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袁明 《煤炭科学技术》2002,30(5):60-62,35
介绍了先进的煤炭气化技术发展,应用及最新进展情况,指出了煤炭气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3.
加压流化床粉煤气化工艺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万旺  陈家仁 《煤炭学报》1994,19(3):315-323
介绍了5种不同变质程度煤样在加压流化床气化炉上进行加压气化试验研究结果。对试验物料的流态化冷态测试,选择了合理的操作参数。气化试验比较了5种煤的空气-水蒸汽、氧气-水蒸汽及富氧条件下的气化行为,并考察了压力、汽/氧比值及氧气浓度等因素对流化床气化工艺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壳牌煤粉加压气化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洁净煤气化技术中比较常见的壳牌干煤粉加压气化这种气化方法的特点和气化工艺,对目前壳牌干煤粉加压气化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壳牌干煤粉加压气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5.
几种典型气流床煤气化技术的优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流床气化炉作为清洁,高效的煤气化技术在我国开始得到了推广应用。文章介绍了Texaco气化、Shell气化和GSP气化3种典型的气流床煤气化工艺,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煤气化技术的选择原则,可为我国企业选择合适的煤气化工艺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目前国内气流床气化工艺的开发与应用现状,对国内正在使用的6种气流床气化工艺———Shell工艺、GSP工艺、两段式工艺、Texaco工艺、多喷嘴对置式工艺和多元料浆工艺进行了介绍,并对各工艺的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对煤种和后续产品的适应性,并结合各工艺的特点,提出了工艺选择的基本原则:气化煤种为高灰分、高灰熔点煤或褐煤,优先选用GSP工艺,其次选用Shell工艺和两段式工艺;气化后煤气用于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优先选用Texaco工艺,其次选用Shell和两段式工艺;气化后煤气用于合成氨或合成甲醇,优先选用多元料浆工艺和多喷嘴对置式工艺,其次选用GSP工艺和Texaco工艺。  相似文献   

7.
石油焦与煤气流床共气化是目前石油焦气化的首选,综述了石油焦与煤气流床共气化的进料、排渣、耐火材料侵蚀和灰渣利用等关键问题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石油焦对气流床气化技术的适应性,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了石油焦灰对耐火材料侵蚀和石油焦气化灰渣提钒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国煤化工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煤气化炉渣排放量急剧增加。气化炉渣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已是当前煤化工行业的研究热点。概括了气流床煤气化炉渣的矿物学和物化特性,总结了国内外气化炉渣在建材、污水处理、锅炉掺烧等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当前气化炉渣利用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展望了未来煤气化炉渣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气流床煤气化炉渣以无定形物(残碳和玻璃体)为主,少量矿物晶体包括石英、方石英、莫来石、钙长石等;其化学组成主要为SiO_2、CaO、Fe_2O_3、Al_2O_3等,与煤燃烧后灰化学组成相似,对于液态排渣炉型,由于助溶剂的加入,其CaO质量分数10%。气化炉渣SiO_2、Fe_2O_3、Al_2O_3含量低(部分气化渣三者总相对质量分数小于60%),残碳、全水质量分数高(湿排气化细渣残碳高达30%,全水60%)、成分不稳定,是制约其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因素。气化炉渣的利用存在领域窄、附加值低、产品质量差、掺量少、缺乏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等问题。目前,建材化、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是气化炉渣的主要利用途径,烧结陶粒和作为吸附剂处理废气、废水是其高附加值综合利用途径。气化炉渣资源化利用研究应以适合的脱水技术、残碳和灰分的高效分离、残碳与玻璃体的分级利用为突破,应因地制宜,寻求气化炉渣高附加值与大规模消纳相结合、适合市场的综合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9.
气流床气化技术由于采用液态排渣的方式,煤灰熔渣的性质对气化炉的操作条件和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基于煤灰熔渣对气化炉衬里的影响机理分析,从煤灰熔渣的熔融特性和黏温特性的影响因素方面探讨了气流床气化技术对煤灰化学组成的要求及确定气流床气化炉操作窗口的方法和建议,为更好地设计和改进气流床气化技术,拓展煤种适应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煤炭技术》2017,(5):272-275
将现有加压气流床气化炉存在的问题分为水煤浆气化炉存在的问题、干煤粉气化炉存在的问题、水煤浆和干煤粉气化炉共同存在的问题三大类,分别简述了这3类问题所在及其各自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总体的可行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1.
唐楠  王鹏  杨宗仁  李小亮 《煤质技术》2012,(1):37-39,52
结合一种新疆煤的煤质气化适应性分析,将该煤在内径100 mm固定床中进行了不同操作压力下的气化实验研究,分析研究了该新疆煤的加压固定床气化特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ASPEN PLUS的固定床煤气化稳态模拟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世豪  曹志凯  师佳  江青茵  周华 《煤炭学报》2012,37(Z1):167-172
用ASPEN PLUS软件对固定床煤气化过程进行模拟,采用带FORTRAN气化动力学子程序的串联全混流反应器来代替Gibbs反应器,能够更好地反映气化炉的真实反应情况,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实际固定床煤气化的反应结果吻合较好。利用该模型研究了串联釜数对碳转化率及出口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釜数的增加,碳转化率和出口温度更加接近于实际数据;在保证模拟精度的前提下,较少的釜数有利于减少计算量。  相似文献   

