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蒋罗婷 《电讯技术》2017,57(11):1341-1348
近年来,小卫星的数量正迅猛增长.面对众多庞大的小卫星星座,小卫星系统应建立起专用的测控通信网.目前,国外的小卫星测控通信网具有自主性和简易性的特点,发展较为成熟.介绍了国外小卫星使用的几种典型测控通信网,包括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空间通信与导航网(SCaN)、美国行星实验室的"鸽子"卫星测控网以及欧空局的卫星操作全球教育网(GENSO),提炼了关键技术,总结了小卫星测控通信网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国小卫星测控通信网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低轨红外预警星座无源定位精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低轨红外预警星座的三维成像观测模型,分析了多测量因素条件下低轨红外预警星座的无源定位精度,研究了不同星座布局条件下像平面测量误差、卫星位置测量误差以及欧拉角测量误差等因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本文的定位精度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分析低轨红外预警星座的定位精度。从仿真实验结果得到了一些可用于低轨红外预警星座设计和传感器调度的指导性结论。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星座卫星通信网络管理的灵活和高效,首先分析了星座卫星通信网的系统特性,研究了当前典型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的工作原理及缺陷,然后设计出适合该通信网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提出了半分布式的概念.分析了该体系结构的工作原理、优势和SNMP网络管理协议在本结构体系的应用,说明此体系结构能够适应网络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围绕天基红外卫星协同预警临空高速目标配置问题,考虑临空高速目标预警的任务需求和不同轨道卫星的覆盖特性,建立了GEO、HEO和LEO红外预警卫星的配置优化模型。在给定的威胁想定和传感器参数设置下,经仿真求解,构型为“5GEO+3HEO+24/4/2LEO”的天基红外预警卫星星座可满足临空高速目标防御对天基预警系统的预警需求。  相似文献   

5.
双层卫星网络QoS路由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具有星际链路的双层通信星座网络可为全球提供宽带实时多媒体通信服务,路由算法设计是其中关键技术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由低轨卫星与中轨卫星构成的空间信息通信网双层星座系统体系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QoS保证的双层卫星网络路由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路由算法可以满足系统的QoS业务要求的延迟、丢包率与抖动等指标。  相似文献   

6.
面向区域的地球同步轨道(GEO)红外预警卫星能为特定区域反导作战提供及时可靠的预警信息,想定了预警区域的经纬度范围,提出以空域覆盖性能和定位精度为性能准则部署GEO预警卫星。首先基于GEO卫星对地覆盖模型建立了卫星空域覆盖性能模型;然后分析GEO卫星与特定预警区域的空间几何关系,以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为定位精度衡量指标,建立了GEO星座对预警区域的定位精度模型;最后通过仿真综合分析了不同卫星部署方式对空域覆盖性能和定位精度的影响,给出了面向区域的GEO红外预警卫星部署的指导性结论。  相似文献   

7.
张涛  张军  柳重堪 《电讯技术》2006,46(1):35-39
移动卫星综合信息网与现有的移动卫星通信网有着很大的区别。本文提出一种可反映移动卫星综合信息网特点的天基信息综合系统(SI^3),给出SI^3的网络模型,分析了这种分层网络模型的优缺点,并给出一个具体的参考星座组网例子,最后分析了SI^3建设中面临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未来的卫星移动通信网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介绍ITU和ETSI围绕其标准化工作所进行的研究情况 ,包括系统目标与设计准则、轨道星座、频率分配 ,以及标准化工作的研究内容等。  相似文献   

9.
胡友谊  余东峰 《导航》2006,42(3):31-40
本文介绍了利用遗传算法优化设计非静止轨道卫星星座的方法——卫星星座遗传算法。由该算法设计出的星座具有卫星数量最少、最小最大卫星高度、卫星间最小相移,最大的轨道面夹角,最优卫星分集轨道倾角和最佳LEO、MEO星座参数。MEO、LEO、ICO和Globalstar星座的仿真结果表明:使用卫星星座遗传算法设计二重卫星分集,不但减少了卫星总数,且卫星分集可见度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地面移动通信网目前在移动通信中居于主流地位,但在边远地区、沙漠、海洋上仍然无法覆盖。灾害发生时,地面通信设施被破坏,卫星通信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就凸显出来了。正是星座通信系统具有的种种优势,从上世纪80年代起各国竞相发展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及相关技术领域的进步,我国发展星座通信系统的时机已经具备。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数据广播系统(RDS)数组的一般结构,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于调频广播开展紧急广播业务的三种紧急广播数据帧结构:基本调谐和开关信息帧、紧急广播数据帧和广播文本帧,并对其功能和结构进行了详尽的介绍,通过验证,该方法可以实现调频紧急广播数据消息的有效传送。  相似文献   

