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 观察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光学法(PLT-O)和电阻法(PLT-I)计数血小板的准确性.方法 用高、中、低值血小板标本各1份,检测XE-2100计数血小板的精密度;再将110例血标本分成3组,血小板数量减少组(PLT≤50×109/L)、血小板数量正常组(50×109/L<PLT≤300×109/L)、血小板数量增高组(PLT>300×109/L),用光学法(PLT-O)、电阻法(PLT-I)和手工显微镜法同时镜检,以手工显微镜法结果为参考.结果 XE-2100计数血小板(低、中、高值)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变异系数(CV)均<4.0%.在XE-2100仪器上,血小板数正常者用光学法(PLT-O)和电阻法(PLT-I)计数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数异常者PLT-O法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I法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2100光学法计数血小板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当血小板数异常时宜用PLT-O法复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荧光血小板(PLT-F)通道对异常血小板(PLT)计数样本进行检测,分析PLT-F通道在异常PLT计数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采集空腹静脉血样本158例,将样本分为低值PLT组、小红细胞干扰组、大PLT组和PLT聚集组。采用电阻抗法(PLT-I)、荧光法(PLT-F)检测PLT计数,并将其检测结果与人工镜检法(PLT-M)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低值PLT组、大PLT组及小红细胞干扰组PLT-F通道检测PLT计数及幼稚血小板分数(IPF)的批内重复性[变异系数(CV)]分别为4.94%、1.70%、0.80%与4.81%、1.30%、2.74%。低值PLT组、小红细胞干扰组及大PLT组PLT-F与PLT-M的决定系数(r2)值分别为0.856 8、0.822 3与0.771 0;PLT-I与PLT-M的r2值分别为0.679 1、0.775 4与0.592 6。结论 PLT-F通道批内重复性好,可通过PLT-F通道对异常PLT计数样本进行快速复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SysmexXE 2 10 0血液分析仪光学血小板 (PLT O)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电阻抗法、光学法和手工法同时计数血小板 (PLT) ,以手工法结果为参考 ,分别与电阻抗法和光学法进行比较。结果  3种方法各组段均数之间的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在相关性方面 ,电阻抗法、光学法与手工法比较 ,二组段 (PLT <10 0× 10 9/L、PLT≥ 10 0× 10 9/L)的相关系数 (r)分别为 0 .86 83、0 .984 6和 0 .9895、0 .992 1,均高度相关 (P <0 .0 1)。但在PLT <10 0× 10 9/L时电阻抗法r值明显偏低 ,其中部分标本结果还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SysmexXE 2 10 0血液分析仪PLT O检测方法在对低值PLT( <10 0× 10 9/L)计数和一些血液科标本的检测时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光学血小板检测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卫忠  刘建栋 《检验医学》2004,19(2):112-114
目的探讨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光学血小板(PLT-O)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用电阻抗法、光学法和手工法同时计数血小板(PLT),以手工法结果为参考,分别与电阻抗法和光学法进行比较.结果 3种方法各组段均数之间的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相关性方面,电阻抗法、光学法与手工法比较,二组段(PLT<100×109/L、PLT≥100×109/L)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8 3、0.984 6和0.989 5、0.992 1,均高度相关(P<0.01).但在PLT<100×109/L时电阻抗法r值明显偏低,其中部分标本结果还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PLT-O检测方法在对低值PLT(<100×109/L)计数和一些血液科标本的检测时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两种检测模式(全血、预稀释血)结果可比性及血小板检测方法电阻法、光学法(RET通道,下称光学法)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①全血、预稀释血检测模式结果可比性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06-2012》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20例临床样本,以全血检测模式作为参比方法,预稀释检测模式作为实验方法,测定同一样本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算出