13.
以气流床煤气化细渣与超纯水配制的悬浊液为煤气化黑水的模拟水样,借助工业絮凝剂研究了细渣的絮凝过程。考察了絮凝剂添加量、水样pH值、絮凝时间、搅拌时间等条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规律。通过热台显微镜观测了悬浮物在水溶液中的絮凝过程,引入分形理论对絮凝物絮凝过程图像进行分析,结合悬浮物浓度测试,揭示分形维数变化所表征的絮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絮凝体分形维数与絮凝后悬浮物浓度呈现负相关性,即分形维数越大,絮凝后的悬浮物浓度越小;絮凝物的分形维数随絮凝时间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絮凝体分形维数和絮凝体球度、角度之间存在指数关系,且相关性较大,分形维数会随絮凝体的角度增加而增大;絮凝体分形维数指标可用于絮凝物絮凝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空气和水蒸气为气化剂,在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热态试验台上进行了神华、龙口和大同煤的气化试验,研究了蒸汽煤比和煤种对气化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蒸汽加入量的增加,床温和煤气热值下降,碳转化率基本保持不变,冷煤气效率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下降;龙口煤在加煤速率为10.08kg/h时取得了最高的冷煤气效率值53.96%,而神华煤在加煤速率为6.4kg/h时取得了最高的冷煤气效率值43.98%;煤的活性越高,可以取得的煤气化效率越高,煤气化炉的处理能力也越大。  相似文献   

15.
煤炭地下气化酚污染迁移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我国西部某煤炭地下气化试验,以气化特征污染物之一--挥发酚为例,建立地下水流运动和污染物迁移数学模型,对气化炉闭炉后的污染物迁移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20 a 预测期内,挥发酚具有极弱的向煤层隔水顶板上覆咸水含水层的迁移倾向,水动力弥散是其迁移的主要方式;煤层内部挥发酚的迁移只发生在燃空区附近,在气化后20 a,污染晕为以燃空区为中心的椭圆形,长轴方向大约500 m,短轴方向大约300 m,煤层的低渗透性、水力坡度小和介质的吸附作用是阻碍挥发酚在煤层内扩展的主要原因;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的水头差、燃空区上下方隔水层的破坏程度和范围以及水动力弥散作用是含水层污染评价的关键因素。地下水污染风险须通过科学选址、气化过程控污、煤层燃空区污染处理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6.
气化参数对空气等离子体煤气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在水蒸气参与下的空气等离子体煤气化过程,结果发现:等离子发生器功率的增加,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煤气中H2,CO含量,降低CO2含量,同时也可大幅度地提高碳转化率.在保证进入反应器的煤粒有一定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空气量;水蒸气输入量适量增加有利于H2含量增加,过量的水蒸气将使碳转化率下降;加大反应器的煤处理量会带来碳转化率的降低;适当条件下煤的转化率可超过95%.气相产物中没有检测到甲烷.同时没有发现液相产物.  相似文献   

17.
主要阐述了煤炭气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并对煤炭气化的一些主要工艺方法作了简要的分析说明。同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煤炭气化的必要性进行了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18.
煤气化技术在我国氮肥行业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合成气的重要来源,煤气化技术工艺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氮肥企业的发展。主要对我国氮肥行业现有的主要煤气化技术进行介绍,增进读者对煤气化技术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循环流化床工业气化炉高钠煤配煤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印尼煤具有良好的气化反应活性,但煤灰分中的Na_2O质量分数较高,容易导致系统产生黏结、积灰和腐蚀等问题。利用Na_2O-SiO_2-Al_2O_3三元体系相图分析了印尼煤灰的相图特征,选择了掺配煤种并优化了配煤比例,进而在设计给煤量为350 t/d的循环流化床工业气化炉上,以印尼煤质量分数为75%的配煤为原料进行了168 h气化试验,考察了装置的运行特性和配煤的气化特性,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气化灰渣的微观形貌和晶相组成。配煤气化试验过程中,炉膛底部温度和密相区压差稳定、无大幅波动,飞灰和底渣无明显变形或熔融现象发生,实现了高钠煤配煤气化的连续稳定运行。冷煤气效率为70.75%,碳转化率为89.49%,煤气热值为5.30 MJ/Nm~3。飞灰和底渣中钠长石的衍射峰均较弱,表明钠长石的生成量较少,可有效抑制低温共熔反应的发生。工业气化炉试验验证与三元相图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