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渡槽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简述某渡槽工程结构布置,结合抗震设计对计算条件、工况进行了分析,采用动力有限元法程序对该渡槽结构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渡槽内是否有水,以及部分槽道有水对结构整体的动位移均有一定影响。其中,中槽有水比边槽有水所产生的位移大,且位移分布复杂;河道是否有水对结构位移也有一定的影响。所有结论为渡槽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spencer模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纵向地震激励下渡槽结构在磁流变阻尼器控制下的地震响应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磁流变阻尼器可以有效地抑制渡槽结构在地震激励下的响应,研究结果对大型渡槽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半主动控制用于渡槽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考虑槽内水体与渡槽槽身流固耦合的横向地震响应计算模型,分析槽内水体晃荡对渡槽结构横向抗震的影响,并对某大型渡槽进行多工况地震时程响应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渡槽槽内大质量水体对渡槽的横向地震响应有较大的影响,但水体的晃荡作用减小水体自身的地震反应,若将水体视为刚体,质量全部附加到槽体上,将严重地夸大水的地震惯性力作用;在渡槽槽身断面选择时应考虑槽身分厢对墩身抗震的影响,以减小地震力。  相似文献   

4.
廖泽球 《电力建设》2001,22(8):24-0
岭澳核电站排水箱涵和交叉口渡槽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海域工程中的重要建筑物,是与核安全有关的物项。因此,箱涵和渡槽的抗震设计标准较高,其支墩均设置了橡胶支座,它对改善结构的受力状态、提高抗震性能和减少钢筋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传统方法采用钢筋作为混凝土重力坝的抗震加固措施,但钢筋锈蚀问题一直不能很好地解决。FRP(FiberReinforced Polymer)与钢筋力学性质相近但具有优于钢筋的特点,能否替代钢筋进行抗震加固成为思考的重点。基于考虑材料细观非均匀性的混凝土损伤模型和FRP的单向抗拉特点进行FRP板表面加固和FRP筋内插加固两种方法下的混凝土重力坝的地震响应数值模拟,以Koyna大坝为例进行地震损伤时程分析,对比加固前后及两种不同加固方法下大坝的损伤发展过程、最终破坏形态、坝顶结点位移时程和加速度时程。结果表明:FRP用于大坝抗震加固是有效的,两种FRP加固措施能够起到不同程度的加固作用,可以根据大坝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案作为大坝的安全储备,优先考虑FRP板加固。  相似文献   

6.
崔禹林 《云南电力技术》2002,30(4):51-52,56
简要介绍工程的特点及分析其抗震性能存在的问题,从震害机理上论述该结构抗震的薄弱环节及各种加固措施的作用。对建筑结构及各节点以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合理有效的加固处理。同时增设了中央空调、综合布线、给排水等现代设施。  相似文献   

7.
高拱坝-坝肩结构的抗震稳定与加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变形加固理论拓展到非线性有限元时程分析中,建立高拱坝-坝肩结构抗震稳定评价与加固设计体系:结构动力塑性余能定义为欧氏应力空间协调动平衡应力场与协调稳定应力场距离的平方.以此作为结构整体抗震稳定评价指标,确定结构动力破坏程度较大的若干时刻.这些时刻不平衡力分布则表征了结构动力破坏的主导形态与程度.根据最小塑性余能原理,不平衡力就是维持结构稳定所需最优加固力的反力,据此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抗震加固设计.对马吉高拱坝-坝肩结构进行抗震稳定与加固分析,结果表明拱坝上部坝肩是其抗震薄弱部位,并给出其最优加固力分布.该应用表明,基于变形加固理论的结构抗震稳定评价与加固设计体系对大型实际工程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张威  王博  徐建国  黄亮 《水力发电学报》2018,37(10):113-120
基于混凝土连续介质损伤力学和概率密度演化理论,结合物理随机地震动建模方法和精细化有限元分析程序,建立了大型渡槽结构随机动力反应分析与可靠度评估框架。以某大型钢筋混凝土渡槽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OpenSEES基于纤维梁单元建立其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以工程地震动物理随机函数模型生成的100条随机地震动样本及相应的赋得概率为基础,开展该渡槽结构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获取渡槽结构的随机动力响应。进而通过概率密度演化方法可获得结构响应的概率密度随时间涨落情况。以渡槽槽墩极限位移角响应为吸收边界条件,可获得不同给定阈值条件下渡槽结构的动力可靠度指标。所建议的分析框架和方法将为渡槽结构的抗震分析与可靠性设计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电力变压器的震害及其破坏机理,提出电力变压器抗震加固的若干典型方案,可供地震区加固变压器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初步设计中提出的跨度为40m、双箱矩形断面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渡槽结构的1:5仿真模型试验研究情况,对预应力混凝土渡槽结构仿真模型试验中结构自重的模拟与结构承受水荷载作用前初始应力状态的建立,水荷载施加方法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调整混凝土初始预应力的方法模拟预应力混凝土渡槽结构在结构自重作用的受力状态是可行的,采用单面橡胶和钢结构组成的单腔和多腔加载水囊可以准确地模拟渡槽中水荷载的作用,采用全自动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是保证大型结构模型试验数据采集同步而精确的必要设备条件,为大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模型试验提供重要成功经验。针对渡槽单箱承受水荷载和双箱承受水荷载时主要构件的性能测试结果,提出各构件的设计方法和结构构造措施以及需要进一步改进的结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1.
唐寿斌 《电力建设》1994,15(2):18-21,44
办公楼增层中的抗震设计与结构选型东北电力设计院唐寿斌前言旧楼加固、改造、增层用于城市房屋政建工程具有投资少、收效快、不占地、不需搬迁、节省城市配套费等优点,但这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建筑物加固规程规定,建筑物加固之前必须进行检查鉴定,确定地基、上部...  相似文献   