各自的相对偏差,与允许偏差比较;②不同检测方法(电阻法、光学法)血小板计数性能评价:15例高值(400×109/L)血小板样本及100例红细胞MCV小于65fl,且血小板直方图异常的临床样本,分别在电阻法和光学法两通道作血小板计数,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两种检测模式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的相对偏差均达到行业标准;②电阻抗法和光学法两通道的血小板计数:高值血小板计数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MCV小于65fl组的血小板计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两种检测模式的结果具有可比性;②在没有干扰情况下,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高值血小板结果准确可靠;红细胞MCV小于65fl,血小板直方图异常时,建议用光学法检测血小板,使结果更接近于真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病血小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三种方法同时计数血小板(PLT),以手工法结果为参考,分别与电阻抗法(Pu-I)和光学法(PLT-0)进行比较。结果1.Sysmex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PLl:I法和PLT-0法计数血小板(低、中、高值)有较好的重复性,变异系数(CV)均〈3.0%。2.对于血小板减少的血液性疾病患者,PLT-0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I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血小板增多的血液性疾病患者,PLT-I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PLT-O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红细胞碎片组、血小板聚集组和大血小板组.光学法、电阻抗法和镜检法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红细胞组和血小板直方图组异常组(MPV无法计算),光学法和显微镜检法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阻抗法和显微镜检法计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是测定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计数较理想仪器。光学法是解决异常血液标本检测血小板计数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对于血小板增多的患者应选用阻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ELLDIFF BCM-2全自动阅片机测定血小板(PLT)计数与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手工计数法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随机选择300例抗凝全血,首先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阻抗法测定PLT值,按PLT数值将其分为低、中、高3组,再通过全自动阅片机计数法分别检测3组标本的PLT值,同时与血细胞分析仪光学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最后以手工法作为参考方法对上述方法的PLT计数结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在低、中、高PLT组中,阅片机计数法检测的PLT值与光学法的计数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阻抗法的计数结果相比,仅在中PLT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标本采用阅片计数法检测的PLT值与阻抗法(r=0.989,P<0.001)、光学法(r=0.992,P<0.001)、手工法(r=0.986,P<0.001)的计数结果均呈显著正相关。阅片计数法测定PLT可同时观察大PLT和PLT聚集的存在。结论全自动阅片机测定PLT计数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阻抗法、光学法及手工法检测结果均具有高度相关性,能同时观察大PLT和PLT聚集现象,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ysm ex-2100光学法血小板计数作为低血小板标本复检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对60例Sysm ex-2100血细胞全自动分析仪阻抗法检测PLT值在(0~1100)×109/L的标本进行流式仪计数法、光学法、阻抗法、手工法的检测,以流式仪计数法作为参考方法进行比较。对100例阻抗法检测PLT<60×109/L的标本进行光学法、阻抗法、手工法的检测并比较。结果对60例标本PLT检测的流式仪计数法和光学法、阻抗法、手工法3种方法的结果进行回归分析,3种方法跟流式仪计数法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0.989和0.985,均高度相关(P<0.001)。分组(PLT<100、100~300、>300×109/L)进行两样本配对t检验,在低PLT组阻抗法和流式仪计数法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高PLT组阻抗法和手工法同流式仪计数法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100例PLT<60×109/L标本的光学法、阻抗法、手工法结果进行回归分析,阻抗法和手工法对光学法结果相关系数分别为0.752和0.882。