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靳红樱 《医学与社会》2008,21(10):64-65
高等医学教育和其他高等教育相比有它的特殊性,它所培养的是与人类性命息息相关的医疗卫生人才。在刚刚跨人医学殿堂时,医学生都曾经发过这样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明朝医者倪士奇在他所著的《两都奇案》中也说过:“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  相似文献   

2.
我们都熟悉希腊希波克拉底誓言和1948年在此基础上世界医学会(WMA)制定的《日内瓦宣言》,从这两个誓言我们可以看出时代的烙印。因此,在那之后,1988年美国医学伦理学家整理细化为“一个医生所承诺的促进病人利益的义务”,被很多西方国家用来作为医学生毕业时背诵的“后希波克拉底誓言”。  相似文献   

3.
进入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脊髓脊柱外科)范涛主任的办公室,记者便被镶嵌在玻璃相框内并悬挂于壁的英文《希波克拉底誓言》所吸引。这位2400多年前的古希腊著名医生,由于开创了西医学而被尊称为“医学之父”。他制定的“誓言”规范了医生应当遵守的道德标准,且在医学观点和医疗实践方面,对西方医学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医生虽说是治病,医德却是最重要的。从一开始有医学的那一天起,医德就被特别地强凋。作为西方医学行医的指导思想,“希波克拉底誓言”到现在已经四千多年了,好多条件都变了,但是基本原则大家还在遵守着。中国也有一个唐代的孙思邈,写过“大医精诚”,内容囊括了医生操守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5.
医学本科生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1.1古代中西方医学的人文情结早在2 000多年前,西方医学的奠基者古希腊伟大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在其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写到:“为病家谋利益是作为医生的最高准则”。他说:“无论至于何处,遇到男或女,贵人或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检点  相似文献   

6.
最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了《希波克拉底誓言》,并将此书赠送给北京协和医院。《希波克拉底誓言》传承了2400年,成为自古至今医生这种职业的最神圣的道德准则。 然而,明眼人都知道,这个《誓言》的出版,是为那些在医疗当中拿病人“红包”的医生们点眼药,因为卫生部又下发了《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意见》,其中再一次明确规定:“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活动中不准接受患者及其亲友的‘红包’、物品和宴请。” 我们喜欢用“历史问题”、“积重难返”等词语来表达对“红包”问题的看法,因为我  相似文献   

7.
沉痛缅怀一代大师——我刊名誉顾问裘法祖院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医学泰斗、一代大师裘法祖院士不幸逝世的噩耗,使我们万分悲痛。裘法祖院士是高尚医德医风的楷模。他仁心宅厚、大爱无疆,主张“医学归于大众”。早在1948年,裘法祖就创办了我国第一本医学科普刊物《大众医学》。他常说:“医术不论高低,医德最是重要。医生在技术上有高低之分,但在医德上必须是高尚的,一个好的医生应该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把病人当作自已的亲人”。  相似文献   

8.
戴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9):1126-1127
医疗卫生事业是一个极为特殊的行业,以救死扶伤为已任,稍有差池即可铸成大错。在这个敏感的行业里,诚信尤为重要。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在《誓言》中写到:“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结束一切堕落及害人行为”,“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做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  相似文献   

9.
论健康与道德——试述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伦理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与道德,咋一听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因为,健康是医学研究的对象,道德是伦理学研究的对象。但当我们认真读罢和了解了医学发展史和伦理学发展史后,会恍然大悟,原来,以健康为对象的医学,真真是一门救死扶伤,维护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仁学”;而以道德为对象的伦理学,又真真是一门惩恶扬善,培养“仁人”,并能够服务于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人学”。二者的联结点,在于“人”,作为医学之“仁学”,可强人之体,作为道德之“人学”,可健人之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着人类的健康和尊严。1 健康与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1 1 健康的…  相似文献   

10.
王荣 《当代医学》2001,7(10):6-7
读者对顶尖医生的思考(读者来信一) 我认为<当代医学>杂志在最近对"如何做顶尖医生"这个话题所展开的讨论是非常成功的,深受我们广大医生的欢迎.这篇文章激发出了我们很长时间都埋在心底的那份理想和热情,而这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几乎已经是被淡忘了的,尽管有些人仍在为之努力着. 就文章中所提出的观点,我有如下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严立清 《大家健康》2014,(11):64-65
我们驾车离开医院,在第一个路口等红灯时,我打破了对露丝许下的两个最重要的结婚誓言:第一,我以一个医生的口吻和她说话:第二,我欺骗了她。、曩不能讨论的秘密从牛皮纸信封里取出X光片,借助车顶上方微弱的灯光,我已知道露丝体内发生了什么。我一边发动车子,一边说:“我什么也看不出来,还是去咨询专科医生吧。”我是肺癌专家,即使对妇科领域不是很在行,也能看出露丝的癌细胞已经扩散。  相似文献   

