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年瘙痒多见于60岁~70岁以上的老年人。瘙痒常为全身性呈阵发性发作,多在脱衣时或夜间发作,多为剧痒。致使患者剧烈搔抓。甚至抓破皮肤引起出血和疼痛。由于反复搔抓可使皮肤形成肥厚苔癣化或继发感染,或因瘙痒影响睡眠及休息,日久可导致神经衰弱或其它疾病。  相似文献   

2.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防治刘沛孟喜萍(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漯河市462000)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老年人常易罹患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自觉瘙痒,搔抓后可引起抓痕、丘疹、血痂、皮肤肥厚以及苔藓样改变和色素沉着。严重者,因皮肤剧痒,反复搔抓,致皮肤极度肥厚,血痕累...  相似文献   

3.
张影华  高琴  肖尹 《天津医药》2011,39(10):906
1病例报告患者男,47岁。主因周身红斑、丘疹、鳞屑伴痒20余年,红斑基础上出现水疱1个月,于2010年10月20日就诊于我院皮肤科。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自躯干四肢出现散在红斑、丘疹,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皮损以四肢伸侧为重,自觉瘙痒。曾在我院皮肤科诊治,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予以对症治疗后皮疹缓解,但反复发作。20年间患者曾接受过  相似文献   

4.
梅毒误诊为外阴湿疹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5岁。外阴丘疹反复发作2年余,于2003年8月就诊。患者2年以来,外阴反复出现丘疹、红斑、糜烂、伴发痒,均以“外阴湿疹”给以治疗(用药不详)。有时好转,易反复发作,并逐渐发现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不痛。否认不洁性交史。体检:一般情况好,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双瞳孔等大等圆,心肺正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外阴周围布满圆形的红色丘疹,表面轻度糜烂,少许渗液,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可触及,4cm×3cm,能少许活动,质坚硬,无压痛。外阴已产式,阴道通畅,壁潮红充血,阴道分泌物较多,色黄,质稠厚;宫颈Ⅱ糜烂。配偶:全身皮肤黏膜未见皮损,有阴茎…  相似文献   

5.
木村病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5岁.四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耳后部出现三个绿豆大小的结节,触之较软,瘙痒剧烈,但无疼痛感,搔抓后有少许血液渗出,同时患者左颌下淋巴结肿大,约蚕豆大小,无疼痛等不适.患者多次到医院就诊,诊断不明,用青霉素等药治疗,肿大的淋巴结消退,但耳后皮损未见好转,病情反复发作.近三个月来,患者发现左耳廓亦出现数个米粒大小的质地较软的结节,且原左耳后部结节明显增大,更易出血,故到一附院皮肤科就诊.患者家族中无此类疾病遗传.  相似文献   

6.
外阴搔痒是妇科常见的痛苦难忍的病症,常发生于阴蒂、大小阴唇、会阴及肛门周围。由于奇痒、用力搔抓、摩擦等反复刺激而致慢性炎症、组织增生肥厚。近年Toki等人经过病理研究发现,外阴鳞状上皮增生中有74%属癌前病变。即炎症,瘙痒刺激表皮增生,粗糙及溃烂等是恶变的先兆.因此治疗外阴瘙痒可减轻痛苦并防止突发癌变。 作者采用皮下注射氟羟强的松龙治疗慢性搔痒症46例病人,病程6个月~10年(平均9个月)年龄29~75岁,平均51岁,临床检查首先排除外阴毛囊炎、皮癣、霉菌性感染及急性疱疹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53岁。因阴囊巨大菜花状肿块儿25年,于2011年9月20日来我科就诊。患者27岁时无意间发现阴囊上长一绿豆大皮色菜花装丘疹,因不痛不痒未加注意。皮疹缓慢生长融合增大,至今年4月增大约核桃大小,开始出现瘙痒,瘙痒后皮损快速增大,患者经常搔抓扣挠,皮损表面出现微臭脓性分泌物,至就诊时增大如鸡蛋大小。见图1和图2。患者已婚,否认非婚性交史,否认外阴部外伤、手术史,否  相似文献   

8.
瘙痒症,好发于冬令干燥季节,在中老年人群中多发。自觉瘙痒症状显著,夜间入睡后瘙痒加剧。其病变多为泛发性、全身性,以小腿及背部最为明显。瘙痒初期可见有皮肤干燥、粗糙,有细小皲裂,常见鳞屑。搔抓后血痂脱落可留有色素沉着。反复不愈,使患者痛苦难忍。因此,作者从2005年12月  相似文献   

9.
<正> 患者女,19岁。自4岁开始,左手掌常在碰撞后出现水疱,7岁起在吃硬物后引起口腔粘膜起疱,进而在普食后也常常起水疱或血疱,数日即愈。11岁时在无机械性刺激情况下,头颈、躯干部位出现瘙痒性水疱,皮疹消退后遗留圆形、椭圆形白色浅表疤痕或形成白色丘疹。四年前,左胫前因碰伤引起淡红色至紫红色丘疹及结节皮疹。瘙痒、搔抓后扩大凸起。不久右腿对称部位也发生同样皮损。个别为厚壁水疱,缓慢发展,逐渐增多,持续不愈。无家族发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 患者 男,哈萨克族,35岁.主因肘、膝部出现鲜红色的斑块状丘疹、红斑并覆有银白色鳞屑伴瘙痒半月余,于2011年1月1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否认有药物过敏史和其他急慢性疾病病史.查体:患者肘、膝部伸侧出现红色的丘疹、红斑,上面覆盖着厚薄不等、容易脱落的银白色鳞屑皮损,周边有一圈红晕.刮去鳞屑后,可见一层光滑的红色薄膜,揭去薄膜,可见一些细如针尖的出血点,搔抓后可引起新的皮损.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33岁.已婚.因外阴、肛周反复瘙痒10年伴皮肤硬化、萎缩、白斑1年,腹部包块10天于1995年8月18日就诊.10年前患者平产一女婴,产褥期,因受凉出现高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给予抗炎治疗后,症状得到了改善.2月后,患者阴蒂、小明唇出现米粒大小淡白色扁平丘疹,散在分布,丘疹逐渐增多,波及大阴唇及肛周皮肤,且融合成斑块状,常伴剧烈瘙痒.抓后出现糜烂、出血和疼痛,经对症处理,未见好转.1年前自感会阴及肛周皮肤发硬,阴蒂、大小阴唇粘膜萎缩.表面发白,阴道口狭窄,性交困难,就诊当地医院妇产科,考虑系“雌激素水平低…  相似文献   

