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天然植物染料姜黄的染色性及抗菌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对天然植物染料姜黄的染色性能的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染料萃取和直接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姜黄染料染色织物的抗菌性进行了实验,发现经姜黄染色的织物具有抗菌性。  相似文献   

2.
以天然植物染料栀子黄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分析确定了栀子黄染料对棉针织物直接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95℃、染料用量5%(o.w.f)、pH值5;探讨了同媒染、中性电解质、表面活性剂对染色效果的影响,并测试织物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实验表明:同媒染、中性电解质、表面活性剂对颜色特征的影响很小,栀子黄染色棉针织物具有良好的色牢度,符合国家标准;栀子黄染料染色的棉针织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75%以上,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表明栀子黄染色可以赋予织物良好的抗菌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姜黄植物染料的组成特点、提取工艺和方法等,重点归纳分析了国内姜黄染料的改性和应用研究状况,指出姜黄染料具有优良的染色性能和染色效率,但仍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促进其尽快产业化。  相似文献   

4.
丝毛织物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丝毛混纺织物的染色性能,本文用各类染料及丝织物和毛织物进行了丝毛混纺织物模拟染色试验.建立了一种评价染料在丝毛织物上同色性好坏的的方法.探讨了染料分子结构和丝毛染色同色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发现,金属络合染料和非线型的酸性染料与直接、活性染料相比有较好的同色性能.另外,还研究了各种工艺参数对丝毛混纺织物同色性染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在纺织品染色及整理方面的应用广泛.棉织物用活性染料染色前用壳聚糖加以处理,能显著提高染料上染率,降低盐用量.经壳聚糖处理后的织物具有一定的抗皱性,且手感改善.壳聚糖在织物的整理中还具有抗菌、固色、柔软、硬挺、毛织物防粘缩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在活性染料轧染染色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微悬浮体系对被染织物头尾色差的影响.通过与常规轧染染色工艺的对比发现,采用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可使被染织物具有明显的增深效果,微悬浮体染色工艺通过减少染料总用量的方法达到与常规被染织物基本相同的染色深度,节省了染料,并减轻了轧染染色过程中常出现的头尾色差问题,保证织物染色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7.
首先选用自制的阳离子蛋白助剂ZB-10,采用连续浸轧工艺对平纹粘胶织物进行改性,然后将改性平纹粘胶织物活性染料轧烘焙无盐染色,最后对改性平纹粘胶织物染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性平纹粘胶织物的活性染料无盐染色的K/S值和固色效率明显高于未改性平纹粘胶织物加盐染色的相应指标。改性平纹粘胶织物比未改性平纹粘胶织物染料用量可以大大减少,改性织物可以节约染料。在染色条件控制得当的情况下,改性平纹粘胶织物的匀染性良好。与未改性的平纹粘胶织物相比,改性平纹粘胶织物的耐洗色牢度达到未改性平纹粘胶织物的效果。改性平纹粘胶织物的耐摩擦牢度比普通平纹粘胶织物稍差,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选取天然植物染料姜黄的提取物,配制染液,对前处理过的Lyocell纤维针织物进行直接染色,通过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分析确定其染色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姜黄提取物用于Lyocell纤维针织物直接染色的最优染色工艺为:浓度5g/L、温度70℃、pH值3、浴比1:40,染色时间60min,染色工艺中pH值对其染色结果影响最大。通过染色牢度测试其染色性能,结果表明:直接染色后的染色织物耐摩擦色牢度非常好,耐洗色牢度较差,耐光色牢度很差,耐酸/碱性汗渍牢度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匀染剂在分散染料染色涤纶织物变色中的作用机理,系统分析添加匀染剂对分散染料染色涤纶织物产生色差的原因。通过分析匀染剂对分散染料在涤纶纤维上的状态与在染液中状态的变化,探讨其造成染色织物变色的原因;通过确定影响染色织物变色的关键因素,揭示匀染剂在分散染料染色涤纶织物变色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染色过程中纤维上和染浴中的染料都未发生化学变化;匀染剂在分散染料染色涤纶织物变色中的作用机理是匀染剂使染料的聚集态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染料的上染率;根据提升性拟合直线方程计算染料量并染色,分散翠兰S-GL添加匀染剂TF-212K和TF-2500染色织物的色差ΔE值从1.64和1.05分别减小到0.73和0.23,其他颜色参数也都有所减小,可见通过调整染料用量可有效减小使用匀染剂染色时易产生的色差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亚麻织物阳离子化处理的机理,并通过正交实验及分析,优化出亚麻织物阳离子改性和染色的最优工艺条件.通过改性亚麻织物和未改性亚麻织物染色试样的对比分析,得出阳离子改性处理对提高天然大黄染料在亚麻织物上的染色性能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紫甘薯红色素水溶液为染液,用直接染色方法和稀土媒染方法对柞蚕丝织物染色,以明度、饱和度、色差和上染率为检测指标,研究了上染工艺和染色效果。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分析确定了直接染色最佳工艺条件:染液质量浓度5g/L,染液pH=4,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60min,浴比1∶40;预媒染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稀土2.5g/L,媒处理温度70℃,时间45min。结果表明,染色后的织物色泽鲜亮,经预媒染织物明度和色差有所降低,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较直接染色织物提高1~2级。  相似文献   

