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本文采用有限元计算和模型试验方法,结合施工现场监测资料,对隔河岩水电站引水洞群中互层状围岩的开挖过程进行了围岩稳定分析,比较了不同施工方案对围岩应力状态的影响,从理论上证明了在1#、3#洞未衬砌前,采用先导洞、后扩挖的施工程序提前开挖2#、4#洞的施工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洞桩法(PBA工法)施工中不同导洞开挖顺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以西安地铁八号线某车站为工程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黄土地层中PBA工法车站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导洞开挖阶段,上层导洞先行开挖比下层导洞先行开挖产生的沉降小;下层中部导洞先行开挖较两侧导洞先行开挖和下层导洞间隔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大;导洞开挖完成和扣拱阶段累积的地面沉降值所占的比例较大,均在80%左右,其中,下层导洞先行开挖比上层导洞先行开挖的累积沉降值大;导洞不同开挖顺序对导洞初支的应力影响较大,而对车站最终主体结构应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穿黄隧洞是即浆实施的南水北调东线输水线路上的关键工程,1986年4月-1988年1月,在设计洞线上成功开挖了一条勘探试验洞,施工中采用超前预注浆形成阻水帷幕,然后在帷幕内开挖成洞。由于长期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1999年8月底探洞水泵房北侧岩壁突然涌水,为确保黄河北大堤安全,同时考虑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即将实施,按大洞设计断面在探洞四周进行了灌浆加固处理。形成了穿黄隧洞的阻水帷幕,为今后隧洞的开挖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依托西南某隧道,通过有限元软件Phase2对不同开挖工况下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开挖工况下围岩塑性区分布情况、围岩支护结构最大主应力及位移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围岩塑性区的分析对比,在同步开挖中,分部开挖法优于上下台阶法;通过围岩支护结构最大主应力与位移的分析对比,宜采用隧道深埋侧部分与洞旁支护体同步开挖。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厂顶施工支洞及排水廊道施工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围岩软弱破碎、地下水丰富、洞身长、工期要求紧、质量要求高、施工平行作业工序复杂等工程特点,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围岩类别采用不同的开挖支护型式和施工方法,灵活调整开挖爆破和喷锚支护参数,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变形观测指导施工,截止目前洞挖施工进展顺利,未发生任何塌方和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6.
龙头石水电站导流洞及泄洪洞洞室均为特大洞室,隧洞地质情况复杂,工期紧且不同部位施工和不同工序施工干扰严重,现场施工组织的合理性是施工成功的关键.洞室采用上、下半洞开挖的施工方法,且上半洞开挖又采用左右半洞开挖的施工方法.对龙头石水电站泄洪洞特大洞室的开挖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希望能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永宁河四级电站3#隧洞煤层瓦斯洞段在开挖施工中成功运用由广东东莞优图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GX-2001型四合一气体检测仪进行特殊气体检测的过程,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保证了施工安全,阐述了理研四种气体检测报警仪在煤层瓦斯洞段开挖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导流隧洞进口边坡由洞脸、里侧、外侧边坡三部份组成。经分析及施工验证,洞脸、里侧边坡是稳定的。外侧边坡,由于岩层倾向坡外,加上几组不利结构面组合,在开挖过程中,产生了蠕变及塌滑变形,必须进行一定的系统加固处理,以保证截流的顺利成功。  相似文献   

9.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洞室的开挖中,尽管有很好的开挖支护方法,塌方也很难避免。小浪底导流洞工程在开挖过程中共出现塌方16次,其中较大规模的塌方3次(#F,#S和#E),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常规喷锚支护法、全断面钢支撑一次支护结合顶部回填混凝土法和“眼镜法”三种塌方处理方法。“眼镜法”即先开挖支护洞断面两侧的导洞,形似眼镜,然后开挖支护中上部,最后开挖并拆除中下部的碴体和支护。实践证明这些处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钱康 《红水河》1995,14(4):28-31
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导流隧洞进口边坡由洞脸、里侧、外侧边坡三部份组成。经分析及施工验证、洞脸、里侧边坡是稳定的。外侧边坡,由于岩层倾向坡外,加上几组不利结构面组合,在开挖过程中,产生蠕变及塌滑变形,必须进行一定的系统加固,版 保证截流的顺利成功。  相似文献   

