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不同TDI三聚体含量的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的红外光谱进行了测定,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所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测定了多异氰酸酯固化剂中TDI三聚体的含量,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在采用高真空两级薄膜蒸发器分离TDI(甲苯二异氰酸酯)-TMP(三羟甲基丙烷)固化剂中的游离TDI的小试基础上,进行了中试研究.对影响分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确定了较优的中试操作条件.并对设备进行了改造,成功实现了连续性生产.分离后的固化剂用溶剂稀释,所得产物游离TDI含量小于0.5%,-NCO含量大于12.8%,固含量大于75%,达到了分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TDI三聚体含量的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的红外光谱进行了测定,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所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测定了多异氰酸酯固化剂中TDI三聚体的含量,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4.
为了快速检测HMX中杂质晶型α-HMX的含量,在制备建模样品的基础上,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HMX光谱与其α-HMX杂质晶型含量的计算模型。讨论了建模样品的代表性、模型光谱范围的选择及模型的优化过程。结果表明,模型具有广泛代表性,最佳光谱范围为6 476~6 446cm-1和4 602~4 424cm-1,交互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96,参考值交互验证残差均方根(RMSECV)为0.20%;外部验证的残差均方根(RMSEP)为0.27%;该法误差均小于0.13%,标准偏差为0.1%;近红外光谱法操作简单、快速、无损、绿色环保,可用于HMX中α-HMX杂质晶型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影响薄膜蒸发器分离聚氨酯TDI-TMP预聚体中游离TDI的各操作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要获得TDI含量低于0.5wt%的TDI-TMP预聚体所需的较优化的操作条件。TDI-TMP预聚体在MD-S80内冷式薄膜蒸发器中分离的较优化操作条件为:初级蒸发温度为140℃,初级蒸发真空度为400 Pa,次级蒸发温度为160℃,次级蒸发真空度为40Pa,刮板转速均为180 r/min,进料温度为100℃,进料速度12.0 g/min,经两级分离后,将蒸余物与分析纯的醋酸丁酯混合,配成固含量75wt%的固化剂,其TDI含量小于0.50wt%,-NCO含量为13.0±0.2wt%。  相似文献   

6.
聚氨酯固化剂中游离TDI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聚氨酯固化剂中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含量.选用SE54型毛细管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以三氯代苯为内标物,采用较低的柱温,使内标物与TDI更好地分离,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精密度好、准确度较高,对TDI含量较低的样品,也能较好地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聚醚多元醇、TDI、MDI、增塑剂为原料合成聚氨酯预聚体,添加滑石粉、触变剂、潜固化剂等助剂研制出一种无泡、低模量、高弹性的单组份聚氨酯密封胶,探讨了聚醚多元醇、潜固化剂、气相二氧化硅对密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密封胶配方的适宜配比为n(TDI)/n(MDI)=2~2.5、n(-NCO)/n(-OH)=1.7~1.9、潜固化剂含量1.2%~1.5%、气相二氧化硅含量1.5%~2.5%。  相似文献   

