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介绍了传统电磁式互感器和电子式互感器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用具体实例进行了说明。对智能化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中的采样量进行了比较,对互感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对尚志市河西水库溢洪道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阐述,对溢洪道的规模进行了方案比较,分析计算了泄流能力,设计推求了溢洪道水面线并进行了消能、渗流及闸室稳定的计算。  相似文献   

3.
对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高压空压机振动进行了检测,并对空压机结构振动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对共振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机组的润滑油系统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因主油箱油位测量引发的一起误停机事故进行了分析,对故障进行了检查,提出了处理方案,避免了事故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5.
岳城水库主坝右岸坝基渗漏是主坝主要的病险问题之一,受到各方关注,多年来,陆续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对主坝右岸坝基渗漏和渗透稳定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对不同库水位条件下坝基渗漏量进行了估算,并与坝后观测数值进行了对比,给出了较为明确的结论,为工程加固处理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姜可宝 《山西水利》2006,22(5):29-30
采用实地调查为主,实地丈量为辅,对部分重点煤矿普查结果进行抽查核实的办法,对全市煤炭工业系统人为水土流失进行了普查,得到了较翔实的基础资料,并对人为水土流失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速列车气动噪声的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速列车气动噪声产生的关键部位进行简化抽象,对其产生的噪声进行了数值分析。该文着重讨论了两个主要的简化模型,即二维后台阶问题以及三维圆柱绕流问题。对后台阶问题进行数值模拟时采用了NLAS和LES两种不同的方法,并同实验值进行了比较。对三维圆柱绕流问题则直接采用NLAS方法耦合FW-H声音传播方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以此对高速列车气动噪声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适合于高速列车气动噪声计算的方法进行了选择。  相似文献   

8.
双层堤基管涌动态发展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模拟堤基管涌动态发展的概化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用砂槽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对双层堤基管涌发展过程中的渗流场特点进行了计算分析,对有限元计算中的参数取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2011年对小浪底水库水质进行调查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小浪底水库的营养状态进行了评价,对影响水质状况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洞口县团结坝大型水闸项目工程建设进度情况进行了介绍,对代建制的主要做法进行了阐述,通过代建制的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将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纳米混凝土耐久性和功能性研究的进展与困境,对不同种类纳米材料对混凝土耐久性和功能性的影响进行了分类整理和分析,并对纳米材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发现:(1)纳米材料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孔隙结构,并且参与混凝土水化,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抗渗、抗冲磨、抗腐蚀等耐久性能;(2)纳米材料的掺入还可以使混凝土产生压敏导电性能、光催化自清洁性能以及电磁屏蔽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3)目前纳米混凝土存在纳米材料造价较高且过量掺加会使优化效果降低的问题。因此,从经济和性能两方面考虑,纳米材料在混凝土中的掺加存在一个最优掺量。最后给出了两个典型工程案例介绍纳米混凝土在水工建筑物中的成功应用,为纳米材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力机械转轮流固耦合特性分析与设计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力机械种类繁多、流动复杂,转轮流固耦合动力特性及如何考虑设计要素对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极为重要。论文基于现代水力机械流动分析技术及流固耦合特性分析方法,对转轮的关键设计要素进行探讨,并展示了本课题组在转轮内部流动物理现象如漩涡、空化、压力脉动、含沙水流运动等的模拟、分析、预测方面的技术方法及成果,以及转轮共振和疲劳破坏的流固耦合动力特性分析案例,并对新电站机组选型设计、老电站改造、新型机组研发方面的工程应用进行分析,同时展望了多场计算技术、转轮寿命预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等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东调南下工程、引黄济青续建工程等建成后,部分干线渠道除调水外还要承担排涝泄洪的任务,泥沙淤积在所难免。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混凝土衬砌输水渠道清淤,研制了一种通过吸泥系统、泥浆输送系统完成清淤疏浚任务的高度自动化的潜水疏浚机,可以接收岸上人员的指令或者自主判断水下淤泥的分布情形,并以此决定在水下的行走方式,实现转弯、避碍,控制自身在水中的方位。这种小型清淤设备可以应用于渠道、湖泊、航道的环保清淤、水库清淤、沉砂池清淤、河道治理等。同时这种清淤设备还能做到在水下清淤疏浚过程中不引起环境的二次污染,不造成断流,具有高效、节能、方便操作、劳动强度小,适应作业范围宽及低成本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汶茂公路地处我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是汶川地震发生后重要的"生命通道"。为深入探究该类区域崩滑灾害的发育规律,并据此对公路选线和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对灾害最新遥感解译、现场调查和资料搜集,运用Arc GIS平台,分析了汶茂公路走廊带的地表坡度、坡向、工程地质岩组、断层、水系、道路影响共6个环境因子与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计崩塌258个,滑坡127个,其在30°~60°的坡度范围内分布最广,E、W、SW、NW坡向范围内坡体稳定性较差,灾害频发。(2)地层及岩性在宏观上对灾害发生起着控制作用。(3)距断层越远,其受到的影响越小。(4)走廊带内崩滑灾害受区域水系的控制。(5)距道路400 m的范围内灾害点密度最大,在道路修建时,应重点考虑边坡、路基的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膜下滴灌技术的含义特点,总结了膜下滴灌技术的特点和内涵。通过在赤峰市现代节水型灌溉农业中从节水、节肥、节农药、节地、保土、保肥、增温、调温、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品质、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防治盐碱、抗灾能力等方面说明了膜下滴灌技术的优点,同时列举各种实验数据进一步说明膜下滴灌的优越性,证明了膜下滴灌技术在干旱贫水区重要地位和作用,展示出了膜下滴灌技术的广阔发展前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水库清淤技术:吸头清淤装置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头清淤装置系统是主要适用于中小型水库泥沙处理的水库清淤系统,安装置的结构主要包括顺次连接的吸头,水库内软管及水库外输沙管,库外输沙管末端设一阀站以控制流量,根据试验研究成果,着重探讨了该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即吸头的结构设计,也就是最优吸头参数选择问题,并就该装置系统的输沙管道长度,管径以及系统工作水头等因素对系统淤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表明吸头清淤装置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如结构简单,操作灵  相似文献   

