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建立品管圈(QCC)以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及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方法科室成立QCC小组,根据5M选题法确定"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为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表,确定活动改善重点,运用鱼骨图找出健康宣教知晓率低的原因,拟定对策,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并遵循品管圈工作和PDCA循环的工作流程,选定10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参与QCC护理活动,以匹配设置的104例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统计分析两组健康宣教知晓率、疾病复发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健康宣教总知晓率观察组(活动后)与对照组(活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9.4%vs 57.7%,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vs46%,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8%vs 56%,P0.01)。结论 QCC活动提高了急性胰腺炎患者健康宣教知晓率,降低了复发率,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增强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凝聚力,使科室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降低宫颈癌术后患者尿潴留发生率的作用效果。方法:我科2017年1~6月成立QCC小组,确立QCC活动主题为降低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发生,并分析尿潴留发生原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比较QCC活动前后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疾病知晓率、满意率及膀胱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施QCC后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而患者疾病知晓率、满意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术后膀胱顺应性、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尿道闭合压均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QCC活动能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疾病知晓率,降低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提高白内障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光明圈"小组,确定以"提高白内障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活动主题,按照QCC活动的标准流程设计问卷,对眼科住院白内障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现状调查;寻找真因、制定对策措施并实施、统计数据、分析结果与总结的步骤,开展持续性健康教育工作。比较活动前后白内障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 QCC活动开展后,白内障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从活动前的11.67%提高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活动的开展能够明显提高白内障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QCC模式探索分析,提高尿石症患者饮食宣教知晓率。方法科室成立QCC小组,选定"提高尿石症患者饮食宣教知晓率"为主题,对活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检查及巩固措施等程序,比较QCC活动前后的效果。结果通过QCC活动的开展,使住院尿石症患者饮食知晓率由原来的35.2%提高至71.4%,达到预期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活动不仅提高了尿石症患者饮食宣教知晓率,促进其机体康复,而且提高了科室成员之间团结协作、护士综合素质,有利于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辅助生殖技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6~12月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的4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面对面健康宣教,选取2015年1~6月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的4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面对面健康宣教基础上,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96.6%,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7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健康教育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公众平台与常规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宣教模式更符合患者需求,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弥补传统健康教育的不足,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刘晨  陈新征  王楠  王旭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3):3854-385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传染病房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圈员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提高新入院患者入院宣教知晓率"为活动主题,对患者入院宣教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将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在该科首次住院的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在该科首次住院的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宣教知识知晓率情况及品管圈活动前后对圈员综合能力评估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对入院宣教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圈员对QCC认识和运用能力、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协调等能力较活动前普遍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传染病房患者的入院宣教中可提高新入院患者入院宣教的知晓率,同时提高参与人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实施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在骨科患者出院健康教育落实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QCC活动前2014年6月出院患者112名为对照组;于2014年8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在骨科患者出院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并制定对策措施,选取2015年1月QCC活动后出院患者128名为观察组,分别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对出院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情况。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对出院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包括术后伤口管理,功能锻炼、饮食指导及满意率等情况。结果QCC活动后,患者对出院健康宣教的知晓率及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活动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QCC活动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出院健康教育的知晓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QCC)作为护理质量改善工具,对促进我院在全面二孩政策下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1月我科入院自然分娩的产妇110例,进行常规护理。2018年3月~4月我科入院自然分娩的产妇11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QCC模式,确立"以提高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为活动主题,按照QCC活动的步骤进行此次质量改进。并对QCC实施前后产后24h出院产妇纯母乳喂养知晓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QCC实施后,产妇纯母乳喂养知晓率由实施前的52.73%上升至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h出院产妇纯母乳喂养率由实施前的45.1%上升至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活动可促进自然分娩产妇产后24h纯母乳喂养知晓率,并提高纯母乳喂养率,能有效解决在二孩政策下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纯母乳喂养率降低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质量改进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QCC),确立"RA患者健康教育质量改进"为活动主题,应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方法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比较QCC活动开展前后半年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及满意度。结果 QCC圈员活动开展半年后,RA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由改进前的38.89%提高为93.06%,满意度由87.50%提高为97.22%,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RA患者健康教育的质量改进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QCC管理工具在新入职护士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饮食宣教的各个环节进行干预,以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饮食宣教的效果、促进新入职护士宣教能力的提升。