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针对烟田大面积轮作难、土传病害防治难等现状,为了探索植烟土壤处理新途径,研究了氯化苦土壤熏蒸防除杂草和烟田土传病害的效果。以99.5%氯化苦原液采用注射法按不同用量处理土壤,结果表明:苗床使用不同用量氯化苦熏蒸对苋菜、马齿苋、莎草均有极显著防效,但对牛筋草无效;接种条件下,烟苗移栽98天后,不同用量处理对黑胫病的的防效为68.00%~84.29%,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为80.66%~92.49%;大田条件下,移栽104天,后不同用量处理对黑胫病的防效为75.16%~88.15%;移栽165天后,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为53.60%~65.70%,并能明显改善烟株生物学性状。因此,氯化苦土壤熏蒸是一种有效解决烟草土传病害的方法。氯化苦熏蒸不能防除牛筋草的结论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
正烟草根结线虫病与黑胫病的发生流行与土壤微生态环境关系密切,通过采用相关科技措施可对土壤微生态进行调节防病。近期发表在《烟草科技》2016年第6期上的"利用生态炭肥修复土壤防治烟草根结线虫病与黑胫病"一文揭示,利用生态炭肥可修复土壤,对烟草根茎类病害防效好。该研究用连作4年且根结线虫病和黑胫病危害严重的旱地烟田,进行生  相似文献   

3.
在烤烟黑胫病单独发生的地域施用恶霜锰锌,对黑胫病的防效幅度为85.5%-88.2%,在根结线虫病与黑胫病同时发生的地域,分别施铁灭克和恶霜锰锌,前者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幅度为51.9%-52.3%,后者对黑痉病的防效幅度为80.3%-88.3%,单独施铁灭克,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幅度的48.5%-51.3%,对黑胫病的防效幅度为13.8%-19.4%.单独施恶霜锰锌,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效幅度为2.3%-  相似文献   

4.
生物熏蒸对南方根结线虫存活的室内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条件下测试了球茎甘蓝、甘蓝、大白菜、小白菜、芥兰、油菜和菠菜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熏蒸效果.结果表明,7种蔬菜对南方根结线虫均有一定防效,其中球茎甘蓝的熏蒸效果最好,在处理15 d后线虫的死亡率为92.1%,而菠菜的熏蒸效果最差,仅为51.9%.在35℃条件下球茎甘蓝处理9 d后,线虫的死亡率达到100%,其熏蒸效果显著高于20℃和30℃处理.25 g球茎甘蓝碎段与200 g土壤混合后15 d、30 g球茎甘蓝与200 g土壤中混合后12d可杀死100%的线虫,30 g甘蓝与200 g土壤混合后熏蒸15 d也能达到100%的防效,各种蔬菜的对线虫的防效均随着熏蒸时间的延长、剂量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设施西瓜根结线虫发生危害情况以及病原种类,提出根结线虫病安全高效的药剂防治技术,实现陕西西瓜产业健康高效发展目标。于2022年5月在西安市鄠邑区主要设施西瓜种植基地,对根结线虫病害发生率、病情指数等进行调查研究,并采集根部样品进行根结线虫分离,运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不同产区设施西瓜根结线虫的种类,并对不同化学药剂防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鄠邑区西瓜主产区平均病田率达92.9%,病株率88.7%,病情指数73.1。2龄幼虫、雌成虫形态特征及形态测量指标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均表明该地区根结线虫病病原为南方根结线虫。药剂试验表明,98%棉隆微粒剂防治效果显著,每公顷土壤施用150 kg为适宜的使用剂量,30 d的防效100%,70 d的防效92.1%;同时在西瓜移栽前用2250 mL/hm2的41.7%氟吡菌酰胺进行土壤处理即可有效抑制南方根结线虫侵染,70 d后相对防效75.7%,效果优于药剂灌根。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土壤消毒对北京山区茶菊连作障碍防治效果,母株栽培前设常规对照(CK)和氯化苦熏蒸土壤消毒(Pic)2个处理,比较2种处理对温室土传病害和茶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土壤消毒处理母株移栽前和采穗期疫霉菌属和线虫的抑制率均达85%以上,插穗采收量显著提高31.47%,茶菊产量、总黄酮含量和绿原酸含量分别提高20.43%、10.14%和18.02%。土壤消毒可显著降低温室土传病害发生,提高插穗采收量,促进茶菊生长,提高茶菊产量,改善茶菊品质,可为北京山区茶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黑胫病为烟草常见土传病害,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土壤中的病原菌便会侵染烟株导致发病。为研究感染黑胫病前后烟株根际土壤、发病茎秆以及病健交界茎秆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以健康与感染黑胫病烟株根际土壤和茎秆为研究对象,通过PCR技术扩增样本中细菌16S rR NA基因的V3-V4可变区域,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  相似文献   

8.
