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氢氟酸烧伤虽较少见,但其化学致伤的机制颇具特殊性,高浓度或较大面积氢氟酸烧伤后,对人体皮肤、软组织和骨骼具有高度腐蚀性,并可因氟离子的迅速吸收导致严重低钙血症而危及生命。我科采用大量补钙及早期切、削痂手术治疗氢氟酸烧伤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氢氟酸(液体或蒸气)急性中毒后死亡原因多认为由于大量氢氟酸蒸气吸入并发肺水肿引起。经皮吸收发生全身中毒虽有报告,但未有致死者。故与呼吸道或消化道吸收比较,一般认为经皮肤吸收并不是引起氟中毒的重要机制。下面介绍一例因皮肤氢氟酸严重烧伤引起了急性系统性氟中毒而死亡。1979年5月20日下午5:45左右,一名炼油厂操作工在拔装置上的插销时,不慎被无水氢氟酸喷溅到面部。当时,他佩戴的防护用品有带护目镜的硬质帽子、氯丁橡胶制的长统靴、手套、茄克衫以及常规用的供氧式面罩。事发后10分钟,在控制室里发现了他,虽全身已淋湿,仍立即给他用水冲洗并使用氧化镁制剂,即送地区医院作进一步处理,时间为下午5∶55。6∶10到达急诊室,意识清楚,血压146/82,  相似文献   

3.
氟啶酸(enoxacin)是一种新的喹诺酮类口服药,对90%β-内酰胺酶阴性的淋球菌菌株的MIC<0.05μg/ml。有研究表明,用单剂量氟啶酸200mg,血浆峰浓度达1.2μg/ml,而用单剂量400mg时,则峰浓度达2.1μg/ml,该药的半衰期是5小时。有人报告用单剂量氟啶酸200mg或400mg治疗无合并症的男性和女性淋病,治愈率为90~100%。为了评价口服氟啶酸200mg或400mg,日2次共两天治疗肛门、咽部淋球菌感染的安全性和疗效,作者在加拿大埃德蒙顿性传播疾病门诊部进行了随机双盲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化学烧伤83例.涉及化学毒物计15种,其中氢氟酸27例、黄磷13例、酚13例、硫酸11例,余19例则分散于11种毒物.烧伤原因主要为意外事故.烧伤均为小面积.以四肢多见,其次为面颈部,躯千较少.83例中治愈82例,死亡1例.在治疗方面,彻底冲洗是就地紧急处理的关键,而进一步治疗主要采取综合措施.应当提出的是.2例面积为13多的黄磷烧伤,1例采用硫酸铜液冲洗,在24小时内发生严熏溶血,导致肾功熊衰竭死亡;另1例采用早期手术削痴植皮而获救.在治愈的82例病人中,有8例发生瘫痕疙瘩.是由黄磷、硝酸、氯乙酸和沥青引起.而27例氢氟酸烧伤无一例发生瘫痕疙瘩,对5例化学烧伤后瘫痕疙瘩.采取早期X线照射,4例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缩短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时间对治疗湿疹皮炎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自身对照的方法,将入选的392例患者分为复方氟米松软膏常规用药组、用药1小时和用药2小时组,三组患者均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2周后症状、体征总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三组间相互比较,积分下降值和临床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皮炎,可以缩短药物作用时间至1~2小时以减轻或消除油腻不适感而疗效不降低。  相似文献   

6.
卡泊三醇与氯氟舒松联合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卡泊三醇与氯氟舒松联合分用组,氯氟舒松组及卡泊三醇单用组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患者随机分入三个治疗组,对治疗1,4周后银屑病区严重度指数(PASI)之平均百分变化率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比较显示卡泊三醇与氯氟舒松联合分用组治疗1,4周后的PASI平均百分变化率(PASI改善率)显著高于氯氟舒松组及卡泊三醇单用组,且副反应少于单纯卡泊三醇组。结论 卡泊三醇与氯氟舒松联合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优于卡泊三醇或氯氟舒松单用疗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外用环孢素治疗2例家族性良性天疱疮(HH)的结果,例1.女性,60岁,患HH34年.曾外用类固醇激素,肌注硫代苹果酸金钠、内服强的松等治疗无效或因副作用而停药。患者两侧腋窝、乳房下、肛周及生殖器、腹腔沟部位均有糜烂、浸渍。一侧外用环孢素(口服液)每日1次,另一侧用0.1%氯氟舒松软膏作对照.1月后,环孢素治疗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对BXSB小鼠免疫状况的影响。方法:48只3月龄的雄性BXSB小鼠分为4组,治疗前后测定24h尿蛋白;治疗后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以及肾脏免疫复合物。结果:治疗后,来氟米特组的尿蛋白、抗dsDNA抗体明显低于地塞米松和生理盐水组(P〈0.01),也低于环磷酰胺组,但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氟米特组的肾脏免疫复合物低于其他治疗组(P〈0.05或P〈0.01)。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来氟米特组小鼠的生存期明显延长(χ^2=4.56,P〈0.05)。结论:来氟米特可显著改善BXSB小鼠的免疫状况,能延缓BXSB狼疮鼠的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9.
着色霉菌病是一种毁形的皮肤深部真菌病.最初表现常为结节,发展数年后可呈疣状,乳头瘤样或形成瘢痕.由数种不同真菌引起,常顽固难治.在1968年以前Lopes等报告本病用5-氟胞嘧啶治疗无效,以后又有数次报告曾获得不同程度的效果.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结节性痒疹疗效。方法将87例结节性痒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口服沙利度胺50mg,2次/d,症状改善后逐步减量50mg或25mg,1次/d维持,联合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1次/d,共8周;对照组42例,口服左西替利嗪片5mg,1次/d,联合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1次/d,共8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69.0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结节性痒疹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耐氟喹诺酮淋球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喹诺酮类药物为现行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之一。近年来,对氟喹诺酮敏感性下降或耐药的淋球菌在一些国家出现,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就耐氟喹诺酮淋球菌的流行现状、耐药机理及分子流行病学的有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来氟米特是常用的口服抗风湿药,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病或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本文就来氟米特的作用机理、副作用以及在治疗皮肤银屑病、银屑病关节炎、白癜风以及其他皮肤病的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展望了来氟米特在皮肤科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湿疹及皮炎     
962514 达克宁与氯氟舒松霜治疗异位性皮炎/徐刚//皮肤病与性病。-1996,18(2).-42 随机抽样分组,每组各25例。用药前分别取患者右肩部皮肤鳞屑作糠秕孢子菌培养。用药后的第4、7、14、21天各观察一次。最后根据第一次和21天检查结果判效。皮疹主要局限在面、颈及肩部的28例中有26例查出糠秕孢子菌,而其余的22例仅14例培养出,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达克宁组治疗优于氯氟舒松霜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  相似文献   

