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 1995年以来 ,我们在工作中将使用过的静脉营养输液袋的贮液袋部分制成冰枕、热水袋应用于临床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据实践中观察 ,它既符合节约原则 ,又能为患者治疗和护理提供方便。1 方法静脉营养输液袋系双头输液袋 ,双头端各有一段带截流夹的塑料管 ,一头接加药液导管 ,一头接输液器。回收使用时 ,将加药导管及输液器由接头处拆除 ,保留贮液袋 ,打开截流夹 ,灌入袋内液体即可使用。①制成冰枕 :按 1∶10 0比例将 75 %酒精和 0 .2 %盐水混合灌入贮液袋内三分之二满 ,排尽空气 ,放入冰箱 2~ 3小时 ,取出使用 ,此混合液制冰后的降温效…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 1 2 0 0 0 0例输液情况加以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 临床资料本院自 2 0 0 0年 7月~ 2 0 0 2年 7月 ,有输液反应 30 2例次 ,占本院总输液数的 0 .2 5 %。2 原因分析2 .1 输液前因素  1进食少或未进食 ,易出现头昏、头晕、脸色苍白 ,血压下降等低血糖反应症状[1] 。或因病人一般情况差 ,高烧不退 ,失液过多 ,电解质紊乱等 ,均易导致输液反应。 2加药液未现配现用 ,违反了输液中现配现用的原则 ,不但降低了药物效价 ,使细菌和微粒污染机会增加[2 ] ,容易发生输液反应。 3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操作中采用简易抽吸法 ,未检查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输液反应时潜在性的心肌损害。[方法 ]对 5 6例老年人输液反应者于发病 2 h内采静脉血检测、采血后立即查心电图。 [结果 ]血清 AST,CPK,L DH,α- HBDH,CK- MB输液反应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5 6例心电图中 ,2 2例轻度心肌缺血 (占 39.3% ) ,2例急性心梗。所有 2 4例心肌酶谱均有 3项以上指标增高。 [结论 ]老年患者输液反应时有潜在性的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前临床上静脉输液使用的大多是软袋装溶液,软袋使用的材料是非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软袋装溶液,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是排气管和瓶塞穿刺针相连通输液器。临床上使用非PVC软袋装溶液静脉输液时,经常碰到静脉输液成功后,排气管末端仍有溶液漏出现象。以往一次性输液器有单独排气插管,可将排气管拔出,待输液袋内压力下降后,重新消毒插入即可。因现在是排气输液连通管,在非PVC软袋装溶液输液时,出现排气管漏液,可将排气管末端打一活抽结,待非PVC软袋溶液内压力下降后抽出活结,即可继续输液或进行下一组输液。  相似文献   

5.
输液输血巡回记录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针对静脉输液、输血这一操作设计了输液、输血巡回记录卡 (以下简称记录卡 )。记录卡的使用可以使患者清楚知道每天的用药情况 ,知道每天为自己静脉穿刺的护士的名字 ;增加了一次三查七对的机会 ,减少了差错的发生 ,提高了护士工作的透明度 ,提高了护理质量 ,增加了患者满意度[1] 。1 设计  记录卡的大小为 19cm× 13cm ,包括床号 ,姓名 ,日期等 ,详见下表。输液、输血巡回记录  床号      姓名      诊断日期时间输入药物输液量滴速 /分巡视记录签名               注 :(1 )凡静脉输液、输血者均需填…  相似文献   

6.
我院药剂科于1995年6月开始对大输液生产工艺进行了改革,由原来的玻璃瓶改为医用软体聚氯乙烯为原料的塑料输液袋(软包装)。到1998年9月10日共生产大输液78万余袋,质量较瓶装大输液明显提高,合格率由原来的gO%左右提高到97%以上。现将主要体会简介如下:①从生产工艺上看,软包装输液比瓶装输液减少了工序。由瓶装25个工序减少到软包装9个,减少了泡瓶、洗瓶的厂房。避免了酸碱、强氧化剂和玻璃爆炸对人体的危害。按每天生产IOOO瓶输液计算,每天节约常水20吨,蒸馏水O.5~1吨,节约了洗瓶、洗薄膜、洗胶塞、巾瓶签的人力和时间…  相似文献   