<正>"现在广大菜农对熟悉的叶部病害已有了预防意识和防治措施,但是目前土传病害危害范围较广且种类多,防治也较困难,让很多菜农措手不及。"近日,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李长松提到,这是由于随着种植制度的调整,山东省蔬菜集约化栽培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蔬菜病害发生了新的特点。李长松介绍,在山东设施蔬菜栽培中常见的土传病害有根结线虫病和根腐病。由于根结线虫寄主范围极为广泛,常见的蔬菜作物几乎都能侵染,又发生在土壤中,给防治带来极大的困难。在设施蔬菜栽培中随着连作时间的延长,土传病害已经上升为主要病害。"土壤消毒是防治土传病害的有效措施之一。"李长松说。李长松讲到,目前土壤消毒防治土传病害的措施中,化学消毒药剂的使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土传病害的防治中发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产紫青霉对烟草根结线虫病的生防潜质,采用产紫青霉K1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及卵的活性进行了室内生测,同时利用了产紫青霉K1生物菌剂对烟草根结线虫病进行了2年2地的田间防效测定。结果表明:(1)产紫青霉K1菌株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较强的毒杀活性,48 h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校正致死率高达94.53%,对卵孵化的相对抑制效率达90.75%;(2)3种用量的产紫青霉对烟草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及烤烟综合农艺性状、产质量和均价均优于33.00 kg/hm2的淡紫拟青霉,其中以41.25 kg/hm2产紫青霉的防治效果、综合农艺性状、产值量和均价最好,平均防效为80.60%,烟叶产量、产值和均价分别为2119.50 kg/hm2、56762.77元/hm2和26.78元/kg。因此,产紫青霉K1在烟草根结线虫生物防治领域具有较大的潜能,可作为攀枝花烟草根结线虫病生防菌加以开发应用,推荐使用方法及用量为在烟草移栽时使用41.25 kg/hm2产紫青霉K1一次。  相似文献   

10.
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具有良好防效的生防菌株,为烟草根茎类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生防资源。从发病烟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滤纸片法测定分离菌株对烟草青枯病菌和黑胫病菌的抑制活性,基于盆栽验证法检测高活性菌株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防治效果,通过16S rDNA通用引物对高活性拮抗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选用9对特异性引物对高活性菌株的促生长和抑菌活性进行PCR检测。共筛选出2株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均有防治效果的拮抗菌株LF-1和LF-2,经分子生物学鉴定LF-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F-2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室内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F-1、LF-2对烟草青枯病菌抑制率分别为31.16%、56.98%,对烟草黑胫病菌抑制率分别为64.44%、72.44%;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F-1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防效分别为69.54%和65.49%,菌株LF-2对烟草青枯病和黑胫病的防效分别为72.49%和68.32%。菌株LF-1和LF-2对烟草根茎类病害具有较好的生防效果,在烟草根茎类病害防控中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不同农业措施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本研究以北京昌平连作多年的草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田间试验,以夏季闲置为对照,选用草莓与水稻轮作和氯化苦消毒两种农业措施,研究其对草莓连作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期为改善温室草莓土壤连作障碍,筛选出适宜的农业措施。结果表明:与夏季闲置相比,草莓-水稻轮作后,表层土壤(0~20 cm)的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其中pH提高3.18%,铵态氮含量增加44.3%,盐分积累降低33%,硝态氮降低21.23%;同时土壤脲酶活性提高6.1%、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23.4%;此外土壤细菌数量增加9.86%,细菌/真菌比值提高1倍,促进菌群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变,有效降低土传病害发生。而草莓-氯化苦消毒,可有效杀灭96.7%真菌,防止土传病害发生,但对酶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其他菌群也具有较强杀灭作用,影响土壤生态平衡。因此,草莓与水稻轮作作为一种非化学土壤消毒方法,在改良土壤、连作地土传病原菌的防治具有较大的潜力,为实现连作草莓土传病害的绿色防控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熏蒸剂对土传病原菌的防效和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明确熏蒸剂对2种土传病原菌的持续防效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恢复影响,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计数、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和BIOLOG的方法研究氯化苦(chloropicrin, PIC) 40 mg/kg、二甲基二硫(dimethyl disulfide, DMDS) 40 mg/kg以及PIC+DMDS(8+32) mg/kg对镰孢菌属(Fusarium spp.)