12.
浅论医疗保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医疗保密是在医疗实践中产生的历史范畴和传统,历来的医学道德规范中都有要求医务人员为病人保密的内容,而且医疗保密已经成为每一个医学生、医务人员的誓言,成为必须遵守的医疗道德规范,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基础,是尊重病人权利的具体体现。早在两千多年前,希波克拉底就在其誓言中指出:“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世界医学会1994年采纳的《日内瓦协议法》也规定:“凡是信任于我的秘密我均予尊重。”同年制订的《国际医学伦理准则》中规定;“由于病人的信任,一个医生必须绝对保守所知病人的隐私。”我国卫生部1985年颁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和实施办法》中也规定:“为病人保守医密,不泄露病人的隐私和秘密。”  相似文献   

13.
在门诊经常听到患者说:“医生,最近我走路时膝盖总发软,从坐位站起也很费力,甚至连上商店都不敢了。”“我觉得膝盖酸痛发紧,活动一会儿才会好一些。”“我已经没有办法再出去玩了,因为我没走多久膝盖就疼得受不了。”“我已经很多年不敢穿裙子了,因为我的膝盖变形得很难看。”……这些患者大都双膝肿胀变形,他们患的都是我们康复科门诊的常见病——膝骨关节炎。  相似文献   

14.
郝秀兰 《中国医院》2001,5(8):27-31
既然我们选择了医学这一人类健康所系,患者以生命相托的崇高事业,我们就要像白求恩医生那样,对病人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我们要有以超越谋生和金钱为目的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15.
无题     
医生的天职是治病救人,医生的一言一行关乎病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其责任之重大无与伦比。与许多医学大家相比,自己只是个小学生,我不敢妄言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医生,只能就怎样做一个不失职的医生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医学伦理生死观作为人们“生命”和“死亡”的根本看法和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一种生命价值观和死亡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又是维系于人们在“生命”和“死亡”问题上的价值取向的。在“生命”和“死亡”的价值取向上,传统的人道主义具有重大影响。人们深信:人的生命是最宝贵和最神圣的.医务人员的职责就是无条件地维护生命、预防死亡。传统医学伦理生死观的价值取向是一种绝对的人道主义价值取向。这种人道主义价值取向,对于维持人的生命,推动医学为人类健康服务起了十分重大的作用.使医生和医学赢得了社会的信赖和…  相似文献   

17.
“临床预测规则”或“判定规则”可以用于发现潜在病理情况,帮助临床医生进行诊治。这些规则降低了医疗实践所固有的不确定性,例如:在急诊和创伤医学中,应通过评估临床所见来进行预测。这些预测规则可影响病人的诊疗以及医疗费用,所以,医生在实施任何诊治手段前都必须进行仔细评估。为达此目的,应建立指南和标准方法使医生评估有据,从而诞生了临床预测规则。  相似文献   

18.
“医生,你这是咋回事儿,居然让我老婆用这个药,想害我们啊……”妇产科门诊的平静,被刺耳的嘈杂声打破了。李虎很气愤,拍打着陈医生的诊疗桌,质问他:“你不知道我老婆怀孕了吗?为哈还给她开孕妇禁用的药?”“你别这样,有话好好说!”李妻拉住丈夫。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由于环球性的技术革命与技术更新,导致了“知识爆炸”及“信息冲击”、从而也引起了人们认识社会及认识自身的可能性正在日益超出具有严格局限的时空,对于人类群体社会当中存在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医学与社会、医学与哲学、社会结构合理化问题、医学与心理学问题、医学模式转变问题及医生的社会职能问题都亟待我们去研究、去处理、去改革,使之更好地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服务. 医生自古以来就是以治病为职责.两千多年以前的周代,就有“医师掌万民之疾病”《周礼天官》的记载.其后因时代的进展与医学的演变,医学发生分类与分科,并使医药分家,  相似文献   

20.
你肯定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是医生的熟人,他肯定会告诉我更多事!的确,在每次见医生的短短几分钟里,医生一直处于“专家”的身份中,有些“私房话”并不会在就诊场景中说出来。如果你是他的“小伙伴”,他会不会真的有更多的嘱咐给你呢?我们就为你找到了一些专家“小伙伴”,和他们像朋友一样聊聊天——他们到底是如何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对待自己和朋友的健康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