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立国  石瑶  张震 《信号处理》2023,39(1):61-72
高光谱图像在有标签样本数目较少的情况下进行分类时,除了利用光谱特征外,空间纹理特征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尺度多方向局部二值模式(LBP)描述子获取纹理特征,并结合超像素级指导决策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首先,本文方法将传统LBP描述子改进为多尺度多方向LBP描述子,一方面充分考虑了邻域像素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在计算时分别考虑了水平垂直方向和对角方向。其次,在利用统计直方图获得纹理特征时,采用了多个尺寸窗口组合的方式,以获得多范围、高精度的纹理特征。第三,对传统的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超像素分割方法进行改进,重新定义了光谱距离并引入了纹理特征距离,获得更精确的超像素分割图。最后,利用超像素分割图结合多数投票策略,对分类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指导校正。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更有效的提取纹理特征,再结合超像素分割图的指导决策,进一步提升高光谱图像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2.
夏玉果  丁晟  赵力 《无线电工程》2023,(9):2174-2181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对于现代电子产品的智能生产和制造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获取电子元器件图像的关键特征,提升图像细粒度表达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注意力机制深度迁移识别方法。以Xception为主干网络架构,引入多尺度池化通道注意力和多尺度空间注意力模块,结合空间金字塔池化的思想,对特征图的每个通道进行不同尺度的最大池化和均值池化,获取通道方向上不同尺度的特征信息;在空间层面上进行不同尺度的空洞卷积,增大特征图的感受野,获取更加全面的空间特征信息;通过深度迁移学习,实现特征参数共享,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在5种常见的电子元器件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获取图像不同尺度的显著特征信息,提升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面积不规则破损的人脸图像修复过程中出现的伪影和不连贯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和多尺度注意力机制的二阶段人脸图像修复算法。在粗修复网络增加全局和局部特征分支来处理编码器的输出。其中,局部特征分支使用多尺度空洞卷积和门控残差连接来聚合上下文信息,并与全局特征分支的输出进行正交融合,提高局部特征与全局特征的相关性,减少特征冗余。在精修复网络增加平均和最大金字塔池化模块,其中,平均池化用于捕捉整体统计信息,最大池化用于提取空间上显著的特征并保留关键信息,并利用通道-空间注意力机制进行图像特征结构调整和纹理生成。最后,构建了一个包括多尺度结构相似性损失的复合函数对网络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主观和客观评价指标上均优于现有算法。  相似文献   

4.
在住宅区遥感图像分类中,为了克服尺度变化和旋转变化带来的影响,提出一种结合金字塔原理和局部二值模式的图像分类算法。首先对原始住宅区遥感图像进行多次下采样以构建不同尺度的空间金字塔;然后利用局部二值模式提取不同尺度遥感图像的纹理特征,以消除旋转变化的影响;最后将不同尺度下的纹理特征融合到一起,利用支持向量机对住宅区遥感图像进行分类。在标准图像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低尺度纹理特征将会降低住宅区遥感图像的分类精度,与单尺度纹理特征相比,多尺度融合的纹理特征提高了遥感图像分类精度,平均高达4.77%。  相似文献   