、疫霉菌属(Phytophthora spp.)的长期抑制效果,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恢复培养98天时,PIC 40 mg/kg对镰孢菌属和疫霉菌属仍然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维持在98%、55%以上,而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已恢复到对照水平。与DMDS(40 mg/kg)相比,PIC+DMDS[(8+32) mg/kg]处理对镰孢菌属和疫霉菌属的持续抑制作用都有很大提高。在恢复培养28天时,PIC+DMDS[(8+32) mg/kg]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已恢复到对照水平。DMDS(40 mg/kg)处理对镰孢菌属和疫霉菌属的抑制效果较差,但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也相应较小。  相似文献   

13.
烟草黑胫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王志愿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1):250-255
黑胫病是烟草上的一种主要病害,由细菌引起。近几年在遵义地区发病严重并与青枯病混发,导致烟叶产量大幅下降,质量降低。因此,加强烤烟黑胫病综合防治,对烤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笔者介绍了烟草黑胫病的病害症状、病原菌、侵染循环、发病条件、发病机制,烟草黑胫病化学防治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目前研制的新型杀菌剂,提出加强对农药的抗性风险评估、加强新型药剂和混剂的研发与推广应用、科学合理用药等策略,以控制烟草黑胫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抗烟草黑胫病菌的菌株ZY-19-2的鉴定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烟草黑胫病是烟草上重要毁灭性病害之一,生产上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种植抗病品种、农业防治、病害发生期的药剂防治,以及生物防治和植物诱导抗性的利用等,后两者已成为当前综合防治的研究重点。生物防治是烟草黑胫病防治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从烟草根际土样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对烟草黑胫病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ZY-19-2,为了评价该菌株利用价值,对菌株ZY-19-2进行了鉴定及不同培养条件下该菌株产几丁质酶的活力。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以1.2%胶体几丁质为碳源,发酵液初始pH值为6.0,以1%蛋白胨为氮源,0.1%吐温80作为表面活性剂,发酵时间为60 h,接种量为1%,摇床转速为120 r/min,最高酶活达到0.216 U/mL。通过对菌株ZY-19-2发酵条件的优化,为应用该菌株规模化生产高效廉价的几丁质酶、几丁质寡糖及对烟草黑胫病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生物熏蒸对黄瓜枯萎病抑制及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传统化学农药进行土壤消毒控制作物枯萎病,在杀死病原菌的同时会造成农药残留和污染环境,寻找新的控制土传病害的方法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试验利用含有硫苷的3种芸薹属植物(芥菜、红圆芜菁和秋冬小白菜)生物熏蒸含有黄瓜枯萎病的土壤,以非芸薹属植物菠菜和化学农药处理为对照,通过盆栽试验和大棚试验来研究生物熏蒸对黄瓜枯萎病抑制作用,以及对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芥菜生物熏蒸处理对黄瓜发病率、病情指数、防病效果分别为25.0%、25.0%、52.9%,显著优于其余各处理。小花叶芥菜和红圆芜菁熏蒸处理后,黄瓜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非芸薹属熏蒸和化学农药处理。小叶花芥菜和红圆芜菁生物熏蒸处理后的黄瓜总产分别是10.89、10.07 kg/m~2,是CK黄瓜产量的1.81、1.56倍。生物熏蒸能显著促进黄瓜植株的生长,对抑制黄瓜枯萎病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拓宽黑胫病抗性育种亲本材料的遗传背景以及充分发掘和利用地方品种的抗病基因资源,本研究利用筛选获得的25对SSR引物对35份抗黑胫病地方烟草品种进行了亲缘关系聚类分析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 25对SSR引物共检测到85个多态性位点,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5份地方烟草品种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分布范围为0.57~0.87;(2)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7时,可以将35份抗黑胫病地方烟草品种分成两个类群,A类包括20份烤烟品种,B类包括15份晒烟品种。在遗传相似系数0.62烤烟分为2个类群,晒烟分为3分类群;(3)在抗黑胫病地方烟草品种中观测等位基因数的平均值为3.32个;有效等位基因数的平均值为2.651;观测杂合度的平均值为0.395;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为0.596。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558,平均Shannon’s指数(I)为1.020。