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实验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微波加热干燥湿物料的理论机理。提出了微波加热干燥毛细多孔湿物料是由初始加热阶段,压力泵水、泵汽(包括压力产生过程,压力泵汽水混合物主过程和压力驱动较难干燥水分蒸汽过程)阶段,干燥难干水分阶段组成。并结合反映每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建立了其特征物理模型。这些研究,比较全面的、抽象概括了微波加热干燥湿毛细多孔物料整个过程的物理特征。并初步分析了微波干燥过程驱动湿分的主动力——压力在无限长圆柱体内的分布规律。进而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集总湿容法建立反映干燥规律较实用的物理模型。并根据电磁能吸收的特点,将干燥过程分为两段建立模型。这组模型能够比较好地反映实验规律。  相似文献   

2.
料仓贮料压力计算是料仓结构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其计算方式分为深仓和浅仓两种。本文通过具体算例分析,对钢筋混凝土料仓和钢料仓在贮料压力计算中应注意的压力复核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较实用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准低温仓的控温控湿要求,仓库改建的控温条件和控湿条件以及干燥、通风后期控温控湿技术措施。使高水分粮食通过采用干燥、通风技术将水分降低后,其储粮温度和水分都能控制在准低温仓要求的低限水平,以延缓粮食陈化,保持粮食品质。  相似文献   

4.
乙、粕处理工序粕处理工序的工艺流程为: 1、烘干的目的和意义 油料经浸出后的粕,因带有部分溶剂叫做湿粕。为除去并回收粕中的溶剂,常用加热的方法进行。这种借助热能从固体物料中除去溶剂的过程,化工生产中称为固体的干燥,浸出工厂称为烘干、蒸脱或脱溶,用于烘干湿粕的设备叫烘干机戎蒸脱机。  相似文献   

5.
利用洞道式循环干燥研究了当空气平行吹过聚丙烯腈物料层表面时的干燥特性,推导了凸凹不平颗粒状物料干燥表面的干燥面积蚣式及相应的干燥速率公式,讨论了干燥介质条件,物料层物性对干燥听影响,并得到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少垃圾衍生燃料(RDF)合成工艺中的垃圾粉碎料的水分, 以厨余垃圾土豆块为主要对 象进行热风干燥模拟实验, 研究在不同热风温度、物料厚度、风速和空气湿度等条件下的物料干燥 特性.实验结果表明, 在热风干燥过程中, 风温为100 ~ 140 ℃时, 温度的升高能大大提高干燥速率, 但当风温大于140 ℃时, 干燥速率提高不大, 且随着土豆块厚度的减少、热风风速的增大以及空气 湿度的降低, 干燥速率变快, 物料的干燥时间随之减小.在生活垃圾的干燥过程中, 湿纸张、湿织物 及湿木块由于所含自由水较多, 完全干燥所需时间较短, 而土豆、豆芽由于结合水相对较多, 完全干 燥所需时间较长.即在相同条件下, 物料干燥的快慢取决于其所含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生活垃 圾干燥的前期主要去除自由水, 干燥速率较快, 约为0 .06 g/(g ·min), 后期主要去除结合水, 干燥 速率较慢, 仅为约0 .01 g/(g ·min).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立固态物料升华干燥过程中干燥层传输特性的数学模型,利用由实验测得的牛肉干燥速率,计算出牛肉干燥层的有效导热系数和有效质扩散系数.把两个传输特性参数与文献值进行比较,证明传输特性模型合理,所得传输特性数据基本可靠.分析发现有效导热系数主要受真空空压力的影响;有效质扩散系数不仅受真空室压力的影响,也受物料表面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热风热力参数,即热风温度和含湿量对球形物料干燥速率的影响,绘制了三线四区的热风含湿量—热风温度图。该图表明,按热风热力参数,干燥技术可分为低温、常温和高温高湿三大类。这些结论对干燥技术的分类、开发和应用具有普遍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药物中间体头c-锌盐的干燥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工程开发。物料经离心机脱水后呈粘性滤并状。湿物料虽较疏松,但粘连性强,用手可捏成各种形状。其湿分是乙醇和水,并含有少量结合水。干品是细粉和碎块的混合物,粒径范围从数微米至数厘米。湿料含湿量约60%(湿基,  相似文献   

10.
干燥,通风后期控温控湿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准低温仓的控温控湿要求,仓库改建的控温条件和控湿条件以及干燥,通风后期控温控湿技术措施,使高水分粮食通过采用干燥,通风技术将水分降低后,其储粮温度和水分都能控制在准低温仓库要求的低限水平,以延缓粮食陈化,保持粮食品质。  相似文献   