5.
空间目标红外特征提取与识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技术》2017,(5):427-435
针对空间目标红外识别中典型的类内变化大、类间变化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结合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直方图特征和灰度直方图特征的空间目标红外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以国内某卫星和国外某卫星为研究对象,提取它们红外图像的LBP直方图特征以及灰度直方图特征;使用红外仿真软件生成两个目标在不同姿态、不同分辨率下的样本图,并分成两部分,分别作为SVM分类器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实验结果表明,LBP直方图特征和灰度直方图特征均能够以较高的准确率对空间目标进行识别,且其识别效能与目标红外图像的分辨率以及SVM核函数有关。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去运动模糊网络在图像恢复过程中出现的纹理细节丢失、无法抑制噪声、产生振铃伪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密集连接和U-Net改进的动态场景去模糊算法。首先,借助U-Net网络中空洞卷积下采样有效扩大感受野,在不增加参数量的情况下避免图片产生不可逆损伤,并利用亚像素卷积在上采样过程中以小的卷积核获得清晰的图像细节,降低运算复杂度;其次,设计多尺度密集特征提取模块(multi-scale dense feature extraction, MDFE),通过密集连接的卷积层加强深层次特征提取和复用,运用空间金字塔池化(spatial pyramid pooling, SPP)分支引导多尺度特征的传递和融合,促进图像细节纹理的有效保留;最后,采用ConvLSTM双向连通结构(bidirectional convolution LSTM unit, BCLU)以非线性方式从编码路径补偿简单级联流失的上下文特征,推动深度特征跨阶段相互作用,弱化边缘伪影和噪声干扰。与现有先进方法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算法在性能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从单目视觉图像中估计深度信息时存在的预测精度不够准确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金字塔池化网络的道路场景深度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4个残差网络块的组合提取道路场景图像特征,然后通过上采样将特征图逐渐恢复到原始图像尺寸,多个残差网络块的加入增加网络模型的深度;考虑到上采样过程中不同尺度信息的多样性,将提取特征过程中各种尺寸的特征图与上采样过程中相同尺寸的特征图进行融合,从而提高深度估计的精确度。此外,对4个残差网络块提取的高级特征采用金字塔池化网络块进行场景解析,最后将金字塔池化网络块输出的特征图恢复到原始图像尺寸并与上采样模块的输出一同输入预测层。通过在KITTI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的基于金字塔池化网络的道路场景深度估计方法优于现有的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局部二进制模式(LBP)存在的固有缺陷,即小尺度LBP算子无法反应人脸图像的宏观特征,大尺度LBP算子特征维数通常很高,提出一种局部多尺度多分辨率二进制模式(LMSRBP)的人脸表示算法。通过使用高斯金字塔得到一系列不同尺度不同分辨率的人脸图像,然后对这些图像使用同种LBP算子得到LMSRBP特征谱。该方法在不改变特征维数的情况下,能同时提取出图像的微观和宏观特征。在分类器设计方面,考虑不同面部区域对识别贡献不同的问题,提出软直方图交方法构建多弱分类器,最后集成所有弱分类器得到识别结果。在YaleB,ORL标准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能显著提高人脸识别率。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2017,(7):1-4
传统LBP模式在提取图像的纹理特征时,没有对图像中的不同子块加以区分。一般情况下图像的不同子块包含的纹理信息不尽相同,不能真实地反映图像纹理的变化情况。为了解决传统LBP算法在人脸识别过程中产生的直方图维数过长、鉴别力不高、对噪声反应敏感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对数能量熵与LBP特征提取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将一副人脸图像分成互不重叠的大小相等的子块,然后计算每个子块的LBP直方图,同时对每个子块计算对数能量熵值;其次把每个子块的LBP直方图特征与对数能量熵值组合成一个新的特征向量;最后,将每个图像块的特征向量连接成一个全局的特征向量,将该特征向量用作分类识别。基于YALE人脸库,ORL人脸库和FERET人脸库的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表明,文中提出的算法能够更加准确地提取图像的特征信息,有效地提高了人脸识别率。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多尺度旋转不变性纹理特征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局部Walsh谱(LWS)的多尺度旋转不变性纹理特征提取方法。首先通过比较每个像素点与邻近点的灰度值生成局部二值序列,然后计算局部二值序列的离散Walsh-Hadamard变换(DWT)的功率谱,最后采用功率谱的各谱点值构成特征直方图描述纹理特征。通过选择不同半径和采样点的局部二值序列可以得到不同尺度下的纹理特征,利用DWT功率谱的循环移位不变性可实现纹理特征的旋转不变性。纹理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与灰度共生矩阵(GLCM)、Gabor滤波器组等纹理特征相比,LWS在纹理鉴别能力和计算时间上具有较明显优势;与局部二值模式(LBP)相比,LWS在纹理分类准确率和旋转不变性方面均优于LBD。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复杂光照条件下的多姿状鲁棒性人脸识别的效果,提出了小波变换与LBP的多姿状鲁棒性人脸识别方法。通过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二级小波分解提取到低频特征信息分量,并以重构初始图像的方式实现降噪滤波处理,滤除低频光照分量后完成复杂光照补偿;继续分解复杂光照补偿后的图像,采用LBP算子对子图像的鲁棒性部分纹理特征进行描述后,提取出人脸图像各子图像的直方图特征并连接,得到人脸LBP纹理特征,通过统计法运算该特征距离,并通过K近邻分类器实现人脸特征分类识别。以Yale-B与AR人脸库为测试对象,结果表明,所研究方法对复杂光照鲁棒性较强,识别人脸的准确率与效率较高,整体识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方向梯度直方图(HOG)特征和局部二值模式(LBP)算子的行人检测算法采用滑动窗口搜索策略存在扫描区域过大和计算复杂的问题,存在的这些问题会导致检测速度慢。鉴于此,提出一种行人检测算法。首先,采用选择性搜索算法对目标区域进行定位,并将候选区域的高宽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筛选无效窗口。然后,为了弥补LBP算子在纹理表达上的缺陷,引入完备的局部二值模式(CLBP)算子来提高纹理特征的表达能力。接着,考虑到HOG特征和CLBP算子特征维数过高对分类器的识别能力产生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别对HOG特征和CLBP算子进行降维,降维后再进行串联融合。最后,引入困难样本的挖掘过程训练支持向量机分离器,这可以使模型训练得更充分,进而降低误检率。在INRIA数据集上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识别率和识别速度上都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融合LBP与GLCM的人群密度分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翠红  于洋  张朝  杨鹏  李扬 《电视技术》2015,39(24):7-10
针对中高密度人群图像检测分类对公共安全的重要性,提出融合局部二值模式LBP与灰度共生矩阵GLCM特征提取的人群密度分类方法。首先用旋转不变的LBP算子进行滤波,得到LBP图像,然后提取滤波后图像的GLCM特征,这样既可以避免LBP算子特征降维带来的损失,又能充分利用LBP和GLCM纹理特征提取的有效性,最后采用有向无环图支持向量机DAGSVM进行密度分类。在Pets2009基准数据库中的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Multi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for face recogni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re is a growing interest in subspace learning techniques for face recognition; however, the excessive dimension of the data space often brings the algorithms into the curse of dimensionality dilemma.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ovel approach to solve the supervised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problem by encoding an image object as a general tensor of second or even higher order. First, we propose a discriminant tensor criterion, whereby multiple interrelated lower dimensional discriminative subspaces are derived for feature extraction. Then, a novel approach, called k-mode optimization, is presented to iteratively learn these subspaces by unfolding the tensor along different tensor directions. We call this algorithm multi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MDA), which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1) multiple interrelated subspaces can collaborate to discriminate different classes, 2) for classification problems involving higher order tensors, the MDA algorithm can avoid the curse of dimensionality dilemma and alleviate the small sample size problem, and 3) the computational cost in the learning stage is reduced to a large extent owing to the reduced data dimensions in k-mode optimization. We provide extensive experiments on ORL, CMU PIE, and FERET databases by encoding face images as second- or third-order tensor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DA algorithm based on higher order tensors has the potential to outperform the traditional vector-based subspace learning algorithms, especially in the cases with small sample sizes.  相似文献   

