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对含有机物废水的净化处理大多采用生物处理装置。近十年来,国内外在生物处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进展。其目的是提高装置处理效率和降低动力消耗,并使装置运行稳定可靠。其发展总趋势是: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由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向生物膜法发展,或采用快速、高效的纯氧曝气法和深井曝气法等。  相似文献   

2.
杀菌剂生产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无机盐,特别含有异噻唑啉酮和硫化物,对生化细菌有强的抑制和毒害作用,且BOD5/CODCr值较小,废水采用传统生化处理工艺无法进行。而采用湿式氧化、微电解和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建成的废水处理工程,运行良好,出水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炼化废水处理过程中斜板隔油池、气浮池、污泥脱水间等为开放式运行,大量无组织气体排放,其中包括大量的恶臭气体,如硫化氢,氨气,苯系物质和其他气体,是一种大型的恶臭气体污染源。影响员工和周围居民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恶臭气体的处理方法包括化学、物理和生物方法。生物方法有操作简单、可靠性高、效率高、成本低、投资少、运行成本高、无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董利珠 《环境工程》2011,29(6):58-60,78
焦化厂污水中含有大量油类、酚氰和氨氮等污染物。介绍采用气浮、A/O(厌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处理焦化厂酚氰污水的流程,各阶段的设计、运行参数。设计处理能力为65 m3/h。目前系统运行稳定,出水各项指标达到国家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安普霉素生产废水是一种抗生素类废水,内含多种难降解的生物毒性物质,处理难度大,经查阅国内外抗生素类废水处理技术资料,并进行大量对比试验,确定采用铁碳内电解预处理-厌氧-好氧-气浮处理工艺。应用铁碳内电解法对安普霉素生产废水进行毒性去除及污染物处理,有效地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保证了后续厌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出水达到了GB8978-1996的二级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6.
连续流态下以城市污水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及颗粒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在连续流气提式好氧颗粒污泥流化床(CAFB)反应器中,以低浓度的城市污水作为营养基质,絮状污泥作为接种污泥,采用逐级递增负荷的运行方式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研究了CAFB中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颗粒性质和污泥中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CAFB反应器启动的第6 d即有大量颗粒污泥形成,颗粒直径800~1 000μm.CAFB运行12 d后,污泥浓度MLSS达到6 000 mg·L-1,SVI值稳定在35 mL·g-1左右,胞外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与接种前相比有了较大的增长,并具有丰富的生物相和较高的生物量,各项运行指标基本趋于稳定.扫描电镜观察颗粒污泥主要由球菌和杆菌组成,颗粒中含有大量的孔隙和通道.装置稳定运行后,对COD的去除率保持在70%~75%,出水COD的浓度维持在70 mg·L-1左右.在装置运行32 d后,丝状菌大量繁殖,发生污泥膨胀.可见,在CAFB中可以快速形成好氧颗粒污泥,且对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但其运行稳定性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厂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污泥,其中部分回流至生物池作为种泥,多余部分则一般通过机械脱水使之含水率下降到80%以下,以便于运输出污水厂,以达到工艺运行的要求。污泥脱水系统是否运行正常,是否能及时将整个生物体系中多余的污泥顺利排除,是影响工艺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介绍王小郢污水厂污泥脱水系统的运行与控制。  相似文献   

8.
自净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生活污水处理一般采用生化法,如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在地面建起相应的处理设施,需要大量动力消耗和人工操作来保证正常运行,达标排放,本文介绍江苏省徐州韩庄发电厂采用自净式无动力(地理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为生活污水处理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食品加工工业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和溶解性有机物,由于产品品种的季节性变异,排放废水的水量和水质亦极不稳定,因而采用常规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往往会发生活性污泥膨胀而妨碍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这类废水,国内外尚无成熟的治理经验。活性生物过滤法(Activatid Bio-Filtration以下简称ABF法)兼有活性污泥法  相似文献   

10.
分析常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缺欠的基础上,提出了SBR-SBHBR工艺结合活性污泥外循环技术的生物除磷脱氮运行模式,旨在将除磷脱氮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生物处理过程分别控制在两级反应器中高效完成.叙述了该工艺系统的操作过程、高效除磷脱氮的可行性和工艺的特点.采用该工艺可望解决常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中的泥龄问题、生物释磷与反硝化之间的碳源竞争问题和厌氧区的硝酸盐问题等,使功能不同的微生物在各自有利的条件下生长,从而提高系统除磷脱氮的效果和稳定性;该工艺也可望解决常规生物除磷系统处理大量富磷污泥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吴伟  刘伟京  涂勇  韩卫清  张耀辉 《环境工程》2012,30(4):10-12,42
杀菌剂生产废水含有大量三环唑、无机盐、高毒性物质和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对生化细菌有较强的抑制和毒害作用,且BOD5/COD值较小,采用传统生化处理工艺无法进行。现采用微电解、Fenton氧化和二级A/O组合工艺建成的废水处理工程,运行良好,出水各项指标达到环太湖流域排放标准DB 32/1072—2007。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不同处理药剂对猪场废水净化效果,实验表明:化学沉淀法能够较好地去除猪场废水中有机物、磷、重金属、盐分,对氮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投加量为1g.L-1的FeC l3、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明矾在猪场废水中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对总磷、悬浮物、CODCr、Cu离子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MgSO4、Mg(OH)2对废水中溶解性总磷也实现了很好的去除效果,氯化钙、硫酸镁、硅土、聚合硫酸铁对废水中Zn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而明矾对Zn的去除效果与对Cu的去除效果相反。  相似文献   