12.
黄土媒染黄檗染料的棉织物生态染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选用黄色系天然染料——黄檗对纯棉织物进行了染色,并利用天然黄土粉作为媒染剂进行了媒染处理。通过实验确定了黄檗染纯棉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染液质量浓度10 g/L,温度60℃,染色时间40 min。结果表明,由黄土媒染处理的黄檗染色织物色牢度可提高2~3级。染色后织物完全达到生态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13.
银杏叶上染棉织物的染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银杏叶提取染液对棉织物进行染色,同时使用明矾作为媒染剂进行了媒染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分析,确定了银杏叶染纯棉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染料质量浓度35 g/L,pH=11,染色温度70℃,染色时间35 min。结果表明,经媒染处理后的染色织物其耐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均较未媒染织物提高1~2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化直接深棕ME和湖蓝5B对蚕丝/棉复合丝针织物的同色染色工艺,包括:染液pH值,电解质的种类和浓度以及染色温度。又采用中心旋转法对直接桃红12B进行染色条件的优选,确定在两种纤维上色差试验,检查在两种纤维上的同色性,耐洗牢度、干湿摩擦牢度及染的渗透性。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性能较好,所优化的染色工艺条件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茶色素易与蛋白质、脂类、糖类等生物大分子以各种形式有序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稳定体系。用明胶改性棉织物以达到提高茶色素染色效果和织物功能性的目的。实验从染液p H、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三个方面,根据染色后对织物上染效果,色牢度以及紫外防护能力的测试,确定最优的工艺条件。对最佳工艺染色织物进行抗紫外和抗菌性能测试,其抗紫外性能提高1~2倍,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70.15%和65.35%。  相似文献   

16.
以紫甘薯红色素水溶液为染液,采用3种不同染色工艺及黄土、铁盐和铝盐为媒染剂对牛奶蛋白织物进行染色,通过正交试验综合分析确定了紫甘薯红色素上染牛奶纤维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染液质量浓度6 g/L,染液pH=3,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40 min,浴比1:40.织物经过媒染后,色牢度、色差和上染率都有明显的提高;预媒染与后...  相似文献   

17.
就MegafixB型活性染料对Tencel纤维织物浸染染色工艺进行了试验 ,比较了不同染色条件、不同助剂对染色物的色深度的影响 ,通过试验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染色工艺 .  相似文献   

18.
WLS助剂改性棉织物活性染料的轧烘蒸和轧蒸短流程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盐、碱、汽蒸时间对阳离子改性剂WLS改性棉织物活性染料轧烘蒸和轧蒸短流程工艺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织物表面染色深度K/S值、固色效率及牢度等性能指标,比较了这两种染色工艺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改性棉织物采用轧蒸短流程工艺较轧烘蒸工艺固色效率略低,但采用此两种工艺,改性棉织物均可以获得比未改性棉织物更高的K/S值,更好的色牢度,均能实现活性染料轧染无盐低碱染色.相比之下,由于轧蒸短流程工艺工序短,更符合节能减排、环保的染色理念,更具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紫草在柞丝绸织物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紫草用于柞蚕丝织物的染色性能进行了探讨。用乙醇提取紫草色素,选取染液体积分数、pH值、温度和时间4个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分析试验,优化出紫草上染柞蚕丝织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浴比1∶40,染液体积分数8%,pH 6,温度80℃,时间60 min。通过不同媒染剂(Al3+、Fe2+、Cu2+)媒染处理,得到不同颜色的织物。通过对染色织物耐水洗及耐摩擦色牢度的检测得出,紫草上染柞蚕丝织物色牢度优良,直接染色和媒染均达到3级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