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145个椎体)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术后疼痛缓解情况,术前和术后3 d、1个月、3个月应用10分制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3个月随访,100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CR.),15例患者部分缓解(PR),5例无缓解,有效率为95.83%(CR+PR/总例数)。术前与术后各时间段比较,视觉模拟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各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止痛效果和创伤小的优点,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骨质疏松症所致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130例,于C臂透视下行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部分行双侧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前及术后3d采用视觉模拟数字评分法(VAS)对患者胸背部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出院后随访.结果 130例患者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前VAS评分为(8.68±0.81)分,术后为(1.8±0.51)分,术后与术前比较,P<0.01.所有患者随访4~12个月,115例术后胸背部疼痛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能有效缓解患者胸背部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VP治疗的OVCFs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术前腰椎骨密度、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骨代谢指标、椎体压缩程度、手术入路、麻醉方式、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渗漏情况及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等情况。将上述指标作为可能相关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得出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17例老年OVCFs患者中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4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与吸烟史、术中骨水泥使用剂量、椎间盘骨水泥渗漏、术后未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显著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病程、手术入路、麻醉方式等无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OCVFs患者PVP术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骨水泥使用量,骨水泥渗漏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史。  相似文献   

4.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常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影响生存质量.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且短期内疼痛难以缓解,易导致严重并发症.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目前作为一项新的脊柱外科微创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其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缓解疼痛效果良好,已逐渐成为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转移瘤和骨髓瘤等疼痛性椎体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2].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患者逐渐增多。随着医学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越来越多的用于临床,但PVP和PKP在OVCF治疗中的优缺点存在一定争议〔1~4〕。本研究探讨PVP和PKP治疗老年OVCF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入选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采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的观察组和接受保守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变化情况、椎体融合情况、机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Cobb角明显低对照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后3、6、9、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有助于改善椎体愈合情况,促进椎体融合,提高机体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前老年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例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因骨质疏松出现胸腰椎压缩骨折,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随着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日渐成熟,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对部分椎体压缩严重,椎体高度丢失超过2/3以上的病例,该术式存在穿刺困难、难以有效改善椎体高度、骨水泥渗漏等问题.本文对24例新鲜胸腰椎骨质疏松严重压缩骨折患者采用术前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已被收治的符合标准的5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各28例。改良组接受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常规组接受常规经皮椎体形成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等指标。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骨水泥渗透及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时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X线透视次数和医患双方的辐射暴露危害,降低影像监测费用和手术风险,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6~2014-11宜春市人民医院骨科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胸椎8例,腰椎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采用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采用0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脊柱功能评分,术前、术后X线片测量病椎椎体高度及Cobb角恢复情况,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 28例患者术后随访12~23个月,平均15.8个月。患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由术前(8.7±3.5)分降至(1.9±2.2)分(P0.01),ODI由术前(68.4±13.3)%降低到末次随访时(10.1±6.6)%(P0.01)。椎体前缘高度术前、术后分别为(58.1±15.4)%和(62.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术前、术后分别为(21.3±3.8)和(18.2±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评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50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评分以及4项影像学指标(后凸角以及伤椎前缘、中线、后缘高度)变化。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试验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术后Oswestry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试验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试验组患者后凸角以及伤椎前缘、中线、后缘高度术后均显著改善(P<0.05),而对照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疗效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成本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今后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VP和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2例,其中PVP组40例,PKP组3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椎体恢复高度、住院天数、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椎体恢复高度、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手术前后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和PKP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具有快速、有效缓解疼痛的作用。PVP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但渗漏率高,无法恢复椎体高度。PKP有利于恢复椎体高度,减少渗漏,但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过度恢复椎体高度可增加椎体再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成形术后新骨折发生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新骨折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29名胸腰椎脆性骨折经皮单椎体成形术的绝经后妇女被分成两组,14名伴术后椎体新骨折发生者为新骨折组,另15名术后未有新骨折发生者为对照组.分析内容包括:年龄,体质指数,骨折史,代谢性疾病及其治疗史,抗骨质疏松治疗,腰背支具使用,腰椎和髋部骨密度,甲状旁腺激素和血钙磷水平,椎体成形术后时间等.结果新骨折组与对照组比较,下列项目有统计学差异,体质指数显著降低(P=0.027),腰椎骨密度显著下降(P=0.015),髋部骨密度显著下降(P=0.037),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7).骨折史,代谢性疾病及其治疗史,抗骨质疏松治疗,腰背支具使用亦影响新骨折的发生.另外,新骨折组14例中有12例(86%)的新骨折发生在椎体成形术后的6个月内,14例中有10例(71%)为邻近椎体成形术椎体骨折.结论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新骨折发生有三分之二发生在成形术的邻近椎体,新骨折发生受到体质指数,骨折史,代谢性疾病及其治疗史,抗骨质疏松治疗,腰背支具使用,腰椎和髋部骨密度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 43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双C臂X线机下,行PVP治疗。结果本组完全缓解23例,部分缓解11例,轻度缓解6例,无效0例。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术后Cobb角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恶心、呕吐、腹胀2例,发热3例。术后随访11~43个月,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无丢失38例,丢失1/3者3例,丢失少于1/3者2例。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已经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健康的常见疾病.1994年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被美国引进并主要用于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以来,临床实践证明PVP对于因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腰背痛具有明显的疗效.本文主要阐述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骨折早期行PVP治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是由于骨质疏松引发的最常见并发症,严重危害老年人群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影响老年健康的社会问题〔1,2〕。OVCF传统手术治疗方式由于创伤大、出血多、植入装置易松动,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和并发症,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两种微创手术方式凭借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操作简单、疗效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副突定位单针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可行性、临床疗效及诊断与治疗要点。方法单针穿刺副突定位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68例,76个病椎,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 w,术后3、6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Macnab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患者VAS评分、改良Macnab评分,术前术后改善明显(P0.05),术后1 w,1、3个月比较无差异(P0.05)。有3例病例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没有临床症状。结论单针穿刺副突定位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通过将穿刺点继续向外侧移位,使穿刺终点更容易接近或越过中线,能够在单针穿刺下获得更好的骨水泥弥散,减少手术风险和手术时间,并获得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KP的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105例临床资料,将手术治疗有效的86例纳入有效组,其余治疗无效的19例纳入无效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既往史等),将所有可能对手术效果产生影响的危险因素纳入自变量并为其赋值,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可能影响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实施PKP疗效的因素。结果女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术中采用单侧穿刺手法、骨水泥用量过多且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术前骨质疏松程度、术前胸腰段后凸Cobb角均是影响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实施PKP疗效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女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术中采用单侧穿刺手法、骨水泥用量过多且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术前伴严重骨质疏松、椎体侧后凸畸形严重均会影响PKP术后疗效,针对上述情况,术前应积极防治高危因素,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程,以提高术后疗效,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疼痛程度、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OVCF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接受PVP治疗,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关节功能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382,P0.05);治疗后3 d及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视觉疼痛评分(VAS)及功能障碍指数(ODI)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压缩椎体的前缘、中央及后缘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VP可用于老年OVCF患者的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优化关节功能,提高压缩椎体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性骨折往往发生于老年人,造成持续性腰背部剧烈疼痛,椎体变形,脊柱后凸,如果引起神经症状可导致双下肢不全瘫、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传统的保守治疗不但恢复时间长,而且易引起多种并发症.本研究拟比较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对我院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病人开展补肾活血汤加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样本收录为我院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病人,抽出118例样本进行分析,收录时间在2019年6月~2021年6月区间,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分组,观察组病人开展补肾活血汤加以PKP,对照组资料开展单独PKP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