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桂祁零  余小艳  陈平波 《矿产勘查》2023,14(10):1937-1948
湖南省茶陵县婆婆仙锡钨矿床规模达到中型,主要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和构造蚀变带型-矽卡岩复合型,其资源储量已基本查清,继续找矿前景有限。为了取得新一轮找矿突破,解决找矿瓶颈,本文深入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矿床类型和主要矿体特征。通过矿床成因和成矿作用的剖析,建立了成矿模式。总结找矿标志,提出了找矿方向,指出婆婆仙矿床内的断裂构造蚀变岩型锡钨矿体和断裂充填石英脉型锡钨矿体还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特别是岩体(云母)型锂铷矿床具有大中型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南段成矿带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集中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莫古吐铁锡矿床位于该成矿带南段,其产出位置及成矿地质特征与黄岗梁锡铁矿床具有可对比性,矿床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区内矽卡岩型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的认识。本文通过矿床基本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研究,对莫古吐铁锡矿床成因进行初步分析,认为矿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均有利于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莫古吐岩体的侵位是主导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NE向构造是主要的容矿、导矿构造。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及附近有利于成矿物质的富集,矽卡岩化作用与矿床形成关系密切,是控制矿体形态、规模及铁锡富集程度的主要因素,可作为本区寻找矽卡岩型矿床的主要标志。综合分析认为,莫古吐矿床属于典型的与酸性岩浆有关的矽卡岩型铁锡矿床。  相似文献   