17.
从城市生态系统的自身需求、水生态系统的保护需求和遏制城市水生态危机角度出发,介绍了水生态分区对于城市规划的意义,探讨了水生态分区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依据北京市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将北京市划分为2个水生态一级区、5个水生态二级区和24个水生态三级区。最后,提出了北京市地表水源涵养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地下水保护区、面源污染控制区、景观休闲区等五类区域的保护规划措施。将水生态分区方法引入城市规划,有助于在宏观规划层面提出对城市发展用地性质、布局的要求,同时可为城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凝汽器铜管腐蚀结垢问题,进行了蚀坑和沉积物元素分析以及药剂检测,腐蚀挂片、泥沙磨蚀、阻垢等试验,从而得出结论:泥沙磨蚀、垢下腐蚀和运行工况欠佳等原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铜管腐蚀与结垢。根据诊断建议,从管板涂膜、水质控制和调整加药工艺等方面采取了缓腐防垢措施,故障消除。  相似文献   

19.
李玲 《吉林水利》2012,(7):15-18
总体上讲,系统的稳定性应当包括恒定性、持久性、惯性、弹性、恢复性、局部稳定性、全局稳定性等主要方面。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含稳定与平衡的临界范围的概念。由于人口的剧增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现存的湖荡正一个接一个地遭到破坏,湖荡的水质、生态系统不断发生恶化。湖荡生态环境系统结构的逐步破坏和生态功能的不断退化,造成湖荡水域不断缩小、水质日益恶化、行洪与调蓄功能削减、湖荡周边生态旅游环境功能退化、湖底淤积加剧、生物群落多样性下降、湖荡的自净能力降低等严重后果,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通过进行湖荡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提出水生态保护规划,以促使湖荡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序进行,修复湖荡良性生态系统,保障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的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水量平衡测试中,有些企业用水工艺十分复杂,给水量计量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要准确计量各个环节的水量,需要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运用水表、超声波流量计、流速仪等仪器计量,还可以利用小浮标、容器等辅助工具计量,也可以运用公式计算、调查等方法计算水量。在测试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测试方法,测试出准确的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