7.
一次性氧流引射雾化式氧气湿化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在临床治疗中 ,给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抢救措施 [1 - 3] ;由于医用氧中不含气态水 ,吸氧者常常会感到气道干燥和排痰困难 ,我们研究了一种一次性氧流引射式氧气湿化袋 (国家专利号 :ZL 0 12 15 386 .9) ,经简易模型试用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容水软袋 (图 1)的顶部设有悬挂件和氧雾出口 ,三通进氧管自容水软袋底部进入到它的腔内 ,三通进氧管上有一个喷嘴 ,引水管的顶部有一个雾化室 ,雾化室的内腔设有扩压腔和球体 ,雾化室的壳体上开有若干雾粒弥散孔 ,引水管与喷嘴之间预留有引水配合间隙 ,三通进氧管的另一个接口…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PVC输液袋对环丙沙星的吸附性.方法 环丙沙星配成临床用输注浓度,测定不同时间流出液的峰面积,并与0时比较.结果 PVC输液袋对环丙沙星的平均吸附宰为1.875%和2.083%.结论 PVC输液袋对环丙沙星的吸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PVC输液袋对环丙沙星的吸附性.方法 环丙沙星配成临床用输注浓度,测定不同时间流出液的峰面积,并与0时比较.结果 PVC输液袋对环丙沙星的平均吸附宰为1.875%和2.083%.结论 PVC输液袋对环丙沙星的吸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余宁先 《医学文选》2000,19(4):569-570
静脉留置针 (下称套管针 )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 ,已于 6 0年代在欧美国家普及应用 [1 ]。近年来 ,它作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 ,在国内医院也得到了推广应用。现就其组成与方法、使用优点和注意事项综述如下。1 组成与方法1.1 组成 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美国 B- D公司生产的套管针 ,其型号有 18G、 2 0 G、 2 2 G、 2 4G等 [2 ]。一般而言 ,儿童输血输液宜选用 2 2 G~ 2 4G,成人输血输液则选用 18G- 2 2 G。常规套管针 ,如 INSYTE为第二代套管针。封闭式套管针 ,如 INTIMA为第三代套管针 ,分 Y型与直型两种。INTIMA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比例的乳酸林格氏液/羟乙基淀粉的目标导向输液治疗对失血性休克犬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健康比格犬随机分为6组 (n=8) :1个假手术对照组 (S组) 及5个实验组.S组仅实施气管内插管并持续泵入乳酸林格氏液与羟乙基淀粉各1 m L/ (kg·h) .实验组犬被制作成失血性休克模型后, 按液体复苏时输入乳酸林格氏液与羟乙基淀粉的比例不同随机分为5组:3∶1组、2∶1组、1∶1组、1∶2组及1∶3组.实验组犬的输液目标为每搏量变异度达到8%10%, 输血目标为血红蛋白达到1011 g/L.各组犬都被复苏并观察4 h.抽血检测实验前基础值 (T0) 、休克后1 h (T1) 、复苏2 h (T2) 及复苏4 h (T4) 时的凝血功能 (PT, APTT, TT及Fib) .术毕记录并统计乳酸林格氏液量、羟乙基淀粉液量、总输液量 (乳酸林格氏液量+羟乙基淀粉液量) 及尿量.结果 各组各时点的凝血功能 (PT, APTT, TT及Fib)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组及1∶2组的羟乙基淀粉液量少于3∶1组;1∶3组及1∶2组的乳酸林格氏液量、总输液量和尿量少于3∶1组 (P<0.05) .结论 乳酸林格氏液和6%羟乙基淀粉比例为3∶1, 2∶1, 1∶1, 1∶2和1∶3的目标输液并不影响失血性休克犬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2.
医院大输液两种包装优缺点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新生  廖成 《重庆医学》2002,31(3):247-248
目前 ,医院自制大输液的包装仍以玻璃瓶包装为主 ,也有部分医院采用塑料软包装袋 (一般为PVC材质 )代替玻璃瓶装输液的。本文拟对玻璃瓶与塑料软包装的优缺点、生产工艺及发展前景等进行比较分析。1 塑料软包装与玻璃瓶相比的优势1 1 体积小、重量轻 如 50 0ml玻璃瓶自重在 32 0 g左右 ,而同样体积的塑料软包装袋仅有 30 g左右。塑料软包装还具有耐震、耐压和便于运输 ,适用于抢险救灾 ,战时空投等优点 ,这是玻璃瓶装输液无法相比的。1 2 提高输液质量 ,减少输液反应 塑料软包装袋是由医用级PVC粒料 ,经热熔后 ,在净化环境…  相似文献   

13.
布 加综合征 (Budd chiarisyndrome,B CS)根治术是治疗I型B CS的有效方法[1,2 ] 。因B CS病情复杂、手术创伤大 ,围手术期涉及血流动力学、血液生化学、各重要内脏的生理功能承受诸多因素剧烈变化带来的超负荷状态[3 ] ,使术中静脉通路的建立、管理具有特殊性 ;且下腔静脉切开处理病变时易发生大出血 (出血量 40 0~ 82 0 0ml)而引起休克[4] ;术中输血输液量大(1 0 0 0~ 1 2 0 0 0ml) ,所以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和科学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90年 5月至 2 0 0 0年 4月本院对2 …  相似文献   

