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众网球文化的传播是新时期我国网球运动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前提。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在分析我国大众网球文化传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究了我国大众网球文化的传播策略:培养和推广高校网球运动文化,引领我国大众网球文化传播;构建网球赛事及组织传播网络,加深大众对网球文化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以多元的网球健身活动为主导,传播大众网球文化新理念。以期为网球运动实现社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玉溪市大众网球运动开展及教学训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大众网球运动的教学与训练应根据学员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同时还需制订规范可行的教学训练计划和采取有益的教学训练方法,有效提高大众网球教学训练水平,促进玉溪大众网球运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居民网球活动消费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广州市居民网球活动消费特征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广州市网球消费者参与网球活动的动机、方式、消费者的群体特征以及消费水平等,并提出了推动大众网球运动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众网球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大众网球运动现状调查发现,社会参与度低、网球设施不足、缺乏人文理念等因素是制约我国网球运动普及的主要瓶颈。对此状况,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宣传力度、加大网球场馆建设投入。从三类人群普及入手,营造良好的网球文化氛围,并以竞赛为杠杆,走社会化和产业化网球发展之路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海南省六所本科院校网球运动开展状况进行调查,对网球课设置、网球教学师资、网球设施和网球运动业余组织机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海南省高校网球课开设较晚,网球专职教师数量少;高校无室内网球馆等现状。就此现状提出相应对策发展海南省高校网球运动,为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我国网球运动发展迅速,随着我国网球运动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在职业赛场上屡次创造佳绩,但我国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发展相对缓慢。近年来男子职业网球运动员的成绩虽有所提高,但一直没有重大突破。想要更有针对性地促进我国男子网球的发展,需要了解目前世界男子职业网球运动的竞争格局。在当今格局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原因?可以给我国男网带来什么启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得出:想要改变目前我国男子职业网球运动的竞争局面,一要大力推广普及网球运动,增加网球人群;二要完善各个年龄段梯队建设,培养优秀教练团队;三要多引入国际高级赛事,并实行市场化运作;四要全力建设和普及网球场馆,并投入公益成本,降低民众运动费用;五要借鉴日本经验,不要盲目崇拜高大身材。  相似文献   

7.
网球运动损伤中膝关节半月板的损伤最常见。所以如何在网球运动中防治膝关节半月板的损伤,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膝关节半月板的解剖学特点,分析了膝关节半月板在网球运动过程中损伤的机制,从而提出了预防及处理措施,尤其预防是关键。认为适当的防护是避免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访问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重庆市青少年业余网球运动开展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青少年网球运动逐渐被重视;重庆市主城区的青少年业余网球运动员竞技水平高于非主城区的运动员;重庆市青少年业余网球运动面临资金短缺、硬件设施不足、教练水平有待提高等发展瓶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重庆市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动损伤一直以来是运动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其损伤成因研究相对较少。方法:采用文献 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等,对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损伤成因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大众体育损伤成因 主要是准备活动不足、缺乏自我保护等,竞技体育损伤的成因主要是激烈的对抗和疲劳等。结论:大众体 育运动损伤的成因较为单一,而竞技体育损伤的成因较为复杂,受伤程度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动损伤一直以来是运动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其损伤成因研究相对较少。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等,对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损伤成因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大众体育损伤成因主要是准备活动不足、缺乏自我保护等,竞技体育损伤的成因主要是激烈的对抗和疲劳等。结论:大众体育运动损伤的成因较为单一,而竞技体育损伤的成因较为复杂,受伤程度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怀化学院乒乓球专项课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乒乓球专项课运动损伤情况较严重,发生率达70%;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依次是肩关节、腰部、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训练水平不足、准备活动不充分、疲劳堆积、身体素质差。针对损伤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为了研究中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分值与潜在伤病风险之间关系。