12.
VoIP网络基于签密的安全机制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英友  罗铭  赵宏 《通信学报》2010,31(4):8-15
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基于身份的可用于多域的签密方案并引申出相应的数字签名方案,然后在该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VoIP网络环境的安伞机制,该机制避免了基于传统PKI的安全机制的诸多弊端,实现了跨域的身份认证与消息的机密传输.经过分析以及实现验证:该机制与已有的安全机制有很好的兼容性,且不降低原机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时解决了HTTP摘要认证下的单向认证以及预共享密钥问题,并消除了S/MIME基于证书认证和SRTP不提供密钥协商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现有的调制解调器(MODEM),没有由电话振铃启动工作电源的功能;当它自动应答的是通话呼叫时,无本机振铃唤人和给对方等待提示的功能,这使得将其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的自动数据通信等场合时颇不方便.为此,设计了一种“MODEM自动应答功能扩展器”,它具有“任务唤醒”功能和自动应答通话任务时的唤人回应处理功能,能够启动本地振铃声唤人接电话,并给对方发送等待信号.文章介绍了MODEM的自动应答功能、自动电源控制电路的设计以及振铃唤人和回话处理电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针对重大事件网络舆情数量的激增,网络舆情安全监管和预警形势严峻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ARIMA和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网络舆情情感预测模型,进而对新浪微博上采集的"余姚水灾事件"进行文本情感值计算,并对其情感变化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也组合预测方法相对于单一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进而说明该模型在网络舆情情感预测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能为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计算密集型业务和时延敏感型业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能力,然而轨道交通边缘计算网络中的大量边缘设施暴露在开放式环境中,其隐私保护和传输安全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区块链(blockchain)具有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去中心化应用等功能特性,因此,区块链技术可以为分布式轨道交通边缘计算网络构建系统性的安全防护机制,从而保障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实现高质量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首先,介绍了区块链的基本概念;其次,设计了轨道交通边缘计算网络架构,提出了融合区块链的轨道交通边缘计算网络安全防护机制和应用实例;最后,对该安全防护机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Oracle9i数据库安全管理机制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新民  王飞 《信息技术》2002,(12):23-26
数据库安全和数据安全机制是数据库开发设计者目前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Oracle9i数据库管理系统在数据库安全方面为数据库管理员和应用开发者提供了很好的安全机制。文章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讨论Oracle9i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管理机制,为实施更安全更灵活的数据库安全策略提出了全方位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前,iOS安全研究主要在应用程序安全性检测、安全模型剖析、漏洞和数据保护机制分析等方面,对于iOS备份机制的安全性缺乏深入系统地研究。备份是iOS系统中惟一合法获得设备内部数据的渠道,但是备份数据缺少必要防护措施,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受到潜在威胁。通过描述备份分析的方法,进而对备份存储数据进行深入理解,发现其存在严重隐私威胁,忽视对第三方应用程序数据信息的保护,最后评估了备份机制潜在的安全影响并给出提高备份安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中重点分析了蓝牙的信息安全机制,对其各部分的密钥算法及实现步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针对蓝牙信息安全体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由AES算法构建的一种新的安全机制,文中通过对新的安全机制的分析与测试,不但实现了对蓝牙安全机制的密钥算法的改进而且不影响蓝牙的通信效率,结果表明新的安全机制能够满足安全性要求较高的蓝牙应用.  相似文献   

19.
内生安全网络架构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IP 网络通过连接全球大量的网络设备给人类带来了便利,但网络面临持续性的安全和隐私问题令人担忧。由于网络缺乏内生安全的设计,IP地址伪造、隐私泄露、中间人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等顽固安全问题难以根治,传统的补丁式解决方案补不胜补。在研究IP网络面临的各类安全威胁及相关安全技术的基础上,剖析了IP网络固有的安全缺陷,提出了具有内生安全特性的网络架构,包括具有内生安全的隐私ID/Loc、安全验证和审计协议、跨域联合防御机制等,能够为端到端通信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智能终端安卓系统,提出了基于证书链验证机制的智能终端安卓系统安全加固方案,并对安卓原生系统所表现出来的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比较了采用安全加固的系统较之安卓原生系统在安全性上表现出的优势.通过结合证书链机制,以完整性验证为核心的安全架构,能够达到最大限度保护智能终端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