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Planning》2016,(1)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恩替卡韦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组给予阿德福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BV DNA病毒载量、HBe Ag/HBs Ag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4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HBV DNA病毒载量、血清HBe Ag/HBs Ag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三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4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HBV DNA、HBe Ag转阴率以及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89%、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均较低。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1)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药组各40例,联合用药组采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单药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经过48周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ALT、ALB及PA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2、24及48周时两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及HBe Ag血清转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治疗,采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和单用恩替卡韦均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但是联合用药治疗效果并不比单独用药明显。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4):21-22
目的:对比分析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酯治疗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感染科收治的52例耐药CHB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给予替诺福韦酯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肝功能指标、病毒、生物化学应答率与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BV DNA与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V DNA与各肝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BV DNA与各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毒、生物化学应答率与HBe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可提高耐药CHB患者临床疗效,降低HBV病毒载量,提高病毒、生物化学应答率与HBeAg转阴率,促进肝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1)
目的观察健肝颗粒Ⅱ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e抗原(HBe 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HBe Ag阳性CH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健肝颗粒Ⅱ方。治疗52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HBe Ag及乙肝e抗体(HBeAb)血清学转换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HBe Ag转阴率及HBeAb转阳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外周血ALT及血清HBV-DNA载量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外周血ALT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ALT复常率为65.3%,治疗组为7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血清HBV-DNA载量低于检测限比率为62.7%,治疗组为7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肝颗粒Ⅱ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 Ag阳性CHB疗效显著,可升高患者的HBe Ag转阴率、HBeAb转阳率、ALT复常率及血清HBV-DNA载量低于检测限比率,其疗效优于单用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2)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乙肝舒康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乙肝舒康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HBV DNA转阴率、HBe Ag/HBe Ab血清学转换率和ALT复常率。结果:治疗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和HBe Ag/HBe Ab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乙肝舒康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8):7-10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难治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难治性腹水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病例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病例组给予恩替卡韦和前列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肾功能、血清病毒学及影像学指标变化。结果:病例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TBIL、BUN、Cr、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显著降低,ALB、双侧肾动脉内径、肾血流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ALT、AST、TBIL、PTA、BUN、Cr、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显著降低,ALB、双侧肾动脉内径、肾血流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和HBsAg转阴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难治性腹水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微循环、肾脏血流动力学障碍,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6)
目的分析e抗原阳性的HBV患者应用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本科室治疗的105例e抗原阳性HBV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52例列为对照组,拉米夫定联合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的53名患者列为研究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HBV DNA、HBV抗原转阴率,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的82.69%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显增高为92.45%(P<0.05);在各指标变化方面,与对照组相较,研究组HBe Ab/HBe Ag转换率、HBs Ag阴转率、HBV DNA阴转率均呈明显增高(P<0.05)。ALT水平在治疗3个月、12个月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别。结论 e抗原阳性HBV患者应用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可以改善血清ALT、HBV DNA水平,提高HBe Ab/HBe Ag转换率、HBs Ag及HBV DNA阴转率,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5):848-85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解毒方(黄芪25 g,川芎20 g,何首乌、丹参、赤芍、茯苓、虎杖各15 g,泽兰20 g,白花蛇舌草30 g,甘草5 g)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每天2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纤维化指标,检测治疗前后血清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metalloproteinases 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_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0.4%,对照组有效率为73.7%,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IMP-1、TGF-β_1和PD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变疗效显著,具有抗纤维化和肝硬变的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4):32-35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恩替卡韦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红细胞补体受体1(sCR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替比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Child-Pugh评分、血清sCR1水平、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乙肝e抗原(HBeAg)转阴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T、TB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hild-Pug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BV-DNA和HbeAg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sCR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可降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sCR1水平,改善肝功能,提高乙肝病毒清除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2):10-17