15.
岭回归人脸识别利用正则单形的顶点对每类人脸进行多元标记,通过投影实现高维人脸特征的降维。该算法首先提取人脸图像的局部二进制(LBP)直方图特征向量,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岭回归对该特征向量进行两次降维。识别阶段利用K-L交叉熵计算标记向量和投影后特征向量的相似性,根据熵值最小原则完成对测试样本的类别判断。实验选取ORL和YALE两个标准人脸库对算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K-L交叉熵测度比传统的欧氏距离测度获得更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形状无关纹理和Boosting学习的人口统计学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形状无关纹理和boosting学习,该文提出了对性别和年龄分类的方法,其中年龄被划分为儿童、青年、中年和老年4类。检测到人脸后,利用人脸配准的结果规范化人脸图像获得形状无关纹理。在此基础上提取Haar型特征、LBP直方图和Gabor Jet 3种特征,通过boosting学习分别训练分类器。实验表明,LBP直方图特征能够鲁棒地区分儿童和老人,Haar型特征用作区分青年和中年人则更为有效,而Gabor Jet特征更适于性别分类。  相似文献   

17.
基于LBP特征和贝叶斯模型的单样本人脸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样本人脸识别这一人脸识别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二元模式(LBP)直方图特征和贝叶斯(Bayes)模型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在独立的训练集上学习同类样本和异类样本的LBP直方图特征的相似度先验信息,估计同类和异类的类条件概率密度函数,在识别过程中利用一对图像的LBP直方图相似度计算该对图像属于同一类的后验概...  相似文献   

18.
基于部分标记数据进行人脸图像特征提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无监督特征提取的识别率低与监督特征提取需要大量标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部分标记数据的半监督判别分析(SSDPA)特征提取法。本文方法能实现图像数据降维,避免线性判别分析(LDA)存在的小样本问题,达到提高识别率的目的。算法对图像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变换;根据DCT图像的频率分布,利用部分标记数据计算SSDP;优先搜索SSDP高的DCT图像信息。将本文方法与其它方法进行组合,在不同人脸数据库上进行了实验。实验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用较低的代价获得了优于传统方法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9.
罗元  崔叶  王艳  张毅 《半导体光电》2014,35(2):330-333,349
针对离散余弦变换(DCT)只能提取面部表情图像的全局特征,而忽略了临近像素之间的关系、不能提取纹理特征信息、不能准确区分相似表情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离散余弦变换方法和局部二值模式(LBP)特征的表情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将人脸图像经过DCT获得的低频系数作为表情的全局特征;然后用LBP对贡献率较大的嘴部、眼睛区域进行局部纹理特征提取,通过将LBP提取到的局部纹理特征与DCT提取到的全局特征进行融合,从而得到更有效的表情特征;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单独使用DCT方法提取的表情特征更有利于识别,提高了表情识别的准确性,并将这个表情识别方法用于智能轮椅的控制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董九玲  赖惠成  杨敏 《电视技术》2015,39(24):108-112
为有效解决人脸识别中二维Gabor的维数灾难,LDA的小样本问题和因拍摄不慎造成的图像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图像去模糊的改进Gabor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相结合的新算法。首先用约束最小二乘方(CLS)对模糊的人脸图像去模糊,然后将DLDA和二维Gabor相融合进行降维处理,最后利用训练速度快,泛化能力强的LSSVM进行分类识别。并通过ORL和Yale人脸库来做对比验证,证明了此方法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