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Planning》2014,(18)
目的:探讨呼吸兴奋剂与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结果:治疗后2h、24h、48h,研究组格拉斯哥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研究组动脉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研究组气管插管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2.50%(P<0.05)。结论:呼吸兴奋剂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肺性脑病疗效显著,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8):1104-1105
目的:观察鼻饲宣白承气汤对给予机械通气急性肺损伤患者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118例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鼻饲宣白承气汤。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气道峰压、平台压、呼气末正压、吸氧浓度通气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入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时间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气道峰压、平台压、呼气末正压和吸氧浓度通气指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饲宣白承气汤治疗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8):1114-1115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汤联合无创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和无创间歇正压通气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肺化痰药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两组成功脱机患者的无创通气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pH值和PaO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aCO2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在改善PaO2和PaCO2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呼吸机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肺化痰汤配合无创间歇正压通气救治COPD合并呼衰(Ⅱ型)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缩短呼吸机通气时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7):31-3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救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5例60岁以上的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经常规鼻导管吸氧及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40 min后仍无效的,应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血清B型利钠肽及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无创呼吸机治疗后,46例患者(83.6%)呼吸困难明显改善,双肺啰音减少,心率、呼吸、血清B型利钠肽下降,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例患者病情加重改为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5例死亡。结论:针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老年患者,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迅速提高动脉血氧含量、改善心功能、减轻肺水肿,减少了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及相关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急救方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1):26-2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早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止咳、平喘、化痰、吸氧、抗感染等一系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等基本情况均有所改善,而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PaO2水平均有所上升,PaCO2水平均所有下降,而研究组患者两种指标水平的变化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早期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3):78-79
目的:纳洛酮与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治疗COPD并呼吸性酸中毒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COPD并呼吸性酸中毒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并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与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治疗COPD并呼吸性酸中毒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8):40-41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5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FEV1/FVC)、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aO_2、PaCO_2)、中转有创机械通气比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PaO_2均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转有创机械通气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缓解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肺通气功能、动脉血气状况,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避免患者因治疗无效而中转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8.
符翔  邹琳  徐景妍 《矿产勘查》2011,(5):103-105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吸痰、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等治疗;有意识障碍的患者采用可拉明0.75 g静脉注射,然后以1.875 g在输液泵中持续静脉输注。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 h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pH值的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2、4 h PaO2、PaCO2、SpO2、pH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 h PaO2、PaCO2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pO2、pH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4 h PaO2、PaCO2、SpO2、pH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有2例出现面部压伤,经局部使用碘附后均治愈;治疗后4 h:1例合并气胸,采用胸腔闭式引流;1例因气道痰堵塞,采用气管插管通气。结论对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首选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其对改善呼吸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及CO2潴留作用明显,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23):134-13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度急性左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重度急性左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0、24、48 h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10、24、48 h NT-pro BNP和hs-CR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明显改善重度急性左心衰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缓解炎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32):106-108
目的:研究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方法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对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实际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7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吸氧、平喘、激素抗炎、解痉以及祛痰等常规急救处理,对照组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结果:两组RR与HR治疗72 h变化均显著(P<0.05),两组RR与HR治疗72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2 h后PaO_2含量显著上升,PaCO_2含量显著下降,pH值显著上升,IL-17含量显著降低,ECP含量显著降低,MPO含量显著降低,MDC含量显著降低(P<0.05)。治疗72 h后观察组PaO_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_2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转有创通气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血气以及炎症因子指标,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6)
目的: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Biphasic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 PAP)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Bi PAP+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鼻导管吸氧+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 O2、Pa CO2、呼吸频率(RR)及心功能改善有效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Pa O2高于对照组,Pa CO2及RR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效果较好,可迅速纠止缺氧,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5,(9):43-44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纠正缺氧和改善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0例鼻导管吸氧,研究1组2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氧疗;研究2组2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氧疗。观察氧疗前后的Pa O2、Pa CO2水平。结果:研究1组和研究2组的Pa O2经过治疗后明显提高,研究2组Pa CO2经过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能有效的纠正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19):96-9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93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n=47)与对照组(n=46)。两组均给予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整体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PaO_2、PaCO_2、SaO_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9%(P<0.05)。结论:针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给予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并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14):82-85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 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30例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 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使用Bi 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及综合护理方法对高龄AECOPD患者的心率、呼吸、Sp O2、血气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应用Bi PAP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及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高龄AE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建民  QiangTu 《矿产勘查》2013,(12):79-80,83
目的 探讨应用无创呼吸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辅助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62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患者均给与解痉、平喘、氧疗、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BIPAP辅助治疗.治疗完成后比较2组呼吸衰竭动脉血气的改善情况、临床症状缓解率、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24 h后治疗组较对照组PaO2、PaCO2和SaO2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率(96.8%比83.9%)、住院时间[(17±7)d 比(33±13)d]、气管插管率(3.2%比16.1%)及病死率(3.2%比9.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无创呼吸机的辅助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气管插管率、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22)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及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静滴纳洛酮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p H、Pa O2、Pa CO2三项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机辅助通气基础上联合应用纳洛酮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气结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中应用机械通气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使用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6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认知及并发症的发生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2组患者从无创性机械通气的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COPD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危险因素,实施相关预见性护理措施,可及时控制无创机械通气的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舒适度和满意度,体现了预见性护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16):68-6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以及常规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炎症状态、心功能以及血气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无创正压通气的辅助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炎症状态(hs-CRP、IL-33、PGE_2、sICAM-1、PCT)、心功能(NTpro-BNP、GDF-15、CysC、Copeptin、APN)以及血气参数(Cl~-、PaCO_2、CO_2CP、pH、PaO_2)。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IL-33、PGE_2、s ICAM-1、PCT等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Tpro-BNP、GDF-15、CysC、Copeptin、AP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I~-、PaCO_2、CO_2CP均低于对照组,pH、PaO_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常规治疗对于改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炎症状态、心功能以及血气参数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改善整体的治疗有正面意义。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8):33-35
目的:观察对儿童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早期联合CPA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及小儿危重症评分(PCIS)。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PCI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早期CPAP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氧状况,恢复、稳定生命体征,明显促进临床症状的恢复,且缩短了症状恢复的时间,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及进一步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11):2095-2098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淀粉酶变化情况、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86%、80.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白细胞、肌酐、血糖、血尿素氮、淀粉酶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24 h两组患者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72 h后研究组淀粉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自主通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配合西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各项临床指标,降低淀粉酶水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