t检验结果是阻抗法同光学法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手工法同光学法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阻抗法同流式仪计数法检测结果在血小板值低的时候有统计学差异,该误差可能影响临床诊治。而光学法在很大PLT值范围内同流式仪计数法相关性很好,且比阻抗法和手工法准确。因此光学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都较好,并且成为简便快捷的血小板复查方法,在标本量较大的实验室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ysmex XN-9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PLT-F通道在低值血小板测定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 XN-9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3种方法电阻抗法(PLT-I)、光学法(PLT-O)、荧光核酸染色法(PLT-F)进行血小板计数,从精密度、低值血小板及红细胞碎片干扰评价,并与使用抗CD61抗体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电阻抗法(PLT-I)、光学法(PLT-O)相比,荧光核酸染色法(PLT-F)的重复性最好,精确度较高;在红细胞碎片干扰实验中,PLT-F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高、低浓度组P0.05),PLT-O次之(高浓度组P0.01,低浓度组P0.05);低值血小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3种方法都得到良好的相关性,PLT-F法的准确性较高,尤其在低值血小板计数中。结论临床常规标本可以使用Sysmex XN-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PLT-I法检测,当标本血小板数目异常或溶血时,建议使用PLT-O法或PLT-F法复查,必要时采用镜检法或流式细胞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三台血液分析仪阻抗法与显微镜手工法计数低值血小板结果,并探讨其对血小板输血阈值判断的影响。方法选择本实验室三台血液分析仪(LH750、CD-3700和Sysmex-xt1800i)分别计数低值血小板患者274例,PLT均小于100×109/L,以显微镜手工法为参考,按检测结果将血小板分为0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脂血标本对光学法(PLT-O)和阻抗法(PLT-I)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取混合血常规样本10ml,使用Sysmex-4000I血细胞分析仪光学法、阻抗法分别检测血小板作为对照结果 ;加入脂肪乳注射液(C14-24)模拟的脂血标本进行血小板计数作为观察组结果,分析光学法、阻抗法血小板计数结果与对照组之间的结果差异。同时以瑞氏-姬姆萨染色,苏丹Ⅲ初染和苏木精-伊红复染,分别镜检观察血小板形态,观察脂血标本血小板形态学的改变。结果脂血标本光学法和阻抗法血小板计数的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显著偏高(P0.05),不同的脂质代谢时间对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亦有显著差异,且光学法增高幅度大于阻抗法。形态学上脂血标本可见类血小板颗粒的脂类物质。结论脂血标本对光学法和阻抗法血小板计数均有显著影响,实验室应该注重脂血标本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建立完善的复检规则;疾病允许情况下推荐空腹采集血常规样本;血小板染色液和仪器检测原理有进一步的改进空间,使血小板检测特异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手工显微镜计数法为参考,比较光学法与电阻抗法计数血小板的差异,并对仪器报警信息进行分析。方法应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同时采用光学法、电阻抗法检测468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O、PLT‐I),并与手工显微镜计数法检测的血小板计数(PLT‐M)进行比较,同时镜检观察红细胞与血小板的数量及形态,并记录仪器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报警信息。结果非血液病组中,PLT‐M、PLT‐I、PLT‐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1)。血液病组中,PLT‐I与PLT‐M、PLT‐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M与PLT‐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病组仪器出现血小板报警信息者149例,出现红细胞报警信息者127例,与镜检结果较符合。结论当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参考范围内时,PLT‐I计数误差较大,需PLT‐M和PLT‐O方法复检或校正;当出现血小板或红细胞报警信息时,均需涂片复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和比较CELL-DYN Sapphire血液分析仪的3种检测方法在低值血小板(PLT)检测方面的优劣性。方法选择基础血液病或肿瘤化疗后引起的PLT低于50×109/L 100例,分别使用电阻抗法、光学法和CD61免疫学法3种方法进行PLT计数,并与显微镜手工法(MPLT)作比较。