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男性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e, 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特点,探讨疾病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一些科学参考。方法 选取初诊于民航总医院皮肤性病科的167例男性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DNA芯片技术对患者皮损组织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设计编制患者调查表,收集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疾病特征和生活习惯特征纳入研究,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男性CA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167例男性CA患者HPV感染率居前5位的基因型分别为HPV6(62.28%)、HPV11(39.52%)、HPV16(17.37%)、HPV42(14.37%)、HPV43(11.38%);其中单一型感染占42.51%,混合型感染占57.49%。单一型感染中,低危型HPV感染占97.18%;混合型感染中,高-低危混合型占93.75%。长病程(OR=6.447)、高危型HPV感染(OR=4.868)、5个及以上的皮损数目(OR=5.780)、熬夜(OR=4.149)和...  相似文献   

2.
女性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女性尖锐湿疣(CA)和假性湿疣(PV)中多克隆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皮损组织病理联合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BC)免疫组化法。结果:28例CA中HPV阳性2l例(75%);23例PV中HPV阳性5例(21.74%)。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CA:55.26%;PV:100%(2/2)。女性CA总诊断符合率为54.9%,女性PV总诊断符合率为45.1%。结论:女性PV的病例出现HPV阳性感染,不应过早诊断为CA。女性PV和CA的鉴别必须通过皮损病理和免疫组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宫颈尖锐湿疣组织中HPV分型与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由于宫颈尖锐湿疣(CA)皮损中HPV高危型感染常与其癌变有关,而端粒酶活性增高多见于恶性疾病。该研究探讨宫颈CA皮损中HPV分型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PV病毒分型,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文件-酶标法(TRAP—ELISA)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24例(40.0%)HPV16/18型阳性,34例(56.7%)HPV6/11型阳性,2例未检测到HPV;HPV16/18型感染的皮损中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HPV6/11型感染者。结论认为端粒酶活性与HPV型别有关,可能与HPV病毒协同参与CA发病,HPV16/18型阳性者在临床可能有癌变倾向,抑制端粒酶活性可能可以阻碍疣体生长,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乳头状瘤病毒11型(HPV1 1 )、轮状病毒2型(HSV2 ) EB病毒在女阴尖锐湿疣(CA) ,假性湿疣(PV)和乳头状瘤(SP)中的表达,并探讨3种病变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观察病变组织学特点,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SV1 1 、HPV2 、EB病毒的表达。结果:6 3例CA中4 5例HPV1 1 (+) ,35例PV中11例(+) ,2 8例SP中3例(+)三者差异极显著(P<0 .0 1) ,CA中HPV1 1 ,感染率明显高于HSV2 和EB病毒(P<0 .0 1)。结论:HPV1 1 与CA的发生密切相关,HPV1 1 成为CA的重要标记。  相似文献   

