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最优化理论为指导,根据200MW供热机组运行设备及系统特性等优化出其联产系统的最经济供热方式。水热网供热调节方式的经济诊断就是用水热网的最经济供热调节方式来诊断其实际供热调节方式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以300MW直接空冷机组供热系统为例,基于矩阵分析理论建立其热力性能计算模型。根据热网供回水温度数据绘制供回水温度分布图,划分出供热初末期和高峰期两个供热阶段,分阶段分析热网供回水温度对高背压供热机组热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供热期高背压供热方式优于传统供热方式,热网回水温度越低其性能指标越优,在保证机组安全和发电功率的情况下,热网供水温度越高其性能指标越优。  相似文献   

3.
胡思科  沈祥智 《节能》1992,(11):2-5
本文从节能角度出发介绍了热水供热系统一种联合调节方式的供、回水温度调节曲线方程和热网水泵耗电量的计算方法,该调节方式与其它方式相比,具有更加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4.
贾文姣  李素芬 《节能》2002,(4):9-12
对于目前广泛采用的热电厂集中供热系统 ,本文针对不同热用户的不同要求 ,并根据热网的预测模型 ,为锅炉和汽机的运行提供正确的设定参数 ;提出从经济技术角度确定管网最佳供回、水温度的原则 ;同时分别从热源、最不利热用户的角度分析了供热管网系统的初调节和运行调节问题  相似文献   

5.
《节能》2019,(3):115-117
城市的发展,也让百姓对城市供热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当前城市供热的发展现状来说,多数城市供热系统在设计上理念相对滞后,针对流量调节并没有进行合理的调节对策的规划。所以,导致在供热服务开展上难免存在水力失调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改善城市供热服务水平,在研究中立足城市集中供热视角,针对集中供热热网的变流量调节方式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收费体制改革前后热网运行调节思想的不同点 ,分析了不同收费体制下间连式热网的运行调节策略 ,研究了与室内采暖系统相适应的室外供热管网水系统变水量运行策略。  相似文献   

7.
刘杰  刘宏楷 《节能》1994,(4):7-9
厂区采暖的运行调节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刘杰,刘宏楷,于军1前言厂区集中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是相当复杂的。正确进行热网工况分析和调节,不仅对提高供热质量至关重要,而且对节约能源、保证热网的经济运行也是一分必要的,本文就此问题拟做...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内蒙古东胜热电厂为依托,其重点分析了大型空冷供热机组热网抽汽供热管道的布置特点,探讨了低参数、大管径管道通过自然补偿和使用补偿器的技术经济特性。对了解和设计大型空冷供热机组的热网抽汽管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郭曙光 《节能》1997,(6):19-21
两级热水管网系统在城镇集中供热中的应用十分普遍,采用理想的控制方式是提高热网运行经济性的最有效的手段,是热网先进与否的最重要标志。论述了循环水泵转速的双冲量变频调速自控模式,是行之有效的调节方式,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城市集中供热是一种先进的供热方式,它有综合利用能源,节约大量能源,减轻城市环境污染等优点,在我国已广泛采用,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基础设置之一。由于我国的城市集中供热事业起步较晚,技术和管理水平比较低,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是热网水力工况失调,造成能源浪费,供热质量下降。产生热网水力工况失调的原因之  相似文献   

11.
李军烁  程凯 《汽轮机技术》2023,(3):214-218+213
为充分利用热电联产机组供热过程中余热余压,降低供热系统热电耦合度。以大型燃煤机组抽汽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Ebsilon软件对供热系统进行数学及热力学建模,对3种不同供热模式下的热电负荷特性进行了多变量耦合下的系统运行参数寻优,得到不同工况下的热电负荷范围。结果表明,应用GOTPR方法明显优于GOTR方法和GPR方法,热泵系统COP最高可提升0.05。直接供热模式的热负荷调节范围是0~400MW,热泵供热模式热负荷调节范围是150MW~550MW,耦合供热模式热负荷调节范围220MW~525MW。在相同的主蒸汽流量下,随着供水温度、回水温度的及热网回水流量的增加,耦合供热模式可提供更大的热电比,同时降低热负荷与电负荷的耦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北方地区可利用的大量低温工业余热和过剩电力资源,提出基于压缩式换热的低温工业余热供热新技术,并结合案例从热力学和经济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压缩式换热机组可将一次热网回水温度降至20℃,可极大提高一次热网经济输热距离,有效解决工业余热远距离经济输热的瓶颈问题。当废热价格为20$/GJ、一次热网输热距离为60 km时,新型供热系统的供热成本比常规燃煤热电联产供热成本低3$/GJ,且其投资回收期(约为4 a)低于供热行业基准投资年限,每年可节省标准煤16.7 kg/m~2。  相似文献   

