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末制导炮弹目标敏感技术及器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末制导炮弹目标敏感技术和器件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具体分析了激光制导、红外制导、毫米波制导、双模及多模导引的技术本质、所用器件及发展方向,并对我军末制导炮弹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激光末制导炮弹比例导引律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激光末制导炮弹比例导引制导律几何关系和原理,研究了激光末制导炮弹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含非线性进动的激光陀螺式导引头动力学模型和线性化弹体模型的末制导炮弹比例导引回路模型.根据制导控制系统是否利用导引头非线性进动信号作为制导信号,建立了两种制导控制系统数学模型,采用不同的制导时间以及弹体参数,进行了末制导炮弹比例导引回路仿真,对比分析了两种制导控制系统的性能.最后,针对非线性系统易引起弹体姿态较大摆动的问题,提出了在制导时间有限时的基于衰减系数的激光末制导炮弹改进制导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制导炮弹的几种制导方式,对国内外几种典型的制导炮弹进行了介绍,对指令制导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说明了制导炮弹的研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Guo Aiqiang  Li Tianpeng  Li Xiaonan  Gao Xinbao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4):20210225-1-20210225-11
随着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应用,实现了常规弹药集群攻击模式向制导弹药精确打击模式的转变,从而达到了最优的作战性价比,其激光武器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为有效对抗激光武器,烟幕弹以性价比高等优势受到各国的青睐。以烟幕干扰激光末制导炮弹为例,研究了激光末制导炮弹的制导原理,烟幕干扰激光末制导炮弹的原理,将烟幕对激光导引头的遮蔽效果引入到外弹道仿真过程,以脱靶量为指标,建立了干扰系统仿真模型,实现了烟幕对抗激光末制导炮弹的干扰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仿真系统可以为烟幕弹对付激光末制导炮弹提供最佳干扰策略,为典型烟幕弹药的作战训练和效能评估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5.
现代海战中,舰炮承担着重要任务,可是发射普通炮弹射击精度低,装备制导炮弹是必然趋势,采用红外制导技术是重要途径.结合国外红外制导炮弹的装备现状和发展前沿,分析了红外制导炮弹应用于舰炮的可行性,以及红外点源制导和红外成像制导在舰炮制导炮弹中应用的特点,研究了舰炮制导炮弹采用红外与其他方式多模制导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红外技术、红外非成像制导技术和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的发展和特点的分析,以末制导炮弹为例叙述了红外成像技术在我国制导弹药的发展中具有的应用前景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针对末制导炮弹受光电干扰及天气等因素影响,在末导段出现丢失目标以及丢失后重新捕获目标等情况,依据小扰动原理建立了比例导引模式下末制导炮弹控制模型,获取末制导炮弹的脱靶量、法向过载等与目标丢失时机以及丢失时间长短的解析关系,对目标机动特性不同情况下失去目标及重新捕获目标后的弹道特性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了目标静止及机动情况下仿真结果中各种指标变化的异同及原因。仿真结果表明,末导段目标丢失会对末制导炮弹弹道特性造成显著影响,尤其是在目标采取机动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8.
针对舰炮使用激光末制导炮弹对不同岸上目标进行射击时,舰载无人机保障阵位的配置问题,在对岸上目标反射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激光末制导炮弹导引头接收功率模型;基于导引头视场特性和启控点弹道散布规律、导引头扫描搜索时间,建立了激光末制导炮弹导引头捕获模型;在综合考虑作战过程中舰载无人机性能及飞行安全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并优化了舰载无人机阵位配置,为舰艇编队指挥员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国内外制导炮弹的研制情况及毫米波技术的现状作了综合分析,对毫米波用于制导炮弹的一些关键技术作了相应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激光末制导炮弹抗有源欺骗式干扰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针对激光制导武器的干扰体制和激光制导系统抗有源欺骗式干扰的一般技术措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激光末制导炮弹抗有源欺骗式干扰的现状,着重分析了对于高重频激光有源干扰的波门选通的作用,对于应答式有源欺骗干扰的抗干扰能力,还阐述了激光制导武器运用的战术上的抗干扰措施。结果表明,现有激光末制导炮弹的激光编码简单,波门作用有限,战术运用也不能解决抗干扰的根本问题,应从目标搜索算法,波门开启时间,复合制导方式等方面改进抗有源欺骗式干扰技术。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美国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反辐射导弹对地空导弹制导雷达的毁伤机理和强度进行分析和理论研究,提出求解破片式战斗部对制导雷达毁伤概率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对地空导弹制导雷达进行功能和结构分析,推导出战斗部破片的毁伤机理,根据破片毁伤过程建立破片对制导雷达的毁伤模型.综合考虑强度极限和剪切应力,建立相对全面的等效靶厚度计算模型.利用模糊集理论建立...  相似文献   

13.