5.
人乳头瘤病毒DNA载量与尖锐湿疣复发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DNA载量与尖锐湿疣(CA)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31例初发性和32例复发性CA患者的疣体组织进行HPV6/11和HPV16/18 DNA的定量检测.结果 63例CA中,62例HPV6/11DNA阳性,阳性率98.4%.初发性CA HPV 6/11DNA载量为1.4×103~6.7×107copies/ml,平均(8.4×106±1.7×107)copies/nl;复发性CA HPV 6/11DNA载量为1.2×104~3.6×108copies/ml,平均(2.9×107±6.7×107)copies/ml.在62例HPV6/11阳性中,有7例HPV16/18 DNA同时阳性,占11.3%,其中初发性CA 2例,复发性CA 5例,初发性CA HPV 16/18 DNA载量为1.9×103~1.6×104copies/ml,平均(8.7×103±9.6×103)copies/ml,复发性CA HPV 16/18 DNA载量为1.4×105~1.7×107copies/ml,平均(5.7×106±7.1×106)copies/ml.复发性CA的HPV6/11和HPV16/18 DNA载量高于初发性CA,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HPV6/11 DNA的载量随着复发次数以及病程的增加而升高,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7和0.30.结论 HPV DNA病毒载量与CA复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人乳头瘤病毒(HPV)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120例疑似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宫颈癌54例设为宫颈癌组,宫颈良性肿瘤66例设为良性肿瘤组。另选取同期7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比较三组HPV阳性检出率、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125、CA153和CA199水平,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HPV及CA125、CA153、CA199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效能。结果:宫颈癌组HPV16、HPV18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CA125、CA153、CA199水平均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单独检测,特异度低于CA153、CA199单独检测,高于HPV、CA125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与CA125、CA153、CA199联合检测可提高宫颈癌诊断的准确度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7.
孟凡祥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7(11):1475-1476
目的:了解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型别分布。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CA患者病变部位疣体或分泌物进行HPV DNA(高危型和低危型)检测。结果:110例CA患者中,HPV阳性检出率为100.00%。低危感染占64.55%,高危感染占14.55%,高低危复合感染占20.91%。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HPV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患者以低危型HPV感染为主,高危HPV感染有较高比例分布,提示应加强生殖器肿瘤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型别,CA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的情况.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的方法对77例CA患者和同期无外阴CA的64例对照进行HPV检测及分型.结果 77例CA患者标本中检出HPV阳性64例,阳性检出率84.4%,高于对照组的18.75%(P<0.01),共检出12种HPV基因型别,其中低危型(HPV6,11、43、44)感染21例,占32.8%;高危型(HPV16、18、31、33、45、56、58、73)感染30例,占46.9%;高低危同时感染13例,占20.3%.结论 外阴CA患者HPV感染较为普遍,且高危型感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对CA患者进行HPV-DNA检测,必要时进行相应治疗,以期降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9.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皮肤与粘膜上皮增生性损害。近年来CA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由于CA被纳入STD之列,误诊易导致家庭矛盾与纠纷。为此,我们利用PCR技术,斑点杂交技术对重庆地区CA中HPV的存在状况,HPV型别及其分布特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型别分布。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CA患者病变部位疣体或分泌物进行HPV DNA(高危型和低危型)检测。结果:110例CA患者中,HPV阳性检出率为100.00%。低危感染占64.55%,高危感染占14.55%,高低危复合感染占20.91%。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HPV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患者以低危型HPV感染为主,高危HPV感染有较高比例分布,提示应加强生殖器肿瘤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女阴尖锐湿疣(CA)与假性湿疣(PV)、乳头状瘤(SP)和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分析83例女阴CA、PV、SP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并作乳头状瘤病毒11型(HPV11)、泡状病毒2型(HSV2)和EB病毒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在3种疣状增生病变中,CA HPV11感染率明显高于PV和SP(P<0.01),CA中HPV11感染率明显高于HSV2和EB病毒(P<0.01)。结论CA和HPV感染关系密切且与HSV2、EB病毒感染无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3,(2):163-164
目的:探讨外阴尖锐湿疣(CA)患者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美国Digene公司杂交捕获仪(HC2)检测406例外阴CA患者的13种高危型HPV病毒的感染情况,与同期416例无外阴CA的筛查者和432例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高危型HPV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6例外阴CA患者、416例筛查者、432例CIN患者中,其13种高危型HPV病毒的感染率分别是66.26%、21.63%、73.61%,CA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筛查者(P<0.01),CA患者感染率与CIN患者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阴尖锐湿疣患者为高危型HPV高感染率人群,在对症治疗的同时更应重视高危型HPV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6、11型等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共发病率逐年增多。已发现与生殖器癌有其密切关系[1],且存在母婴垂直传播,如胎盘血流传播、吞咽被HPV传染羊水、通过产道感染等。故治疗CA显得更加重要。我们采用普萨非林(Posalfilin)搽剂治疗女阴CA 16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应用多重引物人乳头瘤病毒(HPV)6b、11、16、18型聚合酶键反应(PCR)技术检测74例新疆南疆、北疆部分地区女性下生殖道尖锐湿疣(CA)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DNA(HPV DNA).其中在南疆检测出CA17例,CIN Ⅲ级20例,在北疆检测出CA22例,CINⅠ~Ⅲ级2例,CINⅢ级13例.结果:总HPV DNA检出率分别为94.1%、90.0%、90.9%、86.7%.CIN与CA患者的HPVDNA检出率在地区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南、北疆患者CA组织中HPV6b、11、16、18型检出率分别为89.7%、12.8%、5.1%.CIN组织中HPV6b、11型检出率为0%,HPV16、18型检出率分别为65.7%、20%.提示CA与HPV6b、11型感染有关,CIN则与HPV16、18型密切相关.并且在南、北疆CA与CIN患者所感染的HPV亚型无地理分布差异(P>0.05).CIN组织中,HPV16、18型检出率较国内外报道高,值得重视;CA组织中,检出HPV高危型(HPV16、18型)7例,其中1例伴宫颈不典型增生Ⅰ~Ⅱ级,这些病例应继续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5.
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68例CA患者和160例CA亚临床患者进行HPV6型、11型、16型和18型检测。结果: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HPV阳性率分别为78.99%和7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患者疣体组织和亚临床患者皮损标本的检出率分别为95.59%和7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79例HPV阳性病例中,感染HPV6型、11型占76.54%,感染HPV16型、18型占8.94%,HPV6型、11型、16型和18型混合感染占14.52%。结论:CA患者HPV感染无性别差异,且疣体组织的检出率高于其他皮损标本,HPV感染以低危型的6型和11型为主。  相似文献   

16.
女性尖锐湿疣患者性激素与人乳头瘤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性激素与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PCR荧光检测法和放免法测定技术,检测98例女性CA患者病变组织中HPV和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结果:CA患者与血清中E2、P呈正相关,与T无明显相关。结论:性激素特别是E2、P在HPV感染中有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17.
尖锐湿疣(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增生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CA的高复发率仍然是临床治疗十分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尖锐湿疣(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STD)。近年来CA的发病率逐年增多,列性病报告数的第三位。为了解CA合并感染其它STD的情况,对127例女性CA感染进行淋球菌(NG)、支原体(UU)、衣原体(CT)、梅毒(TP)、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基因芯片对尖锐湿疣患者HPV的检测和基因分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型别感染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158例CA患者病损组织或脱落细胞中HPV的23种基因型的感染率。结果:158例CA患者标本中检出HPV阳性156例,总的阳性检出率为98.7%。其中单一型别阳性检出率为72.2%,包括5种低危型别HPV6、11、42、43、44总阳性检出率为58.2%和9种高危型别HPV16、18、31、33、35、45、55、58、59总阳性检出率为14.6%,单一型别感染中以HPV11(33.5%)型为主,其次是HPV6(20.3%)型;混合型感染阳性检出率为27.2%,其中以HPV6 11(11.4%)型感染为主,其次是HPV16 18(8.9%)型。结论:HPV11、6、6 11、16 18型感染为CA的主要致病型别,基因芯片是一种比较适合临床HPV分型检测的、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好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尖锐湿疣(CA)系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CA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容易复发。我们采用局部注射α-2b干扰素后再用电灼去除疣体,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