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摘 要目的:探究安罗替尼联合长春瑞滨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T 淋巴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2 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 38 例 NSCLC 患者的临床资料,口服长春瑞滨 19 例 患者纳入对照组,安罗替尼联合长春瑞滨治疗的 19 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 2 个周期后 T 淋巴细胞 亚群水平(CD3+ 、CD4+ 、CD4+ /CD8+ )、预后情况〔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及毒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CD3+ 、CD4+ 、CD4+ /CD8+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CD3+ 、CD4+ 、CD4+ /CD8+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水平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 察组患者的 ORR、DCR 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骨髓抑制、高血压、胃肠功能异常发 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手足综合征发生率较对照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安罗替尼胶囊联合化疗治疗 NSCLC 能稳定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预后,且毒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药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k)增强诱导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数量和功能的作用。方法 研磨6-8周C57BL/6小鼠脾脏,裂解红细胞后得到单个脾脏淋巴细胞悬液,按5×105/mL细胞密度均匀接种在圆底96孔板,设空白组、对照组(增殖体系:1 μg·mL-1 anti-CD3/28 mAb)、三个不同诱导方案组,培养7天后收集细胞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以此确定最佳诱导方案;将低浓度Tk(0.25、0.5、1 μg·mL-1)作用于诱导体系,7天后采用流式检测Tk对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的影响;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各组中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转录因子Foxp3和细胞因子TGF-β、IL-10、IL-6、IFN-γ基因水平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分泌IFN-γ和IL-10的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添加TGF-β(5ng·mL-1)诱导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生成Treg的数量和比例最高,此诱导方案最佳(P < 0.01);与诱导组相比,低浓度中药天花粉蛋白可显著增强诱导CD4+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和比例,呈剂量依赖性(P < 0.01),且Tk需在诱导体系下发挥作用,单加不能诱导生成Treg细胞,此浓度Tk无细胞毒性;与对照组相比,诱导组和低浓度Tk组Treg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 < 0.01),II型辅助性T细胞(Th2)分泌的炎症抑制因子IL-10、TGF-β基因表达不同程度上调,反之,I型辅助性T细胞(Th1)分泌的促炎因子IFN-γ、IL-6基因表达呈相反趋势下调(P < 0.01);与对照组相比,诱导组和低浓度Tk组细胞上清中分泌的IL-10浓度显著增加,IFN-γ浓度明显降低(P < 0.01)。结论 低浓度中药天花粉蛋白可显著增强诱导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上调Foxp3和Th2型炎症抑制因子IL-10、TGF-β的表达,下调Th1型促炎因子IFN-γ、IL-6的表达,从而发挥免疫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益气养荣组方对脾肾两虚型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行小细胞肺癌化疗治疗患者120例进行本次研究。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EC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患者给予EC化疗方案配合常规止呕、护肝、护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益气养荣组方进行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连续干预2个化疗周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常规、骨髓抑制情况、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白细胞(WBC)、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NEUT)、血红蛋白(Hb)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1个疗程后14 d、化疗2个疗程后14 d两组患者上述血常规指标与干预前相比均有升高(P<0.05),但观察组各时间点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两次化疗发生骨髓抑制分度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均为0度患者对照组低于观察组,Ⅲ、Ⅳ度骨髓抑制患者对照组高于观察组。观察组两次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化疗前CD3+T、CD4+T、CD8+T、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2个疗程后CD3+T、CD4+T、CD4+/CD8+、NK水平与化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P<0.05),CD8+T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化疗后CD3+T、CD4+T、CD8+T、CD4+/CD8+、NK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T水平无组间差异(P>0.05)。[结论] 益气养荣组方对脾肾两虚型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骨髓抑制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降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应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探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的 TBNK 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变化。 