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CXCR4、CXCR3水平,探讨梅毒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检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血清固定组)35例外周血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CXCR4、CXCR3水平,并以规范治疗后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血清转阴者梅毒患者(转阴组)40例及健康体检者(健康组)35例分别作为对照。比较3组外周血趋化因子受体水平。结果梅毒血清固定患者CCR3表达高于健康组及转阴组,CCR5、CXCR3表达低于健康组及转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阴组与健康组比较,趋化因子受体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趋化因子受体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发病、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期别梅毒患者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CXCR4、CXCR3水平,探讨梅毒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检测不同期别梅毒患者外周血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CXCR4、CXCR3水平,以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二、三期梅毒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及一期梅毒患者比较,外周血CCR3水平增高,CCR5水平降低(P<0.05或0.01);三期梅毒患者与二期患者比较,外周血CCR3水平增高(P<0.05);二、三期梅毒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外周血CCR3水平降低(P<0.05);二期梅毒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外周血CCR5水平升高(P<0.05).结论 趋化因子受体在梅毒的发病和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IL-15、IL-18、IL-21和NK细胞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皮肤性病科收治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24例为血清固定组,24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NK细胞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外周血IL-15、IL-18、IL-21。检索全网数据库,纳入有关NK细胞与梅毒血清固定相关性且符合既定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梅毒血清固定组外周血IL-18、IL-21水平和NK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两组IL 1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3)。Meta分析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NK细胞百分比明显减低[SMD=-0.64,95%CI(-1.08,-0.21),P<0.001]。结论: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IL-18、IL-21和NK细胞水平降低,可能与血清固定的形成相关,有望成为血清固定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人群、梅毒未治疗患者、梅毒治疗后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转阴患者和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血清IL-10、IL-12水平,并对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血清IL-10和IL-12作相关性分析。以探讨细胞免疫与梅毒血清固定的关系,为有效治疗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正常人群组、梅毒未治疗组、梅毒治疗转阴组和梅毒血清固定组的IL-10和IL-12水平,将各组IL-10和IL-12水平行统计学分析。对梅毒血清固定组中IL-10与IL-12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梅毒血清固定组患者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阴转组(P<0.01)及梅毒未治疗组(P<0.05);梅毒血清固定组患者IL-1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阴转组及梅毒未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梅毒血清固定组患者IL-10与IL-12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417,P>0.05)。结论:梅毒血清固定组患者机体内细胞免疫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发生了免疫不平衡,这种免疫抑制和不平衡可能造成了梅毒螺旋体能够逃脱机体的免疫监视而残存,成为引起血清固定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期别梅毒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的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梅毒患者,检测不同期别梅毒患者的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水平,以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作对照,分析趋化因子受体在梅毒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各组受试者趋化因子受体表达水平比较二、三期梅毒患者与一期梅毒患者比较,外周血CCR3水平增高,CCR5水平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三期梅毒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外周血CCR3水平增高,CCR5水平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期梅毒患者与二期梅毒患者比较,外周血CCR3水平增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趋化因子受体在各期梅毒患者体内的免疫应答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提示免疫调节可能是治疗梅毒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哮喘患儿外周血髓系抑制细胞(MDSCs)、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方法:应用两色荧光标记技术流式细胞仪检测哮喘发作组(n=52)、哮喘缓解组(n=50)、肺炎对照组(n=45)及正常对照组(n=48)儿童外周血MDSCs,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10、IL-12水平。结果:哮喘发作组较其他3组外周血MDSCs、血清IL-10水平升高,血清IL-12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3.820、1284.470和1139.380,P均<0.05);肺炎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发作组患儿外周血MDSCs水平与IL-10呈正相关(r=0.741,P=0.007),与IL-12呈负相关(r=-0.879,P=0.014)。结论:MDSCs可能通过上调IL-10、下调IL-12在儿童哮喘发病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系统性硬化症(SSc)合并肺间质病变(ILD)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8 (IL-8)、趋化因子受体1(CXCR1)、CXCR2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武汉市第五医院风湿免疫科治疗的系统性硬化症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ILD患者25例为SSc-ILD组,非ILD患者17例为SSc-非ILD组。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3组受试者肺功能,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XCR1、CXCR2mRNA,血清IL-8、ESR、CRP、IgA、IgG、IgM、补体C3水平。