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二)双腔起搏器 双腔起搏器的起搏与感知活动涉及心房与心室两个心腔,需在心房和心室内各放一电极导线。心房电极导线常用J型电极置于右心耳,也可用主动螺旋电极固定于心房的任何部位,还可用冠状窦电极置于冠状窦内。心室电极常经静脉置于右室尖部,也可用主动螺旋电极固定于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腔双心房起博预防和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探讨三腔起搏的原理,适应症以及起搏模式的选择。方法:患4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0岁,诊断:房间传导阻滞合并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并植入三腔双心房同步起搏器。左心房起搏通过冠状静脉窦植入2188电极导线,左右心房电极导线通过Y形转接器与双腔起搏器连接。结果:双房同步起搏后,患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明显减少。结论:初步临床应用提示,三腔双心房同步起搏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3.
采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测等方法定期随访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 8例 (随访时间 2~ 3 1月 ) ,未见囊袋感染、瘀血、导线脱位、断裂等并发病 ,发现随访事件 6例次 (心房电极过度感知肌电 1例 ,起搏及感知A -V间期较短 4例次 ,阵发性房扑 1例 ) ,均经适当程控得以消除或控制 ,提示双腔起搏器可获得良好的生理性起搏 ,但可发生较多的双腔起搏器所特有的随访事件 ,需定期随访 ,适当程控 ,使双腔起搏器达最佳工作状态。开启PMT终止开关可避免PMT的发生 ,具有自动工作方式转换的双腔起搏器可感知房性心律失常而自动转换工作方式 ,以避免跟踪过快的心房率而快速起搏心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6例住院患者,9例植入双腔频率应答型起搏器(DDDR),17例植入心室按需起搏器或频率应答型心室按需起搏器(VVI或VVIR).用Swan-Ganz漂浮导管分别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26例患者全部在RVOT成功植入螺旋电极.与RVA起搏比较,RVOT起搏的每分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指数(SVI)均明显增加(P<0.05).感知、起搏阈值、心室阻抗等起搏参数两者无明显差别;术后随访6~30个月,未见电极脱位.结论 采用螺旋电极行RVOT起搏,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传统的RVA起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起搏器程控不同起搏房室传导间期减少右心室起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植入Medtronic双腔起搏器的患者35例,将AVD程控为长于静息时PR间期30 ms,及AVD程控为固定长间期310 ms组。观察患者心房心室的起搏阈值、感知、导线阻抗的变化、心房心室起搏比例、房颤、心功能状态等情况3个月。并与起搏器默认AVD组进行比较。结果 AVD长于静息时PR间期30ms组心室起搏比例为20.6%,明显低于默认AVD组,比例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VD为固定长间期310 ms组心室起搏比例6.25%,明显低于默认AVD组及AVD长于静息时PR间期30 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观察到与起搏器有关的不良作用。结论对于植入了无最小化心室起搏功能的起搏器的患者,可尽量采用延长起搏房室传导间期的方法鼓励自身窦性心搏下传或心房起搏经房室结下传,达到减少右心室起搏百分比目的,从而减少右室心尖部起搏的不良作用。但要注意过长的AV间期使二尖瓣早期关闭,限制了舒张期充盈时间对心功能的影响,其安全范围仍需进一步的远期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探讨动态心电图安装起搏器术后功能监测的价值.方法 采用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三通道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对26例(36例次)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进行随访.结果与讨论 发现4名患者共5例次出现起搏障碍,其中2名患者同时出现起搏和感知障碍,距安装起搏时间8~9年,另两名患者距起搏器安装时间分别为7天、36天,起搏功能障碍,感知功能良好,1例心房电极起搏心室,心室电极起搏无效,经X照片证实心房电极移位至右室流出道,另一名患者频繁出现起搏障碍,X照片证实心室电极移位至右室流出道,行电极重置术后仍出现4次无效起搏,结合临床情况分析为起搏阈值升高所致,动态心电图能及时发现起搏障碍,检出导线移位,提出警示,在起搏器术后随访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应该作为起搏器术后病人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7.
