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重气道狭窄患者气管内治疗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严重气道狭窄患者气管内治疗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10例不同原因气道狭窄患者分别进行狭窄气道内支架置入术、支架或异物取出术或气管造口处“T”管置入术,分别于全身麻醉下采用气管插管、喉罩及高频喷射等不同的保障气道及通气的方法。结果:经气管导管或喉罩支气管镜下定位气道内支架成功放置7例;感染气管支架或异物取出失败各1例,但均清除部分坏死组织,解除部分气道梗阻;经气管导管手控呼吸及高频喷射通气下“T”型硅胶管成功放置1例。结论:严重气道狭窄患者气管内治疗的麻醉管理关键在于保障气道内操作时的气道通畅。气管插管、喉罩及高频喷射等可灵活应用于不同的病例,其选择主要取决于气道梗阻的部位、严重程度及治疗方法,医护人员的通力协作也是成功的保障之一,经喉罩通气下行气管内操作为可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合并气管狭窄非常罕见~([1])。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报道,约0.15%先心病患儿合并气管狭窄~([2])。目前气管狭窄常采用Slide矫治术或端端吻合术,但患儿术后常发生瘢痕及肉芽生长。支气管镜下治疗患儿气管狭窄难度很大~([3]),先心病患儿常需在心肺转流(CPB)辅助下行开胸心脏畸形矫治术,手术过程中需行气管插管,保证气道通畅,但可能造成气管狭窄段的损伤,术后发生黏膜下  相似文献   

3.
<正>乳腺肿物为女性高发病,常为多发性肿块。手术治疗多采用经乳晕切口,开隧道行肿物切除,若行单纯局部麻醉常致患者舒适性差,不能配合。与Supreme喉罩或I-gel喉罩全麻相比,气管内插管全麻时,因喉镜和气管导管的置入易致一过性的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引发较强的应激反应~([1])。在全麻乳腺手术中,I-gel喉罩作为第二代喉罩,与普通喉罩相比,一次性置入成功率高,建立人工气道时间短~([2])。本文  相似文献   

4.
正为方便内固定术进行,下颌骨骨折患者需经鼻气管插管,但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容易出现困难气道。以往施行清醒或半清醒经鼻插管,患者比较痛苦,并常伴有低氧血症的发生。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可较好地处理困难气道~([1]),但限于条件和技术水平尚不能广泛应用。有研究表明可视喉镜可使声门结构暴露更充分,提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三通喉罩气道( TLMA)在儿科经纤维支气管镜气道内支架置入术中的作用.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10月,行经纤维支气管镜气道内支架置入术的患儿11例,年龄1~13岁,平均(4.8±2.7)岁,体重5~41 kg,平均(18.2±10.1 )kg.在全身麻醉下插入TLMA,在机械控制通气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实施气道内支架置入术.术中连续监测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记录麻醉前5 min(T0)、通气5 min(T1)、10 min( T2)、20 min( T3)和术毕(T4)时的SP、DP、HR和SpO2.记录T1~T4时点的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于T0、T2、T3和T4时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 全部手术均顺利完成.TLMA通气时间22~ 55 min,平均(32± 11)min,气道内手术时间3~ 30 min,平均(9±5 )min.术中血压、HR平稳,10例(91%)维持SpO2≥95%.T1~T4时点VT、Ppeak和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和术后PaCO2、PaO2、O2sat明显改善(P<0.05).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TLMA用于儿科经纤维支气管镜气道内支架置入术气道管理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正肺癌、食管癌晚期患者气管可因受肿瘤浸润、压迫致狭窄而造成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气管支架置入术是解决患者气道狭窄、缓解呼吸困难的良好方法,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1]),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从气道评估到麻醉选择的相关报道较少,本观察就我院收治气道狭窄行气管支架置入术患者的麻醉方法进行如下分析。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7.
正气管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气管狭窄的有效方法,其手术时间短但术中应激反应强,而接受治疗的患者一般情况较差,往往难以耐受剧烈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喉罩特别是无囊Igel喉罩在此类手术中应用具有一定优势~([1])。右美托咪定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因其镇静、镇痛、抗焦虑、阻滞交感兴奋作用而广泛用于临床麻醉。本研究观察BIS监测下右美托咪定对I-gel喉罩通气下气管支架  相似文献   

