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OX-2、MMP-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OX-2和MMP-9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乳腺癌组织COX-2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76.9%(40/52),MMP-9阳性表达率为82.7%(43/52),COX-2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雌孕激素受体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MMP-9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雌孕激素受体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9蛋白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48,P<0.01).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9蛋白高表达,且两者具相关性.COX-2蛋白可通过诱导MMP-9蛋白的表达上调,增加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力,促进乳腺癌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2.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OX-2、MMP-2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OX-2和MMP-2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7.7%,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2.7%,COX-2、MMP-2蛋白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γ=0.498,P<0.01.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存在COX-2、MMP-2的高表达,且两者表达间具有相关性.COX-2蛋白可通过诱导MMP-2蛋白的表达上调,增强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力,从而成为其促进乳腺癌浸润、转移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CD44v6、MMP-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D44v6、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CD44v6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5%(5/40)、87%(87/100),CD44v6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56/6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MMP-2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40)、94%(94/100),MMP-2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59/6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CD44v6、MMP-2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高表达,且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联合检测CD44v6与MMP-2有助于综合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蛋白Periost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25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Periostin、VEGF和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Periostin的阳性率分别为63.8%(37/58)和0,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69.0%(40/58)和8.0%(2/25),MMP-9的阳性率分别为70.7%(41/58)和16.0%(4/25),三者在两组间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eriostin阳性率与TNM分期有关(X2=4.835,P=0.028),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均无关;VEGF阳性率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X2=4.230,P=0.040;X2=9.667,P=0.002),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无关(均P〉0.05);MMP-9阳性率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x2=8.456,P=0.004;X2=5.494,P=0.019),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无关(均P〉0.05)。Periostin、VEGF和MMP-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呈两两正相关(r分别为0.348、0.303、0.469,均P〈0.05)。结论Periostin、VEGF和MMP-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在乳腺浸滑『生导管癌的表达两两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MMP-3在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与乳腺导管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48例乳腺导管癌患者MMP-3的表达,分析MMP-3与乳腺导管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肿瘤ER、PR、E-cad、C—erbB-2的关系。结果:MMP-3在乳腺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乳腺正常组织(P〈0.05)。MMP-3在无淋巴结转移和C—erb—B阳性的乳腺导管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而在不同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肿瘤ER、PR、E—cad、C—erbB-2分组问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MP-3在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导管癌组织高表达,和较早阶段乳腺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将有可能预测高危人群作出早期诊断;MMP-3在C—erbB-2阳性的乳腺导管癌组织显著高表达,联合检测这两个指标对判断乳腺导管癌的预后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147和MMP-9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0例乳腺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CD147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用CD34抗体标记乳腺癌血管内皮细胞,计算MVD。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Dl47的阳性表达率为60%(30/50);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66%(33/5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CD14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P〈O.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MMP-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乳腺癌组织中CD147、MMP-9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30,P〈0.01)。CD147、MMP-9阳性的乳腺癌组织MVD高于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存在CD147、MMP-9的高表达,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CD147蛋白可通过诱导MMP-9蛋白的表达上调,促进乳腺癌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COX-2、MMP-9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取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妇产科2000年1月-2005年1月期间62例宫颈癌、40例CIN作为研究组,35例因其他原因行子宫切除术的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癌、CIN及正常宫颈组织中COX-2、MMP-9的表达。结果:COX-2、MMP-9蛋白在宫颈癌、CIN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在CIN各组间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COX-2、MMP-9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与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COX-2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而MMP-9与病理分级有关(P〈0.05)。COX-2与MMP-9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3220,P〈0.05)。结论:COX-2、MMP-9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的侵袭转移相关,对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起重要作用。COX-2和MMP-9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aspin、p5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80例浸润性导管癌中Maspin、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80例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aspin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Maspin与p53阳性表达负相关,P〈0.05。经Cox回归生存分析,Maspin是浸润性导管癌保护因素,P〈0.05。