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诊治体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预防和诊治方法。方法 对86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例共施行手术156次。其中2次手术者66例,3次手术者6例。22例胆管侧壁损伤行修复,胆管内置T形管。8例是胆总管横断伤,行胆肠吻合、T管支撑引流。胆管结扎9例,行结扎线松解,T管支撑引流。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77例。60例获随访1~10年,优良率90%。结论 胆囊切除术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可以避免的。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医源性胆道损伤或损伤性狭窄修复重建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和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胆管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0月~2008年10月368例急性胆囊炎行LC导致胆管损伤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胆管损伤轻重采取修补或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并置T管引流。结果5例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均中转开腹,其中1例胆总管横行剪断和1例电灼伤分别于术后12、3个月拔除T管后出现胆管狭窄,再次手术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愈;2例电钩伤行胆管修补、T管引流3个月造影示无狭窄拔管治愈;1例胆总管破损严重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并置T管支撑引流,住院2周带管出院,1个月后经T管胆肠造影显示通畅拔管痊愈。2例术后3~5d出现黄疸,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提示1例胆管狭窄,1例胆管完全闭锁,开腹探查证实为胆总管完全夹闭、肝总管部分夹闭各1例,分别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并置T管支撑引流术治愈。7例随访0.5~6年,平均3.4年,无胆管狭窄、残余结石等并发症发生。无一例死亡。结论只要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掌握好手术技巧、及时正确的中转开腹,急性胆囊炎行LC胆管损伤可避免或减少。  相似文献   

3.
LC致胆道损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发生胆道损伤的原因,探讨预防胆道损伤及损伤后修复的方法。方法 对13例LC并发胆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理因素及局部解剖学变异是LC致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操作细节欠缺、过分追求低中转开腹率是LC致胆道损伤的常见诱因。12例患者分别采用胆总管对端吻合、Roux—en—Y胆肠内引流、修补后T型管引流等方式进行修复均获得了较好预后。结论 为避免胆道损伤,LC术中应注意操作细节,仔细辨别胆囊管周围解剖关系,疑难病例应适时、果断中转开腹。胆道裂伤或小缺损可行单纯缝合加T型管引流;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为LC致胆道横断伤或胆道狭窄的理想修复方法;即时手术、条件允许情况下,胆管横断伤也可采取胆管对端吻合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对 12 0 0 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 34例明确病因的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胆总管横断损伤 6例 ,经胆总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治愈 ;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 3例 ,经重新结扎胆囊管残端治愈 ;胆总管及右肝管侧壁损伤 7例 ,经胆总管修补、“T”管支持引流治愈 ;2 1例迷走胆管或副肝管损伤均经保守治疗治愈 ;3例患者出现膈下脓肿 ,经理疗、多次B超导向下穿剌抽液治愈 ;1例胆总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后出现胆肠吻合口狭窄 ,再手术治愈。结论肝外胆管、迷走胆管损伤及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 ,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 ,行胆总管修补、“T”管支持引流或胆肠吻合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预防并发症出现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医源性胆管损伤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目的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预防和诊治方法。方法 对 91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1例共施行手术 10 3次。其中 2次手术者 8例 ,3次手术者 2例。最后 1次手术方式为胆管端端吻合 18例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3例 ,胆管壁缺损修补 4例 ,单纯缝线拆除 1例 ,胆管空肠Roux en Y吻合 6 5例。 70例随访 1~ 10年 ,优良率 90 %。结论 胆囊切除术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 ,是可以避免的。肝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是医源性胆道损伤或损伤性狭窄修复重建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如何避免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并及时修复3例,其中1例术后发生狭窄再次手术治愈。1例7天后行胆道修复T管支撑6个月拔管治愈,1例3天出现腹膜炎,经保守治疗无好转,转市级医院,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外院1例因胆总管损伤严重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在于术中及时发现,采取有效的手术方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5例报告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自1986年以来,我们在本院及外院会诊,共处理胆囊切除致胆管损伤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42~62岁。其中开放法胆囊切除术(OC)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例。本组在术中发现胆管损伤2例。1例为OC术中胆总管上段横断伤,术中行胆管对端吻合并放置支撑引流管,术后3周支撑管脱落,其后反复发生胆管炎,抗生素治疗可缓解,MRCP示肝总管狭窄,术后3个月再次手术行肝总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另1例为LC术中发现胆囊结石嵌顿,在分离胆囊管时损伤肝总管,中转开腹手术,见肝总管已横断,行肝总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未…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及胆管损伤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04年12月17例腹腔镜术后胆漏及胆管损伤的患者,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中3例迷走胆管漏经剖腹缝扎胆囊床,腹腔引流后治愈;胆囊管残端漏3例,3例均再次手术结扎治愈;胆总管损伤漏6例,肝总管损伤漏2例,右肝管损伤漏1例,剖腹手术修补漏口,放置T型管支撑4—6个月;胆总管横断2例剖腹行胆总管端端吻合放置T管支撑6个月。