方法:选取 2019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期间在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诊治的 80 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的 80 例 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的 TBNK 淋巴细胞亚群[分化抗原(CD)3+ /CD45+ 、CD3+ CD8+ /CD45+ 、 CD3+ CD4+ /CD45+ 、CD16+ CD56+ /CD45+ 及 CD19+ /CD45+ ]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血浆 C 反应蛋白(CRP)及血浆淀粉 样蛋白 A(SAA)]水平,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指数(SI)评估结果以及不同疾病分期儿童的 TBNK 淋巴 细胞亚群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水平。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外周血 CD3+ /CD45+ 、CD3+ CD8+ /CD45+ 、CD3+ CD4+ /CD45+及 CD16+ CD56+ /CD45+ 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CD19+ /CD45+ 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观察组 SI 评分较高患儿及急性期的外周血 CD3+ /CD45+ 、CD3+ CD8+ /CD45+ 、CD3+ CD4+ /CD45+ 及 CD16+ CD56+ /CD45+ 显著低于 SI 评分较低的患儿及恢复期,CD19+ /CD45+ 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显著高于 SI 评分较低的患儿 及恢复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的 TBNK 淋巴细胞亚群及急性时相反应 蛋白显著异于同龄的健康儿童,且患儿中不同严重程度及分期的上述指标检测差异较大,因此 TBNK 淋巴细胞亚群及急性 时相反应蛋白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中的检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消岩汤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维持治疗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2例,予消岩汤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及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提高(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血TSH和TG值下降显著(P<0.01),总T细胞(CD3+)、T辅助/诱导淋巴细胞(CD3+/CD4+)、T抑制/毒性淋巴细胞(CD3+/CD8+)、B淋巴细胞(CD3-/CD19+)、NK淋巴细胞(CD3-/CD16+5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甲状腺癌患者维持治疗期,消岩汤能够减轻甲状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具有提高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趋势,一定程度预防甲状腺癌复发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探讨中药灌肠联合耳穴埋豆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平煤神马 集团总医院 2021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收治的 81 例 CRF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41 例、观察组 40 例。对照组 患者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干预予中药灌肠联合耳穴埋豆干预,均干预 15 d,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 [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动脉血流参数[肾主动脉血流阻力(RI)与血流速度(Vs)]、 免疫功能指标(T 淋巴细胞亚群 CD4+ 、CD8+ 、CD4+ /CD8+ )及生活质量。 结果:干预 15 d 后,观察组患者 Scr、BUN 均 低于对照组,Ccr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 15 d 后,观察组患者 RI 低于对照组,Vs 快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 15 d 后,观察组患者静脉血 CD4+ 、CD4+ /CD8+ 高于对照组,CD8+ 低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 15 d 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CRF 患者接受中药灌肠联合耳穴埋豆干预可改善肾功能、肾动脉血流,增强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槐耳颗粒联合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知网(CNKI)、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自建库至2021年1月有关槐耳颗粒联合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文献。根据研究需求挑选文献,并评价文献质量,运用RevMan5.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纳入文献14篇,患者1049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槐耳颗粒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对比单纯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能够提高患者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CD4+(MD=4.85, 95%CI [3.02, 6.67], P<0.00001)、CD4+/CD8+(MD=0.26, 95%CI [0.16, 0.36], P<0.00001)和NK细胞(MD=3.86, 95%CI [1.85, 5.87], P=0.0002);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OR=7.35, 95%CI [4.18, 12.95], P<0.00001);提高乳腺癌患者KPS评分(MD=9.19, 95%CI [7.47, 10.91], P<0.00001);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率(OR=2.14, 95%CI [1.42, 3.23], P=0.0003);提高免疫指标T细胞亚群CD3+(MD=3.04, 95%CI [-3.09, 9.16], P=0.33),但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骨髓抑制(OR=0.37, 95%CI [0.22, 0.63], P=0.00003);减轻胃肠道反应(OR=0.47, 95%CI [0.25, 0.90], P=0.02);降低复发率(OR=0.46, 95%CI [0.25, 0.86], P=0.01)。但对于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中CD8+(MD=-2.48, 95%CI [-5.38, 0.42], P=0.09)方面。本研究表明,槐耳颗粒联合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并不能提高免疫指标CD8+结论 槐耳颗粒联合术后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能够提高乳腺癌患者免疫指标T淋巴亚群(CD3+、CD4+、CD4+/CD8+、NK)、生存质量、KPS评分和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率,降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复发率。