方法:运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国乒乓球男女国家二队和全国优秀女子集训队队员共81名队员在赛季前进行FMS(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测试,用ROC曲线图与多元统计判别公式计算分析。结果:男女队员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受伤队员与非受伤队员之间得分有显著性差异;损伤风险阈值为12.5分;小于等于12分队员存在潜在伤病风险概率约是得分大于12分队员28.5倍;判别公式筛选出来4个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损伤紧密相连的测试动作:过顶深蹲、躯干旋转稳定性、跨栏步、主动直膝抬腿。结论:测试中的7个测试动作并不是适用于所有运动项目和人群,判别公式和损伤阈值可互为补充,作为共同判断潜在运动损伤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动作是体育运动的关键技术,要规范运动员动作,不但使他们的运动成绩能够达到或接近最高水平,同时也可以避免运动员积累型运动损伤,达到这样的训练目的就需要科学的方法。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标准动作多媒体视频数据库,利用了一种双通道目标运动检测算法,结合了运动检测技术和人的行为理解方法,实现了感知技术对体育动作量化分析和体育动作模式识别。针对乒乓球快速多变特点,以及手腕动作的精细变化与球拍的较高关联度,对乒乓球和乒乓球拍建立了离散小波变换的空时模型,剔除运动模式识别中的噪声孔洞有助于提高检测的正确性。通过定性分析和实验结果,这种基于双通道混合算法的乒乓球运动决策系统能够较为准确的识别乒乓球运动中的有误动作,为及时更正动作提供了科学和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调查访问等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规律以及愈后效果等.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100%;以急性损伤和中、轻度损伤为主;以关节韧带损伤、肌肉损伤、滑囊炎、软组织挫伤为主;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膝、踝、肘、腕和肩关节等;运动损伤发生于日常的专项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时期.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包括:运动性疲劳或运动量过大、专项训练过多、局部负担过重、自我保护意识差、心理状态不佳、带伤训练或比赛、准备活动不充分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群体特征对后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对运动员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以乒乓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界定了运动生涯与职业生涯的含义,分析了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在"运动生涯"期内的群体特征,如智力、运动损伤、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声望等,以及这些特征可能对乒乓球运动员后职业生涯发展产生的影响.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若干建议:创造"终生学习"的运动队文化,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在运动员"运动生涯"的后期,有意识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对即将退役的运动员进行正确的择业观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国家乒乓球队80名乒乓球运动员的流行病调查,对主要伤病类型和受伤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及建议。方法:采用运动损伤调查问卷和临床检查等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结合项目实践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现运动损伤70例(120人次),损伤病种52种,患病率为87.5%。乒乓球运动主要损伤部位是腰、膝和肩,分别为25%,20%和17.5%。主要损伤类型是肌损伤20%、韧带伤18%和末端病16%。最为常见的乒乓球损伤病种为肩袖损伤、腰肌劳损和膝脂肪垫炎,分别为10%、10%和5%。统计分析了不同技战术打法的运动损伤率,最高的是直拍单面拉弧圈球的打法。乒乓球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为局部劳损、运动疲劳和肌肉力量不足等。建议合理安排身体局部负荷,提高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质量,针对不同技战术打法制定不同身体训练方案,以减少损伤。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高校体育保险的困境出发,对在高校体育活动当中客观存在的体育活动主体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及风险,提供妥善处理的依据,为防范高校体育主体意外事故的发生,转移事故导致的损失,缓和家庭、社会与学校三方的矛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竞技网球运动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中国竞技网球运动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结果表明:中国竞技网球运动发展不仅促进了群众网球、竞技网球产业的发展,而且也促使中国竞技网球基础资源的利用与配置更为合理。国内竞技网球举国体制将进一步完善,已经呈现出与国际竞技网球全面接轨的趋势,国内竞技网球的社会化、职业化与产业化进程逐渐加速,竞技网球、群众网球和其他方面的关系将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19.
日本大众体育中乒乓球项目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与日本大众乒乓球发展相关的组织、法律法规、体育设施、体育指导者 ;以及日本大众乒乓球发展状况的介绍和分析 ,说明乒乓球项目在日本大众体育发展中的一些特征 ,并希望对我国大众乒乓球运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994年-2004年我国网球运动的科研发展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文献法、数理统计法,对近十年网球运动科研成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多学科在网球运动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主要包括:运动医学、运动生理生化、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学及社会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