8.
建立使用近红外光谱(NIR)技术研究快速测定异氰酸酯树脂中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方法。收集异氰酸酯树脂样品,使用气相色谱法(GC/FID)测定游离TDI含量,并采集其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NIR光谱与游离TDI含量的线性关系。在建模过程中,以均值中心化数据增强、Norris平滑和二阶导数算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主因子数为4,定量分析波段为5700~5743cm~(-1)、5764~5805cm~(-1)、5843~5898和5921~5978cm~(-1)。模型RMSEC、RMSEP和RMSECV分别为0.0448%、0.0472%和0.0485%;校正集、验证集和交叉验证集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696、0.9720和0.9643。该模型预测效果良好,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异氰酸酯树脂中游离TDI含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9.
利用双键含量、异氰酸酯根(-NCO)含量和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含量的测定,研究了反应条件对蓖麻油聚氨酯预聚体(CO-PU)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CO-PU中剩余-NCO的含量逐渐减少,游离TDI含量逐渐降低;增加nNCO/nOH,CO-PU中剩余-NCO和游离TDI含量增大;延长反应时间,-NCO含量减小;加入二丁基二月桂酸锡(DBTDL)后,酯化反应速率加快,体系中-NCO含量明显降低。在-NCO与羟基的反应过程中双键比较稳定,CO-PU中的双键含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0.
上海华生化工有限公司采用北京新特科技发展公司研制的分子蒸馏装置 ,成功地应用于聚氨酯固化剂中游离TDI的分离 ,经连续运转的结果表明 ,产品质量稳定 ,运行平稳 ,固化剂中游离TDI的含量控制在 0 5 %以下。目前该装置已能稳定地分离S 685固化剂 ,TMP/TDI加成物及TDI三聚体中的游离单体 ,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同等水平 ,目前用该固化剂配套的涂料已供应市场。该设备的正式使用 ,为我国涂料行业中固化剂的生产技术填补了一项空白采用分子蒸馏装置分离PU固化剂中的游离TDI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以一种化学后处理法降低TDI-TMP型聚氨酯固化剂中游离TDI的工艺方法,其合成思路主要为:利用反应过程中空间位阻的影响而导致在TDI单体及聚氨酯加成物上-NCO基的化学反应活性的差异,选用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和特定的工艺条件,促进游离TDI的自聚反应,并使其成为聚氨酯固化剂中的组成部分,从而达到降低游离TDI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工艺与装备一体化的思路进行了TDI-TMP聚氨酯固化剂的合成与分离研究。研究了适合在薄膜蒸发器中进行游离TDI分离的聚氨酯预聚物的合成工艺,讨论了TDI/TMP的配比、反应温度和加料方式对TDI-TMP预聚物合成工艺的影响。研究了高真空两级薄膜蒸发器分离预聚物中游离TDI的分离工艺,讨论了进料速率、二级蒸馏温度、二级绝对压力和二级刮板转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TDI与TMP质量比在5:1,反应温度在50℃,反应时间5h的合成条件下,得到的预聚物分子量小、黏度低、流动所需温度低,适合在薄膜蒸发器中进行游离TDI的分离。优化的分离工艺条件是进料速率为1.6kg·min-1,二级蒸馏温度为170℃,二级蒸馏绝压为80Pa,二级刮板转速为180r·min-1。合成与分离后的聚氨酯固化剂色泽浅、游离TDI含量和-NCO含量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甲乙酮肟为封闭剂封闭TDI得到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并通过控制活性氢与-NCO基团的比例、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来确定实验最佳条件;通过红外测试来确定固化剂中基团种类从而判断反应后产物种类;通过热失重测试确定固化剂的解封温度。探讨了在不同条件下-NCO的封闭率,进而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n(活泼H):n(—NCO)为1.2,封闭反应温度控制在80℃左右为宜,反应时间为3h。  相似文献   

14.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三羟甲基丙烷(TMP)为原料,采用金属离子催化聚合法合成了低游离TDI含量的聚氨酯固化剂.结果表明:自制的金属离子催化剂A101的催化效果最佳.合成的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残留TDI单体的含量小于0.5%.探讨了A101的催化机理,并计算了反应体系的活化能.计算表明:添加A101催化剂能够有效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15.
新型聚氨酯固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颜色低于铁钴比色计1号,游离TDI含量小于0.5%,贮存稳定性达2年以上的新型聚氨酯固化剂的生产工艺;确定了含羟基丙烯酸树脂与该固化剂的质量比为:m(含羟基丙烯酸树脂):m(新型聚氨酯同化剂)=10:4~6;分析了碱性物质是导致聚氨酯固化剂成胶的原因;提出了保证聚氨酯固化剂低色值、低游离TDI含量和高贮存稳定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低游离TDI聚醚二异氰酸酯预聚物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直接法合成的低游离TDI聚氨酯预聚物,降低了产品的游离TDI含量,与同类产品相比漆膜性能没有明显差别。介绍其反应工艺参数、溶剂、-NCO与-OH的配比等对游离TDI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使用近红外光谱(NIR)技术,建立对萃取精馏乙醇中萃取剂水分含量的快速测定的方法。运用NIR技术结合最小偏二乘法建立萃取剂中水分含量的定量校正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为0.993 9,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为0.035 5。该方法操作简单,过程无污染,结果可靠,实现了萃取剂中水分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8.
以阳离子瓜尔胶为研究对象,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结合内部交叉验证方法建立氮含量模型。对模型进行优化后,模型的校正均方差RMSEC为0.0300,校正相关系数R_C~2为0.8828,预测均方差RMSEP为0.0325,预测相关系数R_V~2为0.8704。同时,模型的内部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0321,内部验证相关系数R_(CV)~2为0.8641,表明该模型的性能较好。此外,为评价模型的实际预测效果,另加入验证集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模型对于氮含量预测的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以具有三官能分枝的三羟甲基丙烷(TMP)为扩链剂,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合成了聚氨酯固化荆.采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和化学滴定法分析反应体系中的-NCO浓度,考察了三羟甲基丙烷与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加成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当羟基浓度较大时,TDI与TMP反应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其表观二级反应速率常数随反应温度和羟基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李子东 《粘接》2007,28(4):6-6
由深圳展辰达化工集团开发的相转移法生产聚氨酯固化剂技术,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并已申报了国家专利。该技术的突出优势为低游离TDI、高环保性和耐黄变性。目前国内生产聚氨酯固化剂主要采用TDI于适当溶剂中,在有催化剂存在下发生自聚反应制得。这种常规的合成方法,含有大量的未聚合的TDI残留,其含量有时高达8%~15%,会造成严重的健康毒害和环境污染。而以相转移方法生产的聚氨酯固化剂与主剂相容性好,室温固化快速,游离TDI含量符合环保要求,制品具有良好的耐黄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