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结核感染T细胞试验(T-SPOT.TB)在儿童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12月汕头市结核病防治所门诊和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结核病患儿112例、非结核病(有其他肺部疾病)患儿58例、结核病易罹患高危者60例、健康儿童60例,分别进行T-SPOT.TB、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皮肤试验(PPD皮试)、结核抗体检测(TB-DOT)、痰涂片抗酸染色、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比较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对儿童结核病组按痰菌结果、病变部位、免疫状态不同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在儿童结核病组,T-SPOT.TB的阳性率为92.9%,高于其他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P〈0.01;χ^2=81.71,P〈0.01;χ^2=142.00,P〈0.01;χ^2=101.71,P〈0.01);在非结核病组,T-SPOT.TB的假阳性率为3.4%,较痰涂片、痰培养稍高,与TB-DOT对比无异,但明显低于PPD的27.6%(χ^2=12.89,P〈0.01);在结核病易罹患高危组,T-SPOT.TB的检出率为25.0%,高于TB-DOT、痰涂片及痰培养(P〈0.05);在健康对照组,T-SPOT.TB的特异度为95.0%,高于PPD皮试的71.7%(χ^2=11.76,P〈0.01)。T-SPOT.TB在菌阴和菌阳、肺内和肺外结核、正常免疫和免疫缺陷组均具有良好的灵敏度(P〉0.05)。T-SPOT.TB与PPD皮试结果总符合率为78.6%。结论 T-SPOT.TB在儿童结核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其结果客观、准确,对儿童结核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徐烨  张红波  袁航 《疾病监测》2023,38(2):215-218
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及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活动性肺结核与非活动性肺结核的鉴别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宜春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临床病例25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15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3例,非结核性肺炎72例),收集其T-SPOT.TB试验结果、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PLR、细菌抗酸染色等实验室结果和最终诊断,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非结核肺炎患者T-SPOT.TB阳性率为4.17%,明显低于非活动肺结核患者T-SPOT.TB阳性率(82.54%)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T-SPOT.TB阳性率(85.22%);活动性肺结核组的血小板计数、PLR均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及非结核肺炎组。T-SPOT.TB、PLT、PLR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SPOT.TB联合PLT、PLR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灵敏度为63.30%,特异度为86.50%。结论 T-SPOT.TB联合PLT、PLR有助于鉴别诊断活动性肺结核与非活动性肺结核,为临床提供是否抗结核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SPOT.TB试验在活动性结核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7月至2012年11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28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行T-SPOT.TB试验,评价应用T-SPOT.TB试验诊断活动性结核的价值。结果根据诊断标准,最终纳入结核感染组84例及对照组156例。T-SPOT.TB试验诊断活动性结核的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8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础情况及免疫抑制状态、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均不是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论 T-SPOT.TB试验对诊断活动性结核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对疑似结核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TB)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6月活动性肺结核患者93例设为研究组、肺部其他病变患者93例设为对照组。抽取所有受检者空腹静脉血及痰液标本,分别实施T-SPOT.TB试验及痰多聚酶链反应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TB-DNA-PCR)。统计两组T-SPOT.TB及TB-DNA-PCR试验结果、研究组菌阳性及菌阴性患者T-SPOT.TB及TB-DNA-PCR试验阳性率,并对比T-SPOT.TB与TBDNA-PCR对活动性肺结核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T-SPOT.TB及TB-DNA-PCR试验阳性率(87.10%、37.63%)高于对照组(36.56%、0.00%)(P0.05);研究组菌阳性患者T-SPOT.TB及TB-DNA-PCR试验阳性率(97.30%、51.35%)高于菌阴性患者(80.36%、28.57%)(P0.05);T-SPOT.TB诊断敏感度(87.10%)高于TB-DNA-PCR(37.63%),特异度(63.44%)低于TB-DNAPCR(100.00%)(P0.05),两种诊断方式准确度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取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予以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敏感度,为临床及早制定活动性肺结核对应治疗方案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但其特异度较低,临床实际可联合痰培养及痰多聚酶链反应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等方式对患者进行综合诊断,以此最大程度降低疾病漏诊及误诊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结核(TB)-DNA定量、γ干扰素释放试验(T-SPOT.TB)、结核抗体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入院确诊为肺结核且抗酸杆菌痰涂片阳性51例患者的TB-DNA定量、TSPOT.TB、结核抗体检测指标。