8.
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的麻醉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43例平诊手术患者麻醉常规诱导后,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结果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后3min内成功插入气管,术后次日随访均无喉痛声嘶等症状。提出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前应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物品及患者准备,术中保证麻醉药剂量准确,与麻醉医师配合娴熟,插管后加强气管内抽吸,做好人工气道气囊管理,可以保证插管过程平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双气道喉管用于中心气道狭窄气管支架置入术的效果。
方法 选择择期行中心气道狭窄气管支架置入术患者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18~64岁,ASA 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双气道喉管组(D组)和普通喉罩组(C组),每组21例。麻醉诱导后,D组、C组分别置入双气道喉管和普通喉罩,行机械通气。记录麻醉诱导前(T1)、置入喉管/喉罩开始通气时(T2)、手术开始(T3)、支架置入时(T4)及术毕停止麻醉药后5 min(T5)的MAP、HR和SpO2。分别于支架置入前和置入后抽取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pH值、PaO2和PaCO2。记录手术时间和支架置入调整例数。记录气管黏膜损伤、术后声嘶和术后咽痛的发生情况。
结果 T1—T5时两组MAP、HR和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D组支架置入后pH值、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支架置入调整例数明显减少,气管黏膜损伤、术后声嘶和术后咽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双气道喉管用于中心气道狭窄气管支架置入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硬式纤维支气管镜与软式纤维支气管镜经口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0例经口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的ASA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均分为硬式纤维支气管镜组(S组)和软式纤维支气管镜组(F组)。麻醉前行Mallampati气道评估分级,记录两组在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3、5min的SBP、DBP和HR。并记录插管时间和气管插管成功率。结果两组Mallampati气道分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的SBP、DBP明显高于诱导后,HR明显快于诱导后(P<0.05)。F组患者气管插管即刻的SBP、DBP明显高于S组,HR明显快于S组(P<0.05),插管后1min的HR也明显快于S组(P<0.05)。S组插管时间(47.6±7.9)s,明显短于F组的(61.4±14.7)s(P<0.05)。Mallampati气道评估分级Ⅲ~Ⅳ级患者插管成功率S组为88.89%,明显高于F组的54.54%(P<0.05)。结论硬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成功率高且插管时间短,但插管时血流动力学仍有一定波动,适用于一般患者及气道评估为Ⅲ~Ⅳ级气道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置入倒Y形气道内支架治疗复发性多软骨炎(RP)气管软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例经病理证实的RP累及气管、支气管致重度气管软化的患者行倒Y形气道内支架置入术,1例支架置于气管全段及左主支气管,1例支架置于气管全段及右主支气管,3例支架置于气管下段及左主支气管。结果对5例患者均顺利置入支架。支架置入后患者缺氧症状得到缓解,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置入倒Y形气道内支架是治疗RP气管软化的有效方法,可明显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气道狭窄可严重影响呼吸功能,造成呼吸困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临床采用气管支架置人技术治疗已丧失手术机会的气道狭窄,疗效显著。这类操作需要麻醉医师提供良好的气道安全保障。我院自2010年以来在喉罩通气七氟醚吸入麻醉下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气管金属支架置入5例,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5例患者,女1例,男4例,年龄56~91岁。1例为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致气道受压变窄,1例为纵隔肿瘤术后复发气道食道瘘,1例为肺癌伴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3.
林忠  廖朗明 《中国科学美容》2011,(18):168-168,176
目的探讨气管支架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1年笔者所在科室收治且进行气管支架植入手术7例严重气道狭窄患者的的临床资料,探讨气管支架植入手术对气道狭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气道紧张状况迅速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对气道狭窄患者行气管支架手术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气管狭窄患者术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缺氧及二氧化碳蓄积,纤维支气管镜(FOB)诊疗是紧急缓解缺氧的首选办法。在此过程中,麻醉管理的重点是建立有效通气, 确保诊疗的顺利进行。采用喉罩(LMA)行机械、人工交替间歇正压通气已有报道,但该法存在漏气且不便于纤维支气管镜操作的缺点。本研究拟探讨全麻下气管狭窄患者经LMA 高频喷射通气(HFJV)行纤维支气管镜诊疗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全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麻醉方式之一。气管插管是全麻的一项常规操作技术,可使患者在麻醉状态下保持气道通畅、防止反流误吸等。同时,气管插管是一项相对侵袭性的操作,可引起气管黏膜损伤、咽喉水肿、声带麻痹、术后咽喉痛(postoperative sore throat,POST)、声嘶和咳嗽等。目前,多数学者认为POST是由于全麻气管插管操作过程中咽喉部及气管黏膜损伤引起的伤害感受性疼痛~([1])。有报道,术  相似文献   

16.
气管 支气管内支架置入技术为治疗气道狭窄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该治疗技术的麻醉管理是麻醉医师面临的具有挑战性的临床工作之一。现就气道狭窄病人的支架置入术及麻醉管理等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气管-支气管内支架置入技术为治疗气道狭窄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该治疗技术的麻醉管理是麻醉医师面临的具有挑战性的临床工作之一。现就气道狭窄病人的支架置入术及麻醉管理等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后至手术开始这段时间内的低血压发生率高达96.8%~([1]);低血压会引起认知功能下降及痴呆,甚至造成心肌缺血、缺氧~([2])。因此,减少或避免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期间的低血压是非常必要的。有研究表明,无论是在机械通气还是在自主呼吸患者中,下腔静脉超声均能较准确地预测患者容量反应性~([3,4])。Zhang等~([5])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早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症状不显著,往往被忽视,多数患者明确诊断时已经丧失手术治疗的可能性~([1-3])。随着介入学的发展,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及经皮肝穿刺胆管支架置入术成为临床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主要手段,但是目前相关研究认为~([4-8])其作为姑息性治疗方法,术后采取经皮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或单纯经皮动脉灌注化疗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存情况。本文回顾性分析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气管发育异常、创伤性疤痕狭窄、气管原发性肿瘤或者气管周围肿物压迫、气管切开引起的狭窄、邻近组织放射治疗后的狭窄等,均可导致重度气管狭窄[1].其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切除病变后气道重建;采用钬激光或氩气刀切除气管内肿物;气管支架植入等[2].由于患者重度气管狭窄,不仅清醒局部麻醉下无法耐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而且在全麻诱导后存在无法建立有效气道的风险.本院对4例重度气管狭窄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完成气道重建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