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建立芦笋及其罐头制品中2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改进的Qu Ech ERS法提取和净化,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仪,在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扫描模式下对样品进行添加回收率试验。结果分别对绿芦笋、白芦笋、绿芦笋罐头、白芦笋罐头4种空白基质添加0.005~0.050 mg/kg农药样品进行回收率试验,回收率为62.44%~85.99%,定量限均为0.005 mg/kg,RSD均小于9%。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能够同时满足芦笋及其罐头制品中2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食品检测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内容。本文以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食品农药残留现状,并从农药残留提取方法、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分析法和分子印迹技术等几个维度,详细分析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要点,旨在为更多食品检测单位提供技术指导,助力我国食品检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农药的使用在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给土地和空气带来了污染,使动植物体内有大量的农药残留,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威胁。因此必须加强对果蔬产品中农药的检测。本文着重研究了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应用。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农产品的前处理对于蔬菜水果中农药的残留,一般的分析过程包括提取、净化、检测。  相似文献   

4.
农药残留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检测中,有机磷农药占70%左右,在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中,气相色谱法仍然是比较常用的分析方法,但是关于有机磷农药检测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相对落后,农产品的分离纯化是农药多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中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的监测,建立一个快速、准确的并且与国际接轨的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是非常急需的。  相似文献   

5.
水产品作为优质膳食来源之一, 不规范使用农药行为使渔业养殖水源被污染, 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面临极大的威胁。针对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的监督抽检主要集中在兽药残留的检测, 但对水产品中农药残留存在监管不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水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差异, 发现我国在农药数量和最大残留限量项次两方面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相当,但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其他主要贸易国家有较大差距, 特别是对法规之外且非豁免的农药的“一律限量”要求是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空白,这为我国完善水产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制修订提供参考。同时, 本文从提取、净化、检测3个方面综述了水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发现采用乙腈提取、QuEChERS净化的前处理方法能提高水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效率。建立简便快捷的水产品中多农药残留分析方法, 对于及时和准确地摸排水产品中的农药污染状况, 提早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对欧盟出口蔬菜产品屡受欧盟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制约。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方面的差异是主要 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出口蔬菜受阻的案例,对比了中欧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数量、方法标准结构、蔬菜样品 检测技术内容和农药残留检测质量控制方面的差异,分析了我国典型出口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方面与欧盟的差 异。在此基础上,提出整合方法标准、提高方法前处理效率、提高方法精密度和灵敏度以及进一步规范检测质量控 制4 个方面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药残留危害以及检测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残留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许多国家和大众的重视,在我国粮食、蔬菜及水果中农药残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农药残留的定义,农药残留问题的产生和危害,食品中农药残留现状、检测分析技术、农药残留的危害控制等方面作了概述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规模化种植,不同种类农药被过量的用于产品增收和病虫害防治,进而导致农药残留超标一直成为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核心, 。为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十三五”期间我国对农残农药残留检测标准不断进行了更新更迭。本文为此对比了不同时期农药残留检测标准的差别,从各检测标准农药残留在前处理过程中采用的的方法净化方式、应对基质效应的手段和判断假阳性结果的改进与以及选用的仪器设备在定量模式、检测限选用和维护成本等两方面出发, 结合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抽查细则中的规定, ,系统梳理了各农药残留检测标准方法在前处理和仪器设备使用两方面的先进性与局限适用性,, 便于食品检测机构在农残农药残留检测样品测试及监管部门制定抽检方案上采用正确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 ,确保出具检测报告的合规性以及下达检测结论的符合性。  相似文献   