术后随访1—3年,15例恢复良好,2例反复出现胆管炎,经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胆漏及胆管损伤,应及时发现,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胆管囊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总结各种类型胆管囊肿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 5 2例手术治疗的 5种类型胆管囊肿进行回顾性分析。 5 2例中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吻合 3 8例 ;囊肿部分切除、残余囊肿空肠吻合 2例 ;憩室型胆总管囊肿切除、T管支撑引流术 2例 ;胆总管末端囊肿行囊肿空肠吻合 1例 ;肝内科胆管囊肿行肝外胆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Y型吻合 4例 ;肝叶或肝方叶切除、肝管空肠吻合 5例 ;结果  5 2例均治愈出院。 45例随访 4个月~ 17年 ,42例恢复良好。结论 胆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为治疗胆管囊肿的首选术式。掌握各类型囊肿切除的适应证、切除方法和胆道重建内引流的原则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致胆管损伤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和技巧。方法回顾12例LC后胆管损伤病例,术中发现2例,术后发现10例。胆囊床小胆管损伤1例,胆囊管残端胆漏1例,肝总管胆总管侧壁撕裂、部分剪断9例,肝总管离断1例。结果本组1例术中胆总管侧壁撕裂损伤,经中转开腹行胆总管修补和T管引流而治愈;术后2例出现胆漏,经充分引流后自愈;1例术后2 d行胆总管修补T管引流者术后发生胆管狭窄及胆道炎症,于1年后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治愈;其余8例均经胆肠吻合术治愈。随访1.5~5年,无胆道狭窄及胆管炎发作。结论手术仍是LC致胆管损伤的首选治疗方法。把握手术时机避免盲目自信,及早选择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恰当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3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其防治的措施。方法1998年1月-2007年2月,我院行LC 8600例,发生胆管损伤36例。术中发现31例,术后因黄疸、胆漏发现5例。肝总管无缺损横断20例,胆总管横断4例,肝总管游离横断缺损4例,肝总管钛夹不全夹闭3例,胆总管不全夹闭1例,胆囊管与肝总管交汇处撕裂损伤3例,电钩损伤胆总管1例。胆管对端吻合并置T管支撑引流24例,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4例,T管支撑引流4例,胆-肠Roux-en-Y吻合1例,拔除钛夹3例。结果1例胆管对端吻合后2个月后T管拔除,术后胆管狭窄,3个月后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2例因胆管空肠吻合口狭窄,于术后11个月再次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3例三次手术者随访2-3年,未出现胆管炎症状及结石再形成。1例术后反复发作胆管炎、黄疸、肝功损害,经多次住院抗炎、肝功支持治疗及加强预防,随访1年上述症状消失。余32例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16个月,未出现任何不适,无胆管狭窄及其他并发症。结论术者对LC潜在危险性缺乏足够重视,盲目扩大手术适应证,手术操作粗糙、疏漏,经验不足,镜下不能正确判断Calot三角关系,器械使用不当,是发生胆管损伤的根本原因。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强化操作训练,把握中转开腹的时机,可减少胆管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46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减少或避免胆管损伤的术中判断和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10月~2005年10月39860例LC的临床资料,其中胆管损伤46例。结果行胆管裂口修补,置T管支撑引流26例;游离两断端,做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4例。T管支撑时间3~12个月。胆管空肠的Rouxen-Y吻合11例;副肝管结扎5例。胆管狭窄再手术4例,胆肠吻合口狭窄再手术2例。结论深刻的解剖认识,熟练的操作技巧可以避免或减少胆管损伤的发生。早期诊断和处理胆管损伤避免急性炎症期是防止多次胆道手术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道完全腹腔镜下Roux—en—Y吻合术的手术方法,探讨腹腔镜下Roux—en—Y吻合术在胆系疾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3例患者行完全腹腔镜下胆肠Roux—en—Y吻合术,其中多次手术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再发合并胆管狭窄28例,医源性胆道损伤3例,胆总管囊肿24例,肝门部胆管癌36例,胰头癌及壶腹癌12例。所有手术均采用5个Trocar进行操作。首先在腹腔镜下处理胆道病变,即切开胆总管、取净结石;修整并切开损伤胆总管;切除扩张的胆总管;切除肿瘤部位胆管或者纵行切开恶性黄疸患者胆总管引流等;同时为胆肠吻合前做好肝管断端的准备。然后更换腹腔镜位置,于镜下切断空肠及其系膜,行空肠间侧侧吻合。将腹腔镜位置复位,镜下将Roux—en—Y胆支空肠襻牵拉至肝门处行胆肠侧侧或者端侧吻合。最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结果全组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残余胆(肝)管直径0.4~3.2锄,平均0.9Gin。术后胆汁漏3例,经腹腔引流1周~1个月治愈。2例胆道损伤伴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后均出现应激性溃疡及腹腔内出血,1例腹腔内出血经再次腹腔镜手术止血治愈,另1例经腹腔引流、抑酸及止血药物治疗2d后治愈。95例患者获随访,随访率92.2%(95/103),随访时间4~93个月,平均48-3个月。胰头、壶腹癌及上段胆管癌患者,随访期间14个月内因转移及消耗死亡,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于术后2、3、5年发生反流性胆管炎,来院经抗炎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其余患者随访期间均无胆道、胆肠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完全腹腔镜下胆肠Roux—en—Y吻合术是胆道疾病需行胆肠吻合手术治疗的最佳、首选术式,但术者需具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手术时机与修复方式,以期提高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9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病人手术修复后进行随访。结果:根据2008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制定的《胆管损伤的预防与治疗指南》中胆管损伤的分型,29例胆管损伤中Ⅰ型损伤3例,Ⅱ1型22例,Ⅱ2型3例,Ⅱ3型1例。即时修复12例,早期修复(两周以内)6例,延期修复(6-8周)11例。修复手术方式有迷走胆管结扎术1例,胆总管修补术1例,胆管修补加T管引流术9例,胆管端端吻合加T管引流术2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6例。29例病人中失访6例,死亡1例,平均随访时间为4.7年。在随访的22例病人中有20例一次修复成功,所有随访病人末次手术至今均无明显胆道感染及黄疸。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高位胆管损伤最主要的原因。只要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掌握修复技巧,胆管损伤可以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在胆管修补术中,适时留置T管有助于减少术后胆漏和狭窄,一般留置3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15.