运用SPSS 19.0和Med Calc V12.7.2.0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和Bland-Altman偏倚分析。结果 ANOVA分析显示,电阻抗法、光学法PLT计数与M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P=0.002),CD61免疫学法与M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5);OPLT和CD61免疫学法与MPLT的相关性较好(分别为slope1.0,95%CI为0.95~1.06,r=0.946和slope 1.0,95%CI为0.99~1.01,r=0.998),电阻抗法与MPLT的相关性较差(slope 1.27,95%CI为1.10~1.44,r=0.845)。通过偏差分析,电阻抗法、光学法PLT计数比MPLT检测的数值更高(差异均值分别为6.3、1.3),CD61免疫学法与MPLT检测的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均值=-0.02)。结论在低值PLT的检测中,电阻抗法与MPLT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差,且结果有明显偏差(偏高);光学法与MPLT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仍存在少量偏差(偏高),但相关性较好;而CD61免疫学法与MPLT均值无明显差异,相关性好,结果无明显偏差。所以,当临床出现低值病例时,推荐使用CD61免疫学法PLT进行计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阻法(PLT-I)、光学法测定(PLT-O)、荧光法(PLT-F)、显微镜法计数在低值血小板计数(PLT)中的应用。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住院的1 200例患者中,分别采集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静脉血,经Sysmex XN-1000全自动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出PLT50×10~9/L的血液标本为研究标本,并根据PLT数据的差异对血液标本进行分类,即PLT为20×10~9/L~50×10~9/L、PLT为10×10~9/L~20×10~9/L和PLT10×10~9/L 3个组;继而分别通过对PLT-I、PLT-O、PLT-F、显微镜法对上述EDTA-K2标本PLT进行检测,其中以显微镜法计数结果作为金标准,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所有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Sysmex XN-1000全自动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出PLT50×10~9/L的血液标本共计600例;当PLT为20×10~9/L~50×10~9/L和PLT10×10~9/L时,PLT-I、PLT-O、PLT-F检测结果与显微镜法PL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PLT为10×10~9/L~20×109/L时,PLT-I、PLT-F与显微镜法PL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PLT-O同显微镜法PL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相关性分析,PLT-I、PLT-O、PLT-F与显微镜法均有相关性(P0.05),且PLT-F与显微镜法相关性极强。结论当PLT为20×10~9/L~50×109/L和PLT10×109/L时,PLT-I、PLT-O、PLT-F和显微镜法均能较准确地计数低值血小板数量;当PLT为10×10~9/L~20×10~9/L时,因误差导致,PLT-O检测低值血小板数目明显偏低,应进行复检;在PLT50×10~9/L的情况下,PLT-F检测法表现出极强的再现性,因此其对判断是否进行血小板输注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液病光学血小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电阻抗法、光学法和手工法同时计数血小板(PLT),以手工法结果为参考,分别与电阻抗法(PLT—I)和光学法(PLT—O)进行比较。[结果]1.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PLT—I法和PLT-O法计数血小板(低、中、高值)有较好的重复性,变异系数(CV)均〈4.0%。2.对于血小板减少的血液性疾病患者,PLT—O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PLT—I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血小板增多的血液性疾病患者PLT—I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PLT—I法计数血小板与显微镜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是测定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计数较理想仪器,光学法是解决异常血液标本检测血小板计数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对于血小板增多的患者应选用阻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评价XE-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光学法血小板计数在常规血小板计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血小板数量将200例静脉血标本分为血小板数量降低组(PLT≤50×109/L)、血小板数量正常组(50×109/L350×109/L)。