14.
吴文红  招建华 《广东医学》2002,23(2):183-184
目的:观察不同速度持续静脉输液葡萄糖液对新生儿血糖的影响,以指导临床输液。方法:将108例新生儿随机分成5组,其中4组输液500g/L葡萄糖液,速度分别为4,6,8,10mg/(kg.min)第5组输液90g/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在输液后1,3,6,h以微量血糖仪检测各组血糖浓度。结果:输液葡萄糖液速度为4,6,8mg/(kg.min)时血糖能控制在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当输注速度超过10 mg/(kg.min)时,血糖水平及高血糖的发生率显著升高,与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新生儿输注葡萄糖液速度应控制在4-8mg/(kg.min)内。  相似文献   

15.
陈英  李蓉定 《四川医学》2002,23(3):312-312
20 0 0年 6~ 12月 ,我院对连续进行输液和在加压输液时 ,不慎将液体滴空 ,空气进入莫菲氏管以下进行排空气改革。以往的方法是用手弹、挤捏输液管或将头皮针连接处取下再次进行排气。现我院采用不将头皮针连接处取下的方法 ,在 5 0例输液病人中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有 2 0例因失血、失液需加压输液的病人 ,因病人多 ,抢救护理工作繁忙 ,不慎将瓶内液体滴空 ,空气已输至莫菲氏管以下的输液管内 1/ 3处 ,我们立即关闭输液管的手动滑轮 ,更换输液瓶 ,降低液体高度 ,将液体挤入莫菲氏管内 1/ 3水平 ,将头皮针连接处上方的…  相似文献   

16.
<正> 静脉输液输血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操作技术,稍有不甚,空气进入静脉,就会导致空气栓塞。本文总结了1100例病人输血输液的操作经验,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可以达到安全输液的目的。 1.排除空气法 将输液瓶倒挂于输液架上,然后将输液器插入瓶塞内,左手将下段连接滴管部位的输液管反折,右手捏挤滴管1~2下,液体流入滴管1/2—2/3时,左手松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产前羊膜腔输液及羊水置换对治疗羊水过少的作用。方法 :对临产前羊水过少者 1 2 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68例 )与对照组 (58例 )。观察组经腹羊膜腔穿刺输液或羊水置换 ,并记录输液量及输液后羊膜腔容积与胎儿情况。对照组给予吸氧、输液等一般宫内复苏。结果 :观察组在 B超引导下目标准确地进行穿刺输液 ,并对 2 8例羊水污染或粘稠者行羊水置换 ,其中 2 2例羊水转为基本清亮 ,对照组经支持疗法后症状改善 1 0 .6% ,明显低于观察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观察组剖宫产率 1 0 .3% ,新生儿窒息率 1 4.7% ,对照组剖宫产率 53.4% ,新生儿窒息率 34.5% ,明显高于观察组 (P<0 .0 1 ,P<0 .0 1 ) ;对照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1 0例 ,新生儿死亡 2例 ,而观察组无 1例发生。产褥病率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结论 :羊水过少产前进行羊膜腔输液或羊水置换 ,可降低新生儿病率及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是治疗各种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临床的应用极为广泛。但在临床工作中对“输液完毕”的概念不太确切 ,往往是感官判断。成人一般认为液体瓶剩液 10~ 30ml算拔针指标 ,甚至 4 0~ 5 0ml不等 ,小儿一般认为液体剩液 5~ 10ml为拔针指标 ,甚至 2 0~30ml不等。若液体剩余过多 ,势必影响药物的剂量和浓度。造成拔针过早的原因 ,除急于排便及办事外 ,80 %以上病人认为不及时拔针有生命危险 ,医务人员中有 5 0 .8 %认为不及时拔针有空气栓塞的危险。为此 ,我们对输液终末 ,即输液即将结束至拔出针头为止这段时间的输液情况进行…  相似文献   

19.
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输液疗法根据进液途径分为末稍输液和中心静脉输液两种。一般末稍输液多数不会发生严重的合并症,但常发生使病人很痛苦的静脉炎。目前,静脉注射的患者中近80%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静脉炎[1]。炎症局部可因治疗不善而出现慢性硬结、静脉硬化、闭塞、静脉炎后综合征,甚至形成溃疡,给护理人员静脉穿刺造成极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PVC输液袋对环丙沙星的吸附性。方法环丙沙星配成临床用输注浓度,测定不同时间流出液的峰面积,并与0时比较。结果PVC输液袋对环丙沙星的平均吸附率为1.875%和2.083%。结论PVC输液袋对环丙沙星的吸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