12.
患者尹某,男,58岁,工人,因生气后失眠、多梦、心慌、多汗于1981年3月6日来我院门诊就诊.经检查无阳性发现,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给开谷维素、安定两药.嘱安定在晚睡前服用5mg.当日中午12d 服谷维素2片(20mg),服药后2d 左右突感浑身皮肤剧烈瘙痒,胸腹部起红色丘疹和斑块,用手指搔抓皮肤时瘙痒加剧,丘疹和斑块迅即遍及全身,当日下午3时又诊.  相似文献   

13.
曲安奈德三角肌注射致肌肉萎缩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患者,女,19岁,因全身皮肤弥漫性红斑丘疹、脱屑、渗出、结痂,痒感较重,反复发作1年余来诊,经皮肤科诊断为慢性湿疹。既往无其他病史及药物过敏史。此前曾口服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007年9月10日于患者右上臂三角肌处一次性肌内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40mg(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70403),用药后皮损、瘙痒症状减轻。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4岁。以面颈红斑、丘疹、痒3年之主诉来诊。3年前无明确原因颜面部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丘疹伴瘙痒,在当地中心医院诊治,给予肌注曲安奈德2次(剂量不详)后病情加重,面部开始出现肿胀、轻度糜烂及渗出,皮损逐渐向四周扩展,遂改用10%葡萄糖酸钙、维生素 C 静脉输注和消炎药物口服等治疗。一周后好转,以后每年冬季加重,天气转暖后可自愈,共反复发作3次。2003年9月发病以来,在当地医院诊治,病情无明显好转,而来院诊治。发病以来无发热、头痛、乏力及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女,61岁,因发现皮疹2年余,剖腹探查术后30 d、进食呕吐3 d入我院消化科。患者于2011年6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躯干、四肢散在红色斑丘疹,色淡红,无明显瘙痒,部分斑丘疹中心萎缩、凹陷,呈白色,皮疹反复发作,未予特殊治疗。1个月前因持续性腹痛就诊于市中医院,查CT提示腹腔积液、双侧胸腔积液、肺部感染,给予抗感染、补液等治疗,腹痛无好转。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回肠穿  相似文献   

16.
潘佩英  何勤  程波 《贵州医药》2004,28(4):316-316
患者,男,14岁,湖北籍,汉族,学生。诉双小腿伸侧、双大腿及背部皮损1^ 年。患者于幼年时在两侧内踝处常因摩擦而起水疱,未予重视。于1^ 年前在双小腿伸侧、双大腿及背部起密集的丘疹,黄豆至蚕豆大小,表面粗糙,部分因搔抓而结痂,自觉瘙痒,面积逐渐增大,曾在贵阳市某医院皮肤科以“强的松”、“氟冰霜”等治疗,效果不佳,于2003年7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为明确诊断取小腿部皮损做病理活检,诊断为“白色丘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相似文献   

17.
斑块型银屑病多由于寻常性银屑病反复发作及经过多种治疗,皮损呈肥厚性,并相互融合为片状,似皮革状或苔藓样改变,伴不同程度的瘙痒.本病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2008年3月到2009年8月,我们利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甘草酸二铵胶囊治疗斑块性银屑病患者30例,并进行临床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女性更年期皮肤瘙痒的注意事项女性更年期皮肤发生瘙痒后,首先应去除病因:如因风寒或暑热而致者,应调适寒温,避免暑热及寒冷刺激;如由食物诱发者,当忌油腻酒酪、鱼虾海味等。瘙痒处应避免用过度搔抓、摩擦或热水洗烫等方式止痒,不宜用碱性强的肥皂洗浴。内衣应柔软宽松,以棉织品为好。避免羽绒、尼龙及毛织品衣物贴身穿戴。外阴瘙痒患者,应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切忌搔抓、不洁,不滥用强刺激的外涂药物。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  相似文献   

19.
<正>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是皮肤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常好发于手、足、肘窝、小腿等部位[1]。其发病原因较复杂,由内、外因素相互作用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激发皮肤炎症。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浸润和肥厚、脱屑、剧烈的瘙痒和皮肤苔藓等,具有瘙痒剧烈、病程长和反复发作的特点[2,3]。由于瘙痒严重,患者经常会抓搔皮肤,出现苔藓样变或皮肤破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报告患者男,34岁。以面颈部丘疹伴瘙痒4个月为主诉就诊。2002年12月无明显诱因颜面出现较多小米粒至绿豆大的红色丘疹,伴轻度瘙痒,皮损逐日增多,发展至耳后、颈部,表面脱屑。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否认有传染性疾病及家族遗传病史。专科检查:面部、耳后、颈部可见密集分布的小米粒至绿豆大的暗红色丘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