AIM-9X空空导弹位标器新技术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美国第四代响尾蛇红外空空导弹AIM-9X由于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具有极其出色的近距格斗性能.作为导弹重要组成部件的位标器为红外成像制导应用于空空导弹起到了关键作用.分析了该位标器在光学与探测、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等方面所采取的新技术,并研究了新技术可能采取的技术途径和方法,评价了这些新技术对于位标器性能的改进和提高,最后提出国内红外成像位标器应借鉴发展的技术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红外探测跟踪技术在复合寻的制导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战场环境中,不仅存在飞机类目标的威胁,而且还存在如战术地一地导弹、巡航导弹的威胁。这类空中威胁目标的飞行速度、作战空域、机动能力和电子/光电对抗的性能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需要探索一种新的寻的方法,使得地一空导弹防御系统具有更好的精确制导能力。红外或RF/IR双模复合导引头就具有这种潜力。介绍了国外双模导引头的最新进展.同时分析了在地空导弹防御系统中采用红外探测跟踪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5.
主要针对三维空间导弹拦截问题,基于比例导引原理设计了三维空间的模糊导引律.首先运用投影的方法将三维导引问题分别投影到两个平面中,将三维空间的运动分解为纵向平面和侧向平面两个平面内的运动.导引律的设计以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运用比例导引原理将竖直视线角速度、水平视线角速度、导弹与飞机的接近速度作为输入量,输出量分别是导弹加速度在oxy(纵向平面)、oxz(侧向平面)平面内的两个分量,模糊分区采用归一化的方法.经仿真验证,模糊导引的脱靶量和加速度均在理想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防空雷达对抗ARM生存能力分析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防空雷达首先要解决好生存问题,然后才能谈及作战能力。文中首先建立了ARM攻击过程的实体流程图模型,分析了单个火力单元中防空雷达的生存能力及射击ARM载机的时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防空雷达组网情况下的生存能力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距红外导弹位标器参数优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方斌 《红外技术》2000,22(3):19-22
介绍了中距红外导弹位标器参数优化设计中的基本问题与作者所开展的工作,并简要分析了工作过程中开发的两个应用程序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8.
某型红外空空导弹导引头目标像点扫描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红外导引头目标像点脉冲信号的产生规律,本文基于某型红外空空导弹导引头目标像点扫描及脉冲信号的产生原理,运用Visual C 语言根据面向对象技术编写了目标像点扫描仿真软件,以此对像点扫描过程及脉冲信号的产生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软件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目标像点的扫描过程及脉冲信号的产生规律,对分析同类型导弹导引头目标像点脉冲信号产生规律具有参考价值,并为进一步研究导弹跟踪目标所需的控制信号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红外近距格斗空空导弹发展展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最近发生的几次局部战争中,空空导弹对夺取制空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国家都开始发展和装备新一代空空导弹。分析了现代空战对新一代红外近距格斗导弹的要求,指出拦截巡航导弹将成为新一代红外格斗导弹的作战使命。介绍了国外新一代红外近距格斗导弹典型型号的发展情况,主要是美国的AIM-9X、英国的ASRAAM、德国的IRIS-T。最后对新一代红外近距格斗导弹普遍采用的关键技术——气动外形与系统设计、红外成像制导、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小型捷联惯导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美国反导系统红外探测、跟踪和识别技术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分析了美国反导系统红外探测、跟踪和识别弹道导弹的机理,介绍了其技术方案和研究现状,并且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