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张强 《金属世界》2012,(3):36-39
在传统的钢管生产中,钢管的壁厚测量监控以离线检测为主,检测方法主要有机械量具测厚和超声波测厚两种方法。新一代热轧无缝钢管在线测厚系统,可在钢管生产过程中实现连续、非接触式测量热态钢管的壁厚,同时可测量显示钢管的同心度、椭圆度以及头尾壁厚变化,使钢管壁厚、外径和切头尾长度受到实时的监测和控制,为生产高精度无缝钢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本文简单介绍了新一代在线壁厚测量系统,包括:同位素热测壁厚系统、γ射线测量系统、激光测量系统和多通道扫描LASUS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技术优点,为生产实践中更好地选择和使用测厚系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工业CT技术原理及特点的分析,从检测试验过程及应用案例等方面简单介绍工业CT技术在单晶叶片壁厚精确测量中的应用,并对工业CT测厚误差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工业CT技术能有效解决单晶叶片壁厚精确测量的技术难题,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同位素在线测厚系统的组成、测量原理和功能,分析了影响测厚精度的因素,以及其在无缝钢管生产现场的应用实践。该在线测厚系统的测量具有及时性和全面性,不但可以判断钢管壁厚精度,也可以反映出各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但该系统是以采样点壁厚展示壁厚精度,放射源之间的位置的壁厚存在超差风险,需避免用显示壁厚代替管体全壁厚,造成对实际壁厚的误判。  相似文献   

4.
胡儒卓  郑贵英  庄钢 《钢管》2000,29(2):31-33
介绍了天津钢管公司在其MPM连轧管机组上应用新一代在线测厚系统———钢管同位素热测壁厚仪的成果 ,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几个典型的热测壁厚曲线图。应用该测厚系统 ,可为生产高精度无缝钢管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日本钢管公司京滨厂为了提高热轧无缝铜管质量、节省劳力和简化作业线,开发并采用了铜管在线超声波壁厚检测系统,检测精度达O.1mm以下。这种钢管壁厚检测系统的特点如下: ①钢管以一定速度(最大3.2m/s)直线通过旋转的测头内部时,可测出铜管壁  相似文献   

6.
电磁超声是超声波无损检测的一个分支。该技术利用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在被测材料表面产生超声波。因此,电磁超声无损检测过程无需使用耦合剂,并且支持非接触检测。不停工情况下的在役管道以及其他压力容器的剩余壁厚测量是当今无损检测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常温管道测量方面,使用传统的压电超声可以比较精确地测量管道的剩余壁厚。但是,在高温管道测量方面,目前高温耦合剂还是存在易于挥发、效果不稳定的缺点,而且价格昂贵,不利于实际应用。文章介绍了电磁超声测厚的基本原理、电磁超声厚度测量的仪器设备、探头及其使用范围。结合高温管道测厚的实际应用案例,对电磁超声测厚应用进行了阐述、分析和总结。最后得出,电磁超声由于无需接触、不需要耦合剂等特点,对材料的高温测厚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1月28日,兰州石化公司年550万吨常减压蒸馏装置完成20个测点系统调试、上线及软件培训工作,首套在线定点测厚系统正式投用。系统通过测点腐蚀监测数据传输,随时能反映出受监测设备壁厚和腐蚀状况。2015年年底,装置在线测厚项目陆续在部分生产装置落地生根,成为实现设备腐蚀速率快速实时监测的新渠道,标志着兰州石化在建设和完善防腐蚀监测系统道路上迈出扎实一步。"基于常减压装置在线测厚技术应用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8.
脉冲涡流检测是一种新型的快速腐蚀扫查技术。采用自主研制的脉冲涡流腐蚀扫查设备,并结合超声波测厚技术验证,可以检测设备的壁厚减薄状态。将该技术应用于炼油厂汽提塔壁的腐蚀扫查,不仅快速定位了塔壁腐蚀减薄位置,而且可以反映腐蚀坑的剖面形态。进入汽提塔内部观察,也验证了脉冲涡流腐蚀扫查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快速准确的实现对在线设备的腐蚀检测。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测厚技术在埋地管道局部壁厚抽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媛媛  张洁  刘超  尹春峰  王遂平 《无损检测》2010,(5):392-393,398
介绍了利用超声波测厚技术进行埋地管道壁厚抽测的检测、评价方法,举例说明了该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数据采样准确,评价结果可靠,为指导无法实施内检及不适宜应用非开挖外检测的埋地管线的运行、维护、维修与更换提出了科学公正的检测数据与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证核电站反应堆控制棒组件的正常使用,采用水浸脉冲反射回波超声检测技术,应用FFT(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得壁厚信号的谐振频率,根据壁厚信号的谐振频率计算壁厚,从而得到检测区域内的缺陷信息。在已知壁厚的试验棒上验证这种方法,得到的壁厚数据的精度较高,能较好地实现反应堆控制棒组件的超声检测。  相似文献   