结论:Maspin、p53蛋白的表达在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Maspin、p53可作为预测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RhoA和Ez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用2008年1月至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石蜡标本86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中RhoA和Ezrin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及两者的相关性。 结果: 8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RhoA的阳性表达率为60.47%,显著高于乳腺正常导管上皮组织的20%(P<0.05);Ezrin的强阳性表达率为65.12%,显著高于乳腺正常导管上皮组织(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RhoA的阳性表达和Ezrin的强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与腋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有关(均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RhoA的阳性表达和Ezrin的强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 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高表达RhoA和Ezrin,并在导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对乳腺钼靶x线征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乳腺钼靶x线征象与分子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经乳腺钼靶X线检查、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69例,将乳腺钼靶x线征象分为毛刺征、钙化征、异常血管征、淋巴结转移征,分析VEGF、COX-2、MMP-9表达对以上征象的影响。结果乳腺钼靶x线征象有毛刺征组VEGF、COX-2、MMP-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毛刺征组(P〈0.05);钙化组与无钙化组VEGF、COX-2、MMP-9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异常血管征组VEGF、COX-2、MMP-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异常血管征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征组VEGF、COX-2、MMP-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征组(P〈0.05)。结论VEGF、COX-2、MMP-9高表达对乳腺钼钯x线征象毛刺征、异常血管征、淋巴结转移征的出现存在影响,并可作为乳腺钼钯X线恶性征象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117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和两者的相关性,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17例乳腺癌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病理特征和癌组织蜡块,构建乳腺癌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OX-2和VEGF—C的表达。结果:117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VEGF—C表达分别为55.8%、58.1%,且二者呈正相关(r=0.356,P〈0.001)。COX-2和VEGF—C的表达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有否复发呈正相关,与肿块大小,PR,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无关。COX-2的表达还与ER、Her-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OX-2和VEGF—C在乳腺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且两者呈正相关,检测两者对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EGFR和C—erbB-2基因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乳腺癌86例,乳腺腺瘤3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GFR/HER。和C—erbB-2/HER:阳性率,分析它们的相关性。结果:EGFR和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高度正相关(r=0、73)。它们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瘤(P〈0.001)。在乳腺癌中EGFR和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56.98%(49/86)和70.93%(61/86),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浸润癌和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高于非浸润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1)。结论:EGFR和C—erbB-2在乳腺癌发生中有协同作用,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D147和MMP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6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CD147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CD147及MMP9在60例乳腺纤维腺瘤中均阴性表达,CD147、MMP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7%(55/60)和86.7%(52/60)(P均=0.000)。CD147和MMP9的表达均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与年龄、肿瘤大小、家族史及临床分期无关。CD147和MMP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呈显著性相关(r=0.830)。[结论]CD147和MMP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高表达,两者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导管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其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研究92例Ⅱ-Ⅲ期女性原发性浸润性乳腺导管癌行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MMP-9水平,并进一步探讨血清MMP-9水平与化疗疗效、化疗前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72.8%(67/92)。化疗前临床分期II期患者MMP-9水平低于III期患者[(952.58±463.32)U/Lvs.(1286.55±527.16)U/L,P<0.05]。在新辅助化疗有效组,化疗后MMP-9水平明显降低[(1259.85±478.69)U/Lvs.(501.87±398.85)U/L,P<0.01],在新辅助化疗稳定组和进展组,化疗前后MMP-9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化疗前血清MMP-9水平与化疗前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新辅助化疗前后MMP-9水平变化与化疗疗效存在相关性,对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CD147和MMP-9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D147和MMP-9蛋白在乳腺癌及其周围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乳腺癌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D147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D147的阳性表达率为60%(30/50),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66%(33/5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在乳腺癌组织中CD147、MMP-9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γ=0.630,P〈0.01)。CD147、MMP-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存在CD147、MMP-9的高表达;CD147蛋白可通过诱导MMP-9蛋白的表达上调,促进乳腺癌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uPA和HIF-1α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uPA、HIF-1α蛋白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uPA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7.7%,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2.7%,uPA、HIF-1α蛋白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98,P〈0.01。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存在uPA、HIF-1α的高表达,且两者之间的表达强度具有相关性。uPA蛋白可通过诱导HIF-1α蛋白的表达上调,成为促进乳腺癌侵袭、转移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TRX-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探讨COX-2、TRX-1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122例乳腺癌组织石蜡标本制作成乳腺癌组织芯片。免疫组化sP法检测COX-2、TRX-1表达。所有患者均接受规范性手术、术后辅助化疗及放疗,激素受体阳性病人接受5年的内分泌治疗。从手术日期到复发转移或随访截止日期(2008年7月)确定为患者无病生有溯。共有45例复发嘲多病例。结果:122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TRX-1均呈高表达,分别为58.2%、54.1%,且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0.286,P=0.001);COX-2表达与临床分期(r=0.193,P=0.033)、肿块大小(r=0.192,P=0.034)及淋巴结转移(r=0.186,P=0.040)呈正相关,TRX-1表达与临床分期(r=0.206,P=0.023)、肿块大小(r=0.236,P=0.009)呈正相关,与淋巴结转移(r=0.175,P=0.054)不相关。COX-2或TRX-1表达与无病生存期呈负相关(P=0.027,P=0.046);COX-2和TRX-1共表达与无病生存期呈负相关(P=0.017)。结论:乳腺癌组织中COX-2、TRX-1均呈高表达,两者与乳腺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COX-2、TRX-1表达呈正相关,推测乳腺癌组织中TRX-1可能参与COX-2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