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此起疫情的调查处理,分析流行原因,控制疫情蔓延。方法按《霍乱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4-1995)》、《仁寿县霍乱疫情应急预案》开展调查、采样检测和疫情处理。结果由县疾控中心对聚餐人员和密切接触者等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疫情控制措施;经增菌培养检出O139群霍乱弧菌,该疫情是1起农村丧事聚餐引起的O139群霍乱疫情,共发病1例。结论该起霍乱疫情为建国以来仁寿县首起,该疫情发生可能与聚餐人员食用感染了霍乱弧菌的甲鱼有关。由于发现及时,措施有力,没有出现二代病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怀远县霍乱疫情的调查处理,分析流行病学原因,开展疫情处理控制疫情蔓延。方法根据GB15984-1995标准培养鉴定霍乱弧菌,对聚餐人员、患者、密切接触者、外环境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取有效的疫情控制措施。结果此次疫情系聚餐所致,因聚餐时用的虾在储存、加工、烹饪过程中污染而引起。参与聚餐人员137名,共发现小川型霍乱弧菌感染的患者20例。确定密切接触者257人,涉及76户。结论本次是一起农村聚餐引起的霍乱爆发疫情,由于疫情发现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2013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某高校出现肺结核病暴发。由于报告处理及时,疫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控制,防止了疾病的进一步蔓延。本文结合这起高校学生结核病暴发的现场调查及处理,分析学校结核病暴发的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和控制学校结核病疫情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2003~2007年急性血吸虫病爆发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和分析湖北省2003年~2007年急性血吸虫病爆发疫情发生、发展和处置情况。方法按照国家卫生部血吸虫病爆发疫情和突发疫情标准,对5年来在全省范围内发生的急性血吸虫病爆发(突发)疫情资料进行收集、核实和分析。结果湖北省2003年~2007年共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爆发疫情14起,其中发生在未控地区11起(78.57%),传播控制地区2起(14.29%),传播阻断地区1起(7.14%);14起突发疫情共报告急性血吸虫病病例125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46例,男女性别比例1.72∶1。职业分布以农民与学生感染为主。全部急感病例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疫源地得到彻底处理,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按照卫生部急性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处理预案实施应急处置,可有效控制突发疫情的蔓延与扩散;针对急感发生的特征与特点,适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则能防患于未然,切实减少急感发生。  相似文献   

5.
1999-09大理州巍山县大仓镇同心村霍乱暴发,大理州卫生防疫站(现为大理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专业人员及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疫情被及时控制,没有造成扩散.在处理过程中,疫点病家的1口浅水井(病家生活饮用水水源)中发现霍乱弧菌,经使用含氯消毒剂常规消毒处理,水中余氯含量达到2 mg/L,虽达到霍乱疫区饮用水消毒的高限,但消毒次日仍检出霍乱弧菌,为及时彻底消除疫点饮用水及环境中的病原体,采取了超常规消毒,及时控制了疫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肺鼠疫早期诊治及疫区处理技术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疫的早期诊治及疫区处理是鼠疫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探索,我国已建立起完整的鼠疫防控体系,各级政府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等级的应急反应,控制和扑灭疫情。2004~2009年在青海(囊谦、兴海)、西藏(仲巴)、云南(玉龙)发生4起重大(Ⅱ级)鼠疫疫情,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青海(祁连、曲麻莱)、甘肃(肃北)、西藏(朗县)发生5起较大(Ⅲ级)鼠疫疫情,9起疫情累计发生肺鼠疫病人43例,死亡18例,病死率为41.86%。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描述云南维西县2004-04发生的1起猩红热暴发疫情的调查情况,为今后及时有效地处理类似事件提供借鉴.方法 对云南维西县维2004-04/05发生的1起猩红热暴发疫情处置工作情况和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该暴发疫情发生于2004-04-22/05-29,共持续了38 d.波及学生238人,学生累计发病97例、无死亡,罹患率为40.76%.通过多部门协作,处置措施得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流行局限于维登乡中心完小,未波及该乡其他学校和村寨.结论 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是本起暴发疫情得到有效处置的根本保障,采取措施得当是本起暴发疫情控制在较小范围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四川省南充市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发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学校肺结核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南充市2005-2015年发生的5起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资料,对疫情发生的原因及个案信息均进行分析、关联。