5 双灶按需型起搏器 (DDI) DDI系双腔起搏和感知、不跟踪型起搏器,它属于房室顺序起搏及房室顺序感知的抑制型起搏器.其分解式为A/V A/V I/O/I,相当于AAI+VVI.这种起搏器有两个相关的脉冲输出电路,可按先后顺序发放心房和心室脉冲,使心房、心室顺序起搏.  相似文献   

8.
周缨  谷惠敏  陈宗建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595-2596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植人永久心脏起搏器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41例高龄(≥80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症状、缓慢心律失常的类型、起搏模式、术中起搏参数、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41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起搏模式:心室单腔起搏器VVI29例、VⅥR2例、房室双腔起搏器DDD9例,房室双腔频率适应性起搏器DDDRI例;心室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心房电极位于右心耳。术中无心脏穿孔、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发生电极脱位I例、囊袋血肿1例,经治疗后治愈,无感染、起搏器综合征发生。随访中死亡6例,死于术后2月至6年。结论高龄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手术风险并不增加,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传统右室起搏为翼状电极右室心尖部起博(RVAP),与右室流出道起搏(RVOTP)相比,电极导管容易到达、方便圊定、不易脱位。近年来随着起搏器治疗适应证范围的不断扩大.大量高龄、严重心力衰竭和心脏明显扩大的患者入选本治疗方法,为了更好地固定电极防止其脱位,更大程度恢复心室生理激动顺序从而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传统的起搏方式和电极导管已不能满足需要,螺旋电极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近期我科选择80例双腔起搏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螺旋电极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越性,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生理性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生理性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方法 21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42-81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0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三束支传导阻滞2例。植入DDDR8例,DDD10例,AAI1例,VVIR2例。结果 植入各种类型生理性起搏器占同期植入起搏器总数的50%,其中双腔起搏器占42.9%,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占23.8%,均经穿刺锁骨下静脉送入心房和/或心室电极,分别成功固定于右心耳或右室心尖部,测试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及P波或R波或R波振幅均较满意。结论 生理性心脏起搏符合生理需要,是较理想的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11.
周本军 《黑龙江医药》2012,25(5):736-737
目的:探讨临床实际工作中永久人工起搏器类型和手术方式的选择,统计测试参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方法:对2006年至2011年的167例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单腔112例,双腔55例;右室电极置于右室心尖部121例,间隔部46例,分析患者年龄、疾病组成、心室起搏电极位置、基本起搏参数以及并发症。结果:高龄患者居多,选择单腔起搏器植入患者居多,右室间隔部起搏较心尖部起搏的阈值高(P<0.05),阻抗偏低(P<0.01)。起搏器并发症14例。其中,术中误穿锁骨下动脉7例,术后起搏器囊袋血肿4例,电极移位2例,电极穿孔1例。结论:非合并持续性房颤的缓慢心律失常患者首选双腔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心尖部起搏和间隔部起搏的阈值和阻抗数据均在起搏器安装的许可范围内,不影响起搏器的感知和起搏功能。  相似文献   

12.
5 双灶按需型起搏器 (DDI) DDI系双腔起搏和感知、不跟踪型起搏器 ,它属于房室顺序起搏及房室顺序感知的抑制型起搏器。其分解式为A/VA/VI/O/I ,相当于AAI VVI。这种起搏器有两个相关的脉冲输出电路 ,可按先后顺序发放心房和心室脉冲 ,使心房、心室顺序起搏。还有两个感知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我科先后植入抗心动过速起搏器 (ATP) 2例 ,自动复律除颤器 (ICD) 2例 ,单导管双腔感知心室起搏器 (VDD) 5例 ,自动夺获起搏器 7例 ,双腔房室同步起搏器 (DDD) 2 7例 (含频率应答 8例 ,模式切换 7例 ) ,双心房右室起搏器 2例 ,其他频率应答起搏器 6例。通过 2月至 5年观察。结果显示新型起搏器可为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比之VVI更具针对性、更符合生理、更高效、长效和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方法 将68例需要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随即分成2组,应用主动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起搏简称主动电极组.