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内耳性眩晕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2例内耳性眩晕病患者,经辨证分为痰浊中阻,清阳被遏型、肝肾阴虚,内风上扰型、脾肾阳虚,浊阴上泛型3型,并依此对证用药治疗。结果痊愈57例,显效3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内耳性眩晕病确系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医辨证分为血虚生风型(31例)和肝胆湿热型(29例),分别运用养血祛风和清利肝胆湿热药治疗,疗程2周。其疗效经辨证分型治疗已无差异,但与胆酸值高的程度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收治100例,分为辩证循经取穴治疗组和非辨证取穴治疗组,进行对比观察。肝肾亏虚型取穴肝腧、肾腧、命门、环跳、足三里、阴谷、阳陵泉、悬钟;脾虚血弱型取穴脾腧、足三里、血海、命门、阴陵泉、环跳、阳陵泉、膝眼、粱丘;非辨证取血组以循经局部取穴的主辨证组以补法为主,非辩证组以平补平泻为主。结果辨证取穴组50例中,临床治愈18例,好转2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非辨证取穴组临床治愈12例,好转3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两组卡方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柔肝煎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法将67名病人分成柔肝煎组35例,小柴胡汤组32例。经6个月治疗,柔肝煎组病人肝功能和HBV系统的改善,血清Ⅲ型前胶原的下降,免疫功能的恢复均较对照组病人有统计学差异。柔肝煎治疗总有效率达94.28%,对照组为62.50%。辨证分型疗效分析表明柔肝煎剂主要对肝肾阴虚,肝肾阳虚及脾虚湿盛有明显疗效。实验结果表明,柔肝煎剂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改善肝脏循环,从而达到抑制病毒,抗纤维化和恢复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5.
中医辨证分型分经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星亮 《新中医》2011,(10):39-40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和辨证分经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和辨证分经综合治疗对90例肩周炎患者采取推拿、针刺、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90例患者,痊愈30例占33.3%,显效50例占55.6%,有效5例占5.6%,无效5例占5.6%,总有效率为94.4%。结论: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和辨证分经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辨证治疗脂肪肝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祥 《山西中医》1998,14(4):14-15
采用中药辨证治疗脂肪肝38例。结果:显效15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1%。说明应用中药辨证分型治疗本病,可降低血脂,改善肝内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7.
收集近年所治60例病毒性肝炎资料,从辨证分型与血清TBIL、TTT、ALT三项指标的关系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BIL增高首为湿热蕴蒸型,次为脾胃湿阻型;TTT增高首为肝血瘀阻型,次为肝阴亏损型;ALT增高首为湿热蕴蒸型,次为脾胃湿阻型。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这对于临床辨证分型和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肝论治以小柴胡汤加减分型治疗女性反流性食道炎53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女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胃镜确诊,使用吗丁啉、法莫替丁等西药治疗无效的女性病例53例,分肝气郁结、肝胃不和、肝火上炎、肝阴不足、肝血瘀滞及肝阳虚六个证型,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症状疗效治愈好转率达92.46%。结论:以肝为辨证中心,以小柴胡汤加减口服,是治疗女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病的效果。方法将原发性低血压病分为脾虚气陷、气阴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型用药治疗。结果痊愈29例,显效2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1%。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辨证论治与单纯辨病应用软肝再生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开放、非随机的方法纳入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纤维化患者98例,经中医师辨证为瘀血阻络证(兼或可有肝郁脾虚或肝肾阴虚证)的47例患者作为辨证治疗组(简称辨证组);西医门诊接诊的单纯辨病治疗的患者51例作为辨病治疗组(简称辨病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保肝、对症及综合支持治疗,抗乙肝病毒(HBV)采用恩替卡韦胶囊0.5mg,qd,均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我院制剂软肝再生颗粒12g,tid。疗程为48周,分别于治疗前、第24周、第48周比较两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肝脏硬度值(LSM)、测量门静脉直径、脾静脉宽度和脾脏厚度,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TBIL、ALB、PT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第24周和48周,辨证组上述指标恢复情况均优于辨病组(P0.01或P0.05)。治疗48周,门静脉直径、脾静脉宽度和脾脏厚度缩小程度辨证组均优于辨病组(P0.05)。治疗48周,辨证组肝纤维化指标及LSM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辨病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辨证组明显具有优势。结论:软肝再生颗粒联合恩替卡韦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导致的肝纤维化有明显疗效,可抑制肝纤维化及脾肿大进展,辨证论治比辨病治疗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型慢性肾炎的病理特点,设计“肾炎清”治疗36例,总有效率94.4%,完全缓解率61.1%,对照组20例按传统辨证施治,总有效率75.0%,完全缓解率50.0%,两组经X^2检验P〈0.05,慢性肾炎不同类型及中医辨证分型之间在完全缓解率和基本缓解率方面经X^2检验P〉0.05,认为慢性肾炎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重视“证”的现代病理特性,通过中药组方发挥药物的多重疗效,从而在各个 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以自制调肝降酶冲刺为主方辨证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肝患者90例,随机选取30例为干扰素对照组,60例依据中医辨证,以自制调肝降酶冲剂进行加减治疗。观察疗效、症状、体征、肝功能改善情况及病毒复制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上述指标均有改善作用。但治疗组对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疗效较稳定持久。结论:调肝降酶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从“肝”论治小儿抽动症1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12例小儿抽动症辨证分为肝郁化火动风和肝肾阴虚动风,分别仿丹栀逍遥散和六味地黄丸黄丸法论治,并配合针刺治疗。结果“痊愈9例,好转2例,无效1例。表明小儿抽动症多由肝风内动所致,可从“肝”论治。  相似文献   