采用Spearman进行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SScILD组FEV1%、FEV1/FVC显著低于SSc-非ILD组和健康对照组(F/P=76.626/0.000,29.097/0.000),且SSc-非ILD组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SSc-ILD组CXCR1、CXCR2 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IL-8、ESR、CRP、IgA、IgG、IgM水平显著高于SSc-非ILD组和健康对照组(F/P=581.600/0.000、401.103/0.000、149.551/0.000、34.990/0.000、37.207/0.000、189.508/0.000、117.657/0.000、12.708/0.000),且SSc-非ILD组各指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Sc患者外周血中CXCR1、CXCR2及血清IL-8水平与FEV1%呈显著负相关(r/P=-0.608/0.005、-0.538/0.048、-0.613/0.003),CXCR1、IL-8与FEV1/FVC呈显著负相关(r/P=-0.616/0.002、-0.581/0.0.15),CXCR2与FEV1/FVC无显著相关性(P>0.05);SSc合并ILD患者CXCR1、CXCR2、IL-8与CRP、ESR、IgA、IgG、IgM均呈正相关(P<0.05),与C3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IL-8与其受体CXCR1、CXCR2在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间质病变患者血清中均高表达,IL-8可能在SSc-ILD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梅毒患者细胞免疫相关因子及外周血mi R-155分子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血清固定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反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观察组)、治疗后TRUSTDD转阴者(对照组A)和健康人群(对照组B)外周血mi R-155表达量,并采用ELISA检测三组血清细胞免疫相关因子。结果观察组血清INF-γ、IL-2水平低于两对照组(F=13.571,5.299,P0.01),IL-4、IL-10水平高于两对照组(F=6.851,9.69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mi R-155的2-△△ct数值对照组(t=5.159,t=7.475,P0.001),即观察组mi R-155表达水平低于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mi R-155表达与IFN-γ、IL-2水平呈负相关(r=-0.361、-0.61,P=0.007,P0.001),与IL-4、IL-10水平呈正相关(r=0.463、0.495,P0.001)。结论 mi R-155可能作为梅毒患者细胞免疫调节上游因子之一参与了梅毒感染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分析外周血中辅助性T 细胞17(Th17)表面CC趋化因子受体4(CCR4)、CC趋化因子受体6(CCR6)、CXC亚族趋化因子受体3(CXCR3)表达量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11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肝功能正常人群14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表达水平,血清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指标,并进一步分析CCR4、CCR6、CXCR3表达量与慢性乙肝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慢性乙肝患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表达水平,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值,丙氨酸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值均高于对照组,球蛋白(Glo)值低于对照组,随着慢性乙肝病情加重,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表达水平,HA、LN、Ⅳc、PCⅢ值,ALT、Alb、TBIL值进一步上升,Glo值下降。CCR4、CCR6、CXCR3表达量与慢性乙肝患者的外周血HA、LN、Ⅳc、PCⅢ、ALT、Alb、TBIL呈正相关,与Glo呈负相关(P <0.05)。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存在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异常表达,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直接相关,可以作为乙肝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妊娠晚期隐性梅毒TRUST血清学固定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妊娠晚期隐性梅毒血清学固定24例患者及16例健康对照的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并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外周血IL-10及IL-12浓度水平。结果妊娠晚期隐性梅毒RPR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细胞亚群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3^+、CD8^+淋巴细胞及B细胞差异无显著性(P〉0.05),CD4^+淋巴细胞、NK细胞明显降低(P〈0.01),CD4^+/CD8^+显著降低(P〈0.01)。IL-10及IL-12浓度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IL-10/IL-12浓度比值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妊娠晚期隐性梅毒RPR血清固定患者存在细胞因子分泌的不平衡,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不平衡和免疫抑制,在妊娠晚期隐性梅毒患者RPR血清固定病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IL)-12、IL-10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中心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正规驱梅治疗后治愈50例为梅毒血清学治愈组,其余40例患者则为梅毒血清固定组,选择40名同期行健康体检人群为健康对照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3组人群IL-12、IL-10、T细胞亚群(CD4+、CD8+、CD3等)及NK细胞水平,比较分析。结果梅毒血清固定组CD4+、NK细胞、IL-1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梅毒血清学治愈组,IL-12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梅毒血清学治愈组(P<0.05)。另外,IL-10与IL-12无相关性(P>0.05)。结论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IL-12、IL-10与NK细胞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趋化因子受体CCR5,CXCR3,CXCR6和CCR7在丙肝患者肝外周血NK和NK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其意义,了解其与肝组织学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用荧光标记抗趋化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对肝及外周血NK和NKT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受体染色后,用9色11参数流式细胞仪KSRⅡ检测分析.[结果]肝组织中NKT细胞比例18.2±5.8高于外周血的3.7±2.9,P<0.01;肝组织NK细胞比例7.8±3.3低于外周血中15.1±10.1,P<0.01.肝组织CCR5 ,CXCR3 或/和CXCR 的NK和NKT细胞频数高于外周血,P<0.001,CCR7 NK和NKT细胞频数低于外周血,P<0.001;肝组织学炎症明显组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CR5,CXCR3或CXCR6的NK和NKT细胞频数高于炎症轻微组.[结论]是趋化因子受体CCR5,CXCR3和CXCR6而不是CCR7介导NK和NKT细胞向肝迁徙定植,它们并可能参与肝炎症的病理免疫学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及其受俸3(CXCR3)的表这情况,并探索复方中药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清中CXCL10及CXCR3水平.结果 服用复方中药1个月后,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CD3+ CD4+、CD3+ CD8+T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前外周血清中CXCL10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外周血清中CXCR3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CXCL10、CXCR3表达水平及T细胞亚群比例异常可能与白癜风的发病相关,本研究所用的复方中药可能通过调节T细胞亚群、CXCL10及CXCR3的表达水平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外周血、脾脏、胸腺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CXCR3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用双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自然流产模型组小鼠(CBA/J×DBA/2,n=14)、正常妊娠模型组小鼠(CBA/J×BALB/c,n=13)和正常非孕组小鼠(CBA/J,n=11)外周血、脾脏以及胸腺中CD4+T细胞CCR3、CCR5和CXCR3这三类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结果 自然流产模型组外周血CD4+T细胞CCR3的表达率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1),CCR5和CXCR3高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5,P<0.01);但三个指标与正常非孕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流产模型组脾脏CD4+ T细胞CCR3的表达率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1).