结果 5起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均发生在高中,共发现73例肺结核患者(均为在校学生),罹患率为0.28%。每起事件的首发病例都存在延误诊断的情况,延误时间最长为5个月。学校教室人口密度大,寝室居住面积狭小,通风状况差。结论及早诊断、报告肺结核患者,及时开展密切接触者筛查和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是预防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余干县是江西省流行血吸虫病比较严重的县(区)之一。2003年夏季,急性血吸虫病(急血)发病人数骤然增多,从7月2日~8月26日共发生急血36例,局部地区呈暴发流行趋势。为有效遏止疫情,及时启动了《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报告如下。1应急措施1.1成立应急机构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疫区乡(镇、场)下发《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有效控制疫情的紧急通知》的文件,宣布从2003-08-25起启动应急处理预案,成立县血吸虫病重大疫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卫生、水利、农业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同时抽调县、乡等各级血防机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8月 2 0日至 10月 2 6日 ,百色市某乡 2个村 5个自然屯出现原因不明的死牛 7头 ,死马 4匹 ,病死的牛马均被剥食或出售。自 8月 2 3日起 ,在其中 4个自然屯中 ,参与剥牛马或接触病死畜肉的人群中出现散发性皮肤型炭疽病例 ,至 11月 2日止共 16例。后经市、县、乡防疫、医疗部门及畜牧兽医部门共同处理 ,疫情很快被控制 ,病人全部治愈。该疫情影响较大 ,现将疫情发生后的临床处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6例均为男性 ,年龄 18~ 71岁。发病前均有与炭疽病畜接触史。1 2 主要临床症状 ,体征及化验结果 所有病例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中国大陆地区监狱及看守所等封闭、人员集中场所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有效的针对性防控措施。方法收集2006~2015流感监测年度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所有报告场所为看守所和监狱的流感暴发疫情信息,并对事件中的个案、样本检测结果以及暴发强度、影响疫情持续时间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疫情50起,84.00%(42/50)的疫情发生在南方片区,疫情多在每年的7月(10起)和8月(13起)报告,报告最多的年份为2009年流感大流行期间(32起)。2006~2015监测年度期间,检测为阳性的标本占检测总样本数的65.92%,各年标本阳性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部50起疫情中,主要流行型别为A(H3N2)、甲型H1N1、季节性H1N1。100人以上规模的暴发最多,达34.00%(17/50)。50起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1天,高于同期其他场所暴发疫情持续时间9天,但监狱规模对疫情持续时间的影响不是特别显著(P0.05)。结论监狱和看守所内流感流行季节和型别与外界大致相同,但其暴发规模大,持续时间更长,应提高此类人群封闭场所流感疫情发现和报告的敏感性,同时应该加强探视人员和监狱工作人员管理,控制病毒传入,并建议在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  相似文献   

12.
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2013年1起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登革热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所有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用登革病毒NS1抗原法进行检测,用RT-PCR进行登革热病毒型别鉴定,采用布雷图指数法进行蚊媒密度监测。结果本次疫情流行历时35d,共发现病例44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34例,输入性病例10例(景洪市7例、缅甸2例、老挝1例);病例主要集中在勐腊县城区,共28例,占63.64%(28/44);男女性别比为1.44:1,发病年龄最小4岁、最大75岁,以20~49岁年龄组为主,共33例,占75.00%;职业以农民、商业服务和家政及待业居多;共检出3个登革血清型(Ⅰ型、Ⅱ型和Ⅲ型),其中老挝输入病例为登革病毒Ⅱ型,缅甸输入病例为登革病毒Ⅰ型,其余为登革病毒Ⅲ型。结论该起疫情属于以登革病毒Ⅲ型为主,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并存的暴发疫情。提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登革热输入病例的监测和蚊媒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定义]自1982年Wellens综合征被提出后,其已受到广泛重视,这一综合征的心电图与临床特征显著,对及时识别和处理这些患者能起很大作用。当今,其被归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范畴,并被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等危症。随着对Wellens综合征认识的提高,近年来发现另一种全然不同的正负双向T波的心电图改变也有相同的临床意义,并被称为2型Wellens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在洪水灾害期间,为全面掌握洪水淹没地区鼠类的分布、组成及密度情况、分析疫情态势,及时对洪水灾区鼠疫疫情做出预测预报,我们对水灾地区7500hm~2面积进行了鼠疫监测工作,结果如下。