不同地方的抗黑胫病烟草品种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品种之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和品种的地理来源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烟草黑胫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草黑胫病是一种由烟草疫霉菌引起的烟草上重要的毁灭性病害,严重威胁了烟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烟草黑胫病在生物防治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为了给今后烟草黑胫病生物防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笔者综述了生防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和植物源杀菌剂防治烟草疫霉菌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其生防机理。此外,笔者还分析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生物防治烟草黑胫病面临的新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烟草黑胫病拮抗细菌复合菌株的筛选与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烟草根际土壤中筛选对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并对拮抗菌株进行复配筛选,以期为烟草黑胫病的生物防治提供高效生防资源。从贵州省毕节市、四川省泸州市种植烟草的田地采集根际土壤样品,平板稀释法分离土壤细菌,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对烟草黑胫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相容性试验测定亲和性较好的菌株组合,对获得的菌株和复配菌株进行进一步盆栽和大田试验,测定其对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并对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16S rDNA鉴定。在采集到的17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到247株细菌,初筛获得19株对烟草黑胫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相容性测定筛选出6株亲和性较好的拮抗细菌B3和B64、B41和B57以及L7和L47。进一步的抑菌、盆栽和大田试验表明以复配菌株B41B57和L7L47抑菌效果最佳,盆栽试验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5.72%和77.95%,大田试验中防治效果分别达67.99%和71.40%,且复配菌株抑菌效果高于单一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拮抗细菌B4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7、L47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 amyloliquefaciens),B57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复配菌株B41B57和L7L47对烟草黑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烟草黑胫病生物防治的有效生防资源。  相似文献   

19.
土传病害是农业生产上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笔者主要从土壤微生物区系、多样性、群落结构、以及微生物相互作用方面,综述了它们的变化对土传病害发生的影响,探讨了土传病害的发生机理,并概述了利用多种微生物制剂防治土传病害和调控微生物菌群的作用和进展。同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类生物炭对植烟土壤微生物及根茎病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稻壳炭、木屑炭对烤烟根区土壤微生物、根茎病害发生以及烟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施用明显影响着烤烟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对碳源的利用,进而影响着青枯病、黑胫病的发生情况和烟叶的产量、产值,但其效果因生物炭种类而异。木屑炭处理烤烟旺长期细菌和采烤前放线菌的数量明显比对照增加了11.7%和12.8%,而稻壳炭处理旺长和初烤时的真菌数量显著增加。植烟土壤中青枯菌和黑胫病菌的数量及其占微生物总量的百分比也以施用生物炭处理显著低于对照,而烤烟旺长期根区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则相反;到烟叶采烤前,根区微生物对酚酸类和胺类的利用以生物炭处理相对最低;上述情况以木屑炭处理较稻壳炭处理更为明显。与对照相比,木屑炭处理青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降低了24.3%和33.3%,黑胫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降低了23.9%和14.9%,产量和产值增加了4.7%和21.1%;稻壳炭处理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降低了18.1%和23.9%,黑胫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降低了15.9%和6.0%,产量和产值增加了2.2%和12.0%。综合而言,施用生物炭能较好地改善土壤微生物状况及其对碳源的利用,减少青枯病和黑胫病的发生,增加烟叶的产量和产值;其中以木屑炭处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