3.
滕超  张华川  周毅  张洪武  王道太 《矿产勘查》2018,9(8):1532-1539
新立庄铁矿床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处于金岭短轴背斜的北东倾伏端,是一个产于中酸性侵入岩和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的接触交代型铁矿床。新立庄一带是山东著名的矽卡岩型铁矿产区"金岭铁矿区"的一部分,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文章深入研究了矿床地质特征和矿体地质特征,分析了成矿物质的来源和运移方式,阐述了成矿物质的沉淀和富集过程,综合分析了成矿条件;提出矿床成因属于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床的观点,燕山晚期是矿床的主要成矿期,矿床主要形成于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附近;矿体围岩蚀变十分强烈,其中矽卡岩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并初步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
龙明周  颜小东  李伟 《矿产勘查》2021,12(2):247-256
罗维钨多金属矿位于西大明山成矿带的东端。矿床产于寒武系碎屑岩矽卡岩化蚀变带中,初步圈定两条钨多金属矿带,圈定41个矿体。矿体总体为EW走向,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厚度、品位较稳定,规模较大。矿石类型以矽卡岩型矿石为主,少量石英脉型矿石。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有白钨矿、闪锌矿、铁闪锌矿、磁黄铁矿及辉铋矿等。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蚀变为矽卡岩化与磁黄铁矿化。本文在分析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总结了矿床成矿要素及找矿标志,建立了矿床的成矿模式,初步认为该矿床为受一定的层位、岩性、构造及岩浆岩控制的矽卡岩型矿床,对矿区下一步找矿工作及在西大明山地区寻找该类型的矿床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额济纳旗辉森乌拉金矿是近年发现的金矿床,矿床产于华力西晚期二长花岗岩体与二叠系上统哈尔苏海组外接触带部位,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型金多金属矿、蚀变岩型金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严格受岩体和地层特定层位控制;金矿化与区内石英脉、片理化蚀变带关系密切,化探异常与侵入岩体的分布密切相关,石英脉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文章通过深入研究该矿床区域成矿构造地质背景和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总结主要控矿因素,分析探讨了区内找矿前景,进而提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豫西八宝山铁矿区是一个以矽卡岩型铁矿而闻名的老矿区,近期勘查工作发现了1个非矽卡岩型的中型铜钼矿床,实现了本矿区斑岩型矿床的找矿突破。本文在分析区域成矿背景及矿区地质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对新发现铜钼矿床的成矿岩体特征、矿体形态、矿石结构特征、矿床热液蚀变及分带特征分析,并与典型斑岩型铜钼矿床特征进行对比,首次论证了八宝山矿区斑岩型矿床的存在;通过对本次找矿突破的深入分析,总结老矿区地质勘查工作经验,以期为本区域类似矿区的勘查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大华山金矿位于毛堂—蒲塘金矿田东南部,矿床由两种工业类型金矿组成,即产于岩体内的斑岩—隐爆角砾型金矿和产于岩体外构造破碎带中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该矿区以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主,这种类型的金矿在毛堂—蒲塘金矿田尚属首例。文章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构造控制了岩体和矿体的空间分布,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热液,金矿的形成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毛堂—蒲塘一带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并与大华山金矿进行对比,认为该地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指出了矿区及外围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8.
安徽东源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源钨钼矿床是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在东源地区找到的大型钨钼矿床,也是安徽省目前探明的规模最大的斑岩型钨矿床.其矿床类型为斑岩型白钨矿,矿体主要产于东源岩体顶部或浅部的强蚀变带中;在东源岩体的接触带及东源岩体深部还发现有热液充填型辉钼矿体;在东源岩体北东部的蚀变辉绿岩中则发现有热液改造型白钨矿.文章着重从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和主要控矿因素等方面阐述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58-59
西藏仲巴县扎嘎日金矿床为中拉萨微地块措勤-申扎岩浆带内近期发现的矽卡岩型金矿床。该矿床目前发现有由断裂破碎带控制的石英脉-蚀变岩型和由岩体接触带控制的矽卡岩型两种矿石类型。岩浆岩和断裂构造是该矿床的主要控制因素,分别控制了两种矿体的产出。扎嘎日金矿床的发现和勘查对冈底斯成矿带金矿调查评价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石玉莲  杨启安  李敏 《矿产勘查》2020,11(3):463-472
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在详细研究分析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石矿物及围岩蚀变等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表明益克郭勒铜钼多金属矿属于斑岩型矿床,矿体受岩体及断裂构造控制明显,产于岩体中、岩体外接触带及构造破碎带中,主要由黄铜矿、黄铁矿及辉钼矿组成,伴生有Ag、W等矿种,矿石类型以浸染状及细脉浸染状为主。围岩蚀变有硅化、钾化、褐铁矿化、黄铁绢云岩化及孔雀石化。研究区岩株状产出的岩体、北东向构造、围岩蚀变、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异常是最有利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喀雅克登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西段,矿种以锌矿为主,同时伴生有钨、铜、铅、铁等矿种。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侵入岩主要为早泥盆世的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与早侏罗世的钾长花岗岩,构造以北西西向的压扭性断裂构造为主。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结构构造以及控矿因素的分析,探讨了矿床成因,认为该矿床在近矿围岩形成夕卡岩型为主的锌、钨多金属矿体,并受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产状控制,在远端形成热液型锌多金属矿体,受破碎蚀变带控制明显,具有夕卡岩型—热液型系列成矿的特征,提出今后的找矿工作可在接触带远端的破碎蚀变带中寻找热液型矿体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灶火河西铁多金属矿位于东昆仑中岩浆弧带与祁漫塔格结合带上,该矿床是近些年新发现的一处铁多金属矿,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与碳酸盐岩的外接触带上,少部分产出于岩体与围岩的内接触带中以及破碎蚀变带中,含矿围岩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矿体多呈不规则条带状、透镜状,近北西西展布,受接触带控制明显,少部分矿体受断裂及层间破碎带控制明显,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钛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硫砷铜矿等。笔者通过对灶火河西铁多金属矿成矿特征、矿床成因及物化探资料研究,认为成矿及接触带及断裂构造关系密切,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夕卡岩型或接触交代型,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李根军  马小红  巨生成 《矿产勘查》2016,7(6):1005-1011
文章采用多源遥感技术,以ETM+和World View-2数据为遥感数据源,从不同的层面,对研究区内与夕卡岩型矿床有关的围岩、侵入体及其接触带,进行遥感地质信息提取及其分析研究。圈定拉陵郭勒河东地区为遥感找矿靶区。经野外验证,确定在World View-2影像上提取的异常地质体为夕卡岩带,该带磁铁矿化现象非常明显,经样品检测,Fe含量已达到工业品位。通过研究,作者对夕卡岩型矿床的遥感找矿标志进行了归纳,总结其遥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方法,以期为其他地区夕卡岩型矿床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赣北下鞭山锡矿床位于江西省德安县境内,是长江中下游彭山锡多金属矿田内重要的锡矿床之一。本文对矿石中锡的赋存状态及锡石嵌布特征、嵌布粒度、解离性、生成温度等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认为锡石矿化与硅化蚀变关系密切。文章概括了下鞭山锡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其控矿素和成因类型,指出了本矿床成因类型属气成-高中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锡矿床。该矿区1000 m以下是寻找隐伏岩体外接触带矽卡岩型锡矿有利部位,区内发育典型的气热液期至热液期的各种蚀变矿化,深部存在热接触变质现象,表明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5.
红旗排透闪石滑石矿床位于江西于都县,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研究该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的透闪石资源量达大型规模且滑石资源量达中型规模。滑石、透闪石矿体赋存于岩体外接触带中二叠统小江边组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具有一定的层控性,主要矿石类型为滑石矿石与透闪石矿石。分析认为小江边组钙镁质泥岩及富硅中酸性岩浆岩是该矿床主要控矿因素,矿床发育透辉石、透闪石、滑石、金云母及蛇纹石等典型的镁矽卡岩矿物,属接触交代镁质矽卡岩型矿床。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矿产勘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书中  李军亭  牛昱博 《矿产勘查》2021,12(5):1168-1175
豫西洛宁县小池沟金矿资源丰富.本文在研究区前人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并采集样品测试分析,进行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矿石结构与构造、金矿化特征、围岩蚀变和成矿阶段等研究,分析矿床主控因素和找矿标志,探讨矿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金矿区圈定6个矿体,各构造蚀变带控制的金矿体沿矿体走向呈串珠状产出,矿石...  相似文献   

17.
在湖南常宁水口山矿田中部,新近发现了一个隐伏的夕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该矿床产于3号隐伏花岗岩体接触变质交代蚀变破碎带中,受控于倒转背斜、花岗闪长岩体超覆体、栖霞组灰岩与当冲组砂页岩构成的接触带"三角地带",共伴生有铁、铜、铅、锌、银、金和铀。围岩蚀变组合复杂,其中石榴子石—透辉石—透闪石夕卡岩化、角岩化、硅化、大理岩化与成矿关系密切。矿床类型为接触交代成因的夕卡岩型。这一新类型矿体的发现,为水口山矿田隐伏矿体的找矿突破提供了新的方向与空间(隐伏岩体超覆体下接触变质交代带)。  相似文献   

18.
曾小华  刘嘉  徐江嬿  杜文洋  刘雷 《矿产勘查》2020,11(9):1845-1852
双庙关金矿床是湖北麻城地区新发现的金矿床,位于桐柏—大别构造带内。矿体赋存于北东向—北东东向破碎蚀变带中,局部产于近东西向的石英脉中,矿体产状及品位稳定,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石英脉型金矿次之。矿体围岩主要为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其次为变辉长岩脉。通过研究双庙关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认为该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控制,找矿方向为北东向破碎带内发育的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变质地质体。通过双庙关金矿与卸甲沟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对比,认为两者同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找矿方向认识对开拓桐柏—大别金矿找矿思路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