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依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演变、湖泊主要污染指标的历史变迁、抚仙湖水环境功能区划变化和湖泊环境管理的前瞻性与科学性,从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保护抚仙湖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经济承受能力、抚仙湖水质变化趋势、旅游发展与地方经济和行政法规的协调性6个方面进行抚仙湖水质保护目标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选择抚仙湖水质保护目标为GB3838-2002《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I类标准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2.
现行的<抚仙湖管理条例>没有对抚仙湖保护管理范围作明确的界定.从抚仙湖水位运行依据、抚仙湖水质标准依据、湖泊自然特征依据、抚仙湖湖滨带现状、抚仙湖沿岸污染现状、抚仙湖沿岸旅游景观和经济投入的可达性等7个方面对抚仙湖保护管理范围的3个方案做了对比研究分析,界定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抚仙湖保护管理范围,在5~10年内,方案二具有较强的经济可达性.  相似文献   

3.
抚仙湖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抚仙湖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了抚仙湖污染成因和湖泊主要污染指标的历史变迁,预测了湖泊环境污染趋势.  相似文献   

4.
抚仙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方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整个抚仙湖流域出发,根据抚仙湖主要环境问题,提出污染综合治理总体方案设计,在此基础上根据湖泊环境保护目标、流域内重点控制区的污染特征、入湖主要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提出抚仙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5.
对抚仙湖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一对一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专家对抚仙湖目前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价,以便对抚仙湖生态服务功能实施合理的保护与利用。调查结果显示:抚仙湖生态服务功能权重指数以饮用水功能最高,其他水产品、休闲娱乐功能决不能有损于饮用水功能;抚仙湖目前还保持优美的自然生态系,是人类开发高档休闲旅游的胜地,已是直接或间接影响水体生态系统变化的隐患;抚仙湖自然湖滨带已消失,大型水生植物覆盖率很低,所以抚仙湖生态服务功能很高,但很脆弱。  相似文献   

6.
抚仙湖面源污染特征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抚仙湖径流区污染物负荷量的调查结果,抚仙湖水污染特征以面源为主,面源入湖水量占98%,TP占81.4%,TN占85.9%,因此控制面源是保护抚仙湖的关键。提出了防治抚仙湖面源污染的生态治理及工程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抚仙湖现有污染主要来自北岸。通过抚仙湖3条入湖河流中总氮负荷量进行调查,对抚仙湖入湖河流中总氮负荷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条入湖河流总氮为劣Ⅴ类水质,是影响抚仙湖水质的主要因素。为湖泊总量控制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抚仙湖北岸入湖径流中总氮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抚仙湖现有污染主要来自北岸。通过抚仙湖3条入湖河流中总氮负荷量进行调查,对抚仙湖入湖河流中总氮负荷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条入湖河流总氮为劣V类水质,是影响抚仙湖水质的主要因素。为湖泊总量控制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抚仙湖的水质污染、水环境安全、生物多样性环境安全、湖泊湿地与环境安全、水资源4方面进行了安全问题识别,在此基础上开展抚仙湖生态资源环境安全问题识别,包括农业耕作土污染的环境安全问题、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环境安全问题.结果表明:抚仙湖的生态安全面临一定的威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维护湖泊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0.
视觉     
《环境》2019,(9)
<正>大美抚仙湖图、文/东方IC作为中国第三大湖泊,云南抚仙湖在云贵高原上,犹如一颗明珠镶嵌万山间,它是目前地球上同一纬度唯一保持Ⅰ类水质的湖泊。抚仙湖北岸生态调蓄带是北岸污染物进入湿地规划区的第一道防线,总长7.8公里。据统计,保护好抚仙湖相当于为全国13亿人口每人储备了15立方米的Ⅰ类水。  相似文献   

11.
对保护高原湖泊剑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剑湖是剑川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母亲湖,是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域。分析了剑湖面临的环境保护危机,针对剑湖环保现状提出十项治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试图真实反映艾比湖周边居民对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认知及对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保护意识的强弱.结果表明:(1)艾比湖周边居民对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带来的危害有较为清晰地认识,99%被调查者意识到了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对周边环境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78.2%调查对象认为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通过正规渠道获取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信息不够通畅;(2)调查对象对艾比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情况持有较高的关注度,但支持度不高,85.6%的被调查者对退化湿地的生态恢复有支付意愿;(3)65.5%调查对象对艾比湖湿地生态恢复有信心,但对当地政府宣传和保护艾比湖湿地的力度满意度不高,因此政府部门还需进一步加强对艾比湖的宣传和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3.
以抚仙湖水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为例,论述了GIS技术在水环境保护方面的具体应用,着重对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的功能模块、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以及系统建立的技术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论证。说明了利用GIS技术对湖泊环境管理工作带来的巨大便利。系统的建立对保护抚仙湖湖区环境,促进沿湖周边县市乃至整个云南省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抚仙湖水环境地理信息系统为例,论述了GIS技术在水环境保护方面的具体应用,着重对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的功能模块、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以及系统建立的技术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论证。说明了利用GIS技术对湖泊环境管理工作带来的巨大便利。系统的建立对保护抚仙湖湖区环境,促进沿湖周边县市乃至整个云南省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太湖金墅湾水源保护区陆域水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源保护区陆域良好的水质是供水安全的重要保证。为探讨太湖地区水源保护区陆域水质现状及陆域污染对水源地取水口水质的影响,以太湖金墅湾水源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陆域河流、入湖河口及邻近湖区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陆域水质氮含量超过国家Ⅳ类水标准,污染程度高于湖区,其中以硝态氮为主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源地水质构成较大威胁;磷含量维持在Ⅲ类水质,污染程度较小。保护区河流污染受季节性变化影响显著,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6.
Research on lake eutrophication in China began in the early 1970s, and many lakes in China are now known to be in meso-eutrophic status. Lake eutrophication has been showing a rapidly increasing trend since 2000.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the main reasons for lake eutrophication include a fragile lake background environment, excessive nutrient loading into lakes, excessive human activities, ecological degeneration, weak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wareness, and lax lake management. Major mechanisms resulting from lake eutrophication include nutrient recycling imbalance, major changes in water chemistry (pH, oxygen, and carbon), lake ecosystem imbalance, and algal prevalence in lakes. Some concepts for controlling eutrophication should be persistently proposed, including lake catchment control, combination of pollutant source control with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tection of three important aspects (terrestrial ecology, lake coast zone, and submerged plant), and combination of lake management with regulation. Measures to control lake eutrophication should include pollution source control (i.e., optimize industrial structural adjustments in the lake catchment, reduc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emission amounts, and control endogenous pollution) and lak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e. establish a zone-lake buffer region and lakeside zone, protect regional vegetation, utilize hydrophytes in renovation technology); countermeasures for lake management should include implementing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identifying environmental and lake water goals, legislating and formula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protect lakes, strengthening publicity and the education of people, increasing public awareness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systems and mechanic innovations, establishing lake region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and ensuring implementation of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88~2007年滇池水质监测数据,评价了近20a来滇池水体主要富营养化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滇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有逐年加重趋势。根据其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了滇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及变化趋势。认为昆明市虽然在治理滇池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仍然很突出。  相似文献   

18.
泸沽湖生态系统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泸沽湖陆生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泸沽湖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