按现行药品标准对其制剂鉴别项进行检验,容易造成各品种之间的混淆[1]。笔者曾用薄层色谱法对上述各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鉴别[2],虽然方法灵敏、稳定、重现好,但方法中所用的展开剂中有试剂苯...  相似文献   

6.
十四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薄层鉴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临床应用多,抗菌谱广,疗效好的特点.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抗生素.常用的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主要是十四元环和十六元环.其中十四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结构相近,无紫外吸收,特征性反应不明显的特点.以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为代表.这一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鉴别方法已有报道.主要是颜色反应和薄层色谱鉴别[1~4].已有的薄层色谱鉴别法由于展开系统复杂,对环境要求高,难于在基层药品快速检验中推广应用.本文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简单的薄层色谱系统,用于十四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快速鉴别,降低检验成本,提高分析效能.  相似文献   

7.
TLC法初筛快速鉴别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控制药品质量,严厉打击假劣药品时,快检工作具有节省费用、针对性强、效率高的优点,可帮助基层药品监管部门快速、准确地筛选出可疑药品,及时上送药检所作进一步检验。为配合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农村用药快检与打假协调组的工作,我所承接了建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快速鉴别方法之薄层色谱法的任务。经过反复摸索及比较实验条件,建立了该类药品的薄层快速色谱法,  相似文献   

8.
在控制药品质量,严厉打击假劣药品时,快检工作具有节省费用、针对性强、效率高的优点,可帮助基层药品监管部门快速、准确地筛选出可疑药品,及时上送药检所作进一步检验。为配合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农村用药快检与打假协调组的工作,我所承接了建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9.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临床药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什么是临床药理学? 临床药理学的概念早在30年代已提出,直到60年代初反应停(Thalidomide)事件后,促使各国加强对药品安全性监督,因此临床药理学受到了药品研制部门、药品管理部门及临床医生的重视。 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以药理学与临床医学为基础并将两者密切结合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相似文献   

10.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析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结构和特性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以一个大环内酯为母体,通过羟基,以苷键和1~3个分子的糖相联结的一类抗生物质。 多氧大环内酯抗生素,按大环内酯环的组元数,又分为12、14、16和17元环4类。它们都是多功能团的分子,大部分都联结有二甲氨基糖,因而显示碱性。有的不含二甲氨基糖,只含中性糖,因而显示中性。作为医疗使用的多数是属于碱性大环内酯抗生素,重要的有14元环的红霉素(erythromycin)、竹桃  相似文献   

1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抗生素特点:①具有14、15及16元环的大环内酯系列是由氧桥连接的苷类化合物,已用于临床者达20种之多。②难溶于水,碱性,组织浓度高于血浓度,在细胞内起制菌作用。③主要应用于革兰阳性菌感染,对军团菌,包括幽门螺杆菌在内的弯曲菌、支原体、衣原体、弓形虫、非典  相似文献   

12.
去痛片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红梅  李凌云 《中国药师》2003,6(4):252-252
去痛片为常用的解热镇痛药 ,收载于部颁标准 ,处方中 4种组成成分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咖啡因、苯巴比妥的鉴别均为化学反应方法。本文以薄层色谱法同时对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咖啡因、苯巴比妥4种成分进行鉴别 ,操作简便 ,斑点明显 ,结果较为满意。1 仪器与试药UV -1型三用紫外分析仪。硅胶GF2 54薄层板(1 0cm× 2 0cm ,自制 ,含 0 .5 %CMC)、硅胶GF2 54(中国青岛海洋化工集团公司 ,化学纯 ) ;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咖啡因、苯巴比妥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去痛片 (河南省新乡市新辉制药厂 ,符合部颁标准规定 ) ;…  相似文献   

13.
廖仲祥 《首都医药》2004,11(12):47-47
四环素片为抗生素类药,具有抗菌、抗寄生虫作用,为广谱抑菌剂。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眼1演,其鉴别方法穴2雪为薄层色谱法。其薄层板的制备是取硅藻土G适量,加10倍量的盐酸液穴6mol/L雪煮沸10~15分钟,滤过,用水洗涤至滤液对刚果红指示液显碱性,然后再用5倍量的丙酮-醋酸乙酯穴5:1雪洗涤,滤过,在105℃干燥,取干燥硅藻土1.5g,加已用NaOH液穴5mol/L雪调节pH值至8.2~8.5的5%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液5ml,调成糊浆后,均匀涂布在l0×20cm的玻璃板上,在室温下放置至没有明显水迹,在105℃干燥1小时,备用。但按该薄层板的制备方法制板比较麻烦、费时,笔…  相似文献   

14.
金有豫 《首都医药》2004,11(7):30-32
概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原始天然抗生素是于1952年从红链霉菌(Streptomyceserythreus)的培养液中提取而得的红霉素。其化学结构的是由多元(14元)的内酯环与脱氧糖相连接。随后,对红霉素的化学结构进行修饰而半合成了红霉素系列的衍生物。其后,又从其他链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得了许多16元环内酯的抗生素,如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等,遂统称为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红霉素系列抗生素的抗菌谱基本上相似;本类药物之间具有交叉耐药性。药代动力学,特别是在胃肠的稳定性和吸收,是红霉素类抗生素的主要问题;吸收后能分布于各组织为其特点。由于红霉素…  相似文献   

15.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仅次于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在临床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发展尤为迅速,1993年作者等曾综述其梗概,本文仅就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最近的进展做一简要评述。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1.1 与其他抗生素、抗菌药相比,大环内酯 类抗生素具有以下特征 (1)对一般细菌引起的呼吸器官感染很有用。 (2)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效的支原体(Mycoplasma)、衣原体(Chlamydia)、军团菌(Leogionella)等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改善《中国药典》中黄芩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将黄芩薄层色谱鉴别中的展开剂改为“甲苯-丙酮-甲醇-冰乙酸(8:1:1:1)”。结果: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重现性均较好。结论:该方法可以用于黄芩原料的薄层鉴别。  相似文献   

17.
金有豫 《首都医药》2004,11(8):24-26
(接上期)药动学总的说来,红霉素类口服后均能被吸收,但各个成员吸收多少或吸收是否受空腹或食物的影响的差别;它们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约为1~2小时,相差不大。吸收后均能分布到组织中,这是它们的特点之一,但各个成员的组织浓度/血药浓度的比值有所不同。各自的特点,请参阅附表3。静脉注射(因可引起疼痛,不能肌内注射)乳糖酸红霉素(erythromycinlactobionate)500~1000mg,1小时后血浆浓度可高达约10mg/ml。静脉输注阿奇霉素500mg1小时后,血浆药物浓度可达3~4mg/ml。临床应用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口服用药,不能耐受口服者可静脉给药。用药后可缩…  相似文献   

18.
19.
刘春峰  刘峰  李辉 《中国药业》2005,14(11):40-40
目的:建立养血安神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仙鹤草、墨旱莲、熟地黄和首乌藤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重现性好.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养血安神片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20.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展状况(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