方法:在新入职护士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饮食宣教的各个环节采取不同的品管圈管理工具进行干预,将2014年1月~3月调查的50例术后患者应用QCC管理工具进行改善,与2013年9月~10月调查的50例术后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及患者对新入职护士宣教的评价。结果:经过运用QCC管理工具改善后,改善后患者对科室健康宣教的整体满意度较改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善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及饮食的依从性也较改善前明显提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QCC管理工具能够提升新入职护士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饮食宣教的能力,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QCC活动在提高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成功率中的效果。方法组织QCC活动小组,确定"提高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成功率"为活动主题。对影响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成功率的缺陷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实施,实施后对比QCC实施前、中、后电话随访成功率、实施前后影响随访因素缺陷人次及无形成果各项目评分值,从而确定活动效果。结果实施QCC之后的电话随访成功率(89.90%)高于实施中(73.32%)且明显高于实施前(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缺陷人次较实施前显著下降(P0.05);目标达标率119.70%,进步率74.03%;无形成果各项目评分平均值实施后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QCC活动可明显提高出院患者电话随访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泌尿外科患者术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9月手术患者1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一对一随时宣教;选择2014年1~2月手术患者186例作为观察组,成立品管圈,运用PDCA循环,针对调查问卷中住院患者对术前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改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健康宣教所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术前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士用于健康宣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利于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医疗活动,保证医疗安全,节约护士宣教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品管圈活动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分层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科共22名护士,2013年6~12月实行常规管理,2014年1~6月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管理。比较分层管理前后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以及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分层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落实、专业技术达标、病房管理达标以及消毒隔离达标率均高于管理前(P0.05),患者的相关知识、技能掌握以及态度行为转变率、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均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同时提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有利于患者转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PICC导管尖端位置达标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0~12月208例PICC患者作为实施前,将2017年1~3月开展QCC活动后的224例PICC患者作为实施后。应用QCC活动的十大步骤,完成PDCA循环。结果:QCC活动实施前后,达标率、满意率分别为84.61%、97.77%和92.31%、97.32%,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后圈成员的各方面自我评价平均得分均有提高。结论:应用QCC活动可提高PICC导管尖端位置达标率及PICC患者满意度,促进PICC术操作流程的不断改进、完善以及更多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QCC)对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1~8月QCC活动前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4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9月~2015年6月QCC活动后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10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PDCA循环方法,确立"以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为活动主题,采取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实施及检讨、标准化等,对QCC活动前后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的良性干预,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一次合格率由72.73%提高到9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完成了设定的目标。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完善了结肠镜检查前患者肠道准备的健康宣教形式内容及方法,提高了护士解决问题及协调沟通等能力,提升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对降低血液透析(HD)患者发生低血压(IDH)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1~12月收治的42例HD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QCC活动;将2017年1~2月收治的42例HD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QCC活动。比较两组IDH发生率和生活满意度,并记录QCC活动前后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IDH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生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 QCC活动后护理人员各项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QCC活动前(P 0. 05)。结论:QCC活动对降低HD患者IDH发生率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与护理人员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管理在我院新建科室健康教育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1月我院新建普外科1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2~7月的150例患者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认同感及知晓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认同感和知晓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术后第3天、出院前1 d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可有效改善护理工作,提高患者对护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凝血情况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QCC活动小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生化指标变化情况、透析器凝血情况及凝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磷(P~(3+))、血钙(Ca~(2+))、血甲状旁腺素(iPTH)优于对照组(P0.05),透析器整体凝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严重凝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QCC活动小组护理,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凝血情况,促进其血生化指标及凝血指标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视频健康宣教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72例老年患者(年龄≥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视频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康复锻炼正确率、出院后锻炼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康复锻炼正确率、出院后锻炼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13.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视频健康宣教提高了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康复锻炼正确率,提高了出院后的锻炼效果,从而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圈(QCC)对门诊输液患者的影响。方法:成立QCC小组,针对门诊输液中心存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相关措施,比较开展QCC活动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开展QCC活动后患者满意度高于活动前(P0.05),投诉率低于活动前(P0.05)。结论:QCC能提高门诊输液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投诉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