14.
妊娠肝内胆汁郁积症的中医分型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仁礼 《四川中医》2004,22(12):25-26
本文阐述了妊娠肝内胆汁郁积症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与辨证,包括分为阴虚血燥和湿热蕴结型的治疗,肝内胆汁郁积症对母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载脂蛋白APO,A1,APO,B100的变化与中医辨证的关系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川  饶吉 《四川中医》1993,11(12):16-16
观察载脂蛋白APO、A1,APO、B100的变化与中医辨证的关系。77例资料显示中医临床证型共十二类,气滞血瘀,肝肾阴虚,肝经实热,肝脾不和,痰热壅肺为主要证型。主要涉及心、肝、肾三脏。为中医治疗脂质代谢紊乱提供了微观辨证依据。  相似文献   

16.
50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伯亭  张华 《黑龙江中医药》1990,(4):19-21,F004
我们从1977年2月至1987年8月,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型治疗原发性肝癌5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按1977年全国肝癌防治研究协作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均经甲胎蛋白、肝扫描及肝超声波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且未经其它任何治疗的病人,由门诊确诊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用中医辨证分型对肝硬化不同证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辨证分型方法治疗肝硬化32例,其中气滞湿阻用柴胡硫肝散加减,湿热蕴结以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肝脾血瘀治疗用调营饮加减,肝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和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结果:气滞湿阻(10例)显效7例,有效3例;肝脾血瘀(7例)显效5例;有效2例;肝肾阴虚(12例)显效11例.有效1例;湿热蕴结(3例)显效2例。有效7例。总显效率达74.9%,总有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8.
辨证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47例安徽中医学院(230038)魏守建关键词慢性糜烂性胃炎肝胃不和脾虚肝郁肝胃郁热笔者自1990年7月起辨证治疗47例经纤维胃镜检查以糜烂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慢性胃炎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47例中,男34例,...  相似文献   

19.
王峰 《国医论坛》2013,(6):42-43
目的:观察自拟柔肝健脾方联合复合乳酸茵胶囊治疗辨证属肝郁脾虚的肝源性腹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3例辨证属肝郁脾虚的肝源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予抗病毒、保肝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柔肝健脾方和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对照组加用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9%。结论:自拟柔肝健脾方联合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辨证属肝郁脾虚的肝源性腹泻患者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对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肝纤维化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本研究口服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为主,150mg/次,3次/d);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自拟中药方剂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肝纤维化标志物的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则为75.00%,观察组的疗效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分析,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具有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