根据血小板大小不同又分为小血小板组(MPV<9.0 fl)、正常血小板组(9.0 fl12 fl),并根据形态学分为血小板直方图不规则组和小红细胞组(55 fl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常规血小板(PLT)计数不准确的原因,并提出纠正措施。方法收集PLT计数异常标本180例,分为4组,分别为低值 PLT 组(PLT≤20×109/L)72例,小红细胞组54例,大 PLT 组33例,PLT 聚集组21例,分别采用光学法(PLT-O)、阻抗法(PLT-I)、手工镜检法(PLT-M)3种方法同时计数 PLT,用配对 t 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低值 PLT 组、小红细胞组、大 PLT 组光学法与 PLT 计数 PLT-M 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 PLT-I 法与 PLT-M 法 PLT 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LT 聚集组的标本,PLT-I 法和 PLT-O 法计数结果比较,PLT-O 法结果更接近真实值。结论PLT-I法 PLT 计数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小红细胞干扰导致计数偏高,大 PLT 漏检导致 PLT 结果偏低,PLT 聚集等,当 PLT 计数结果异常时应根据复检规则复检,采用手工 PLT-M 法或者 PLT-O 法纠正,必要时重新采血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比较三台血液分析仪阻抗法与显微镜手工法计数低值血小板结果,并探讨其对血小板输血阈值判断的影响。方法选择本实验室三台血液分析仪(LH750、CD-3700和Sysmex-xt1800i)分别计数低值血小板患者274例,PLT均小于100×109/L,以显微镜手工法为参考,按检测结果将血小板分为0〈PLT≤5×109/L,5×109/L〈PLT≤10×109/L,10×109/L〈PLT≤20×109/L,20×109/L〈PLT〈100×109/L四组,并与手工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台血液分析仪与镜检法计数在PLT≤20×109/L时相关系数(γ)均〈0.8。当20〈PLT〈100×109/L时相关系数(γ)均≥0.8.从ROC曲线分析,三台血液分析仪分别在0〈PLT≤5×109/L和5×109/L〈PLT≤10×109/L两组中AUC均小于0.90,在10×109/L〈PLT≤20×109/L组中AUC均大于0.90(分别为0.913,0.904,0.947)。结论三台血液分析仪计数PLT≤20×109/L的样本与镜检法相关性较低或无直接相关性,故对低值血小板,考虑需要血小板输血时,应慎重对待仪器检测的结果。由ROC曲线可知Sysmex-xt1800i对不同输血阈值的判断要优于LH750和CD-37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血小板参数显示不全的原因。方法对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参数显示不全的137例标本,按仪器血小板计数(PLT)结果分为正常组(100×109/LPLT300×109/L)、低值组(PLT100×109/L)和高值组(PLT300×109/L)3组,分别用双盲的方法行血小板显微镜人工计数,并涂片瑞氏染色观察血小板和红细胞形态。结果 (1)137例血小板参数显示不全标本中,PLT直方图异常126例,占92.0%;小红细胞(MCV75fL)39例,占28.5%;涂片可见大血小板者43例,占31.4%,血小板有聚集或卫星现象者33例,占24.1%,红细胞形态不完整或有碎片者30例,占21.9%,小红细胞者18例,占13.1%。(2)与显微镜计数结果比较,低值组、正常组及高值组仪器PLT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小板参数显示不全现象多发生在宫颈癌、乳腺癌、肺癌、肝癌、卵巢癌及结直肠癌标本,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仪器血小板参数显示不全的标本,无论是低值组、正常组、高值组均应进行显微镜人工计数与形态学观察并积极查找原因,从而保证PLT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流水线XE-5000血细胞分析仪两种血小板(PLT)测定方法,即电阻抗法(PLT-I)和激光流式荧光法(PLT-O)进行性能评价。方法通过XE-5000两种PLT测定方法,进行测试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线性、携带污染率、红细胞(RBC)干扰实验、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血小板计数影响,并以显微镜计数法作为参照。结果平均批内精密度为PLT-I 3.20%,PLT-O 1.73%;批间精密度为PLT-I 2.46%,PLT-O 2.06%;携带污染率范围为PLT-I 0-1.11%,PLT-O 0-0.99%;在线性稀释试验中测试值与理论值的平均相关系数(r)分别是PLT-I 0.992,PLT-O 0.997;在RBC碎片干扰试验中,PLT-O法对低浓度RBC干扰显示出较强抗干扰能力(t=1.37,P>0.05);PLT-I法在低值血小板(<60×109/L)容易受血小板IPF与MPV对血小板计数影响与显微镜法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XE-5000两种血小板测定方法均有各自较好精密度与准确度,线性和抗干扰能力,常规使用PLT-I法计数血小板,但是当所计数血小板数目少于正常且有干扰时,可用显微镜计数法或PLT-O法复查血小板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