目的:对比分析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的效果及对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6月来本院诊治的60例乙型肝炎相关ACLF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拉米夫定组和恩替卡韦组,各30例。拉夫米定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恩替卡韦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IL-10、IFN-γ、HBV DNA转阴率,并比较预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TBIL、ALT、IL-10、IFN-γ和MELD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ALB、PTA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恩替卡韦组的IL-10、IFN-γ及MELD评分均低于拉米夫定组,PTA、HBV DNA转阴率均高于拉米夫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恩替卡韦组的TBIL、ALT均低于拉米夫定组,ALB高于拉米夫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相对于拉米夫定在乙型肝炎相关ACLF的治疗中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24):26-28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与特异性免疫疗法联用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慢性乙肝患者1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6例,对照组予以替比夫定治疗,试验组予以替比夫定联合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 Ag血清学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AL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转阴率以及HBe Ag血清学转阴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试验组的ALT复常率与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HBe 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试验组的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以及HBe Ag血清学转换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比夫定与特异性免疫疗法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比单用替比夫定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34):80-82
目的:探讨灵芝养肝丸联合肝病治疗仪拉米夫定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过程中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儿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率为9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不良反应率为2.2%,远低于对照组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症候总分、ALT、AST、DNA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得分(41.2±3.8)分,SAS得分(37.2±7.3)分,观察组护理后SDS得分和SAS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1例患儿出现持续性高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对照组中有3例出现持续性高热,有2例皮肤出现轻度红肿,1例患儿表现出轻度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率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灵芝养肝丸联合肝病治疗仪、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儿时,应根据治疗步骤采取对应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1)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患者HBsAg水平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化学发光法检测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HBsAg水平,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HBV DNA及连续监测法检测ALT水平,并分析HBV DNA与HBsAg的相关性。结果 40例乙肝患者治疗前HBV DNA水平为(7.12±0.97)×106IU/mL,HBsAg水平为(1.91±0.37)×103IU/mL;经阿德福韦酯治疗3个月HBsAg已下降,6个月后显著下降(P<0.05),治疗3个月后HBV DNA显著下降(P<0.05);治疗两年后HBsAg和HBV DNA降至较低水平即(0.86±0.77)×103 IU/mL、(3.12±0.72)×102 IU/mL;治疗3个月ALT显著下降,治疗6个月基本恢复正常;治疗两年后其中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产生耐药,从而导致HBV DNA、HBsAg和ALT水平反弹;同时HB-sAg与HBV DNA之间呈正相关。结论定期检测HBsAg浓度,有助于评估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疗效和及时发现耐药。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10):1973-1975
目的:观察扶正透邪方联合耐拉米夫定治疗耐药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对HBV-YMDD变异的影响。方法:将30例耐拉米夫定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扶正透邪方(黄芪30 g,三七5 g,苦参5 g,叶下珠15 g,三叶香茶菜15 g)治疗,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4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肝功复常率、HBV-DNA复常率、HBeAg血清学应答及HBV-YMDD位点的恢复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24周的临床研究。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生物化学应答、病毒学应答、HBe Ag血清学应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未发现变异位点恢复,治疗组发现1例变异位点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透邪方可提高耐拉米夫定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有可能促进HBV-YMDD变异位点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1):180-181
众所周知,学生学科兴趣会直接影响到学科成绩,而教师的教学风格在培养学生学科兴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风格作为引起学科兴趣不可或缺的因素,应受到广大教育者们的重视。本论文以日常课堂中教师的教学风格为研究出发点,通过分析教学风格对学生学科兴趣的影响,深入浅出地总结出影响的主要方面以及针对如何有效改进教学风格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30):112-11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症患者的临床量化规律。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高要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部西医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属于湿热证患者101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偏重证者作为A组(5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热偏重证者作为B组(51例),同期选取肝功能正常,未合并肝脏疾病和湿热证的健康人群作为正常组(50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尿液水通道蛋白2(AQP-2)、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A、B组AQP-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AQP-2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HSP7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HSP70明显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CD4+、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证存在AQP-2、HSP70和CD8+等指标显著增加现象,同时存在CD4+、CD4+/CD8+等指标显著降低现象,其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偏重证者AQP-2增加程度更明显,热偏重证者HSP70增加程度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3):385-387
目的:探讨肝康颗粒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在抑制乙肝病毒突变中的效果,筛查可用于预防乙肝病毒突变的中药或联合制剂。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87例慢性乙肝患者分为中药组39例、拉米夫定组62例、阿德福韦酯组54例及联合用药组32例。中药组在对症护肝的基础上服用肝康颗粒,不使用任何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组口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组服用阿德福韦酯;联合用药组在口服拉米夫定的同时,使用中药肝康颗粒。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乙肝病毒耐药水平,对比各组HBV-DNA载量、谷丙转氨酶水平及乙肝病毒耐药率。结果:经相应治疗后,中药组、联合用药组和阿德福韦酯组的突变率与拉米夫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HBV-DNA含量与阿德福韦酯组和联合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水平较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康颗粒联合拉米夫定对降低慢性乙肝患者HBV-DNA含量有明显效果;与单用拉米夫定相比,可显著降低乙肝病毒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