14.
氢氟酸烧伤,疼痛剧烈且严重,破坏深部组织,形成溃疡。烧伤后应立即水洗及时治疗极为重要。远在1939年Jones的治疗方法是:1.用流水长时间冲洗,2.浸泡在淡氨液,碳酸氢钠液,冰冷的70%酒精或冰冷的氧化镁液中。3.局部注射10%葡萄糖酸钙。4.外敷氧化镁粉与甘油等量的乳膏。1963年Mayer的方法是:1.即刻用流水彻底冲洗。2.浸泡在冰冷硫酸镁液或冰冷酒精中。3.皮内或皮下注射葡萄糖酸钙溶液。4.外敷HF软膏。1966年Reinhardt等的疗法是:1.即时用流水彻底冲洗。2.浸泡在冰水或Hyamine酒精液中1~4小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比较了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CSF)单独和与氟康唑联合使用对小鼠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将剂量为300μg/kg或600μg/kg的hGCSF注入感染隐球菌小鼠腹腔,一组小鼠感染前3天,另一组感染后1天开始每日1次给药,而氟康唑(管饲法)于感染后1天开始给药,剂量为每日3mg/kg或5mg/kg,选择此低于最适剂量以观察hGCSF和氟  相似文献   

16.
耐氟喹诺酮淋球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喹诺酮类药物为现行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之一。近年来,对氟喹诺酮敏感性下降或耐药的淋球菌在一些国家出现,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就耐氟喹诺酮淋球菌的流行现状,耐药机理及分子流行病学的有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和青鹏软膏序贯疗法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序贯疗法组30例给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和青鹏软膏序贯治疗,对照组Ⅰ组32例单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对照Ⅱ组29例单用青鹏软膏。3组患者在治疗2周及4周后评判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序贯疗法组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Ⅰ组P0.05,对照Ⅱ组P0.01)。治疗4周后,序贯疗法组与对照Ⅰ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Ⅱ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和青鹏软膏序贯疗法治疗慢性湿疹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强,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非甾体和糖皮质激素对紫外线红斑的抑制效应。 方法 日光模拟器和紫外线光疗仪对30例受试者的后背部进行1 ~ 3个最小红斑量(MED)照射。照射前0.5 h和照射后即刻抹药两种方式,照射后的4 h、24 h、48 h用色度仪进行红斑程度评价。组内比较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 结果 日光模拟器照射前0.5 h给药,2.5%和5%的氟芬那酸丁酯可以抑制1 ~ 3 MED的UV照射后红斑 (P > 0.05);双氯芬酸只对1MED紫外线红斑有抑制作用(4 h和48 h),P > 0.05;卤米松会增加红斑反应的强度(P < 0.05)。日光模拟器照射后即刻抹药外用非甾体和糖皮质激素对紫外线红斑的作用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紫外线光疗仪照射后即刻抹药,2.5%氟芬那酸丁酯、5%氟芬那酸丁酯和卤米松在4 h时,对于1 MED的紫外线照射的红斑反应有抑制作用(P < 0.05);双氯芬酸对于1 ~ 3 MED的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红斑反应在4、24、48 h时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 0.05)。 结论 照射前外用氟芬那酸丁酯可以抑制1 ~ 3 MED紫外线红斑反应。照射后立即给药,抑制红斑反应的作用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双氯芬酸、氟芬那酸丁酯和卤米松。 【关键词】 氟芬那酸; 糖皮质激素类; 紫外线; 红斑  相似文献   

19.
来氟米特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患者给予口服来氟米特片,第1~3天负荷剂量50mg/d,第4天开始20mg/d,连用12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时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银屑病皮损和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活动受限及血沉指标均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8例患者中,关节炎病情明显进步3例,进步3例,改善2例,无效0例,有效率75.00%。结论来氟米特为治疗关节病型银屑病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氟啶酸(enoxacin)是一种新合成的喹诺酮类广谱抗生素,在体外有很好的抗淋球菌活性。对90%PPNG和非PPNG菌株的MIC均<0.06μg/ml。本文报告用氟啶酸和头孢三嗪噻肟治疗无并发症淋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受试者均为16岁以上在美国3个州的SID门诊就诊的成年病人,共152例,男119例,女33例。男性作尿道分泌物涂片,找到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女性作宫颈粘膜涂片找到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并于最近有淋球菌培养阳性而未经治疗或最近(14天内)与已确诊为淋球菌感染的性侣有性交史。病史提示有性接触史者加作直肠和咽部标本培养,同时作淋球菌药物敏感试验和衣原体培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