13.
以某电厂热电联产项目热网工程为例,从供热方案的选择、监控系统的设计及热网运行调节等几方面对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进行节能技术分析,并计算出节能量。最后对项目的环保、效益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针对供热机组具有以热定电的特性,导致冬季北方地区弃风现象严重的问题,在分析热网系统中供热机组、热网管路以及热用户特性的基础上,参照供热机组历史运行数据和气象数据,通过计算预测得到不同室外温度下热用户的热负荷。在考虑热用户本身蓄热能力的前提条件下,运用动态数学模型方法求解供热机组供热负荷变化时热网热用户室内温度动态特性。最终可通过热网降负荷过程的过渡时间长短来确定供热机组降负荷参与调峰的时间,为供热机组降负荷参与电网深度调峰的运行方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 四、热网的优化设计热网的优化设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走向优化(平面布置),二是比摩阻(管径的大小)和运行调节方式的优化。我们首先介绍热网平面布置优化。 4·1 热网平面布置的优化热网平面布置优化的方法很多,比较简单实用的是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供热研究室刘明生提出的最短路和最小树方法,该方法发表在区域供热1988年第一期,现在简述如下。 4·1·1 最短路原理最短路原理是多阶段决策中的一个问题。所谓多阶段决策是指这样的过程:它可以划分为若干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每一阶段都要做出  相似文献   

16.
《节能》2018,(11)
节能技术的应用成为现阶段我国供热行业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的焦点。换热站作为供热系统连接管网与用户的一个重要环节,换热站的自动化程度和换热站的控制策略对系统的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热网的节能也有很重要的影响。结合换热站自动控制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介绍供热系统的调节方式,对换热站的控制策略进行优化。优化换热站的控制策略不仅可以提高换热站的供热品质,还可以实现节能目标,提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李清荣  盛晓文 《节能》1994,(3):34-36
中继泵站在热网改造中的技术经济分析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李清荣,盛晓文1引言一般说来,城市热网中只有当供热系统较大、管线较长时才考虑设置中继泵站(因为设置中继泵站不但要增加基建投资,同时还会增加运行管理费用).但是,对于原有的中小型热网在改造中,在某种特...  相似文献   

18.
《节能》2019,(5):85-87
众所周知,供热调度调节方法有控制温度的质调节、改变流量的量调节和同时改变温度与流量的混合调节,上述方法调节的核心都是改变输送热量的多少,实现节约能源。通过多年的供热运行实践探索,提出了一种面积热指标调度方法,即根据当地多年供热运行经验建立起室外气温与实时面积热指标的一一对应关系数据库,并在热网运行实时监管系统中形成标准调度控制运行曲线,指导供热运行。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户用热量表大量使用,如何自动有效的对热量表的抄表、如何集中监控热网的各个节点成为一个问题。简单分析了现在所用抄表系统的弊端,提出了无线集中抄表的系统方案。无线集中抄表系统不但能快速、自动、定时完成抄表,而且对热网工作人员集中监控热网参数,实时调节供热参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采暖锅炉计算机监控_管理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监控系统具有方便快捷的运行平台和良好的人机界面;采暖锅炉 集散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创新地采用了布风调节,变频调节,模糊控制等手段,提高了锅炉的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建立了供水热网的预估模型,使锅炉和热网有机地连为一个整体,统一进行调节,改善了用户的供热品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