应用被动电极植入心尖部起搏简称被动电极组.记录两组数中及术后的各项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主动电极组植入即刻起搏阈值比被动电极组要偏高,无显著差异.主动电极起搏QRS波时限明显短于被动电极组,有显著差异.两组感知阈值无明显差异.随访1个月,两组起搏阈值,阻抗,感知无明显差异.结论 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稳定,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弯曲指引导丝塑型法临床应用在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心脏起搏适应证患者8例。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例,房室传导阻滞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心室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流出道室间隔部起搏。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电极定位成功率为100%,起搏参数达到起搏标准。结论临床应用双弯曲指引导丝塑型法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参数变化,和探讨其应用的稳定性,对我院成功植入永久起搏器并置放主动固定电极导线124例(心房电极1根,心室电极124根)患者,于手术电极固定后即刻及术后1月、3月、6月、12月分别检测起搏阈值、感知和阻抗的参数变化。结果表明,起搏阈值,手术电极固定后即刻增高,为0.60&#177;0.16V;术后1个月下降,为0.51&#177;0.20V,两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起搏阈值与术后1个月比较无明显改变(P〉0.05)。感知,手术电极固定后即刻与术后多次随访均无明显变化(P〉0.05)。阻抗,手术电极固定后即刻增高,术后随访各个月的阻抗均较手术后即刻的阻抗低,与术中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124例中2例(1.6%)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阈值升高,1例电极位于心尖部,术中阈值为0.9V,6个月时为6.0V。另1例电极导线位于高位室间隔,术后即刻阈值为0.5V,6个月时阈值为5V。结论:与被动固定电极导线比较,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脱位率和术后阈值升高发生率均较低,尽管电极固定后阈值和阻抗有所升高,但经随访观察,这些起搏参数逐渐下降而稳定在一个比较理想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5 8岁。因病窦综合征在某县医院行永久心脏起搏术 ,植入ST、JUDE公司AFFILITY5 330DR型双腔频率应答起搏器 ,术中心房、室电极定位良好 ,起搏、感知、阻抗等参数测值均满意 ,起搏器各项可编程参数暂取出厂预设值 :起搏模式DDD ,基础频率 6 0min- 1,AV间期 170ms ,最大跟踪频率 110min- 1,心房 /心室脉宽 0 4 /0 4ms ,心房 /心室脉压 3 5 /3 5V ,心房心室感知 1 0 /2 0mV ,心房 /心室不应期 2 76 /2 5 0ms ,心房起搏 /感知极性 ,双极 ,心室起搏 /感知极性 ,单极 /双极。手术结束即刻心电图示起搏器工作在AA…  相似文献   

18.
埋藏心脏起搏器可能伴有头昏、晕厥、呼吸困难、活动能力下降和体位性低血压等,称为“起搏器综合征”,这是由于心室收缩的同时发生心房收缩之故,心房收缩时若房室瓣恰处于关闭状态,则左右心房压力升高。该综合征见于房室逆向传导存在和心室起搏与窦性节律竞争时。双腔起搏时,心房与心室都有起搏与感知性能,使房室收缩保留正常生理顺序,心房收缩先于心室,故很少发生起搏器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改善终末期心力衰竭和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1].但因心脏静脉解剖结构的变异、电极脱位、阈值高等原因,经冠状静脉置人左室导线电极的失败率约占10%~30%[2].我院2006年4月~2007年12月对5例左心起搏电极置入失败的病人成功地在全身麻醉下行心外膜心室再同步化起搏器植入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Medtronic3830主动固定导线在右室间隔(高位室间隔部和中位室间隔部)起搏的优劣。方法71例需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根据心室电极位置的不同,随机分为高位室间隔组(n:35)和中位室间隔组(n=36),观察两组在术中及术后3个月的各项心室电极参数以及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3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肽(BNP)。结果电极全部植入成功,术后未发生导线脱位或心肌穿孔。中位室间隔组QRS波时限要短于高位室间隔组[(116±23.6)InsVS(150±34.2)ms,P〈0.05]。中位室间隔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LVEF、BNP无显著改变,高位室间隔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LVEF降低[(0.46±0.12)%Vs(0.62±0.07)%],P〈0.05]、BNP升高[(161.3±34.2)ng/LVS(80.1±33.2)ng/L,P〈0.05]。术中及术后3个月两组的心室起搏阈值、阻抗、感知无差异。结论采用3830主动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可行,右室中位间隔起搏QRS波时限更短,对心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