高于正常非孕组(P<0.05);而CCR5和CXCR3高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5),但与正常非孕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流产模型组胸腺CD4+ T细胞CCR3的表达率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5),高于正常非孕组(P<0.01);而CXCR3的表达率高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5).但与正常非孕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5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T细胞上CCR3、CCR5和CXCR3的表达异常可能在自然流产的发病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及相关趋化因子表达水平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急性发作组和缓解组,每组各30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三组人群外周血中Th17细胞(CD4+IL-17+)上CCR4、CCR6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总IgE、IL-17、IL-23、CCL20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急性发作组哮喘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CCR4、CCR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哮喘患者(P<0.05),缓解组哮喘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CCR4、CCR6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急性发作组哮喘患者外周血血清中总IgE、IL-17、IL-23、CCL20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哮喘患者(P<0.05),缓解组哮喘患者外周血血清中总IgE、IL-17、IL-23、CCL20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3CCR4、CCR6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总IgE、IL-17、IL-23、CCL20的蛋白表达水平正相关(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Thl7细胞相关趋化因子CCR4、CCR6表达增高并与Th17细胞造成的炎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梅毒孕妇产后血清固定者的细胞免疫水平.方法 60例梅毒产妇规范治疗后血清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持续低滴度阳性(滴度≤1 ∶4,时间>2年)且排除HIV感染和神经梅毒者作为病例组,并选取61例治疗后TRUST转阴的女性梅毒患者和63例女性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和IL-23).结果 病例组外周血CD3和CD4淋巴细胞亚群均低于2个对照组(P<0.001),而CD8则高于2个对照组(P<0.05);3组的Th17淋巴细胞亚群、血IL-17和IL-23的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梅毒孕妇产后血清固定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表达量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的CHB组,同期体检的6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并测定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的表达量,采集血清并测定Th17细胞因子、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的含量。结果:CHB组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CHB组血清中IL-17、IL-21、IL-22、ALT、AST、GLB、HA、PC-III、LN、C-IV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的荧光强度呈正相关,血清中ALB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与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的荧光强度呈负相关。结论:CHB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表面CCR4、CCR6、CXCR3的高表达能够造成Th17细胞因子分泌增多、肝功能损害及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雌激素替代治疗后的绝经后冠心病妇女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2的变化。方法:选22例已绝经的冠心病妇女为观察组,20例绝经后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又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安慰剂组,干预组口服结合型雌二醇(倍美力),每日0.625mg,连续3个月,安慰剂组口服安慰剂(维生素C),观察对象均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3个月末抽血测血清雌二醇(E2)水平,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治疗前冠心病组血清E2,CXCR2蛋白水平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经过雌激素干预治疗3个月后,绝经后妇女血清E2水平均显上升(P<0.01),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2水平均显下降(P<0.01),且冠心病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3)血清E2水平与CXCR2水平变化呈显负相关(r=-0.46).结论:雌激素替代治疗后的绝经后妇女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2下调,且有冠心病变化更明显,提示与雌激素的心脏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魏巍  刘葵葵  韩捷 《浙江医学》2013,35(13):1257-1259
目的探讨Tregs细胞CCR4、CCR6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发病时的意义。方法选择45例活动期RA患者(RA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从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RA患者外周血中CD4+Foxp3+细胞(Tregs)占比及其该类细胞上CCR4、CCR6的表达水平,并对Tregs上CCR4、CCR6水平与RA临床活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A活动期患者外周血Tregs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期患者外周血Tregs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CCR4、CCR6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期患者外周血Tregs细胞CCR4、CCR6表达水平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RA患者外周血中Tregs细胞上趋化因子受体CCR4、CCR6表达增加,可能是Tregs细胞获得定向迁徙至病变关节能力的表现,也是机体炎症反应时反馈性调节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及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80例膀胱癌患者和33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 ELISA 检测血清中 CXCL10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 CXCR3 mRNA 的表达,并将 CXCL10和 CXCR3的表达强度与各临床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试验组外周血清中 CXCL10及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 CXCR3 mRNA 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CXCL10及 CXCR3 mRNA 的表达与年龄、病理分期、分化程度、肿瘤大小等均不存在相关性(P >0.05),但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 <0.05)。结论CXCL10及 CXCR3的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可能存在相关性,阻断 CXCL10/CXCR3反应轴,可能会成为膀胱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