11.
广西那坡县上盖水电站扩建工程引水隧洞围岩工程地质条件差,通过施工方案比较,采用超前灌浆开挖方案施工,结果表明:超前灌浆开挖技术用于软弱地层隧洞开挖,能稳固围岩,达到安全施工降低成本的目的,且成洞好。  相似文献   

12.
王仲何 《人民长江》1997,28(8):12-14
清江隔河岩电站导流隧洞施工具有开挖断面大、地质条件复杂,工期紧的特点,于1987年1月15日开工,同年12月15日完工通水,总工期仅11个月,创造了国内大型导流隧洞快速施工的新水平。在洞内最大过水流速转18m/s的条件下,通过采取措施,成功地将灰岩段顶拱钢筋混凝土衬砌改用锚、喷衬护,经过水考虑、锚、喷衬护未发生任何损坏。  相似文献   

13.
长潭河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导流隧洞进口段岩石风化,层间错动及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结构松散,开挖时存在围岩稳定问题。为保证隧洞及早进洞和施工期安全,对该段采取先开挖导洞再进行扩挖并采用管棚法施工。介绍了隧洞进口段开挖与支护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溪洛渡水电站导流隧洞按左、右岸各3条对称布置,其中1号、2号、5号、6号导流洞与尾水洞结合,过流断面均为,18m×20m(宽×高)的城门洞形,开挖断面最大达21.60m×23.60m,加之缓倾角层间、层内错动带对隧洞顶拱围岩稳定性不利,隧洞工作条件复杂,实施大洞径的导流隧洞并形成永久尾水洞的设计,对设计和施工技术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岩爆作为深埋长大隧洞开挖的常见地质灾害,极大地威胁着施工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本文在分析岩爆易发条件争易发时间的基础上。结合锦屏4#引水隧洞工程实例,对深埋特长引水隧洞岩爆预测与防治措施进行了综合阐述。对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西南某水电站引水隧洞TBM施工中的围岩分类问题,进行大量的现场调查、数据采集和分析验证,在基于TBM掘进参数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岩石强度的地质因素,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得到了回归方程,并将其应用在各围岩类别的地质分值上进行验证,得到的预测分值与现场地质分值吻合率较高,以此预测围岩质量。研究成果为以后TBM施工条件下隧洞围岩分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华斌 《四川水力发电》2010,29(1):25-29,32
西藏林芝老虎嘴水电站在进行导流洞、泄洪洞出口洞脸边坡开挖施工过程中,由于边坡地质条件差、岩层破碎,在边坡下部形成了较大范围的塑性区,边坡变形加大,导致开挖边坡及顶部自然边坡相继产生了一系列的拉裂缝且扩张迅速,导致多次发生较大规模塌方。为确保边坡稳定和施工安全,业主、监理、设计及施工单位四方针对边坡加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其中采用了大量的预应力锚索对边坡岩体进行了预应力锚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某引水隧洞工程局部较差围岩段采用钻爆法开挖,钻爆段衬砌混凝土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文中主要介绍了隧洞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程序,钢筋、钢铰线、锚具槽模板的制作与安装,穿行式钢模台车安拆,混凝土施工及钢绞线张拉等。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内外对于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及衬砌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思路,运用ANSYS数值分析软件对某直墙半圆拱导流洞工程进行分析,选取典型断面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开挖期的围岩应力分布情况与变形规律,优化后运行期围岩及支护的稳定性态。得出如下结论:隧洞全段采用分层开挖、喷锚支护的开挖支护方案,对衬砌结构进行优化验算后,对于Ⅲ1类围岩采用70cm厚的C25钢筋混凝土衬砌;Ⅲ2类围岩采用90cm厚的C25钢筋混凝土衬砌;IV类围岩采用90cm厚的C25钢筋混凝土衬砌。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隧道净距及地表坡度对复杂偏压浅埋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的影响规律,引用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建立围岩压力计算模型,推导出隧道围岩压力的理论计算公式;结合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计算公式的合理性,讨论了不同隧道净距和不同地表坡度的参数值变化对先行洞和后行洞的拱顶、拱腰及拱脚围岩压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两洞先后开挖情况下,隧道净距及地表坡度的变化对隧道内侧围岩压力影响较大,并且先行洞内侧围岩压力同净距及坡度大小正相关,后行洞内侧围岩压力同净距及坡度大小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