结果 T-SPOT.TB检测阳性率为90.2%,灵敏度最高;其次为TB-DNA定量,阳性率为74.5%;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仅为37.3%,灵敏度最低。结论 T-SPOT.TB检测不受标本采集的影响,灵敏度高,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辅助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结核抗体(TB-Ab)和结核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TB-DNA)在肺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南京市胸科医院2013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肺结核病人140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39例。两组患者均抽血做T-SPOT.TB,TB-Ab(胶体金法和蛋白芯片法)检测,培养阳性的标本同时做TB-DNA检测。统计四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阴性似然比、阳性似然比、诊断符合率和约登指数。结果 T-SPOT.TB敏感度、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TBAb和TB-DNA(χ~2=6.91~87.46,P0.01)。T-SPOT.TB特异度显著高于TB-Ab(χ~2=13.18~24.98,P0.01),而与TB-D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s Exact Test,P=0.620.05)。结论 T-SPOT.TB检测在肺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鉴别诊断中有很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SPOT.TB能否反映肺结核合并细菌性肺炎病情及与痰涂片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分析肺结核患者(单一结核组)128例,肺结核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结核合并肺炎组)99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对患者抗凝血做T-SPOT.TB试验;收集痰液做齐尼抗酸染色。按T-SPOT.TB结果分组,分析患者病情及痰涂阳性率。结果:与单一结核组相比,结核合并肺炎组患者咳嗽、发热、胸闷、乏力发生率及痰涂阳性率明显升高。结核合并肺炎组T-SPOT.TB结果与痰涂片结果呈正相关。结论:T-SPOT.TB结果不能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结核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T-SPOT.TB结果与痰涂片结果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T-SPOT.TB对于尘肺并发结核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纳入病例共96例,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分为尘肺结核组、尘肺组、肺结核组。使用血T-SPOT.TB、结核抗体、痰抗酸杆菌涂片、痰抗酸杆菌培养4种方法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检测,并对比4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四种方法检测尘肺结核组的敏感度分别为91.4%、40%、20%、25.7%,其中T-SPOT.TB敏感度(91.4%)最高,和其他三种方法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四种方法检测单纯肺结核组的敏感度分别为93.7%、46.8%、31.2%、34.3%,T-SPOT.TB和其他三种方法相比,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两组T-SPOT.TB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尘肺组(P值均0.01),而T-SPOT.TB在尘肺结核组与单纯肺结核组的敏感度无明显差异(P值0.05)。四种检测方法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38.7%、36.7%、38.1%,其中T-SPOT.TB阴性预测值(83.3%)最高,和其他三种方法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血T-SPOT.TB对尘肺并发结核感染具有高敏感度、高阴性预测值的特点,有助于尘肺并发结核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和结核抗体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疑似结核住院患者544例(2015.11-2016.11)的痰标本同时使用T-SPOT.TB试剂盒和2种结核抗体金标试剂进行检测,并做抗酸染色涂片及结核分枝杆菌固体培养。结果根据细菌学诊断和临床诊断标准,菌阳肺结核患者210例,菌阴肺结核患者268例,非结核病患者(对照组)66例。T-SPOT.TB检测菌阳的敏感性为84.28%(177/210),菌阴的敏感性为76.87%(206/268),T-SPOT.TB在菌阳组与菌阴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DOT和ASSURE TB抗体检测对菌阳肺结核患者检测敏感性分别为64.28%(135/210)和62.85%(132/210),对菌阴肺结核患者检测敏感性44.77%(120/268)和39.55%(106/268),抗体检测在菌阳组与菌阴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OT.TB与抗体检测方法在诊断结核病敏感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202和96.618,均P0.05),尤其对菌阴患者有显著差异。T-SPOT.TB检测特异性为78.79%(52/66),TB-DOT和ASSURE TB特异性分别为77.27%(51/66)和75.76%(50/66),两种方法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SPOT.TB试验和结核抗体检测对结核病血清学诊断具有辅助价值;T-SPOT.TB试验对菌阴肺结核的灵敏度优于结核抗体,二者阴性结果有助于排除结核菌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及结核分枝杆菌抗体(TB-Ab)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肺结核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成T-SPOT.TB及TBAb检查,并以“痰涂片及病原菌培养”作为“金标准”,并将T-SPOT.TB及TB-Ab检查结果与金标准进行比较,统计并计算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结果 疑似200例肺结核患者经“痰涂片及病原菌培养”检查确诊57例,确诊率为28.50%。T-SPOT.TB检查确诊51例,诊断灵敏度为73.68%,特异度为93.71%;TB-Ab检查用于肺结核患者中最终确诊45例,灵敏度为59.65%,特异度为92.31%;T-SPOT.TB联合TB-Ab检查用于肺结核患者中确诊55例,断灵敏度为85.96%,诊断特异度为95.80%;T-SPOT.TB联合TB-Ab检查用于肺结核患者中诊断灵敏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均高于T-SPOT.TB、TB-Ab检查(P<0.05)。