12.
气体绝缘开关(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套管是特高压(ultra-high voltage,UHV)变电站中的重要设备。为提高某型1100 kV特高压GIS套管-支架体系的抗震性能,对该套管原有钢支架梁柱节点进行了加固,并增加了相应斜撑,对加固前后的套管-支架体系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前原支架在不同地震作用下动力特性发生变化,抗震性能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支架对套管地震响应有较大的放大作用,加固后的支架侧向刚度增强,支架顶部加速度反应谱峰值较加固前降低,且主要频率分量升高,与套管基频差异增加,套管-支架体系地震响应较加固前减小。支架对体系抗震性能有较大影响,加固后的支架能显著提高GIS套管-支架体系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3.
利用ANSYS 软件动力分析功能中的模态分析和谱分析功能对火电厂空冷岛钢结构平台的三维模型进行地震波作用下的抗震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 空冷岛钢结构平台的地震响应较为明显, 同时, 找到了空冷岛钢结构平台抗震的薄弱环节, 并对薄弱环节进行加固, 加固后再次进行抗震分析。由2 次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4.
考虑前期震动影响的紫坪铺面板坝震后抗震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经受了"5.12"汶川大地震的紫坪铺大坝的震后加固,根据地震后最新核定的地震动参数,采用三维真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方法,进行了紫坪铺大坝震后抗震安全评价。紫坪铺大坝是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强震的,在进行震后的抗震计算和抗震安全性评价时,应当考虑前期震动的影响。采用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研究了前期震动对大坝地震反应的影响,进行了设计地震下的大坝动力分析,从稳定、变形、面板防渗体系安全等多角度,对震后大坝的抗震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抗震薄弱环节,对抗震加固措施提出了建议。所提出的抗震安全性评价方法以及有关规律和结论,可为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吴思源  刘潇  谢强 《高压电器》2022,(8):222-230
变电站系统抗震韧性评估为提升其抗震性能提供指导,有助于减少震后各类损失,为了优化其韧性评估的运算效率,文中提出一种向量化快速评估方法。首先建立设备破坏概率矩阵,结合随机抽样获得设备状态矩阵,利用向量化分析模型模拟变电站工作过程,最后定义了系统评价指标,通过蒙特卡洛抽样量化计算变电站系统的剩余功能和抗震韧性指标。利用该方法对一典型220 kV变电站进行抗震韧性快速评估,高效地量化对比了在不同地震强度下加固各类设备对系统韧性的提升,并基于多维指标找寻多种关键设备及多维加固策略。该方法可为特高压变电站系统韧性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外包钢加固法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锦平 《上海电力》2004,17(3):251-252
杨树浦发电厂23kV老一段开关室改造工程中,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使整体荷载增加较大,须对原有的建筑物结构进行加固。介绍了该厂采用湿式外包钢加固法及加固方案的实施步骤。该加固方案为改造工程节约了投资、时间,也为老厂今后对其它建筑物的加固,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7.
加固砌体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二柱墙、夹板墙和后加固墙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试验研究 ,分析了用夹板墙和破坏后加固墙的效果及抗震性能 ,对各墙体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变形、滞回特性耗能性能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工程中渡槽的安全监测对保证其长距离输水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解决目前渡槽变形预测中原型观测资料挖掘不充分的问题和进一步提升预测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分解和机器学习的渡槽变形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奇异谱分析法将渡槽变形监测数据分解为周期分量、趋势分量和剩余分量三部分,使用核极限学习机对周期分量和趋势分量进行预测,使用长短期记忆网络结合相空间重构理论建立剩余分量的预测模型,将预测结果叠加,建立渡槽变形组合预测模型。以双洎河支渡槽的变形监测数据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组合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并且具有一定的鲁棒性,为渡槽的安全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CFG桩复合地基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原位测试试验,说明用CFG桩进行地基处理具有加固效果明显,变形小等优点,并提出了一种在人口稠密的聚居区简单可行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20.
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的抗震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广泛收集调研国内外强地震区已建心墙堆石坝抗震加固措施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采用上缓下陡坝坡抗震措施的效果,并用杆单元模拟堆石体中的加筋,探讨对坝顶一定范围进行坝体加筋抗震措施的可行性.根据动力有限元分析计算的坝体加速度分布、坝体永久位移结果,总结糯扎渡坝体动力反应的规律,评价糯扎渡坝坡的抗震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