但对于免疫指标CD8+T细胞,本研究显示证据不足,这与当前研究结果一致,需更规范的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研究以探讨槐耳颗粒对CD8+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重组葡萄球菌肠毒素A(rSEA)及其突变体蛋白对淋巴细胞增殖、活化作用及对淋巴细胞亚群分群的影响。方法 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小鼠脾淋巴细胞悬液,体外经rSEA及其3种突变体(rSEA/H187A、rSEA/H225A和rSEA/D227A)蛋白刺激后,采用噻唑蓝法(MTT)检测人和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细胞)及活化CD4+、CD8+ 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的含量。结果 5~20 mg·L-1的rSEA及其3个突变体蛋白对人PBMC和小鼠脾淋巴细胞均有明显促增殖作用(P<0.05);经rSEA、rSEA/H225A刺激后的人PBMC中,CD3+、CD4+、CD8+T细胞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rSEA/H187A能上调CD3+和CD8+T细胞,而rSEA/D227A只上调CD8+T细胞(P<0.05);rSEA及3种突变体蛋白均能上调活化CD4+和CD8+T细胞,rSEA、rSEA/H187A、rSEA/H225A能上调NK细胞含量(P<0.05)。结论 rSEA及其3种突变体(rSEA/H187A、rSEA/H225A和rSEA/D227A)蛋白对淋巴细胞均有明显促增殖和活化作用,并可不同程度地上调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 及NK细胞的含量,为筛选出低毒、高效的升白细胞相关药物候选突变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分析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患儿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选取 2020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收治的 150 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 观察组,随后将其分为激素敏感组 112 例、激素耐药组(RNS 患儿)38 例。另选取同期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 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儿童 60 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簇状分化抗原(CD)3+ 、CD4+ 、CD8+ 、调节性 T 细胞(Treg)水平,并分析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 CD3+ 、CD8+ 、Treg 水平比较,观察组 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激素敏感组与激素耐药组患儿 CD3+ 、CD8+ 、Treg 水平比较,激素耐药组均高于 激素敏感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激素敏感组、激素耐药组患儿治疗后 CD3+ 、CD8+ 、Treg 水平均降低; 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 CD4+ 在各组间、组内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CD3+ 、CD8+ 、Treg 水平同 PNS、RNS 的发生发展呈现密切的关系,在临床工作中,可以通过监测其水平变化 来评估患儿病情进展或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生津润燥方对免疫诱导干燥综合征模型小鼠外周血CD4+CD25+ Foxp3T细胞(Treg细胞)及Th17细胞水平的影响,同时观察腺体受累的改善状况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方法:雄性BABL/C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硫酸羟氯喹组,生津润燥方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免疫诱导法建立干燥综合征小鼠模型。各组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模型小鼠外周血中CD4+、CD8+、CD4+CD25+ Foxp3T细胞及Th17细胞水平,并测定模型鼠唾液、泪液分泌量;治疗的末期,观察下颌腺的组织形态学改变。  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第1周到第4周小鼠唾液和泪液流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生津润燥方各剂量组第2、3、4周小鼠唾液流量和泪流量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h17淋巴细胞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生津润燥方各剂量组分别可升高CD8+T淋巴细胞水平,降低Th17淋巴细胞水平,升高小鼠Treg细胞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生津润燥方可抑制模型组小鼠颌下腺间质的淋巴细胞浸润。  结论:生津润燥方通过调节干燥综合征小鼠淋巴细胞的应答作用,从而能改善SS小鼠的症状。  相似文献   

11.
王阶  吴欣芳  李勇  曾毅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5):2429-2433
目的:分析我国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异常激活水平及其与CD4+T细胞计数、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探讨免疫异常激活在HIV/AID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检测287例不同病情的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免疫异常激活标志物及血浆病毒载量,对相关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疾病进展阶段的HIV/AIDS患者免疫异常激活水平显著不同,随着疾病进展,免疫异常激活水平显著升高.且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与免疫异常激活标志物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感染HIV后诱导的免疫异常激活可能是导致CD4+T细胞计数逐渐降低及疾病进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相关性,为慢性肾炎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120例慢性肾炎患者为评价对象(慢性肾炎组),并选择4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同步检测两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并按照中医证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组比较,慢性肾炎组患者血Ig A、Ig G、C3、CD3+、CD4+、CD4+/CD8+水平降低,CD8+水平增高(P<0.05,P<0.01);其中,慢性肾炎患者的Ig A、Ig G、CD3+、CD4+、CD4+/CD8+水平在脾肾阳虚型中最低、脾肾气虚型次之、肝肾阴虚型最高,C3在肺肾气虚型中最低,CD8+水平在肝肾阴虚型中最低、脾肾阳虚型中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等免疫学客观指标与慢性肾炎有关,且与中医证型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提示慢性肾炎阴阳失衡中存在免疫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3.