结论 T-SPOT.TB及TB-Ab检查用于肺结核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检出率,且两种方法联合测定能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肺外结核组125例,均进行T-SPOT.TB、TB-PCR和抗酸杆菌涂片检测;对照组非结核疾病患者87例,均进行上述检测。结果 125例肺外结核患者,涂片抗酸杆菌阳性4例,阳性率3.2%;PCR阳性57例,阳性率45.6%;T-SPOT.TB阳性96例,阳性率76.8%。T-SPOT.TB与TB-PCR两种方法共检测阳性患者104例,阳性率83.2%。对照组PCR阳性3例,阳性率3.4%;T-SPOT.TB阳性4例,阳性率4.6%。结论 T-SPOT.TB检测技术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在肺外结核病的诊断上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与PCR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肺外结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1月-2019年1月广州南方医院796例进行IGRA检测的住院患者资料,分析IGRA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并将其与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结核抗体胶体金法、结核分枝杆菌DNA荧光定量PCR法、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进行比较。结果 IGRA对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检出阳性率分别为80.2%和8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组与非结核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IGRA对结核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1.9%、81.3%、60.1%和92.9%。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结核抗体胶体金法、结核分枝杆菌DNA荧光定量PCR法、TST、T-SPOT.TB的灵敏度分别为3.4%、21.1%、15.2%、66.7%、82.9%。结论 IGRA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较好,对结核辅助诊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在临床检测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T-SPOT.TB方法检测结核疑似患者,进行科室分布分析,同时与抗酸杆菌涂片、结核抗体实验、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进行对比。结果 317例结核疑似患者中,76例T-SPOT.TB阳性,阳性率24.0%。潜伏性结核筛查科室阳性率为9.1%~25%;肺结核及肺外结核检测诊断中,阳性率为20.7%~66.7%。与其它实验室检测方法对比,T-SPOT.TB方法具有明显优势。结论 T-SPOT.TB是灵敏和特异的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方法,在结核疑似患者筛查与诊断中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寻找一种灵敏度和特异度都较高的诊断方法以提高结核病的确诊率.方法 收集115例患者,采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其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在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阴性的疑似结核病例中的检出率.结果 T-Spot.TB试验灵敏度83.3%,特异度81.3%.用该方法对临床高度怀疑结核病而痰涂片抗酸杆菌阴性的患者进行诊断,并追踪观察以疗效作为标准,结果阳性率达67.9%,阴性除外结核的符合率是75.0%.结论 将T-Spot.TB试验用来作为结核病诊断的辅助检查手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对风湿免疫病疑似伴发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该院就诊的100例疑似伴发活动性肺结核的风湿免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诊断结果、T-SPOT.TB检查结果。分析T-SPOT.TB对风湿免疫病患者伴发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效能,并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T-SPOT.TB检查假阳、假阴结果产生的相关因素。结果T-SPOT.TB诊断风湿免疫病患者伴发活动性肺结核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08%、42.31%、80.00%、44.00%;T-SPOT.TB假阳性患者存在结核既往史、吸烟史的例数大于真阳性+真阴性患者(P<0.05);T-SPOT.TB假阴性患者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脑膜炎例数与真阳性+真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核既往史(OR=6.185,P=0.011)、吸烟史(OR=22.322,P=0.005)为T-SPOT.TB产生假阳性结果的危险因素,结核性胸膜炎(OR=13.827,P=0.003)、结核性脑膜炎(OR=20.303,P=0.001)为T-SPOT.TB产生假阴性结果的危险因素。结论结核既往史、吸烟史是疑似伴发活动性肺结核的风湿免疫病患者T-SPOT.TB诊断假阳性的危险因素,伴发结核性胸膜炎或结核性脑膜炎是T-SPOT.TB假阴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SPOT.TB技术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2例结核性胸膜胸腔积液患者及42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T-SPOT.TB技术检测胸腔积液及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结核杆菌感染情况,并与PPD、抗酸杆菌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对比不同方法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性能。结果胸腔积液T-SPOT.TB、外周血T-SPOT.TB、PPD及抗酸杆菌涂片敏感度分别为95.2%、80.9%、42.8%及11.9%,胸腔积液T-SPOT.TB、外周血T-SPOT.TB、PPD特异度分别为90.4%、83.3%、54.7%,胸腔积液及外周血T-SPOT.TB技术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敏感度高于PPD及抗酸杆菌涂片,且胸腔积液T-SPOT.TB敏感度高于外周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积液及外周血T-SPOT.TB方法特异度高于PP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SPOT.TB技术检测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单个核细胞结核杆菌感染有助于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率,且胸腔积液中单个核细胞T-SPOT.TB敏感度高于外周血。  相似文献   

17.
