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探讨硅胶支撑管置入引流在晚期上段胆管癌患者姑息性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接受硅胶支撑管置入引流姑息性治疗的15例晚期上段胆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T管引流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在手术前与术后7 d内TBIL、DBIL、IBIL和r-GT的总改善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在ALP的改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在术中均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和30 d内死亡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4±3.5个月和11.0±2.8个月,观察组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硅胶支撑管置入引流能显著改善晚期上段胆管癌患者姑息性治疗的效果,有效改善黄疸和肝功能,降低并发症及延长患者生存期,且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可行性高,适于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治疗肝内胆结石的疗效。方法将10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总管切开联合T管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结石残留率、结石石复发率,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结石残留率和结石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创伤小,残石率低,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2012年收治的42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0例患者行胺碘酮治疗,研究组2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5%(21/22),高于对照组的75.0%(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12、18个月后,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均下降,且研究组治疗12、18个月后左心房内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永久性心房纤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缬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可以更好地缓解心房纤颤,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放性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开放性胆囊切除术,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VAS 疼痛评分及切口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VAS 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0.0%(3/30),高于研究组的3.3%(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三维可视化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TLAH)治疗肝胆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辅助TLAH治疗,对照组行传统肝切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胆管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TLAH治疗肝胆管结石中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提高肝内胆管结石清除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行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伴有微量蛋白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行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对照组仅行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BP、DB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指标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是两组患者血压指标改善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UAE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UAER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UAER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早期肾脏损伤,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术后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收治的86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肝门部胆管癌预后的因素。结果分化较好组48例(乳头状腺癌22例、高分化腺癌26例),生存期为(21.3±3.0)个月;分化较差组38例(低分化腺癌21例、未分化癌5例、黏液腺癌12例),生存期为(5.1±0.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式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包括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的术后生存期为(19.4±2.2)个月,引流组(包括内引流和外引流)则为(7.2±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临床分期Ⅰ、Ⅱ期者共28例,生存期为(27.4±2.1)个月;Ⅲ、Ⅵ期共58例,生存期为(8.8±1.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门部胆管癌的预后与组织学分型、手术治疗方式、肿瘤的分期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真空负压引流瓶联合科峰医用胶在乳腺癌术后腋窝成型中的作用。方法 83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5例采用术中创面喷洒医用胶联合术后高真空负压引流瓶引流,对照组38例采用普通引流瓶引流,观察术后的皮下积液、腋窝形态、置管时间、皮瓣坏死等情况。结果试验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腋窝外形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置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皮瓣坏死发生率为4.4%,低于对照组的1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创面喷洒医用胶联合术后高真空负压引流瓶引流用于乳腺癌术后减少积液,腋窝皮瓣成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复方苦参注射液在胆管癌术后化疗中的作用.方法 治疗组应用常规化疗方案加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行常规化疗方案,均4周为1个疗程,计6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恶心、呕吐、口腔炎、腹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化疗前后白细胞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化疗后白细胞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化疗后Karnofsky评分有不同程度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化疗后Karnofsky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复发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虽不能明显提高胆管癌术后化疗的疗效,但能显著减轻胆管癌术后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郑勇 《现代医药卫生》2014,(12):1832-1833
目的 对肝胆管结石并发肝内胆管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治,并分析早期诊断以及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25例肝胆管结石并发肝内胆管癌患者(观察组)和25例未并发肝内胆管癌的肝胆管结石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通过临床诊断[血液检查、影像学辅助检查:B超、CT、磁共振成像胆胰管造影(MRCP)或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手术治疗后观察两组诊治结果 ,并对观察组并发肝内胆管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术后平均生存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血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上升、碱性磷酸酶大于650 U/L、癌胚抗原阳性、肿瘤标志物(CA19-9)阳性情况及甲胎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辅助检查的确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应用B超检查确诊率明显低于CT、MRCP/ERCP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5例(100%)患者全部实施手术切除治疗,其中行根治性切除术7例,行肿瘤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6例,行姑息切除术4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病程、近半年内发作的次数、CEA阳性、CA19-9阳性与其并发肝内胆管癌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18、0.61、0.00、0.00,P<0.05]。