11.
纤维素酶活性麦稃霉菌固体发酵物的流化床干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含水分50%-60%(湿基)的纤维素酶β-(1.4,1.3)-葡聚糖内切酶)活性麦稃霉菌固体发酵物湿坯,经过分散化预处理后,在不同的空气流速下进行的流化床干燥试验进行了研究。在干燥温度为70℃,空气流速为3m/s的条件下,将合水分55%的物料干燥至确定的终点8%(湿基),可以保留90%左右的酶活率,其效果与冷冻干燥法和低温(40℃)烘箱干燥法相当,认为湿基8%左右的物料水分含量应该是制品的干燥终  相似文献   

12.
粮堆的通风干燥是粮食干燥的主要形式,粮食的干燥过程实质上是多孔介质热湿耦合传递的过程.本文借助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的方法,针对利用太阳能/热泵联合就仓干燥粮食的热风随时间变化的情况,采用综合温度和空气绝对湿度作为瞬态边界条件,对干燥过程中粮食内部温度和水分的变化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干燥150h后小麦水分达到安全水分13.6%(干基),而实验结果表明干燥135h后达到安全水分13.6%(干基),二者对比相差不大且模拟温度与试验温度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以江苏某企业的石英尾砂为研究对象,基于Jenike剪切理论,分析石英尾砂的物料性质、四棱锥料仓结构对重力流卸料的影响,考虑料仓卸料口尺寸和斜锥角对料仓内物料流动状态的影响,设计石英尾砂料仓及其辅助气力助流系统,且将其应用于江苏某企业试运行。结果表明:石英尾砂的含水率在14%(质量分数)时,物料的内摩擦角最大,物料粒径越细小,物料内摩擦角越大,但达150μm时增势趋于平缓;设计的石英尾砂料仓及其辅助气力助流系统可保障物料装卸料性能和防止物料堵仓;年产2万t石英尾砂的条件下,设计的石英尾砂料仓及其辅助气力助流系统可为企业节省200万元的生产成本,且社会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建立固态物料升华干燥过程中干燥层传输特性的数学模型,利用由实验测得的牛肉干燥速率。计算出牛肉干燥层的有效导热系数有效质扩散系数。把两个传输特性参数与文献值进行比较。证明传输特性模型合理,所得传输特性数据基本可靠。分析发现有效导热系数主要受真空室压力的影响;有效质扩散系数不仅受真空室压力的影响,也受物料表面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小麦烘干工艺参数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为了给谷物烘干机的设计提供基础参数,本文在GIS-Ⅱ型干燥试验台对小麦烘干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麦层阻力与麦层厚度和穿透风速的关系曲线、以及不同条件下小麦的烘干特性曲线,并比较了风温、缓苏时间和穿透风速对小麦烘干工艺的影响。研究认为:小麦采用穿透风速小于0.5m/s进行穿流干燥时,麦层厚度小于200mm,缓苏时间10min,低温大风量烘干较适宜。  相似文献   

16.
内置电加热管烘干机小麦加热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内置远红外线电加热管烘干机加热小麦,对物料层升温速度和温度分布均匀性与穿透风速的关系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四因素二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物料内层的升温速度及内外层温差均随穿透风速的增加而降低,内外层温差随加热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并给出四因素之间的较优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17.
片状食品微波干燥特性及温度和水份变化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掌握片状食品物料微波干燥规律并为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选择土豆为实验材料 ,在不同微波能水平 (2 .2~ 3.6W/g)和切片厚度 (2~ 6mm)下进行微波干燥实验 ,测定了微波干燥过程中物料温度和湿含量的变化。基于热量平衡方程和扩散方程建立相应的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 ,实验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基本吻合。片状物料微波干燥经历预热、恒温、快速升温 3个阶段 :在预热阶段物料脱水少 ;在恒温阶段物料失去大部分水份 ,温度随切片厚度和微波功率 /质量比增大而增高 ;在快速升温阶段物料干燥速率减小 ,其温度快速上升。干燥速率不受物料切片厚度变化影响 ,但随微波功率 /质量比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利用DunCan-Chang模型分析钢板仓壁静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限元法计算仓壁静压力 ,分析中引入三种类型单元模拟贮料 筒仓组合结构 :轴对称薄壳单元、轴对称物料单元、物料与仓壁间的界面单元。物料本构关系采用DunCan Chang非线性弹性模型 ,物料与仓壁间的摩擦作用采取指数函数形式。由算例证实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用有限元法计算仓壁静压力,分析中引入三种类型单元模拟贮料-筒仓组合结构:轴对称薄壳单元、轴对称物料单元、物料与仓壁间的界面单元。物料本构关系采用DunGan-Chang非线性弹性模型,物料与仓壁间的摩擦作有采取指数函数形式。由算例证实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干燥系统热效率是衡量干燥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它主要是由排风温度决定。惰性载体振动流化干燥机由于物料与热风接触面积大,干燥强度大,适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难于流化的液糊状物料及高含水粉状物料干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