9.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介了目前我国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类型及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分析了造成农药残留污染的原因,阐述了面对农药残留,对食品的污染状况应采取的对策,介绍了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并对农药在将来的作用和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吴玉娟 《中国食品》2023,(6):135-137
<正>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对于食品中农药残留的问题也更加关注。近年来,农药残留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农药残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食品质量提高、影响我国食品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一直是市场监管的重点内容。本文基于液相色谱技术,以色谱做分离,质谱作为检测器,得到两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并对如何快速提高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效率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我国果蔬农药残留速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果蔬农药残留的分析化学检测技术、生化检测技术和生物检测技术等.指出,随着生物源农药的发展,分析重点将转向与生物组织成分很难区分的生物大分子农药,检测方法将向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的方向发展,同时还应加大对农药残留降解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树兵  单正军  胡秋辉 《食品科学》2004,25(12):152-155
近年来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食品的农药残留问题倍受关注,提高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是解决农药残留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农药残留检测中样品前处理技术又是检测过程中耗时最长,最容易出现误差的步骤。因而,发展样品前处理技术能提高农药残留检测的效率和准确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中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微波辅助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凝胶渗透色谱几种样品前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地用气相色谱法监测稻米中的农药残留量,改进提取及净化方法,向稻米试样中加入12种广泛使用的有机氯和5种有机氮磷农药,然后测定用不同净化处理方法的回收率。这些处理方法是标准硅酸镁载体柱法、短硅酸镁载体柱法、碳纤维载体柱法和硅胶G载体柱法。结果显示,用一步正己烷提取,硅酸镁纯化色谱程序,然后用气相色谱———电子捕俘器能有效地测定稻米中有机氯农药和部分氮磷农药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建立GC–ECD气相色谱法检测粮食中丁草胺农药残留快速分析方法,粮食样品丁草胺农药残留组分经丙酮+正己烷混合溶剂萃取、石墨碳黑―氨基串联萃取柱小柱净化、GC–ECD程序升温进行分析测定,使前处理步骤简化,方法加标回收率为86%~104%,RSD为1.3%~4.8%。该法简单、快速、基质干扰少,完全可达到对粮食中丁草胺残留量快速分析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信阳地区茶叶农药残留情况及其风险程度,以期为信阳地区茶叶质量安全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20年8年来连续收集信阳地区茶叶样品132个,依据收集年份GB2763对茶叶中农药残留规定,在同一年按照国家标准、农业行业标准等规定的农药测定方法进行测定。运用危害物风险系数法进行农残风险评估。结果 在132个信阳茶叶样品中,检测出农药残留样品100个,农残检出率为75.76%,共检测到农药种类19种,农残超标率为0。通过危害物风险系数评估显示,噻虫啉、唑虫酰胺、呋虫胺存在高度风险。结论 信阳茶叶农药残留检出率较高,但其含量均在均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限量值内,整体处于安全水平。从出现后一直存在的6种农药噻虫嗪、丁醚脲、联苯菊酯、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以及3种存在高度风险的噻虫啉、唑虫酰胺、呋虫胺的需要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建立了食醋中多组分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串接质谱(GC-MS/MS)检测法,并成功运用于市售食醋中农药残留的定量 检测。食醋先用氨水中和至中性,再用甲苯/环己烷的混合溶液提取,经石墨化炭黑(GCB)和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有机相膜过滤后 进样。样品经DB-5MS柱分离后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目标化合物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7.81~125 μg/L) 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0.99。方法的定量限(LOQ)和检出限(LOD)分别为10.0μg/L、5.00μg/L,平均回收率为78.5%~112.0%,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5.90%~11.40%。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已成功应用于市售食醋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Samples of tomatoes, peppers, asparagus, spinach and peaches were exposed to three insecticides (acephate, chlorpyrifos and cypermethrin), three ethylenebisdithiocarbamate fungicides (mancozeb, maneb, propineb) and the tetramethyldithiocarbamate fungicide thiram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mmercial processing on the residues. In most cases, canning operations led to a gradual decrease in residue levels in the finished products, particularly through washing, blanching, peeling and cooking process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ashing plus blanching led to more than 50% loss in pesticide residues, except for in peaches. Ethylenebisdithiocarbamates (EBDCs) were completely removed from tomatoes and spinach by washing followed by hot water blanching. The total amount of pesticide removed by all of the combined canning operations ranged from 90 to 100% in most products. Pepper retained 61% of chlorpyrifos but these residues disappeared during 3‐month storage of finished cans. Acephate showed a surprising tenacity in peaches, as 11% of the original residues were still present in 2‐year stored cans.  相似文献   

18.
芦笋功能性饮品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综合利用与深加工角度出发,利用真菌将芦笋渣进行发酵液化,并研究了菌龄、装液量、摇床转速等培养条件对发酵的影响,在菌龄60h,装液量20g,培养时间为4d,摇床转速为125r/min时,液化的芦笋渣中膳食纤维含量高达1.5g/100g;并将发酵液与芦笋汁按照1:1.5比例勾兑后,采用柠檬酸、糖、稳定剂、蜂蜜等调配因子添加的正交优化试验,获取色泽鲜绿、口感清凉的芦笋保健饮品。  相似文献   

19.
生物传感器及其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新的分析工具,在食品污染检测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该文主要介绍了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及其特点,并对其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