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不同部位中黄酮和酚酸类成分的含量,并研究其体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运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乙腈-0.01磷酸水梯度洗脱,柱温30℃。黄酮类成分检测波长为360 nm,流速0.35 m L·min~(-1);酚酸类成分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0.30 m L·min~(-1)。以DPPH和ABTS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五味子不同部位中黄酮和酚酸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约为藤茎黄酮类成分含量的3.8倍,果实的49.5倍;叶中酚酸类成分的含量,约为藤茎酚酸类成分含量的4.2倍,果实的21.5倍。叶、藤茎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果实,叶、藤茎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果实的8.3倍和4.3倍;ABTS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果实的2.9倍和1.3倍。结论:五味子不同部位中总黄酮和酚酸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具有显著正相关,表明五味子抗氧化活性可能与总黄酮和酚酸类物质的含量有关。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五味子药材中黄酮和酚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同为五味子不同部位的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五味子各萃取物抗氧化能力及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方法五味子药材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后,分别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进行萃取得各组分,采用改良的Ellman方法测定五味子各组分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并考察各组分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清除羟基自由基作用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来评价抗氧化作用。结果乙酸乙酯组分(1 mg/ml)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为(95.93±0.22)%是所有组分最高,强于阳性对照多奈哌齐(91.97±0.18)%,乙酸乙酯组分DPPH自由基清除率IC_(50)=(0.62±0.01)mg/ml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IC_(50)=(0.07±0.01)mg/ml在所有组分中作用最强。结论乙酸乙酯组分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能力,为进一步研究五味子中抗氧化及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成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姚莹  上官盈盈  王玮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21):1661-1663
 目的 采用HPLC同时测定北五味子果实、藤茎超临界萃取物中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方法 采用ODS-C18(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2.00 μg(r=0.999 4)、0.10~2.00 μg(r=0.999 7)、0.12~2.40 μg (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1%、101.18%、101.23%(RSD分别为1.57%、2.68%、2.80%)(n=10)。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有效测定北五味子果实、藤茎超临界萃取物中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五味子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五味子各个部位的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五味子具有药用和食用的双重功能,被广泛用作保健品和药品。该文对五味子的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系统地整理,发现五味子果实、种子、根、藤茎、叶等药用部位主要包含木脂素类、挥发油类、三萜类、多糖类及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木脂素类为五味子中的主要特征性活性成分,三萜类、多糖类及挥发油的活性次之,黄酮类化合物活性鲜有报道。通过对五味子药理学研究发现,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脏、肾脏和生殖系统均有一定的影响,且还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抑菌、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作用。其他化学成分也均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但相比木脂素类,研究深度仍有待挖掘。该研究为开发利用五味子,同时为今后深入开展五味子的药品和保健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藤茎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开发利用及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鉴定方法。结果:五味子藤茎在外观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特征。结论:上述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五味子藤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藤茎进行生药学鉴定,为其开发利用及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鉴定方法。结果:五味子藤茎在外观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方面具有专属性特征。结论:上述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五味子藤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萹蓄草95%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以及正丁醇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方法:通过测定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基自由基以及总还原力试验评价了萹蓄草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萹蓄草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及抑菌活性;乙酸乙酯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EC_(50)为5.932 mg/mL,对羟基自由基的EC_(50)为4.831 mg/mL。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五种受试菌的MIC为1 mg/mL。结论:萹蓄草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文冠果果壳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文冠果果壳95%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以及正丁醇萃取物体外抗氧化及抑菌活性。方法:抗氧化活性测定包括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基自由基以及总还原力试验。牛津杯法测定文冠果果壳提取物抑菌活性。结果: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及抑菌活性,浓度0.75 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97.245%。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地衣芽胞杆菌最低抑菌浓度为2.5 mg/mL。结论:文冠果果壳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新鲜大海马样品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大海马新鲜样品进行冷冻干燥,以75%乙醇提取,并进一步以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对提取物进行不同极性部位组分的萃取,对各萃取物分别开展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检测和比较,其中抗肿瘤活性检测采用人胶质瘤细胞LN229,抗氧化活性检测采用DPPH法、ABTS法和FRAP法。结果 大海马乙醇提取物的水相萃取物对人胶质瘤细胞LN229没有灭活作用,但正丁醇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均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其中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的抗肿瘤活性较高;大海马的三种萃取物均具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在DPPH法和FRAP法所得结果中均表现出最高的抗氧化活性,水相萃取物在ABTS法中显示出最高的抗氧化活性。结论 研究结果为海马活性成分尤其是中低极性活性成分在海洋药物和保健品领域的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北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国成  邱凯锋  刘恩桂  王定勇 《中药材》2006,29(10):1045-1047
目的:对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ez.)Baill.藤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色谱法分离,并用各种波谱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北五味子藤茎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1)、五味子甲素(2)、五味子乙素(3)、五味子丙素(4)、五味子醇甲(5)、五味子酯甲(6)。结论:首次系统分离并鉴定北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其化学成分与北五味子相似,富含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