朱国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4):1822-1823,1825
目的对比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皮肤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和痰液或肺泡灌洗液涂片4种方法诊断肺结核的结果,选择临床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方法选择湖北省襄阳市中医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48例和同期明确诊断为结核的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T-SPOT.TB、皮肤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和痰液或肺泡灌洗液涂片,计算并比较各种检查阳性率、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T-SPOT.TB的结核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皮肤结核菌素和痰液及肺泡灌洗液涂片,且具体数值相同;通过两两比较发现,T-SPOT.TB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3种试验方法(P<0.05)。结论 T-SPOT.TB诊断结核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 TB)对老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老年非结核患者(≥60岁)7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60岁)70例、中青年肺结核患者(21~59岁)70例分别纳入老年非结核组、老年肺结核组、中青年肺结核组,比较3组患者T-SPOT. TB、结核菌素(PPD)试验、血清结核抗体(TB-Ab)检测的阳性率。结果老年肺结核组、中青年肺结核组的T-SPOT. TB阳性率均高于老年非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肺结核组的T-SPOT. TB阳性率与中青年肺结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肺结核组的PPD阳性率低于中青年肺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肺结核组、中青年肺结核组的TB-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肺结核组中,T-SPOT. TB的阳性率高于PPD试验、TB-Ab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 TB在老年肺结核的诊断中作用显著,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试验(T-SPOT.TB)在涂阴肺结核病诊断上的价值。方法利用T-SPOT.TB、TBDNA、TB-DOT 3种结核病诊断方法对112例确诊涂阴肺结核病患者和60例非结核病对照者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T-SPOT.TB试验检测灵敏度为88.3%,TB-DNA、TB-DOT的灵敏度依次为25.9%、58.9%,与T-SPOT.TB试验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6.6,P0.05;χ2=23.3,P0.05);T-SPOT.TB试验特异度为96.7%,显著高于TB-DOT(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2,P0.05)。结论 T-SPOT.TB对涂阴肺结核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作为涂阴肺结核病早期诊断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具快速准确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结核性胸膜炎(TPE)诊断中胸腔积液内腺苷脱氨酶(ADA)、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检测(T-SPOT.TB)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120例,按诊断结果分为结核组和非结核组各60例,TPE与ADA、T-SPOT.TB的关系选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选取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明确胸腔积液中ADA、T-SPOT.TB诊断TPE的最佳临界值,TPE诊断中ADA、T-SPOT.TB诊断效能选取ROC曲线下面积(AUC)、特异度、敏感度予以评价。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胸腔积液中ADA水平、T-SPOT.TB斑点数与TPE相关(OR=1.112,95%CI 1.064~1.162,P<0.05;OR=1.016,95%CI 1.010~1.022,P<0.05)。胸腔积液中ADA诊断TPE的AUC为0.839,T-SPOT.TB诊断TPE的AUC为0.913。胸腔积液中ADA诊断TPE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95.0%(57/60)、58.3%(35/60),T-SPOT.TB诊断TPE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95.0%(57/60)、80.0%(48/60);较ADA,T-SPOT.TB诊断TPE敏感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TPE诊断中胸腔积液T-SPOT.TB的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诊断效能高于A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