1 人间鼠疫监测 对三级疫情报告网进行了重组,强化了疫情三报制度,设立专职人员负责疫情报告,使之对水灾区内发现的不明高热病人、不明急死病人及时上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舟山市海岛地区2017年4起诺如病毒暴发疫情进行型别鉴定及分子特征研究。方法 对舟山市县区暴发疫情所在地上送的40份急性胃肠炎病例样本,采用荧光PCR筛查病原体,常规RT-PCR扩增诺如病毒聚合酶及衣壳蛋白区基因序列,并进行分子特征分析。结果 27份样本筛查为诺如病毒GII型阳性,经基因序列分子特征分析,证实本轮暴发疫情由新重组GII.P16-GII.2型诺如病毒所引起,重组位点位于ORF1-ORF2连接区处1 120-1 122 bp,并分别与同处沿海地区江苏省,北京市2016年报道的GII.P16及GII.2型毒株同源性最高;对其中1例样本近乎完整的聚合酶区及衣壳蛋白区氨基酸序列与代表株相比对,发现2016-2017年GII.P16型c簇中聚合酶区5个特异位点发生变异。结论 本次为舟山市海岛地区首次检测出诺如病毒重组株GIIP.16-GII.2型,并引起急性胃肠炎暴发,在今后的监测工作中应同时开展诺如病毒的聚合酶区及衣壳蛋白区的序列检测,及时识别新出现的变异株,为本区域诺如病毒的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调查和分析一起发生在江苏省常州市某小学急性胃肠炎爆发疫情,明确流行病学特征和基因型特征。方法根据统一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对病例和对照的饮食、饮水和卫生习惯等情况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对病例的排毒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明确排毒期长短。采集病例和对照的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对部分阳性结果标本进行测序以明确基因型。结果11月22日起出现首例病例,11月22日至12月2日为主要发病阶段。此期共发病269例,其中学生发病264例,罹患率17.4%,教师发病5例,罹患率4.4%,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3,P<0.01);排毒期调查结果显示,本起暴发疫情最短排毒期为发病后3 d,最长为14 d,中位时间为7 d。共采集172份标本,其中82份检测结果为诺如病毒GII型阳性,未检测到轮状病毒及腺病毒,18份诺如病毒GII型阳性标本测序分析显示均为GII.12基因型。结论结合病例临床特征、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判定本起疫情为诺如病毒GII.12型感染导致的急性胃肠炎爆发疫情,该型别在我省尚为首次发现。爆发原因可能为呕吐物 口引起的大范围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西宁市2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相关防控对策。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21年西宁市2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回顾性描述,计算潜伏期和代际间隔。结果 2021年西宁市2起聚集性疫情病例共11例,其中8例为本地续发病例;病例平均年龄(40.91±16.34)岁;首发症状主要是咽痛(54.55%)和咳嗽(54.55%);病例分型以普通型和轻型为主(81.82%);病例平均潜伏期为3 d,代际间隔中位数为3 d(IQR:2,4);11例病例首次核酸检测阳性样本中,有8例Ct值≤34。1~4号病例病毒基因测序均属于VOC/Delta变异株(B.1.617.2进化分支),与外省G市确诊病例基因组高度同源。结论 2021年西宁市2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传播链为首发病例于外省旅行途中接触已感染人群,造成家庭内传播,而后相关人员在病例家中开展活动时不慎感染,再经同一公共场所内密切接触传播。应重视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返乡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发生初期采取快速管控措施,可以有效阻止疫情的扩散。  相似文献   

18.
黄中学  占钧瑜  吴仕华  曹蓉 《内科》2013,(2):181-182
目的调查分析一起医院内群体性感染性腹泻的原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粪便标本2份、肛拭子标本5份进行肠道致病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本次疫情流行9d,发病22例(住院病人15例,护工1例,清洁工1例,医务人员5例),罹患率23.91%。2份粪便标本、4份肛拭子标本检出G11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通过采取隔离治疗感染病例、消毒环境及物品、对医务人员及病人卫生宣教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及时控制。结论这是一起由诺如病毒感染所致的感染性腹泻事件,密切接触是本起疫情的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9.
杨永海  马龙 《地方病通报》2011,(1):68-68,88
2009年9月,呼图壁县甲型H1N1流感病例逐渐增多,且出现多起暴发,呼图壁县政府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并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为探讨防治策略,现将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筛查一起鼠型斑疹伤寒爆发疫情患者血清中恙虫病抗体。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20 份爆发疫情病人血清进行鼠型斑疹伤寒和恙虫病IgG 抗体检测。结果 20 例患者中,鼠型斑疹伤寒抗体阳性13 例,阳性率65%;恙虫病抗体阳性2 例(同时鼠型斑疹伤寒抗体阳性),阳性率10%。结论 该起鼠型斑疹伤寒爆发疫情患者中存在恙虫病感染,临床上应加强对鼠型斑疹伤寒与恙虫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