黄争荣  陈元美  林浩  林锦培  陈乃杰 《中草药》2019,50(12):2941-2944
目的从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角度探讨紫龙金片对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例肺癌术后患者按数字随机表分为2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术后常规支持治疗基础上第3天起口服紫龙金片(每次4片,3次/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等指标。结果术后第2天两组IgA、IgG、IgM、CD3~+、CD4~+、CD4~+/CD8~+与术前比较均下降,差异显著(P0.05),CD8~+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第14天对照组及治疗组IgA、IgG、IgM、CD3~+、CD4~+、CD4~+/CD8~+、NK与术后第2天比较均有上升,对照组NK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IgA、IgG、IgM、CD3~+、CD4~+、CD4~+/CD8~+差异显著(P0.05);术后第14天治疗组Ig A、Ig G、CD4~+、CD4~+/CD8~+、NK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肺癌患者手术后早期存在免疫功能抑制状态,紫龙金片可以改善肺癌患者术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雷公藤颗粒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小鼠的疗效及对骨髓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再障小鼠模型,分为5组,正常组及模型组小鼠(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ig),复方雷公藤低、高剂量组(分别为生药10.63,13.29 g·kg-1,ig)、十一酸睾酮(22 mg·kg-1,ig),连续给药35 d,取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24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CD4 +/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CD4+,CD8+,CD4 +/CD8+各指标均较正常组下降,其中CD4+,CD4 +/CD8+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十一酸睾酮组与模型组相比,CD4+,CD8+均有所下降,但CD4 +/CD8+T细胞较之上升,但统计学均无明显差异,复方雷公藤颗粒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CD4+,CD8+,CD4+/CD8+均升高,其中CD4+,CD4+/CD8+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十一酸睾酮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雷公藤颗粒能调节骨髓T细胞的异常状态,恢复T细胞及其亚群之间的平衡,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究古方消瘰丸治疗淋巴瘤基于程序性死亡因子(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信号通路上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从健康人、淋巴瘤患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刺激后,应用流式细胞仪、CFSE等技术,以PD-1/PD-L1信号通路为靶通路,通过是否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与消瘰丸药物干预,观察消瘰丸对T细胞不同亚细胞的活性作用。[结果]淋巴瘤患者T淋巴瘤细胞在消瘰丸干预下,CD4~+T细胞PD-1(+)和CD69表达降低,而CD8~+T细胞PD-1(+)和CD69表达增加;PD-L1阻断剂和消瘰丸联合使用对淋巴瘤T细胞中的CD4~+细胞CD69抑制作用比PD-L1阻断剂组和消瘰丸组都明显;与PD-L1阻断剂组相比,消瘰丸组CD8~+T细胞活性增加更明显,而同时加入两者,与消瘰丸组相比,增加并不明显。[结论]消瘰丸对大量异常增殖的CD4~+T细胞可以抑制PD-1(+)的高表达,消瘰丸与PD-L1阻断剂二者对于CD4~+PD-1(+)和CD69表达有协同降低的作用;消瘰丸对于有细胞毒作用的CD8~+T细胞活性有增强作用,可以促进PD-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period of COPD,AECOPD)患者肺功能、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细胞趋化因子18(chemoattractant cytokine18,CCL18),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Clara细胞蛋白(Clara cell protein,CC16)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ar-1,s ICAM-1)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AECOPD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二陈汤加味,每日2次,疗程14 d。14 d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肺功能、免疫球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血浆和呼气冷凝液(exhale breath condensat,EBC)中CCL18,CC16,IL-8,s ICAM-1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1 s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VC)均增大(P0.01);炎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减少(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Ig G,Ig A,Ig M无明显差异;CD3~+,CD4~+,CD4~+/CD8~+均增加,CD8~+降低(P0.05);血浆CCL18,CC16,IL-8,s ICAM-1均降低(P0.05),EBC中CCL18,CC16均降低(P0.05)。结论:二陈汤加味可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增强细胞免疫,降低老年AECOPD患者血浆,EBC中CCL18,CC16,IL-8,s ICAM-1水平,对老年AECOPD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吴鹏强  袁凯锋  景莉 《中草药》2015,46(3):401-404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在辅助化疗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1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DA方案化疗;对照组58例,单独给予DA方案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缓解率、死亡率、骨髓抑制时间、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缓解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化疗后患者CD3+/CD4+细胞及CD4+/CD8+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治疗组患者化疗相关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缩短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时间,调节患者T细胞亚群,增强患者机体主动免疫功能,降低化疗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方斑蝥胶囊联合FOLFOX4方案对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与联合治疗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FOLFOX4方案进行化疗,联合治疗组同时给予复方斑蝥胶囊1g/次,3次/d,连用4周.结果:卡氏评分(KPS)改善率治疗组58.3%,单纯组33.3%,两组差异显著(P<0.05);肿瘤患者CD4+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数低于健康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NK细胞[CD4+(42.8±8.2)%,NK(22.1±3.5)%]较单纯组[CD4+(37.8±7.6)%,NK(16.7±5.3)%]升高更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T细胞亚群数下降更明显[CD8+(25.4±3.4)%vs(27.6±6.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试验组化疗毒副反应较轻,与单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FOLFOX4方案治疗可使受抑制的细胞免疫功能部分恢复,服用复方斑蝥胶囊可使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提高,同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