11.
谈丽华 《机床与液压》2017,45(8):121-129
液力-机械传动系统和液压-机械传动系统是地下铲运机两种重要的传动系统布置方案。针对ACY-10载运为1m~3的小型铲运机传动系统设计,根据铲运机使用要求,设计变量泵、变量马达等元件。采用静液压-机械传动方案,应用Automation Studio搭建整车不同液压系统的分析模型,对铲运机行驶液压系统、转向液压系统、工作液压系统等运行特性进行分析,获得不同工况时系统油路循环,系统所受动载荷特性,系统受动态外载荷作用时工作油缸压力、位置随时间变化曲线。同理根据液力-机械传动系统方案的特点,搭建分析模型,对比分析静液压-机械传动方案和液力-机械传动方案。结果可知:静液压-机械传动方案在最大牵引力、最大铲取力、爬坡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且很好地解决了倾翻油缸系统中出现的波动现象,提高了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可将静液压-机械传动方案作为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超声波C扫描检测系统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方向作了简要的叙述和归纳,对国内外的超声波C扫描检测系统产品进行了简单介绍,对超声波C扫描检测中常见的平面扫查系统、回转体扫查系统、大型空间曲面构件扫查系统、管材与棒材旋转行进的扫查系统和便携式扫查系统等五类系统的特点和应用范围进行了总结,为业界选择合适的检测系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估多液压缸系统方案的可靠性和故障风险,建立一种基于AMESim建模仿真平台的多液压缸系统故障仿真模型。介绍多液压缸系统的组成和液压原理;基于AMESim建立多液压缸系统仿真模型并对供油系统、举升系统和锁止系统的仿真模型和整个系统的工作模式进行了简单介绍;结合故障注入对典型失效方式进行建模;并以齐动模式的工况为例,在不同故障模式下对多液压缸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识别在典型故障模式下各分液压缸的运行参数变化,从而调整系统设计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多液压缸系统仿真模型可以实现多缸、多故障模式下不同任务和功能的仿真分析,为后续多学科耦合仿真分析、多参数优化和多液压缸系统实物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何挺韬 《机床与液压》2005,(11):201-203
介绍了为某航空生产企业开发的一套数控机床维修管理信息系统。内容涉及系统所采用的体系结构,程序编写的设计模式,并着重沦述了软件系统的功能组成。最后对该系统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赵尚福  郭智春 《机床与液压》2019,47(12):175-178
分析了模块化动力刀架刀盘形式、刀具驱动接口等关键技术。采用同步带和锥齿轮机构设计了径向模块化动力刀架,利用多级齿轮机构设计了轴向模块化动力刀架。设计了用于控制刀架锁紧和动力模块离合的液压系统。选择了带编码器的伺服电机及接近开关等主要电气部件,规划了工作循环方式,绘制了电气系统的连线图。分别制造了径向模块化动力刀架和轴向模块化动力刀架的样机。  相似文献   

16.
武卫  吴强  王占林 《机床与液压》2006,(7):148-149,153
气动伺服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很难得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本文对气动位置系统进行辨识得到了反映被控对象主要动态特性的系统模型,通过对多种辨识方法的比较,表明借助Matlab系统辨识工具箱可以快速地得到反映系统主要特性的数学模型,用于气动位置系统控制器设计和仿真。该思路对其它系统的辨识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制造执行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造执行系统是实现企业信息集成的关键技术,是企业信息化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分析了制造执行系统的功能,提出了制造执行系统的功能模型和数据流程模型,并设计了制造执行系统.通过一个已在某航天制造企业使用的制造执行系统软件证实了该制造执行系统的功能模型和数据流程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非接触式机器人测控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伟  张琳  李仕春 《机床与液压》2007,35(6):157-159,9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机器人测控系统,论述了系统设计思想及其组成和工作原理.该系统由非正交系的坐标执行机构、激光位移传感器和CCD摄像头等测量系统以及主从式的控制系统组成,能在有限的测量空间内,实现球壳类、回转类工件的几何尺寸、表面缺陷的高精度测量.测试表明,该测控系统具有可靠的稳定性和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9.
ADT850运动控制卡是基于PC机PCI总线的高精度伺服运动控制卡,它作为数控发生装置方便地用于各种运动控制系统中.本文详细地分析了步进式位置伺服系统控制方案并进行了软硬件结构设计.讨论了如何确定系统中步进电机的脉冲频率,从系统的误差和精度方面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该系统在对数控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实验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轨道路基动力响应,对所建立的可模拟列车荷载的液压激振系统进行了AMESim建模与仿真。对所设计的动、静压腔液压激振系统分别进行建模与仿真,验证各自的可行性;然后封装所有模型构建整个液压激振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液压激振系统能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