两组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仔细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及早进行血液检查、影像学辅助检查,可提高临床诊断率。根据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内胆管癌的相关因素对患者病症进行确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分析对晚期胃癌患者采取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替吉奥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56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吉奥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榄香烯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替吉奥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肝门胆管癌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门胆管癌内镜置管引流的疗效以及过渡引流的必要性。方法肝门胆管癌患者39例行内镜置管引流术,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8例患者不造影鼻胆管过渡引流(ENBD),4~7d后胆管造影放置塑料支架(ERBD)或金属支架(EMBE)。对照组21例常规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并胆管引流。观察术后并发症和疗效。结果两组效果满意。研究组1例高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对照组死亡1例,转开腹1例。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金属支架通畅期略长于塑料支架,但价格昂且并发症高,应慎重选用。结论肝门胆管癌内镜治疗可达到姑息减压、减黄的目的。但要慎重造影和置放金属支架,过渡引流可预防和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马涛  毛利荣  孙绍贤  张春荣 《河北医药》2012,34(19):2913-2914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未能置入支架患者其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方法选择80例于我院接受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观察冠脉造影术后植入支架组(对照组)与未能植入支架组(研究组)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变化,对术后2组患者进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调查生存质量。结果 2组患者在冠脉造影前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冠脉造影术后SAS、SD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冠脉造影后SAS、SDS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造影术后2组患者SAQ量表中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认识程度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造影术后由于未能植入支架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加重,伴随躯体症状加重,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联合心理干预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过度引流在肝门胆管癌ERCP治疗前的作用。方法肝门胆管癌患者39例行内镜置管引流术,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8例患者不造影鼻胆管过度引流(ENBD),4~7d后胆管造影放置塑料支架(ERBD)或金属支架(EMBE)。对照组21例常规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并胆管引流。观察术后并发症和疗效。结果两组效果满意。研究组1例高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对照组死亡1例,转开腹1例。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金属支架通畅期略长于塑料支架,但价格昂贵且并发症发生率高。结论肝门胆管癌内镜治疗可达到姑息减压、减黄的目的,但要慎重造影和置放金属支架。术前过度引流可预防和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中应用氟尿嘧啶植入剂的临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接受保乳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植入剂组和对照组各30例,植入剂组行保乳术中应用氟尿嘧啶植入治疗,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拆线天数、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等手术情况,血白细胞(WBC)、肝功能、肾功能等变化情况,并随访统计术后局部复发率、生存率。结果 2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裂开、皮下积液、患肢水肿)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剂组切口拆线天数、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后血WBC、ALT、Cr水平高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剂组复发率、生存率分别为0、93.3%(28/30),对照组分别为3.3%(1/30)、90.0%(27/30),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中植入氟脲嘧啶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乳腺癌术后防止皮下积液两种不同方式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数字表法将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11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负压引流方法 ,试验组患者负压引流同时应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对两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引流液体量以及带管时间进行临床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引流液体量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带管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应用负压引流的同时进行弹力加压包扎有助于术后皮瓣的贴合,具有引流液体量少、预防皮下积液的发生、带管时间短的优势,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和功能锻炼的进行,有利于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成人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对2006年3月~2010年3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43例(研究组)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选择同期30例行传统修补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等。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5.8±7.1)min,对照组为(57.9±8.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1年后随访研究组无复发,对照组4例复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预防疝复发。  相似文献   

18.
蒋红德 《现代医药卫生》2014,(12):1826-1827
目的 探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15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行非规则性肝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精准肝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减少和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结石完全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中输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并发症发生,患者体内的结石清除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14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以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对照组则应用Roux-en-Y吻合术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死亡率、5年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对治疗胃底贲门癌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早期子宫内膜癌(EC)患者应用醋酸甲地孕酮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EC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研究组行醋酸甲地孕酮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生活质量、血清肿瘤标志物。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糖类抗原125(CA125)、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QLQ-C30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醋酸甲地孕酮联合宫腔镜电切术用于早期EC患者治疗,可促进疗效提高,下调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