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印染》2021,(7)
采用除油、预处理和氧漂结合的方法对灰羽绒进行漂白。以白度、蓬松度作为评价指标,对处理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FeSO_4质量分数为15%(omf)对灰羽绒进行预处理后,在30%H_2O_2体积分数为60 mL/L,浴液pH为8,70℃下漂白80 min,羽绒具有较好的白度和蓬松性。  相似文献   

2.
貂绒纤维的脱色漂白是一种难度较大并对最终产品品质影响显著的湿加工工艺.本文主要以金属离子催化剂、保护剂、温度、时间和pH值等为变量,对貂绒纤维进行预媒处理,经清洗和双氧水漂白后,依据白度和失重率等性能对预媒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得出貂绒纤维选择性漂白预媒处理的优化工艺:硫酸亚铁浓度5%(owf)、次亚磷酸钠10g/L、甲酸调节pH值至3~4、70℃条件下预处理30min.  相似文献   

3.
利用碱性蛋白酶对真丝罗织物进行前处理,测定织物的质量损失率值和白度值来评价碱性蛋白酶的效果。通过实验,探讨酶处理时间、浓度、温度和pH值对酶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碱性蛋白酶浓度15%(o.w.f),pH 9,浴比1::50,温度50℃,时间55min时,真丝罗织物前处理效果最好,但白度不够,仍需要进一步漂白。  相似文献   

4.
针对有色羽绒不易漂白的问题,对灰色羽绒进行选择性漂白.通过系统研究预处理(金属络合)、清洗、漂白等各道工艺,探索各阶段工艺因素对羽绒白度和蓬松度的影响,优化漂白工艺参数.经选择性氧化漂白和还原漂白联合处理后,灰色羽绒纤维白度由29%提高到68%,并保持良好的蓬松度.SEM观察和FT-IR分析表明,经过优化条件下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王海东  关昶 《针织工业》2020,(12):40-43
通过对漂白活化剂壬酰氧基苯磺酸钠(NOBS)在高碱性纤维素酶辅助预处理条件下漂白效果的研究,获得较为绿色、环保的酶-NOBS体系低温漂白工艺。以织物白度为指标,考察了高碱性纤维素酶浓度、耐高温渗透剂JFC-M浓度、预处理时间、预处理温度、NaOH浓度、H_2O_2浓度、活化剂NOBS浓度、漂白时间、漂白温度9个变量,得到最佳漂白工艺:在纤维素酶浓度7.0 g/L,NaOH浓度1.5 g/L,耐高温渗透剂JFC-M浓度为0.5 g/L,预处理温度40℃条件下,预处理棉织物10 min后,在80℃条件下,按6.0 g/L加入双氧水,漂白15 min后,再加入1.0 g/L NOBS,继续漂白30 min,棉织物白度为78.75%。与常规低温漂白工艺相比,棉织物的强力损伤小,K/S值和上染百分率均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媒染预处理-氧化漂白-还原漂白"3阶段工艺方法对驼绒进行脱色,研究了媒染温度、H_2O_2用量、氧化温度、氧化漂白时间、还原剂种类对驼绒脱色后的白度和纤维断裂强力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综合评分法,得出驼绒纤维脱色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预处理阶段:FeSO_4 15%(owf)、NaHSO33 g/L、浴比1∶40,媒染温度40℃,处理时间40 min;氧化漂白阶段:焦磷酸钠8 g/L、H_2O_2用量25 g/L、氧化温度50℃,漂白时间120 min;还原漂白阶段:焦磷酸钠2 g/L、保险粉1 g/L,温度50℃,还原时间60 min。优化工艺获得的脱色驼绒纤维具有较高的白度,且纤维损伤小。  相似文献   

7.
为达到部分羊毛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对白度的较高要求及解决羊毛制品储存过程中易产生黄变的问题,考虑到环保政策对化学试剂的使用限制,实验通过研究新型无磷活化剂2103在羊毛漂白工艺中的应用,探讨了活化剂2103用量、双氧水用量、漂白温度、漂白时间以及pH值对羊毛白度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羊毛漂白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双氧水体积浓度l5 mL/L,活化剂2103质量浓度2 g/L,漂白温度70℃,漂白时间40 min,pH值6,浴比1∶40;最优工艺条件下羊毛白度为61.084%,白度增长率为25.16%,断裂强度为3.00 cN/dtex,强降率为7.69%;在此基础上加入羊毛保护剂,羊毛白度可以达到64.545%。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过氧乙酸对仪纶针织物漂白白度及织物强力的影响,对过氧乙酸漂白的质量浓度、p H、温度、时间、浴比等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氧乙酸漂白处理后,仪纶织物的CIE白度最好可达到60以上,而强度降可小于15%,满足后续染整加工的需要。在相同的过氧乙酸有效质量浓度下,经过2次漂白后仪纶织物的白度高于1次漂白的。优化的过氧乙酸漂白工艺条件:有效过氧乙酸质量浓度15~20 g/L,温度100℃,p H=3~4,时间90 min,焦磷酸钠质量浓度5 g/L。  相似文献   

9.
孟金凤  孟家光  曹婧 《印染》2014,40(18):19-21
以白度和顶破强力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柔丝纤维针织物漂白工艺。优化工艺配方为:双氧水5 mL/L,硅酸钠2 g/L,渗透剂JFC 1 g/L,漂白温度100℃,漂液pH值11,漂白时间50 min,浴比1∶20。  相似文献   

10.
《印染》2017,(19)
对黑色人发进行预处理、络合清洗与漂白加工。研究了预处理剂类型、用量、预处理温度及时间对人发漂白后白度和强力的影响,分析研究黑色人发漂白的较佳预媒处理条件。研究结果可知:FeSO_4、保险粉、葡萄糖对黑色人发漂白前预处理时,均会影响漂白效果。3种预处理剂的漂白效果顺序为:FeSO_4保险粉葡萄糖。FeSO_4作为黑色人发漂白预处理剂时,当其质量浓度取12 g/L,预处理温度为50℃,预处理时间为60 min,然后再进行络合清洗、漂白工艺,人发的白度和断裂强力指标较好,白度可达29.8%,断裂强力为94.5 c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