13.
复合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污染控制的主要任务是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磷的去除。我国现有污水处理厂大多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 ,对于氮、磷的去除往往不能达到新实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 2 0 0 2 )》的要求。而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工艺为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提供了一条经济、高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刘春  陈蕊  张静  杨旭  陈晓轩  郭延凯  武明泽  庞勃 《环境科学》2022,43(9):4608-4615
采用臭氧微气泡预处理实际制药废水,并与氮气微气泡、臭氧普通气泡和氮气普通气泡处理过程比较,考察悬浮固体(SS)和有机物去除过程和性能.结果表明,臭氧微气泡存在强吸附-气浮-氧化作用,显著增强SS去除能力,60 min时SS去除率可达到81.67%,同时SS粒径减小,SS表面负电荷转变为正电荷.微气泡臭氧化具有强·OH氧化作用,显著增强有机物降解去除能力,60 min时溶解性COD (SCOD)去除率可达到36.60%,且SS去除可加速SCOD去除,UV254去除率可达到36.91%,同时可生化性改善和生物毒性消除作用明显.三维荧光和GC-MS分析表明,微气泡臭氧化可有效氧化破坏废水中复杂结构大分子有机物,显著降低废水中有机物芳香性.微气泡臭氧化可为高浓度难降解实际制药废水提供高效可行的预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5.
MBR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生物强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益严苛的废水排放标准,必须提高废水处理工艺脱氮除磷和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性能。膜生物反应器(MBR)作为膜分离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系统处理效果好、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节省空间等优点。文章梳理了MBR在废水脱氮除磷及难降解有机物处理等方面的应用情况,介绍了MBR各种生物强化技术研究现状,为新型MBR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6.
焦化废水污染特征及其控制过程与策略分析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28  
针对量大面广、成分复杂、具有典型的有毒/难降解工业有机废水特征的焦化废水,介绍了不同生产工艺的水质水量、污染物组成、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特性及基于其特性的废水处理方法的选择;重点分析了以脱氮为目标的A/O、A2/O、A/O2、O/A/O工艺的特点,强调了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的高效性;从溶解氧、温度、pH值、营养组成、污泥龄及有毒有害物质调控等方面讨论了焦化废水污染控制过程的影响因素,比较了不同工程工艺的技术特点与经济差异,对一些敏感性指标提出了控制策略,强调了技术创新与政策性补偿有助于解决行业环保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传统反硝化工艺是非常有效的废水脱氮技术,具有反应快、效率高等优点,但受废水中有机碳源浓度影响较大.废水中碳源不足不能满足生物反硝化脱氮的需求且会导致总氮(TN)去除率偏低,而投加外源有机碳源会提高处理成本,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因而传统反硝化工艺对低碳氮比(C/N)废水脱氮处理具有一定局限性.铁型反硝化脱氮技术作为自养反硝...  相似文献   

18.
磁化-厌氧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影响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磁化对好氧生物降解有机物的研究较多,文章在厌氧条件下,采用不同磁场强度,对不同种类的有机污水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厌氧条件下,磁处理对提高水中有机物分解更为显著;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磁处理对厌氧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磁化-厌氧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韩金峰  张书廷 《环境工程》2015,33(4):108-111
目前污水处理面临脱氮除磷效率低下的问题,其原因是污水中有机物含量高但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不足,而可生物降解有机物是脱氮除磷微生物的重要碳源。部分固体废弃物具有有机物含量高、价廉易得、易生物降解等特点,因此将固体废弃物作为外加碳源提高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具有良好的前景。通过对污泥、农业废物、水产养殖废物、厨余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的特点及其水解液作碳源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目前固体废弃物作碳源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学者后期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阮志华 《环境工程》2005,23(2):83-84
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有机废水产生的剩余污泥 ,一般较难处置 ,缺少有效的处理方法。通过实验室试验成功的基础 ,经过为期 1a的现场运行考核 ,采用常温兼氧酸化水解—生物反应的新工艺 ,解决了有机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 ,实现了污泥“零排放”。将污泥处理与废水生物处理组合在同一系统 ,不仅操作管理方便 ,而且可提高原处理系统的CODCr达标率约 5%~ 1 5%。该工艺特别适用于含氮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可使NH_3 -N进一步脱氮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