单中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胆管损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损伤。方法:回顾分析37 781例LC的临床资料。结果:胆管损伤25例(0.066%),其中术中发现8例,术后发现17例。胆管横断伤12例,其中离断+缺损8例(1例是中转开腹损伤),钛夹夹闭无胆管缺损4例;胆总管部分剪切伤4例;肝总管电损伤2例,分离损伤2例;右肝管损伤3例;副肝管损伤2例。胆管修补(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5例、胆肠Roux-en-Y吻合16例,腹腔穿刺+鼻胆管引流1例(ENBD)、损伤胆管修复,置管引流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熟悉肝门解剖,仔细处理Calot三角,适时中转开腹,避免盲目自信可以有效的降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在胆道损伤修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附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修复肝外胆管不同部位、不同程度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2001年7月~2010年4月,采用如下三种腹腔镜下胆管修复方法治疗肝外胆管损伤9例:①1例左肝管不完全横断伤、1例右肝管不完全横断伤、2例肝总管横断伤、1例胆总管损伤修复后狭窄,采用对端结节外翻缝合左肝管、右肝管、肝总管或胆总管,T管引流术;②3例高位肝管损伤采用Roux-en-Y胆肠吻合,经左或右肝管或肠管放置T管支撑胆肠吻合口;③1例左、右肝管汇合下方肝管前壁10mm直径缺损,采用转移胆囊管壁瓣修复肝管缺损,T管引流术。结果 9例均获治愈,1例肝管对端吻合病例出现胆漏,腹腔引流管引流20 d后愈合。2例高位肝管损伤者行Roux-en-Y胆肠吻合术后出现应激性溃疡和术后腹腔渗血。全组术后随访1~9年,平均4年,无吻合口狭窄。结论腹腔镜在肝胆管修复中有利于视野观察,并且放大较细的肝管,利于精准的缝合操作,从而可以达到最佳的吻合效果。再加上T管对吻合口的支撑作用,最大限度地避免吻合口狭窄的发生,为肝胆管损伤提供了一种精准的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附66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胆管损伤和狭窄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胆囊切除(或伴)胆总管探查术发生胆管损伤及狭窄的原因和治疗。结果13例胆管损伤在术中发现并立即修复,其中12例手术治愈,1例术后发生胆管狭窄。53例胆管狭窄或胆漏在术后被诊断,其中4例行胆管对端吻合(术后均复发狭窄);44例行胆肠Roux-en-Y吻合,36例治愈;5例吻合口狭窄经再手术治愈。8例死亡(死于胆漏感染5例,胆汁性肝硬化3例)。结论胆管损伤若能术中发现并妥善修复常可避免发生狭窄。胆肠Roux-en-Y吻合治疗胆管狭窄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外科处理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1992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共行胆囊切除术3 714例,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39例,发生率1.05%。其中术中发现胆总管或肝管部分损伤6例,胆总管或肝管被横断1例,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损伤2例,右侧副肝管损伤1例;术后发现胆囊管漏14例,胆囊床小胆管漏7例,胆总管或肝管部分损伤2例,胆总管或肝管被横断2例,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损伤1例,胆管严重狭窄2例,右侧副肝管损伤1例。行胆管修补+T管支撑引流术4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2例,副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7例,保留腹腔引流管引流14例,右侧副肝管缝扎1例。结果对术中解剖异常或操作困难的病例行术中胆道造影前后,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2.37%(25/1 054)和0.53%(14/2 660),差异显著(P<0.05)。39例患者经外科治疗后均好转。术后出现的主要并发症为吻合口狭窄,共发生6例,其中术中发现损伤组3例,术后发现损伤组3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并发症还包括:切口感染4例(术中发现损伤组2例,术后发现损伤组2例),腹腔脓肿3例(术中发现损伤组1例,术后发现损伤组2例)。术后发现组低于术中发现组,为24.1%(7/29)vs.60%(6/1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可防可治,具体外科治疗方法因病情而异,但总体来讲,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